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0.62KB ,
资源ID:39740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740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docx

1、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年8月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情况总结(重点关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1、人才培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经过五年的努力,教师的教学理念、精神风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明显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取得了一批教书育人、教学改革的成果,探索出提升教学水平的一整套做法,形成了有推广和借鉴价值的经验,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和校内

2、外专家的高度认可。1教学团队建设学院以课程群为组织形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针对3个本科专业分别组建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农产品加工贮藏”等教学团队。“微生物学”教学团队是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分子生物学”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建设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及鼓励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重点支持各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的建设,为精品课程组织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师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起到了很好地示范、表率作用。针对拟建设的精

3、品课程或已批准的精品课程,学科安排至少一名教授负责该课程建设的组织及实施,同时,组织3-4名教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中包括老、中、青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确保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分模块安排不同的教师授课,同时使老教师能够将多年的教学经验、方法、心得及理念等传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胜任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不断获得提高。由于精品课程强的师资力量、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完善的配套实验体系,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使学风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受益颇多。多年来,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的多名教师承担多项校级教改项目,多人获得校级

4、教学成果奖,多名青年教师在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十二五”期间,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学2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品牌专业建设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经过多年的建设,“生物工程”专业于2008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制定、授课体系及内容、实验体系建设开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建设及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为自治区及全国相关产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目前,“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在积极筹备品牌专业申报工作。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生物工程”

5、专业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二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专业中的一个。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创建了特色;围绕发酵与制药方向修订了培养方案;以团队形式打造了师资队伍;以课程群建设驱动了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开创了新的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一年来,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编写内部实验教材3部,新签订实习基地2家,申请到精品课1门、教学团队1个,规划建设动画素材库新开发实验项目3个,教师教学获奖3项,学生科技获奖3项,学生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8篇。目前,“生物技

6、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切入点积极尝试专业试点综合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教师,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带动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近五年,学院教师共承担教改项目20项;取得自治区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撰写教改论文47篇,编著著作、教材21部;青年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4人,“教学新秀奖”4人,先后有3名教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在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2010年,

7、学院共有教师37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2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高级职称比例达21.6%,博士比例达43.2%;目前,学院共有教师48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1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1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9人,高级职称比例达50.0%,博士比例达89%。 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a、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硬件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学院两级累计投入5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围绕生物学科三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自治区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反应、生物分离、基因工程、农

8、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营养与安全等实验分室。同时,提高了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建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仪器先进、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运行高效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初步具备了产品小试生产的能力,成为了开发新产品、试验新工艺的研究平台。b、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生物学科三个专业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在校外共建设了12个稳定的、有协议的实践教学基地。从实习企业聘请了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实习期间做讲解及相关讲座,初步实现了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的结合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外出分散实习的规章制度。

9、 研究生培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于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2011年1月正式建立。办学理念:学科在发展上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制药及食品等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地区特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学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方向:经过不断凝炼,逐步形成了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及微生物学4个培养方向。导师队伍:“十二五”的5年是生物学快速发展的5年,生物学硕士点师资力量和学科平台都较“十一五”有了较大的进步。硕士生导师由14人增加到1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国务

10、院特贴专家1人、多位导师获得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321人才一层次、二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培养成效:近五年毕业研究生50余人,在校研究生30余人,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有一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优秀论文、4名同学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当年毕业硕士就业率90%。2、专业建设“十二五”期间,学院三个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整合及课程群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科(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 生物工程专业专业特色:本专业方向分为发酵和制药,该方向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学生毕业后部分考取研究生深造学习,多数在发酵与制药企业从事研发、生产和管理,专

11、业学生在内蒙就业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教学平台:自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以来,生物工程专业2014年又成为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目前,拥有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2门自治区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特色:本专业方向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学生毕业后部分考取研究生深造学习,多数在发酵与制药企业从事研发、生产和管理。专业学生在内蒙就业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教学平台:本专业拥有表观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内蒙古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

12、内蒙古试验示范中心各1个;国家精品网络课1门、自治区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3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十二五”期间,教师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省部级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40余篇,专著及教材9部;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1项。本专业全面落实“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科学思维,将

13、教师的优秀科研成果直接引入本科生课堂或转化为学生实验项目,不断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前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师将自己对科研、教学的热情传递给学生,学生学风好、素质高。学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0%以上,考研率年均3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本专业方向分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和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生毕业后部分考取研究生深造学习,多数在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及果蔬制品相关企业从事研发、生产和管理。专业学生在内蒙就业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近五年,学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5%以上。教学平台:目前,拥有3个专业实验室、1门校级精品课、6个校外实践

14、教学基地。“十二五”期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编写专著及教材6部;获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改革成果奖2项。科研成果:专业教师在四大工艺学包括乳品工艺学、肉品工艺学、粮油产品工艺学、果蔬产品工艺学的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很较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基金及各类地市级项目1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3、学科建设根据我校“建设好大学”的发展目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生物学科特点做好本学科

