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2.93KB ,
资源ID:39820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820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留守儿童项目申请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留守儿童项目申请书.docx

1、留守儿童项目申请书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训练计划立项申请书回族聚居区留守儿心理状况研究-以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民权县伯党回族自治乡伯东村为例一、立项依据(一)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由于户籍制度等多因素的制约,多数打工者不能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这样就造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根据全国妇

2、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农村家庭、学校、社会、经济体制与人口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

3、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6.7% 。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

4、动中长大。 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

5、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二)文献综述1、校内文献 通过对这几年校内的社会实践和URTP项目的检索分析,发现学生调研留守儿童问题的有三篇文章。 教师有效关爱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妈妈老师”戴春霞为例。这组调研以太平中心小学戴春霞老师为个案,从该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探索戴老师在有效指导和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策略,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献计献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6、的现状与思考-以安徽省东至县白石村和北京明圆小学为例。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安徽省东至县白石村和明圆小学为调研地,重点突出留守儿童和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旨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有较好的把握并为政府管理流动人口提供建议。同时,对当地的教育模式、教育历史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考察研究,在思考研究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可行的建议,最终为研究这一地区农村的此类问题提供好的范例。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教育、生活状况的比较研究以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福建省畲族聚居区为例。以苗族、侗族、畲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现状的因素中所体现出来的区域差异以及留守儿童问

7、题对当地教育、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国内文献近年来对留守儿童心理研究基本状况近年来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留守儿童”就会出现2000多篇文章,输入“留守儿童 心理”出现263篇文章。在XX、谷歌等搜索引擎上输入“留守儿童”也会有很多链接。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发现研究者们主要集中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他们大多都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学校教育方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8、和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的对策。建议和对策问题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应对。研究者们所提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层面。从上文可以发现,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很多,但他们所提建议,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无法起到高效的作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涉及到很多因素。让他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解决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最好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学校方面,存在着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但这也只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短

9、时间内难以解决。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高效、操作性强的建议。3、国外文献 通过在外文电子期刊Elsevier Ltd和其他外文网站的搜索,我们发现国外对留守儿童(children left at home pay the price of migration OR left-behind children) 的研究还很少,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4、文献综述结语不少研究者指出留守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由于缺少对其原因的深入分析,以至于对留守儿童提出的教育对策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同时综合上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过多地采用了问卷定量研究而少有定性研

10、究。从研究结论上看,现有的研究过多地基于“问题视角”,只有为数很少的学者基于“优势”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同时研究地域和研究力量分散。我们可以发现:以比较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界定,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将十分有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对这种研究选择,十分有利;要转换视角,把留守儿童看作是有自身优势的个体,充分发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正确看待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资源;最后,就是期待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有更宏观的研究,即综合村落

11、文化、地域差异等来进行比较研究。二,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一)研究问题1、对留守儿童的界定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迄今,“留守儿童”仍缺乏明确、统一界定,这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第一,孩子的年龄。留守儿童年龄有以下观点: 未满18岁、16岁以下、14岁以下、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6-14岁、6-16岁。许多研究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进行明确的界定。第二,父母外出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才算是留守儿童。有的认为双方外出才算留守儿童。有的则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现多数观点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第三,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多数

12、研究在界定留守儿童时,未涉及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是1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3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以半年为标准为宜。有关研究也支持这样的标准: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和一般儿童有显著的差异。留守半年比留守三个月更具鉴别力,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我们小组所用留守儿童的概念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已经有半年时间,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年龄为6-16岁,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研究社会化我们所研究留守儿童的年龄为6-16岁

13、,而这段时间正是孩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是指个人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人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内化至个人心里,成为个人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机构,是孩子们的第一社会群体,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是全方面的,包括教导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而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缺少与父母直接的互动,这是否会直接影响社会化的效果,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社会化的失败也是导致一些儿童出现非正常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包括

