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4.55KB ,
资源ID:39944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944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 下册疑难问题解答.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 下册疑难问题解答.docx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 下册疑难问题解答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疑难问题解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丁国忠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解答: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关的计算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应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表象以及质量观念、时间观念。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枝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厘米,一袋盐大约重500克

2、,一分钟大约能跳绳80下,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等等。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本册教材中的千米和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也可以先走100米,再去想像如果走10个100米,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

3、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更好地

4、利用此表格?解答: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以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的题材引入,为后面几个例题的计算问题提供现实素材,主要也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动物种数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实素材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题和根据问题列式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小学生确实不能很好地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地辨析,以

5、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而不是放在同一个统计表中加以呈现。例如,教学例1时,只呈现“中国特有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教学例2时,只呈现“已知种数”一列。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也不至于提出前文所述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三、为什么教材中要编入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内容?解答:过去对于周长、面积、体积的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特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利用公式

6、计算这两方面。因此,学生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一般性理解,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却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一般多边形的周长,理由是老师没有教过这些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周长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个概念没有形成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因此,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使学生先充分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知道平面上任一封闭图形都有周长,并可以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来测量一个一般封闭图形的周长,知道任一多边形的周长即是各边长度之和。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就只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对边相等或四边相等)的过程,具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7、主探索。同样的道理,在后面学习面积、体积时,也应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一般性理解。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解答:本单元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借助分实物的过程,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第二层次是脱离实物,计算一个抽象的有余数除法式题。第三层次是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作一具体说明。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如果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利用已学知识“表内除法”写出横式,再把横式改写成竖式,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师需

8、要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来源与写法。2如果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根据分的过程写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即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处横式中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而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与第一层

9、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解答: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再教学第五单元,

10、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换算。六、教材第69页例1第(1)小题在具体情境中把210看成2个10进行计算是否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错误?解答: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后,不再把“几个几相加”和一个乘法算式唯一地对应。“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都既可以列成“32”,也可以列成“23”,因此,本例中“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表示“10个2相加”,这一具体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列式可以是“210”,也可以是“102”。在计算列出的抽象算式“210”时,我们可以脱离例题中的具体情境,既可以把它看成“10个2相加”(与情境中的一致),也可以看成“2个10相加”,这样可以达

11、到计算简便的目的。因此,此题中的“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并非指具体情境中的乘法含义变成了“2个10相加”,而仅仅是为了使计算更便捷。七、教材第70页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解答: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变。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例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精确计算32

12、551时,一般都是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再如,对于3462004的运算结果,运用估算就可以判断是否正确。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

13、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具体到第70页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

14、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法,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八、教材第83页例5“0的乘法”与前后内容的教学难度不太一致,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是否可以放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否必须按教材所提供的思路进行?解答:“0的乘法”一直以来都是编排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学习“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前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

15、当然,“0的乘法”的计算难度并不大,如果放到二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应该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因为“表内乘法”主要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而0是没有乘法口诀的,如果生硬地编排在一起,也是不太妥当的。在编排上,教材采用的是顺向的思路,即通过情境列出7个0连加的算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700和070,再类推出其他的算式。教学时,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复习0的加法和减法,知道0和任何数相加仍得该数,任何数减去0仍得该数,然后直接从0的乘法算式70和07入手,让学生猜想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把这两个算式转化为相应的连加算式,求出得数。九、因为以后还要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6、”,应该如何把握好本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解答: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和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十、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解答: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是概率论中

17、的术语,与生活用语完全不同,是指当我们多次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后,会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事情必然会发生,许多事情必然不会发生,还有许多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讨论的事件一般指的是客观事件,同时,又是在我们经验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所以,在教学时应避免举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的例子,这里的“一定”是一种生活用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概率论中“概率等于1”的含义截然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人类认识经验的说法,如“如果太阳系爆炸了,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这句话就不是一定的了。”教师也应正确地加以引导。第二,如果有些事件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教师应提供一些证据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无法理解“世界

18、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教师可以通过本地区或全国、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婴儿出生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天一定有人出生,如“中国平均每4.15秒就出生一个孩子,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08万。”十一、教材第108页例3中的实验结果如果与理论的发生矛盾怎么处理?解答: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棋子和1个蓝棋子,随机地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棋子,摸出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把以上过程重复若干次,会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因此,我们说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值,与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致,因为在实验中过程,有时小概率事件也有可

19、能会发生,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在抽奖活动中,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小,不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就不去抽奖了,而是满心期待小概率事件(中奖)的发生。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的可能性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借助实验的结果来加以论证。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小概率事件,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加以修正。例如,在实验之前,先不限定重复的次数,如果个别小组出现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第一种方法是继续增加实验的次数,因为从理论上说,实验的次数增加到无穷大,摸出某种颜色棋子的次数所占的比就是摸出该种颜色棋子的概率。第二种方法是把全班所有小组

