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20KB ,
资源ID:402991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40299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汤2钢琴教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汤2钢琴教学教案.docx

1、小汤2钢琴教学教案 小汤2钢琴教案第1课 曲目:请弹吧第2课 课时:半小时第3课 学习要点:第4课 基础知识:五线谱、高音谱号、44拍、音符do、大拇指是1指、全音符唱4拍。第5课 坐姿: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约坐在琴凳23的位置手型 :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90度角,将所有手指关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上;2、3、4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5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手指弹奏白键23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第6课 弹奏要点: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

2、,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第7课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第8课 每一个音4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第9课 第二课 曲目:请弹吧第10课 学习要点:第11课 基础知识: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第12课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第13课 头部: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

3、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第14课 稳,也不好看。肩膀: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第15课 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累。第16课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放平、腋下微微打开。第17课 胳膊肘: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的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倾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垂。第18课 时值: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

4、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拍就变成了1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而且数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第19课 力度: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第20课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

5、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第21课 脚部: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改正的。第22课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第23课 第三课第24课 曲目: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基础知识:第25课 音符:二分音符唱2拍、四分音符唱1拍。第26课 符干: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第27课 弹奏

6、要点:第28课 节拍: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2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拍时值要弹够、弹均匀,不要忽长忽短。 小节之间的节奏也要平均。第29课 这时抬手的高度就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要控制在同一个高度,速度才能相同。第30课 双手交替弹奏:这两节课的练习重点就是双手交替弹奏,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在准备时两只手的大指就要同时放到do上,右手弹奏时很多小朋友会把左手整个向左边挪、或者从键盘上拿下,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做两只手就会很忙乱,因为右手弹完之后马上要接左手弹奏,如果将左手拿开再需要弹奏时,还要重新找左手do的位置,两只手就会在键盘上来回、上下挪动,不仅动作不好看

7、、小节之间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第31课 正确的做法是:在右手1指弹奏时,左手2、3、4、5指在原来的把位上保持不动,只将左手的1指藏在2指下面,这样就空出了右手do的位置,既不影响右手弹奏、左手的把位也不会移动;左手1指弹奏时,右手2、3、4、5指保持不动,将1指藏到2指下即可。这样弹奏两只手的姿势、节奏都不会受到影响。第32课 手型:在双手弹奏时要注意两只手的手背要撑平、很多小朋友会将双手同时向外侧倾斜,这时应该将重心向双手中间对齐。第33课 在一只手弹奏时要注意,不弹的那只手要支撑好。第34课 手腕要支撑住,不要把手掌放在键盘上。第35课 学习两只手交替弹奏,双手在抬起和落下时都要慢,速度

8、不要太快、动作不要太猛,不要砸琴。第36课 第四课第37课 曲目:火车、海军工兵第38课 基础知识:第39课 音符:右手re、左手si。第40课 节拍: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第41课 弹奏要点:第42课 手型:左右手两个音都用2指弹奏,弹奏时不要2指折指,不要用指头肚、指甲尖触碰琴键;不要将2指伸到黑键中间去。第43课 2指触键的同时其他的手指不要翘、也不要勾着,要同时贴在琴键上,保持好基本手型。第44课 节奏:一定要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的节奏,这也是这首曲目的难点所在。很多小朋友在弹全音符时,因为每小节只有一个音比第45课 较容易弹,所以会弹得很快;而到了四分音符时,因为要弹四

9、个音有一定的难度,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我通常建议把最难弹那一小节的速度,也就是弹得最慢的那一小节,定为全曲的速度,这样整首曲子的节奏就可以统一、就不会忽快忽慢了。如果有明显的节奏不统一,家长也不好掌握,可以适当使用节拍器。第46课 第五课第47课 曲目: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第48课 基础知识:第49课 小矮人进行曲主要是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习过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右手do、re,左手do、si。第50课 弹奏注意每小节两个四分音符之间的节奏要紧凑、间不要拖长拍子,二分音符弹奏时不要着急、要数够拍子再往下弹。第51课 小节之间的拍子也要准确,两只手的二指不要折指。第52课 很多小朋友在双手弹奏