14、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我们将主要根据詹姆斯的自我意识分类进行调查,他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对自己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的意识,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权等;社会自我在宏观上是国家,民族,阶层的意识,微观上是受人尊敬,接纳程度,拥有的家庭的经济地位,在情感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心理自我是对自己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人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才会逐渐产生“孤独”之感;体验到自尊的需要,才会产生与自尊相联系的“羞赧感”和“腼腆感”。这将帮助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的的内部世界,解决因“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种种不符或冲突而产生“苦闷”、“

15、彷徨”等情感困境。我们通过对小孩自我意识的调查,了解他们自我意识的现状。帮助他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行动上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认知,如对他个人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二是对自己的认知,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三是归因问题,即人是怎么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通过对社会认知的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

16、他们寂寞的原因。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如果孩子们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那么他就可能体验到更大的寂寞。安德森等人(Anderson1994)就指出,与那些抑郁的人一样,长期寂寞的人也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作用圈,他们经常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压抑,经常责备自己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把事物看成是自己无法控制等等。同时,琼斯等人(1981)还发现,寂寞感较强的人常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们会把自己的伙伴看成是难以共处的。我们调研中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因寂寞而产生的焦虑。社会态度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

17、,认为态度具有以下 4种功能: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俗话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了解留守儿童的社会态度,可以判断孩子们的一些行为,进而了解他们行为的心理态度。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人际关系的研究要探讨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和改善等。人际沟通要解释沟通的类型和

18、功能以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社会影响的研究兴趣在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是如何相互发生影响作用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恐惧和亲和需要,焦虑和亲和的需要,有助于孩子们摆脱寂寞。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给他们提供信息,增彼此进了解,提高情绪,增强团结,调整行为的作用。我们了解他们社会交往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是否会因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困境。解决他们人际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发现已有的基础性研究主要对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受教育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等人口学特征作了分析,得出目前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社会化、教育、犯罪等问题的结论,

19、但是这诸多问题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几方面:(1)柔弱无助,性格内向,不开朗,冷漠,留守儿童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只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2)自卑闭锁,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自卑的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难免会感到失落和自卑;(3)寂寞空虚,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另外,娱乐活动少,生活枯燥、乏味,情感没有寄托

20、;(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逆反心理,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是教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对立。这样的状况使教师和家人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对其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果;(5)对父母充满怨恨,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一些留守儿童因此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当然也有少数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具有坚强积极,

21、自理能力增强,理解父母的做法,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等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此次我们主要从心理的角度观察留守儿童,希望了解当地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总结留守儿童中比较好的孩子的经验,为当地的儿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次我们选择的调查地点在回族聚居区,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前很少有人全面的关注过少数民族的留守儿童的现状,更没有人主要关注过回族的留守儿童,因为回族在聚居上,风俗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其独特性,回族聚居区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是否和汉族一样,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 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为

22、工具使用定量调查研究方法;同时以参与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手段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的方法,只能收集到一些表象的信息和数据,对于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未能触及,我们配合定性的方法,解决了定量方法的不足。我们会根据研究方案和设计,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多元分析。当被解释的变量为二分变量时,进行逻辑斯特回归分析,当被解释变量为定距尺度的变量时,则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同时,对大量定类尺度的变量,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的犯法进行分析。除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外,我们还要对个案访问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二)研究的主要目标此次,我们将在对河

23、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伯党回族自治乡伯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个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其家庭及监护人情况,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以后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等工作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地“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业成绩差异程度。通过比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课题研究,给当地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使其更好的为以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三)重要性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

24、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这些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和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重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据调查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

25、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我们这次调研是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伯党回族自治乡为例,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出生到成熟,即青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一个人人格特征、行为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留守儿童来说,亲子分离且身处监护人不能照顾

26、的家庭环境,这与非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完全不同,探讨这种特殊环境怎样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不仅在理论上能充实国内外专家有关亲子分离对儿童影响的研究材料,而且可以为寻求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提供依据。希望能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回族自治乡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意见,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从全社会的角度去关注他们,进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三)研究特色 内容创新 以回族自治乡为切入点,将河南省商丘市伯党乡伯东回族村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回族聚居地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参考了很多现有文献,现有的大多数论文和研究成果的研究地点主要选择在非少数民族地区,而回族这样一个