20、的数据都整合起来,实际上原理与第一种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增加实验的次数。十二、数学广角的“排列组合”问题与二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如何区分教学层次?解答:这两册教材中都编入了“排列组合”的内容,但教学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二年级只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排一排,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比较少,例如,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两位数,2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而本册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学具操作,画简图、文字形式、字母形式)把排列组合的结果罗列出来,使学生学会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排列组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才能不

21、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结果都呈现出来,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所用的材料数量也有所增加,如,3件衣服和2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用3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三位数。当然,如果教学实践证明分为这样两个层次进行教学没有太大必要,在下一轮教材修订时我们也可以考虑将这两个层次进行整合。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解答:本单元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借助分实物的过程,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第二层次是脱离实物,计算一个抽象的有余数除法式题。第三层次是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作一具体说明。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

22、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1如果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利用已学知识“表内除法”写出横式,再把横式改写成竖式,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师需要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来源与写法。2如果平均分后还有多余的,根据分的过程写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即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此处横式中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而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第二层

23、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与第一层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解答:在进行类似于“3时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换

24、算时,由于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学生还不会计算603、605。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出题时数据不要太大。此外,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学第六单元,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连加和乘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换算。六、教材第69页例1第(1)小题在具体情境中把210看成2个10进行计算是否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错误?解答: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修订后,不再把“几个几相加”和一个乘法算式唯一地对应。“2个3相加”和“3个2相加”都既可以列成“32”,也可以列成“23”,因此,本例中“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表示“10个2相加”,这一具体含义是固定不变的,但

25、列式可以是“210”,也可以是“102”。在计算列出的抽象算式“210”时,我们可以脱离例题中的具体情境,既可以把它看成“10个2相加”(与情境中的一致),也可以看成“2个10相加”,这样可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因此,此题中的“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并非指具体情境中的乘法含义变成了“2个10相加”,而仅仅是为了使计算更便捷。七、教材第70页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解答: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在估算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变。首先,估算的内容大大增加,估算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角度来讲,估算都

26、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算策略,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还可用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大致合理。例如,我们在购物时,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精确计算32551时,一般都是先估算成30050进行试商。再如,对于3462004的运算结果,运用估算就可以判断是否正确。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

27、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具体到第70页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

28、,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法,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脱离问题情境,孤立地说某种估算方法好或不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甚至同一问题情境,可以灵活采用多样的估算策略。八、教材第83页例5“0的乘法”与前后内容的教学难度不太一致,感觉深一脚浅一脚,是否可以放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否必须

29、按教材所提供的思路进行?解答:“0的乘法”一直以来都是编排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学习“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使前后知识的联系更紧密。当然,“0的乘法”的计算难度并不大,如果放到二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应该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因为“表内乘法”主要学习1到9的乘法口诀,而0是没有乘法口诀的,如果生硬地编排在一起,也是不太妥当的。在编排上,教材采用的是顺向的思路,即通过情境列出7个0连加的算式,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700和070,再类推出其他的算式。教学时,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复习0的加法和减法,知道0和任何数相加仍得该数,任

30、何数减去0仍得该数,然后直接从0的乘法算式70和07入手,让学生猜想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把这两个算式转化为相应的连加算式,求出得数。九、因为以后还要正式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应该如何把握好本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解答: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和各种性质,并且,所

31、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十、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解答: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是概率论中的术语,与生活用语完全不同,是指当我们多次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后,会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事情必然会发生,许多事情必然不会发生,还有许多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们讨论的事件一般指的是客观事件,同时,又是在我们经验范围内发生的事件。所以,在教学时应避免举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的例子,这里的“一定”是一种生活用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概率论中“概率等于1”的含义截然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人类认识

32、经验的说法,如“如果太阳系爆炸了,地球每天都在转动这句话就不是一定的了。”教师也应正确地加以引导。第二,如果有些事件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范围,教师应提供一些证据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无法理解“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教师可以通过本地区或全国、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婴儿出生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天一定有人出生,如“中国平均每4.15秒就出生一个孩子,中国每天出生的人口大约是2.08万。”十一、教材第108页例3中的实验结果如果与理论的发生矛盾怎么处理?解答: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棋子和1个蓝棋子,随机地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棋子,摸出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把以上过程重复若干次,会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摸出红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棋子的次数多,因此,我们说摸出红棋子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值,与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致,因为在实验中过程,有时小概率事件也有可能会发生,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在抽奖活动中,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小,不中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大就不去抽奖了,而是满心期待小概率事件(中奖)的发生。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