15、定位工作的基础上,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学院从加强学科方向凝练、加大学科队伍建设力度、改善学科平台条件、以及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四方面开展工作。3.1、学科定位在制定“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之处,我们就确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生物学科的学科发展定位:水平定位:按照研究型学科的建设目标,将生物学科建设成自治区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学科。服务定位:瞄准科学前沿,解决重大的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结合地区经济需求,关注国计民生,解决生物学领域高端科技核心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进过五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实现了上述

16、两个目标,并将继续保持这两个目标定位,确定生物学科的下一步发展计划。3.2、学科方向凝练经过五年的发展,生物学科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和本校特色,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现在生物学专业已确立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学科方向有5个: 基因表达调控的表观遗传学; 有机废弃物生物技术综合利用; 内蒙古地区特色植物保护与资源化利用; 天然药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食品生物技术。3.3、学科管理良好的学术生态表现在教师自觉地开展科研活动,并从事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学院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学科管理体系,统一广大教师思想,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高校教师从事科研能够反哺教学,教学也可以促进科研,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学院通过调整奖酬

17、金发放分配制度,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同时完善了学术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各类学术活动。4、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敬业精神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4.1 队伍结构目前学院有11名教授,其中45岁以下教授9人,占总教授名额的82%,总教工人数的19%;副教授比例占总教工比例的27%,且全部为70年后出生教师。这些数据说明在过去的五年内学院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成绩显著。4.2 人才引进与培养学院在凝练五个学科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引导组建了五个研究团队,鼓励有闯劲、有潜力的年轻人发展成为学科带头人。对有潜力的年轻人鼓励进一步深

18、造,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有21名年轻教师考取了国内一流高校的博士,另有7名教师去欧美发达国家进修,有3名教师在国内一流高校(研究所)进修或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有65%的教工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水平。同时,学院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从国内一流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引入10名优秀博士,同期从国外引进高素质人才3名,引进人才占目前教工总数27%,他们已经开始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学院引进人才的原则秉持优先选择国内外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制定了严格的人才引进评审条件:在具有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同时,要求被引进人才能够适应本地学

19、科要求和特点,符合学院既定学科发展方向的要求。学院从学科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优先引进学术带头人或是有潜力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优秀人才,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才学院可以为其单独设立研究方向,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发展带动一个学科方向的发展。4.3 多人入选各类人才工程“十二五”期间,生物学科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其中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才3人,多名教师入选包头市“5512工程”,4名教师先后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获得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和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各1项。以上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五年内,生物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指导思想很好的契合了我校的发展要求和当地发

20、展要求。5、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是保证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学院一直努力从制度源头营造良好学术生态,鼓励做大科学研究、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现在“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从制度上引导大家做大的科学研究、出高水平研究成果。5.1、科研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学院通过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团队建设,建成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组建自治区生物信息学与表观遗传学创新团队、包头市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创新团队、校级可再生资源生物技术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天然药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创新团队、内蒙古高原特色植物发育与逆境生物学创新团队、食

21、品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和环境生物学创新团队。团队的形成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学院科研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了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和研究水平提升。此外,学院先后投入700余万元用于科研设备升级和配套,搭建了动物细胞核移植平台,蛋白纯化分析系统,扩建了动物细胞培养室和植物组织培养室,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科研条件。5.2、科研项目“十二五”开启之初,学院只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为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学院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奖励机制。在“十二五”结束之时,五年内学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增加到17项,省部级项目46项(表1)。5.3、科研成果为了鼓励教师从事有学术

22、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科研,学院积极推动大家申报各类专利,截止到“十二五”结束之时,学院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发表SCI收录论文46篇,EI和CPCI论文38篇,各类中文核心论文253篇。这些成果的取得,很好的印证了学院既定学科发展思想的正确,学院将继续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表1 “十二五”期间新增科学研究成果统计项目专利文章获奖国家级17发明专利18SCI46国家级1省部级46EI21省部级7地市级/校级53(10/43)实用新型25CPCI(ISTP)17校级/地市级横向1核心2535.4 科研获奖“十二五”期间,生物学科获得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内蒙

23、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1项。6、实验室建设“十二五”期间,根据学校与学院的“十二五”工作规划,在我学科全体教职工及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生物学科的实验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6.1 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生物学科按功能共建设有四大实验室:基础生物试验示范中心、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这四个大实验室下又分为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等、基因工程实验室等16个分室。另学科建有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动物细胞工程实验室、能源微藻研究室

24、、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生态安全与环境恢复实验室、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等7个科研实验室。学科设有实验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4名,实验室具体负责人员7名。五年来,根据各实验室的特点与学校学院的指导精神,在制度建设上花了较大的功夫,制订了相应得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房间负责人的职责,通过日常检查,设备正常使用率达到30%,实验指导教师与实验室负责人能按制度履行职责,完成各自任务。6.2 实验教学完成情况较好按照学校教务处统一部署,“十二五”期间,修订与完善了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与实验室实际情况编写与完善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课学时、目的与要求,每位实验指导教师均有实