10、时,两只手在白色键盘上的位置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只手靠上、一只手靠下,应该注意让两只手的手背高度一样,手指前端距离黑键的位置也一样。第53课 小矮人舞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节拍器的使用。第54课 从这首乐曲开始,曲目的节奏将更为复杂,这时节奏的控制就更为重要。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刚开始弹琴,节奏不准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最简单、最初开始重视,弹到复杂的曲子时整个节奏就会很混乱。第55课 当然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点节奏偏差都没有,但是大方向还是不能错的,一首乐曲的整体节奏一定要稳定,这时就可以使用节拍器作为辅助手段。每首曲子如果三小节以上存在节奏问题就需要用节拍器来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

11、是用,要把曲子弹熟之后再用。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可以将节拍器调到最慢的速度,适应以后再根据孩子实际弹奏速度调整。 第六课第56课 曲目: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第57课 基础知识:第58课 玛丽有只小羔羊学习右手新音mi、用3指弹奏。因为我们人的1、2指手指独立灵活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弹奏时困难不大;从3指开始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当3指落键时是比较容易折指的,而且会出现手指前后闪动,不能让手指很好的稳定站立,而且很多孩子在弹奏时会把不用的1、2、4、5指都翘起来,或者把不弹的4、5指键盘压下,这时一定要注意3指落下时第一指关节要顶住不要折指、晃动,其他手指在3指落下时清搭在键盘上即可。 在节奏上一定要

12、注意1拍之间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1拍接2拍时拍子长短要区分清楚,很多小朋友会把2拍弹得和1拍一样,拍时值要弹够再起手。如果节奏有明显问题,可以使用节拍器。第59课 伞兵学习左手新音la、用3指弹奏。这首乐曲在节奏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复习附点二分音符的拍子,手指弹奏要求和右手是一样的。第60课 第七课第61课 曲目: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第62课 基础知识:第63课 越过山坡:这首乐曲主要是复习音符la、mi,没有什么难点。第64课 雷格泰姆舞:是近期所学的第一首旋律较为完整的、具有歌唱性的乐曲。在弹奏这首曲子时一定要注意两只手交替弹奏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间断;两只手的力度也要相同,不

13、要一只手重、一只手轻。第65课 因为这首乐曲比较长,节拍比较多,所以弹奏时速度容易快,一定要注意节奏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第66课 慢练的重要性:很多初学的小朋友弹琴都偏快,这和孩子的年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第67课 虽说性格不能改变,但是弹琴却是慢工出细活。刚开始学琴因为各方面条件还不稳定,所以还是主张慢,弹琴进度要慢、速度要慢、心性也要慢。第68课 很多家长在孩子初学琴时就互相比较孩子学琴的进度,你家孩子这周弹了几首曲子、我家孩子已经弹到什么教材了,本来很好的良性学习却成为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孩子一首曲子还没弹好就学下一首,一本书没学完就换新的教材,这样做短期内看似孩子进度很快,长期下去基础

14、没打好、知识没学够,最终一边学新的还要补旧的,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第69课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希望家长和琴童们能摆正心态,为漫长的学琴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70课 第八课 曲目:排钟、滑稽面孔 基础知识:左手4指sol,力度的控制。 排钟:从这节课开始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整只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因为4指比较短,所以用4指弹奏时,孩子为了能触到琴键通常会把整只手向前挪,这样就造成较长的2、3指会伸到黑键中间去,现在曲目比较简单不会对弹奏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将正确的手位变成错误的,随着曲目难度增加、音符增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当手在白键上来回移动时,因为有手指伸到