27、地域分布广,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的少数民族,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却少有人关注。我们主要是想弥补这一块的空白。形式创新我们此次采用支教的形式,这样便于组织孩子,方便我们与孩子沟通。因为相比留守儿童的老师,我们与这些学生的年龄差距小,都是学生,有相同的身份,方便交流;而且我们的团队成员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支教,具有丰富的支教实践经历。我们可以教他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习的法渗透于其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用富有爱心的行动去帮助他们,我们通过与孩子们相处、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走访当地的政府部门和留家儿童的家庭,辅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我们的

28、研究数据会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能够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收集资料后,分析数据及问卷内容,挖掘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咨询专家学者,寻求解决方案。(四)可行性1、团队及成员优势 (1)本项目的调查对象为回族聚居地区留守儿童。该项目的研究人员来自四个不同的学院,思维活跃,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在调查中可以解决因知识面太窄而带来的问题,调查结束能够全面地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一名成员的专业是社会工作,熟悉spss软件的操作,可以进行定量的研究;一名成员的专业是法学与英语,能够在法律方面给我们提出建议;一名成员的专业是经济学,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材料;每个成员都有所学专业的一定专业知识,能

29、够对该项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把握,且成员有暑期实践调查经历,能更好的进行实地调查。 (2)项目的两名成员居住在我们此次调研的地方,熟悉当地的环境,对当地比较了解,熟悉当地的语言,所以能够跟当地群众进行更好的交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这在客观上为调查提供了可能性。(3)团队成员的专业成绩都名列前茅,且获得专业奖学金,具有勤勉刻苦、踏实细心、钻研奉献精神,对该项创新性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4)在项目的调查研究中,本组分工明确且搭配合理,组员们认真配合。组员个人信息表姓名专业经历李阳(队长)09社会工作详细的学习了社会学调查方法,熟悉SPSS软件的操作。杨敬茹09国贸有支教经历,调查经历丰富。

30、王新09法英英语较好,可以阅读外文文献。有过暑期实践调查经历。马玉芸09博物馆精通文献检索,有过暑期实践调查经历。(5)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大学生应关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研考察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呼吁社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通过调研为有关方面解决这一严峻的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一定的原始数据支持。(五)实践地点的选择中国有九亿农民,而河南省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民数量也是无可厚非地居于首位,所以在河南省调查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我们调

31、查的地点民权县伯党回族乡一直把促进回汉民族团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该乡认真处理回汉之间的民族关系,在农村的各种事务中,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的感情。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先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对伯东、伯西、伯南、翟庄4个回族村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工程优先施工,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民族经济。然而,作为一个农业乡,大部分农民靠外出务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许多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鉴于此,村委会每年都会联系大学生为留守儿童办免费的暑期培训班,这为调研提供了方便。另我们组内两名队员是当地人,对当地比较熟悉,有当地的联系人大学生村官白雪冰,能为我们的活动提供有力的保

32、障,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河南省商丘市是四省的交界处,交通便利,调研地点是回族自治乡,有大量回族在此生活,方便我们进行对比研究,看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留守儿童是否遭遇同样的心理困境。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东平原东北部,邻接山东省。属商丘市,地处黄河中下游。伯党回族乡位于民权县城南10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2.4万亩,辖9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人,其中回族群众9102人,占总人口的43%,主要分布在伯南、伯东、伯西等3个行政村。二,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1) 团队自行制作DV短片、反映实践过程中的ppt演示文稿、宣传板、快报及录音剪辑、照片等。数据分析中我们会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相对专业的量化分析。(2)全国约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及农村地区,包括1700多个民族乡和几千个民族村,因此本项研究对首都周边散杂居回民族村落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3)撰写有关本次调研的总结报告一篇。(4)完成一篇调查报告。三,具体安排及进度本阶段任务将在项目实施的一年内完成(为保证质量,部分工作将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