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68.93KB ,
资源ID:397781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778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XX市农村集体土地确切登记发证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XX市农村集体土地确切登记发证工作方案.docx

1、XXXX市农村集体土地确切登记发证工作方案信阳市息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 编 写:XXXXX审 核:XXXXX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0一一年十二月XXXXX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等有关要求,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XXX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全面启动全省农村集

2、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积累经验,XXXXX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将对XXXXX市永定区阳湖坪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工作方案。1、区概况1.1地理概况阳湖坪镇位于永定区东北部,依傍澧水,距XXXXX市城区7公里,东于XXXXX火车站隔河相望,南连市内,西临永定区新桥镇,合作桥乡,北通慈利县,常张高速公路、宝潭公路贯穿全镇。全镇辖19个村、3个居委会、206个村(居)民小组,5545户,21543人,其中劳动力9982人。全镇版图68.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22亩,其中稻田13327亩。有镇办林场3个、村办

3、林场15个,林地面积14552亩,林地蓄积量为3934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镇内物产丰富,盛产水稻、蔬菜、棉花、柑橘、油菜、烟叶。现有乡村道路60公里,村村通水泥公路;镇内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5座、骨干山塘8口、灌溉渠道28公里,灌溉面积达1.1万亩,水立设施完善。立足XXXXX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XXXXX旅游市场和国际知名度,阳湖坪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旅游商品、生物医药、矿产品深度开发为主导产业,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全镇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机。1.2范围选取原则(1)范围为相邻的3个行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村民小组数量不少于30个,宅基

4、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约1000宗为原则进行控制;(2)区域地形地物丰富,涵盖多种不同的地类;(3)工作展开相对容易,交通较为便利,农民的法律意识较强,宣传工作容易发动。1.3主要工作内容阳湖坪镇有19个村、3个居委会、206个村(居)民小组。我们选取其中3个村(洋池村、龚家峪、周家坊)作为,共30个村民小组。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约?平方公里,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约900宗。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本工作分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和农村宅基地确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两大部分。2、目的本次工作的目的:一是准确掌握区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实际状况,研究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

5、权登记发证的政策措施;二是探索建立地籍调查、测绘、登记代理等与土地登记相衔接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登记发证效率;三是验证已有技术方案,为下一步构建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技术支撑体系打下基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面宽量大,技术基础薄弱,发证成本较高,核算依据不足,经费缺口很大。通过开展,按工作内容统计工作量,核算耗费资金,计算单位成本,为合理保障全省工作经费提供参考依据。3、工作依据3.1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5)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

6、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6)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8)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17号令);(9)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10)土地登记办法(2008,国土资源部第40号令);(11)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12)XXX省实施办法;(13)XXX省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14)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意见(湘发20101号)

7、;(15)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3.2引用技术标准及文件(1)土地登记规则(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2)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3)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4)XXX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2007年8月);(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TD/T1014-2007);(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以下简称规程);(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9)中华人民共

8、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9);(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以下简称GPS规程);(12)1:500 1,1 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1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1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15)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16)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4、

9、工作目标1、完成3个村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地籍调查工作按法定程序查清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属界线,填写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获取界址点坐标,编制地籍图。按法定程序调查核实每户宅基地的权属来源、面积、使用状况、界线界址等情况,填写地籍调查表,测定界址点坐标,编制地籍图。2、掌握农村集体土地的历史及现状通过工作,摸清村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历史及现状,采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种属性和现象进行归纳统计,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3、分析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现状的成因全面梳理存在的各类问题,如面积超标、一户多宅、非法买卖、未批先建、非法占用耕地等问题。结合的实际情况,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

10、登记发证现状的成因,编写分析报告。4、开展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现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原则和思路,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管理机制。5、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符合发证条件的宗地,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集中人员、时间和地点开展工作,完成范围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查工作。6、完成数据建库工作建立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为一体的地籍数据库系统和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5、具体工作内容5.1农村集体土地

11、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收集村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依据XXXX省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选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1:1万影像数据制作工作底图,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实地查清每一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界线,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对已经确权登记到行政村农民集体一级的土地,其各级行政界线和村级权属界线原则上不得变动。要结合上一轮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相关地籍资料,进一步细化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村民小组等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5.2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地查清农村每一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填写地籍调

12、查表,获取界址点坐标,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宗地,根据地籍调查成果,按照法定程序予以登记,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5.3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障。通过多种途径,依法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权属争议,为确权创造条件。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信息库,及时掌握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属争议动态。经调解无效的争议土地,在调查表内注明争议的原由、范围和面积,交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后,再办理土地登记手续。调解无效或未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行政处理的争议土地不得进行登记。5.4规范已有成果1、