15、黑键中造成牵绊,整只手就不能流畅的进行跑动弹奏;而且会看到整只手在琴键上上下下来回挪动,既不美观、也影响速度,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整只手在白键上的位置,不要受到某一个手指的影响。 滑稽面孔:这首曲目音符较多,每个手指长短不同,弹下去的力度也就不一样,所以孩子在弹这首曲子的音时总是重一个、轻一个,就好像我们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这样弹奏手上的力度完全没有受到控制,只想到把音弹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音色。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音的力度都弹得完全一样,但是整首曲目听起来还是应该力度适中,不要太突兀,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稳定。 第九课 曲目:老麦克唐纳、拔河 基础知识:什么是音程及弹奏方法、全休止符、二分休止

16、符、四分休止符。 音程:一个音弹奏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就叫做音程。我们把位置低的音称为“根音”,位置高的音称为“冠音”。因为需要同时弹奏两个音,在弹奏时就要注意几个问题: a、如何唱谱:孩子们通常会先唱位置高的音、再唱低的音,这样唱谱是不对的;应该从下往上唱,也就是先唱根音、再唱冠音。 b、速度相同:因为要同时弹两个音,而我们的手指长短不齐,孩子弹出的音响效果听起来就是一前一后出声,这样弹奏就将音程弹奏变成了单音弹奏,已经将音符性质改变了,所以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让两个音同时落键,让两个音同时出声。 钢琴教案 第一课 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 基础知识:连奏,乐句的划分。 连奏:从小汤3

17、开始,我们的弹奏方式将由断奏改为连奏。 所谓“连奏”, 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行连续地、不间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紧密的演奏方法。 A、高抬指:在进行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行高抬指练习。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 ,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做准备,是很必要的前期练习。 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保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键盘上,不要翘、也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正上方抬起,1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伸出去,掌心要

18、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刚开始做比较困难,经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 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 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根据我们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能从头到尾不间断的弹奏,就像我们说话不可能不喘气。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层次性。 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记有连线的弹奏。在进行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面包括的音要不间断地弹奏,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行,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

19、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能同时松掉琴键。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 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行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很多人觉得手腕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式,我们可以将抬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练习: 断奏式呼吸:因为孩子刚开始进行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行手腕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行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式。也就是在需要抬手呼吸的地方将整只小臂抬起,手腕保持不动,这种呼吸方式和断奏弹奏的抬手方法是一样

20、的。这样做既可以将乐句进行清楚地划分,又可以降低孩子在连奏时还要进行手腕呼吸的难度。 乐句的划分:“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当于标点符号中的逗号。 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它既能表达出相对完整一个意思,但是还需要后面的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这节课的三首乐曲书谱上,都对每一首曲目的乐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乐曲的乐句划分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没有变化的,所以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所学过的乐句划分方法,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总结规律。 第二课 曲目:练习、有些人、动物展览会。 基础知识:跳音,左手第二组低音区sol,la,si。 跳音:这节课三首乐曲中,在符头正上方

21、标记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这个被标记的音就叫做“跳音”。所谓“跳音”,是钢琴弹奏中的一种演奏技巧,多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带有跳跃性。 A、弹奏方法:跳音的弹奏方法和断奏有一些相似,也是手指触键后就将手抬起,但是弹奏的方向和时值却完全不同。断奏是在弹奏每个音之前先将手抬起,然后看准要弹的音直接落键弹奏,弹奏动作的方向是从上向下、像切菜一样力度向下;弹奏的时值要唱满一拍、或者更长的拍子。而跳音的弹奏方向和力度却完全相反,弹奏时不是先将手抬起、而是先把手轻放在琴键上、先把琴键弹下去,在手指将琴键弹到底的一瞬间、整只手向上迅速弹起,弹奏所发出的清脆、短促的声音就是跳音。跳音的弹奏方向是从下向上、像弹

22、簧一样跃起式的。就像我们站在地上想要向上跳起,双脚需要先向下用力一蹬,才能够离开地面、向上跳起。弹奏出的时值大概是本身音符时值的三分之一。 B、注意事项: 抬手高度:在弹奏跳音时首先要注意整只手向上跳起的高度,和断奏抬手的高度是一样的,大致仍保持在谱架的位置。如果跳起的高度太低,音色听上去会较弱;而且第二个音弹奏时因为手离琴键太近,很容易直接用手指把琴键向下捅着弹奏、而不是整只手跳跃式弹奏。如果跳起的高度太高,弹第二个音时会因为手抬的太高、落键时力度会较大,音色听上去就像在砸琴。所以抬手的高度一定要适中。 手臂放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弹奏技巧,很多孩子在弹奏时整只手崩的很紧、完全不能放松,听

