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17KB ,
资源ID:40416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416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真菌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真菌教学反思.docx

1、真菌教学反思真菌教学反思真菌教学反思篇一:真菌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细菌一、教学目标1. 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 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4.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二、教材分析1. 教学重点 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观察能力的训练2. 教学难点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教学过程1. 创设问题情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食用的蘑菇、 腐乳、木耳等都是真菌 ; 我们经常看 到物 体发霉现象 , 这也是由真菌中的霉菌引起的。那么 , 你最想了

2、解 有关真菌的什么 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 进入新课。2. 组织探究 , 指导观察与思考 观察青霉、曲霉、酵母菌和蘑菇的结构图 ,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以下问 题1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 青霉和曲霉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3 与细菌相比较 , 真菌在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 ?4 青霉为何生长在桔子上 ? 桔子为青霉的生长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 推测青霉的营养方式 ?5 进一步理解霉菌的营养方式。长有霉菌的苹果和没长有霉菌的苹 果,在硬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 探究青霉和曲霉的繁殖方式1 青霉和曲霉的颜色不同,主要是什么部位的颜色不同? 明确孢子的位置

3、和作用。2 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4. 小结霉菌的特征。5. 蘑菇1 你们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 ?这说明了什么?2 蘑菇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 介绍蘑菇的繁殖方式。6. 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课本 64页练习题的第 4 题进行本章的小结。五、教学反思:1 、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 教学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 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 生的自身感受、 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 离。2、 培养学生发现

4、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 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 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 让学生根据常见的 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 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3、 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 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 组织相差很远, 在缺乏感性认 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 非常生动形象,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教师讲 起课也更省时省力。篇二: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反思一、说教材 本节课

5、的生活中的真菌是冀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丰 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 6 课。本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 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 本节课由活动一“可食用的真菌”、 活 动二“食物发霉”和拓展活动“食品保鲜”三部分内容组成。二、说教法 生活中的真菌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 从而显得枯燥乏味。 所以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 倡导学生动手 实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 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 学习中讨论研究 , 培养实践能力

6、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 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 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 以学生 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自觉能 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总之,本节课我根据

7、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 采用直观 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生 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 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 力求使学生在积极、 愉快的 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和素养, 并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预计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能顺利达成。生活中的真菌教学设计 西邹中心校 王鹏 一、教学目的要求: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2、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3、

8、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4、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三、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四、教学过程:1、导入:a 、调查吃过冬菇的情况。b、 问:冬菇属于哪一类的植物?c、 调查有哪些食用真菌、商店或超市中的真菌制品。2、学习新课:A、可以食用的真菌 活动目标 、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活动过程: 、把自己带的食用真菌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明确真

9、菌是一类既不 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收集到的食用真菌的图片或实物, 描述它们的形 态特征和生活环境。、交流对有关食用真菌的营养及作用的资料交流、分析、记录活 动。此时,可让学生阅读不同真菌制品的商品标签,或从健康、医学 杂志中甚至是一些食谱中获得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从收集到的相关资 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 切联系,参考教师用书中背景资料和拓展知识部分的内容。 、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B、食物发霉活动目标、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

10、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 并对其说明理由。 活动过程: 、食物和农物发霉的现象虽然很常见, 但要马上拿来观察有时又不太 可能。因此,上本课前十天左右教师就要设法收集发霉的物品,甚至 创造条件有意让一些食物或衣物发霉, 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观 察材料,又可以为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依据。、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先用肉眼直接观察, 再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 适时提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这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对发霉的

11、条件进 行有根据的大胆假设。、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假设设计实验, 完成教材中 的实验设计。 如研究环境的干燥与阴湿的影响时, 要保持其他条件不 变。篇三:真菌教学反思 真菌教学反思 真菌 > 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 生活的关系, 倡导学生去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 观察酵 母菌和霉菌。课中反思:1、青霉和曲霉永久装片的显微观察是我一直坚持的观察实验,但每 一次的观察基本上是这个种状况: 看得见青霉和曲霉的部分菌丝, 但 看不见气生菌丝的形态, 以及它们的细胞结构, 尤其是看不清楚细胞 核的结构。 这一次上课我采用演示制

12、作青毒和曲霉的临时装片, 然后 借助挂图学习两者的结构,效果不错;2、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是不同的。但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有机物是它们生长的必要条件, 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 教材 的三道练习可以具体解说“必要”两个字,让学生有具体的认识;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反复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细菌与动物 细胞的不同,细菌与真菌细胞的不同,可以更深地认识细菌、真菌、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课后反思: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涉及到的生物,我发现,需要学生掌握 其主要特征时, 均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这些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 教版生物教材都设有这样的章节, 某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某种 生物在人

13、类生活的作用。 依我看来, 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既有着有利的 一面,也有着有害的一面, 人类的态度是正确的认识它们,利用其有 利的一面,避开它们有害的一面,与它们和谐共处。教材中所增设这 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与 了解,反衬人类在生物的生存与进化中应担当的角色。真菌教学反思 1、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 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 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 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2、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