13、对原来已经核发过土地证书,但没有土地登记档案或者土地登记档案不完善的,经与土地权利人协商后,采取补建措施建立健全土地登记档案。2、已经登记的宗地,测量精度不够的,要及时进行修补测。3、已经登记的宗地,发现错漏的,要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进行更正登记,及时予以更正。4、因依法征用、土地调整及土地开发整理等引起已核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应直接根据征用土地、调整土地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相关文件和图件成果进行界线更新,不再办理指界、签字手续。若图上界线不明确或与实地不一致的,应进行补充调查,并补办必要手续。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滩涂、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土地权

14、属性质的,应依法予以纠正,并办理相关手续。5.5信息化建设在野外实地权属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基础上,建立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信息、宅基地使用权信息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信息为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6、工作方法和步骤6.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利用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和2010年变更调查工作中分辨率优于1米的1:10000正射影像图,套合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1:5000比例尺出图制作成权属调查工作底图,进行权属调查、界址点采集、内业上图,编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和宗地图,提供登记发证使用。同时利用GIS系统进

15、行数据建库、分类面积统计和汇总。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具体工作流程如下:6.2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由于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有着不同于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特殊固有价值,为确保宗地界址精确、面积准确,满足登记发证需要,对地籍测量精度应当严格要求,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采用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坐标。其具体方法是利用CORS系统、GPS静态测量、GPS-RTK、全站仪导线测量等专业测绘技术进行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测绘1:500数字化地形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利用GIS系统进行调查资料数据建库。其具体流程图如下:6.3数据库建设按

16、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和技术标准,将实地调查获得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上图、编辑、整理和入库处理。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信息数据;宅基地使用权信息数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信息数据;土地登记发证信息数据;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表、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证等数字化的地籍档案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农村宅基地调查数据按系统软件的统一标准进行入库工作。数据入库完成后,按照软件的具体要求进行其他的功能操作,并进行系统调试及试运行,进一步检查数据及入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6.4质量检查与验收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参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执行,采用三级检查和一级验

17、收的方案。并阶段性的进行检查,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检查。6.4.1检查验收流程本项目采用过程检查与层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检查验收程序包括技术承担单位自检、县级自查、市州复查、省级预检和省级验收。各级检查均应编写检查报告,明确质量检查结论,整理检查记录,填写相关表格。具体检查验收程序如下:技术承担单位自检县级自查市州复查提交成果、申请预检地籍测量检查权属调查检查数据建库检查数据建库检查记录外业检查记录内业检查记录检查意见反馈严重问题合格一般问题专业单位修改,形成修改情况单退回生产单位返工专业单位修改监理方复查省级验收6.4.2检查内容和比例(1)检查的内容权属调查结果检查:包括确权

18、定界;界标设置及其界线走向的合理性;界址点有无遗漏等。地籍调查表检查:包括内容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全;填写有无矛盾;丈量数据与草图是否一致等。宗地草图检查:本宗地及与邻宗地之关系是否与实地一致;勘丈数据是否齐全,注记是否清晰准确,有无检核条件;宗地草图内容是否完整;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地籍要素是否齐全等。地籍控制测量检查:起算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抄录是否正确,是否进行了检核;控制网布设是否合理,技术规格、精度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各种手簿是否记载齐全,观测成果是否按规定记录等。地籍原图检查:各等级控制点、图根点等数学基础是否正确;地籍要素是否全面、正确;图面要素是否齐全,注记及整饰是否符合要求等。面

19、积计算检查:计算方法是否妥当,精度是否符合要求;面积汇总、统计是否正确等。(2)检查比例外查一般不少于30,内查为100。6.5登记发证范围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集中开展工作。6.5.1土地登记通告国土资源部门根据人民政府的委托,发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通告,通告的主要内容有:土地登记区的划分、土地登记的期限、土地登记收件地点、申请人应当提交的相关文件材料等。6.5.2土地登记申请土地登记申请人按照政府通告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向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登记,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提交规定的相关资料。

20、土地登记机构受理并审查土地登记资料,确认无误的,进行登记、编号向申请人出具土地登记收件单。6.5.3权属审核土地登记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证明文件,根据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出具初审意见和审核意见。6.5.4土地登记公告经初审和审核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准予登记的土地坐落、面积、用途、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和使用期限;(3)土地权利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机构等。6.5.5政府审批经公告无异议的宗地,由人民政府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登记审核结果进行确认,并在