25、验教案。目前,所有必做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100%,实验开出过程中,各指导教师严格考勤,认真批改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成绩,有不合格的同学必须补做或重修,全学院实验教学每年合计完成总学时数438,总生时数36608。6.3、实验室用房面积改善情况“十二五”期间,因为学校逸夫楼的建成与投入使用,根据学校安排,原来一直与我学科共用的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搬迁至逸夫楼,部分化学学科实验室包括原腾飞楼D座地下一层约600平方米、地上一层约240平方米经调配划入生物学科,使实验室用房面积得到良好的改善。6.4、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情况“十二五”期间近年来,学校与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实验室先后投入700余万元,用

26、于仪器设备的购置与实验室改造,其中2013年度投入175余万元,为实验室安装了室内培养架、跑道池及其周边设备进行能源微藻的养殖,同时添加了液相色谱、光照培养箱、马弗炉等通用设备;2014年度,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投入360万元,购买了包括荧光定量PCR、Hei-VAPAdvantage旋转蒸发仪、超低温冰箱、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落地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植物效率分析仪、细胞融合仪、多功能膜分离系统等较先进的进口设备和一些常用的如核酸蛋白分析仪等国产设备,实验室的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2015年度实验室再次投入167余万元,购置了真空吸液系统、细胞电转染仪、蛋白纯化系统、荧光凝胶成像等设备

27、,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和加大实验室功能。7、对外交流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和教师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学院组织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并鼓励大家提交会议论文,争取作大会发言的机会。“十二五”期间,生物学科累计参加20余次国内会议。累计有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学校和学院在国内的知名度,实现与国内一流大学、研究所、企业的合作,邀请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王泽峰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李国红教授对我校访问交流。学院多名教师赴国外进修也肩负牵线搭桥的任务,要求大家积极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为学校和学院走向世界做准备。“十二五”期间,生物学科与美国多家高校建

28、立联系,邀请美国西储大学楼华教授访问我校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二、“十三五”形势任务分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照学院办学定位,通过纵向比较与横向对比,实事求是分析所面临的形势与要承担的任务)。(一) 面临的机遇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在经历三次重大工业革新之后,历史的车轮正驶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革命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将由四个领域引领: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各种技术之间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模糊了实体、数字和生物世界的界限。当前,全球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生物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生物经济的发展将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29、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基因技术,基因技术革命将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革命。在基因制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领域所取得的革命性成果,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二是生物医药技术。它能够提高药品功效,实现医疗技术的革新。三是农业生物技术。通过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的品种和生产性状,培育出优良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四是生物能源。加大新一代生物液体燃料的开发力度,促进生物燃气和成型燃料的商业化应用。五是生物材料。包括有生物活性的医用生物材料,以及由生物材料制成的塑料、建筑材料等。六是生物神经系统与生物传感系统。将有机的生物技术将与无机的

30、硅、复合材料和纳米技术并存,实现生物技术将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大力发展生物学科,推进生物技术飞跃式发展,逐步稳固生物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才能使我国在当今世界的技术掌握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十二五”期间,学校对未来学科布局及发展已有认识,并重视对生物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人财物以及实验室空间上虽有投入,但是正如以上所述,生物产业涉及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公共卫生、能源环境、农业等较多领域,国内未来对生物产业的特别重视,因此学校更加应该加大对新兴学科的投入来保证我校在“十三五”期间的继续发展态势。(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1、专业建设1.1 专业方向1)生物工程专业方向尚可,基本符

31、合内蒙古产业的发展,课程微调,根据产业要求,增加实践课时。2)生物技术专业方向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没有大的问题,但由于学生在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就业市场相对较小,大部分毕业生到生物制药公司就业,所以需要进一步思考专业建设方向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保证目前就业前提下,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增加从遗传育种到设施农业一条龙配套课程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现代农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进一步思考与调整,专业方向要和学生主要就业企业挂钩,建议收缩方向,选修课要侧重乳品和肉品的加工、检测及营养安全。1.2 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培养方向与本科生课程设置/需求一致性欠

32、佳。如生物工程专业是由生物背景的老师筹建的,大多数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并非生物工程的下游技术,知识结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课程吻合度不高;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大部分教师的研究领域与专业培养定位有偏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数量不足,需加快建设进度。1.3课程设置1)专业课程学时严重不足,原因是学科基础课中物理与化学相关课程学时过大,计划将物理学课程调整到80学时(含实验)、化学课时进一步合理压缩;2)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需求;教学手段、内容及方法同样不能适应发展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大多数老师仍旧采取灌输式教育,学生实验有部分是演示实验,实训不能亲自上手,达不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2、学科发展不足虽然生物学科经过五年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