14、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 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 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 让学生根据常见的 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 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3、因本节课的“探究影响霉菌生长、 繁殖的因素 '实验用时较长, 但课堂上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仔细考虑、交流,效果较差,应改为 课下探究较好。篇四: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是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通过发酵实验 和尝试制作甜酒、酸奶等

15、食品,提高动手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内容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 密切。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 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 但从科学技 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 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 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 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和素材。高效课堂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经历, 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 增加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参与度。授课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表达交流 等活动环节,看到了学生的反应积极踊跃,兴趣浓厚,并且能够联系 生活经验利用发酵技

16、术制作食品。 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 逻 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 更重要 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下面几个方面处理的较好:1、在教学中,我把“发酵现象”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分组实验,并 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教学效果很明显。 分组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 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意识。 并且我对书上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 把装好材料的瓶子放在保温桶 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40 C左右,让学生更快看到实验现象,提 高了课堂的实验效率。 而且拓展了实验, 把气球收集的气体通向澄清 的石灰水

17、检验产生的气体成分, 并请同学闻一闻产物的气味。 通过上 述处理,学生对“酵母菌发酵”所需要的原料、 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 有了较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 “酵母菌可 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相关内容,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甜酒的制作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课前把这一制作过 程录成了教学短片, 而不是利用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源, 这样更贴近学 生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甜酒的制作过程加以解说、品尝甜酒,大 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与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并且鼓励学生课下亲手制作酸奶, 在课外活动 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18、3、 新旧知识的联系。本节知识性内容不多,但与前后知识联系很密 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这一点的教学, 引导学生在学习制作甜酒的内容时, 紧 密围绕前边学过的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内容设置问题, 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 并且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化繁为简。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我设置了演示对照实验,增强 学生对实验材料的认识,加深了学生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进一步理解。4、 本课把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从课题引入、实验 演示照片,自制的甜酒制作视频等,幻灯片张数不多,但恰到好处, 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使学科课与信息技术较完美结合, 起到了 理想的辅助教

19、学作用。5、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学习,学生 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的全部过程, 这样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 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地 位是平等的, 他们敢于相互的去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和想法, 进行交 流讨论。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课堂在竞争中变得无限精彩,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 面向 全体学生在这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 首先,自制的制作甜酒的视频由于设备和技术问题,剪辑效果一般, 整个甜酒的制作过程感官上不够连贯,但还没有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前半部分占用教

20、学时间稍长,导致练习时间较少。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作 为教师我们自身应该积极创设条件, 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 引导学 生发现规律,寻找方法,体验过程,使生物教学成为充满快乐和幸福 的活动,使学生尽情享受生物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篇五: 真菌 教案和教学反思 真菌 开课人:廖天举 开课时间: 2016.12.3 开课班级:八年班一、教学目标1. 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 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4.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二、教材分析1. 教学重点 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

21、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观察能力的训练2. 教学难点 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教学过程1. 创设问题情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食用的蘑菇、 腐乳、木耳等都是真菌 ; 我们经常看 到物 体发霉现象 , 这也是由真菌中的霉菌引起的。那么 , 你最想了解 有关真菌的什么 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 进入新课。2. 组织探究 , 指导观察与思考 观察青霉、曲霉、酵母菌和蘑菇的结构图 ,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以下问 题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 青霉和曲霉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3 与细菌相比较 , 真菌在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之处 ?4 青霉为何生长在

22、桔子上 ? 桔子为青霉的生长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 推测青霉的营养方式 ?5 进一步理解霉菌的营养方式。长有霉菌的苹果和没长有霉菌的苹 果,在硬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 探究青霉和曲霉的繁殖方式1 青霉和曲霉的颜色不同,主要是什么部位的颜色不同? 明确孢子的位置和作用。2 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4. 小结霉菌的特征。5. 蘑菇1 你们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 ?这说明了什么?2 蘑菇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 介绍蘑菇的繁殖方式。6. 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课本 64页练习题的第 4 题进行本章的小结。五、教学反思: 1、

23、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 设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 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 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2、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 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学生常常是熟视无睹,很难从一些常 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这节课就设计了一个环节, 让学生根据常见的 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 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3、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 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

24、的动植物的器官、 组织相差很远, 在缺乏感性认 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 非常生动形象,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教师讲 起课也更省时省力。做开发课程资源的有心人 我认为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一段录像。 对于 真菌的结构, 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 由于菌丝 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 组织相差很远, 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 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另一位老师为我提供的这段录像,非常 生动形象,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让我感叹:如果能有适宜的教学 资源,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时省力。 收集课 程资源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这段录像的获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 但也是由于我每时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将它很好地保存下来。 曾经听 到一个故事: “有人向一位刚上完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的特级教师提 问: ?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这位教师回答: ?要说时间短, 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 ?” 我觉得每一 位有志于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都应当如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