23、起来音色就很僵硬。断奏重量在手臂上,跳音要尽量放松整只手臂,将支点放在指尖上,触键的力度才能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轻巧、灵活,这样音色才会既饱满又有跳跃性。 第三课 曲目:在堤岸上、日出。 基础知识:反复记号,两个结尾,表情记号。 反复记号:在堤岸上乐曲第一小节拍号的后面、第四行最后一小节终止线前,出现了一对记号,这对记号就叫做“反复记号”。这对记号的弹法是将中出现的乐曲弹完第一遍之后,再反复弹奏一遍。 两个结尾:我们以前弹奏的乐曲比较简单,所以每首乐曲都会在最后一小节直接结束;进入小汤3之后随着乐曲难度和长度的增加,我们将会学到更多、更为复杂的情绪表现的弹奏手法。在堤岸上这首乐曲中结尾部分

24、和我们以前弹过的不同,它不是直接在最后一小节结束,而是将最后四小节作为完整的结尾部分,它所表现的情绪更加完整、丰富,能更好的让听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结束对乐曲的听赏。这四小节的结束部分,就是我们第一节课中学过的完整的一个乐句,这样结束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提前告诉对方谈话即将结束、让对方有所准备,是对方从心里和情绪上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突然中断交谈内容,给对方措手不及的慌张感觉,是对整个乐曲情绪表现更完整的延伸。 弹奏方法:我们已经了解为什么要对结尾部分进行更为复杂的处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具体的弹奏方法。这首乐曲中不只是结尾部分由四小节构成,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两个结尾,这样的结尾弹奏方法

25、是先弹完第一结尾处,然后弹奏第二遍时跳过第一结尾的部分、直接弹奏第二结尾结束弹奏。针对这首乐曲就是先从乐曲开头弹奏至第一结尾处,弹完第一结尾后再从头进行弹奏,弹到第三行的旋律之后要跳过第一结尾的四小节、直接弹奏第二结尾部分结束乐曲就可以了。 渐强记号:像一个扁长型的小于号,标注在几个音符的符头方向的记号就叫做“渐强记号”。在小汤2印第安鼓中我们曾经学习过重音记号,它表示所标注的某一个音在弹奏时,要在力度上加强。而我们今天所学的渐强记号因为是同时标注在几个音上,所以被标注的几个音在弹奏力度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力度递增方式,弹奏的一个比一 个强。 渐弱记号:和渐强记号方向相反、像一个扁长型的大于号

26、的记号,就是“渐弱记号”。它的弹奏力度也是和渐强记号相反的,所标注的音在力度上要以递减的方式逐渐减弱。 第四课 曲目:黄鼠狼逃跑了、布吉乌吉舞曲、知更鸟罗宾。 基础知识:两音连线的弹奏方法,rit的弹奏方法。 落滚:就是将二个不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在弹奏中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整只手进行的弹奏练习。这节课所学的三首曲目都是对这种弹奏技巧的练习,下面具体讲解一下弹奏方法。 弹奏方法:在弹奏“落滚”的两个音之前,整条小臂要保持基本手型手腕、手背、手臂是平行的。 A、 第一个动作:准备弹奏“落滚”的第一个音时要先将整条手臂抬起、将手腕向上顶起、整只手下垂。要注意提腕时整只手要自然下垂、不要使劲向