21、土地登记审批表中填写审批意见。6.5.6注册登记制证土地登记机构对批准登记的土地,根据对土地登记申请的审核结果,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登记卡,组装登记簿;根据土地登记卡的相关内容,以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土地归户卡,编制土地归户册;根据土地登记簿的相关内容,以宗地为单位填写土地权利证书。对共有一宗土地的,还应当为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分别填写土地权利证书。6.5.7核发土地证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注册登记结果,代表人民政府向土地权利人发放土地权利证书。核发土地权利证书的程序是:通知验证发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发证前向领证人发送领证通知,领证人按通知要求携带身份证明、土地登记收件单等证明文件办理领证

22、手续。土地登记人员对领证人提交的证明文件验证无误后,收回领证人的土地登记收件单,经领证人在土地证书签收簿上签字确认后,向其核发土地权利证书。7、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7.1组织实施7.1.1组织领导成立县、乡镇、村三级领导机构。县、乡镇、村各级政府相应成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指导、协调等工作。并对地籍调查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县、区、镇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宅基地的权属调查、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组织发动本行政区内土地权利人申报土地权利,提供土地权属材料并履行指界、签章等法律和登记发证工作。加强部门协助配合。农村宅基地确权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由土地

23、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财政、发改、建设、侨务、公安、监察、民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提供各方面支持。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对户口分户的标准及户人口数的确定工作提供支持。7.1.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县市区各级政府层层召开农村集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法律地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申请宅基地权利登记、配合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7.1.3加强检查指导必须严格按照底图制作、权属调查、地籍测绘、权属审核、登记发证、数据建库、检查验收等七个环节开展工

24、作。专业技术承担单位应认真做好技术培训,严格按规程和技术方案作业,认真执行三级检查制度,自觉把好成果质量关。技术单位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分阶段进行检查,上一阶段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开展下一阶段工作。7.1.4业务培训加强业务培训,举办全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班,全面提高队伍的政策与技术素质。承担集体土地地籍调查专业技术队伍应有30%以上(不少于5名)的技术人员通过省级培训考试。市县还要对乡镇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干部进行培训。7.2投入仪器和人员安排投入仪器安排:工序名称仪器设备名称数 量备 注图根控制测量全站仪?台地形测量全站仪?台套计算机?台绘图仪?台打印机?台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全站仪?台计

25、算机?台数据库建设计算机?台数码相机?台投入人员安排:工序名称人员数量主要技术人员情况技术设计?人高工?人、工程师?名图根控制测量?人工程师?名地形测量?人工程师?名、助工?人地籍调查?人工程师?名、助工?人项目管理及检查?人高工? 人、工程师? 人、助工?人7.3进度安排7.3.1准备阶段2012年?月完成本次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7.3.2野外调查阶段2012年?月?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野外调查工作,完成调查底图制作、权属调查、地籍测绘等全部外业工作。7.3.3登记发证阶段2012年?月2012年?月,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集中开展工作,完成范围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

26、、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7.3.4内业建库阶段2012年?月2012年?月完成数据建库工作。7.3.5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月,组织专家对工作进行成果验收。8、项目预期成果8.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部分8.1.1文字部分(1)专业技术设计书(2)技术总结(3)工作报告(4)检查报告8.1.2地籍调查部分(1)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2)权属界线认定书(3)权属界线走向说明书及附图(4)宗地分类面积统计表(5)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图(6)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7)界址点成果表8.1.3确权登记发证部分(1)权属来源资料(2)土地登记收件单、土地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

27、明、审批表、登记卡、归户卡(3)集体土地所有证。8.2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部分8.2.1文档资料(1)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2)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总结(3)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报告(4)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分析报告(5)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检查报告8.2.2权属调查部分(1)地籍调查表(2)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3)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产权证明(4)宗地草图8.2.3地形与地籍测量部分GPS控制测量资料:1 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2 仪器检定资料3 卫星观测数据、平差计算资料和成果表4 GPS网形图(展点图)图根点控制资料:5 图根点的外业观测手簿6 图根点的平差计算资料7 控制点成果表图形资料:8 块图9 宗地图10 街坊接合图11 以街坊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成果表。上述所有纸质成果均要求打印成册装帧成册。8.2.4确权登记发证部分(1)土地登记收件单、土地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审批表、登记卡、归户卡(2)集体土地使用证8.2.5数据库成果农村集体土地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