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85KB ,
资源ID:40322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322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章.docx

1、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章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章】导语: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向我们缓缓走来,复习却刻不容缓,各位考生们都准备好了吗?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全新升级,快跟着一起高效备考,赢在起跑线,通过不再是梦。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1)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孟母三迁”讲述了孟母为了给孟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2.【答案】A。解析: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北京开办

2、的京师同文馆。 3.【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 4.【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是一种典型的内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5.【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

3、合起来。题干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分馒头结合起来教学,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6.【答案】C。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7.【答案】C。解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历来都需要通过德育塑造其社会成员的思想品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利益。因此,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还具有继承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答案】D。解析: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

4、,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答案】D。解析:人作为自然界发展水平的生物,其生存方式根本区别于其他任何动物。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

5、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都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人类历陆续发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等,虽然回到人类社会时已经长大,但由于他们自幼脱离人类社会,缺乏社会化经验与刺激,因而无论如何都难以在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他们虽在身体结构上属于人类,但由于缺乏社会化,没有获得人的语言和意识,因而他们也不具备人的心态,在实质意义上完全是兽类的成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 10.【答案】B。解析: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就是心境不好的表现。 11.【答案】D。解析:人的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准

6、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这四个阶段。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验证期是指对新思想、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12.【答案】B。解析: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前运算阶段,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一阶段,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表现得最为明显。 13.【答案】A。解析:传递一接受

7、式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性。 14.【答案】C。解析: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只关注了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 15.【答案】D。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二、辨析

8、题 1.【答案】错误。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在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2.【答案】错误。因为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3.【答案】正确。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具有盲目性,制约着操作技能的学习效率。 4.【答案】错误。课堂情境结构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班级

9、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学生座位的分配方面,而并非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上。 5.【答案】错误。题干所述为美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体验,即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事物的美的评价而产生一种肯定、满意、喜悦、爱慕等情感。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有: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2.【答案要点】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

10、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 3.【答案要点】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具体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 4.【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讲师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讲师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 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活动模式的过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

11、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阶段练习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四是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答案要点】 (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差异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

12、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赵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赵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2.【答案要点】 高考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种类的考试焦虑相比较,高考焦虑有其特殊性。造成学生高考焦虑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客观因素:学校及教师的压力。家长的高期望的压力。社会舆论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及做法。 (2)主观因素:高考对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面临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关

13、系到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面对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考,学生必然会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学生对高考重要性的认识片面、知识准备不足、以往的经历和体验的影响、人格特征上的缺陷等是高考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高考焦虑的辅导策略有以下几种: (1)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应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检测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标准,把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还给学生。 (2)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家长及社会对学生的支持,为学生的高考减压。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帮助孩子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不要在

14、高考前制造紧张气氛,给孩子增加精神压力。此外,社会舆论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当宣传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宣扬高考,更不要过分报道与高考有关的内容,为减轻学生的高考焦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由于学生个体因素是高考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可以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使他们学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高考焦虑。 (4)学会自我放松训练。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考生目前的状态时,专门的放松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一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

15、扩及全身。 总之,高考焦虑辅导应本着“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指导自我教育,又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求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高考焦虑行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 2.D【解析】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C【解

16、析】略。 4.D【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5.D【解析】叙事研究法的缺点是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容易与故事的线索吻合,难以使读者身临其境。 6.A【解析】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7.D【教学】题干描述的是欣赏教学法的概念。 8.B【解析】一般把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 9.B【解析】略。 10.C【解析】略。 11.D【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了目标管理模式。 12.A【解

17、析】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13.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4.A【1解析】题干所述为胆汁质的人的特征。 15.A【解析】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 16.D【解析】学习动机一般有以下三种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 17.B【解析】题干所述为课堂结构的概念。 18.D【解析】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19.A【解

18、析】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泛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20.C【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21.D【解析】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主要有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和强迫仪式动作。 二、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

19、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不能说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如果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2.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其根本的目的是使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3.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好,学生之间彼此团结、心理相容、凝聚力强,就易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若学

20、生之间钩心斗角、离心离德、各行其是、凝聚力低,则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4.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本身并没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它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当中,成为这些过程的一种共同的特性,与这些过程是分不开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注意都不能离开心理过程而单独起作用。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1、。 2.(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4.(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一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4)抽象逻辑思维;(5)可逆与补偿;(6)反思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

22、(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1)材料一中学生张晓临考出现焦虑主要是因为动机过高。“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动机的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

23、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因此,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所谓“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就是要求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动机激起水平达到中等偏高的状态;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动机激起水平处于中等稍低的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2)材料二中学生王宏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

24、因为外部奖励破坏了内部动机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也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可能会破坏内部动机。只有当内部动机缺乏时,物质奖励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次,让他们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训练归因。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