27、内弯,要保持好手型。 B、 第二个动作:然后将整条手臂落下弹奏第一个音,要注意当手指接触到琴键的时候,整条手臂要向下垂、手腕要轻轻向下压、整只手也要向手腕方向垂下,弹奏过程中要保持好整只手的手型。 C、 第三个动作:手腕下压弹奏完第一个音之后,先将要弹奏的第二个音的手指抬起,在第二个音的手指落键弹奏的同时恢复第一个动作“将整条小臂抬起、手腕向上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 上面的A、B、C三点,就是“落滚”弹奏方法的完整动作,简化的理解就是整条小臂、手腕从准备到弹奏做“上、下、上”的三个基本动作;而手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正好相反是“下、上、下”三个动作。在进行“落滚”的弹奏过程中,整条小臂、手腕一定

28、要放松、不要使劲,虽然基本弹奏方向改变,但是弹奏动作是不变的。第一个音落键时不要砸琴、第二个音提腕时要把琴键弹到底。在进行完整的乐曲弹奏之前,要把基本练习弹奏熟练,再进行乐曲弹奏。 rit:布吉乌吉舞曲最后一行、倒数第三小节,标记有一个音乐术语表情记号rit,它是意大利语Ritardando的缩写,意思是“把正常弹奏速度、根据情绪舒展的表现渐渐减慢,一个音一个音的延长弹奏的拍值”。 它表示从出现这个音乐术语标记的小节开始,如果后面的小节没有其它音乐术语的标记,弹奏的速度就从这一小节开始逐渐减慢、直到结束。 在弹奏时要注意,当某一小节出现渐慢标记时,不要从这一小节的第一音开始就突然把速度放慢,如

29、果这样弹奏就是突慢,给欣赏者一种毫无准备、突如其来的感觉;通常我建议从需要做渐慢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逐渐放慢速度,这样做能够在情绪上、弹奏技巧上,表现的更从容、更易被欣赏者接受。 第五课 曲目:曳步舞、影子舞。 基础知识:半音,全音,音数,三音连线的弹奏方法。 半音: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就叫做“半音”。 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每两个相邻的白键与黑键之间就是半音关系。 半音的音数:它们之间的音数为1/2,也就是完整音的一半。 半音的关系: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就是这个白键升高的半音;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是这个白键降低的半音。 这其中有两对特别的半音关系组合,就是mifa、si

30、do,这两对音之间因为缺少一个黑键,所以直接由两个白键构成半音。 全音:在音乐中,由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音”。 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两个白键中间加一个黑键、或者两个黑键中间加一个白键,也就是要由三个键组成,就构成一个全音。 全音的音数:把两个半音的音数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音数1。 这就是为什么mifa、sido之间虽然是相邻的两个音,但是因为每一对中都缺少一个黑键,所以只能是半音关系;如果要成为全音关系,要由两个白键加一个黑键构成完整的全音。 音数:在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就叫做音程的“音数”。它通常用分数、整数、带分数来标记。 三音连线:曳步舞中右手将三个相邻的半音,以

31、连续上行、半音关系递增的方式,把这三个半音连接在一起;并且在标有渐强的表情记号,在弹奏中如果单使用手指弹奏,虽然也可以将力度逐渐增强,但音色听起来会显得生硬、手指也会因为太使劲造成紧张,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学习适当运用手腕的力量,对情绪、情感色彩加以表现。 弹奏方法: A、第一个音:以两音连线落滚的方式落下、力度要比正常弹奏略轻一些; B、第二个音:将手腕向右稍作移动、腕部保持下压,将手腕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力度要略微加强; C、第三个音:先保持第二个音的动作,手腕再向右稍作移动、力度进一步加强,弹奏完毕后将手腕向正上方提起、恢复正常手型。 这三个动作连贯起来,就是手腕以中间的音为基准、由下向上画一个小小的圆圈;力度随着画圆的结束逐渐增强。但要注意我所讲的这种弹奏方法只适用于相邻的、同向进行的、连续弹奏的几个音,其它的连音弹奏要由具体情况决定。 第六课 曲目:玩杂耍的人、杂技演员、我喜欢“节奏”。 基础知识:大调音阶,音名,C,切分音。 要了解什么是大调音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音阶? 音阶: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音阶又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