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历年真题选择题含答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1. 材料内容:历年真题(08-10、09-01、09-04、09-10、10-01、10-04、10-10、11-01、11-04、11-10、12-01、12-04) 考纲部分问答题;【纲】2. 顺序:按章节,分题型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单选题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XP1 0810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
2、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XP5 1004 1201 X2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 XP5 0901A. 德国古典哲学 B. 法国启蒙思想 C. 英国古典经济学 D.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XP5 0904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5. 德国
3、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C ) XP5 1101 1110 X2A. 培根、洛克 B. 圣西门、欧文 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斯密、李嘉图6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 ) XP7 1204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7.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D ) XP7 1010A. 配第、斯密、李嘉图 B. 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8.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
4、是其(B)XP16 0901 指导原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A. 理论基础 B. 核心内容 C. 指导原则 D. 前提条件9.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XP19 1104A. 理论品质 B. 理论基础 C. 理论核心 D. 理论内涵1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XP22 0904 0910 1001 X3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XP27 0810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2. 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
5、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XP5 0904 1110 X2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 XP9 1204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 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 CD ) XP11 1201 AB选项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哲学的贫困 D. 共产党宣言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理论体系)有( BCD ) XP13 110
6、4 1101 1001 X3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CD )XP13 1004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6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 BC ) XP28 1010A. 相对主义 B. 经验主义 C. 教条主义 D. 折衷主义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 单选题
7、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1P34 0904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2.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B )1P34 1101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1P35 0904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 1P35 1104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5.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8、,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即:(A)1P35 0901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一元论和二元论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 ) 1P35 0810 1204 X2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C )1P35 1004 1010 X2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8.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
9、第二性的是( D ) 1P35 1110A. 辩证法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9.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P35 1201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0.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 A ) 1P36 0910 1101 X2 二元论是,否认世界的统一A. 一元论 B. 二元论 C. 唯物论 D. 唯心论11.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 )1P37 1001A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理是天地万物
10、之根1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C ) 1P37 1101A.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 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人的思想,意识决定实践,显然是把意识凌驾于物质的基础之上,肯定是唯心主义;主客观的区别在于自己想的还是存在的。1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 1P37 1104A.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物是感觉的集合 D. 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事感觉的集合,心无外物
11、,宇宙是吾心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如:理在事先,绝对精神,神学;14. 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 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 )1P37 1201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质归结为物质形式,如: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论;形而上学: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最小单位,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1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12、于它的(C)1P39 0904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1P40 0901 0910 X2A. 广延性 B. 持续性 C. 可知性 D. 客观实在性17.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D ) 1P41 1001 A. 朴素唯物主义 B. 机械唯物主义 C. 不可知论 D. 唯心主义1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 )1P41 1004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C ) 1P41 1010 1110 X2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
13、容和形式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可能和现实的关系2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 1P44 0810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21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1P51 0810 0904 1101 1110 X4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2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1P53 1004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3
14、. “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A ) 1P53 1104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唯心主义的观点2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D ) 1P54 1204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5.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P54 1201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高堂明镜悲白发,
15、朝如青丝暮成雪26.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B ) 1P54 1010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7. 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 1P56 0910 1101 X2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的状态C.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的趋势2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C)1P56 0901 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质量互变规律29. 认识事物的
16、最根本方法是( C ) 1P56 0910A. 普遍联系法 B. 阶级分析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具体分析法30.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 )1P56 1001 1004 X2 A. 同一性 B. 普遍性 C. 客观性 D. 特殊性31.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 D )1P57 1101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B讲的的质量互变原理,C讲的是联系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2.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 1P57 1201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
17、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B )1P60 1004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34.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D ) 1P60 1010A.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 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35.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 1P61 1110A.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 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 要注重分
18、析矛盾的普遍性 D.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36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B ) 1P61 1204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7.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C ) 1P61 1104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8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C) 1P64 1204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
19、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39. 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P66 1201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40.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 1P66 0910 1104 X2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 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41.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B )1P66 1110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量变积累到一
20、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 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1P68 0810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43. 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1P69 1001A. 对立统一原理 B. 辩证否定的原理 C.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 D.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44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1P69 0904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
21、用规律45. 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 1P71 1201A. 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D. 夜尽昼至,昼尽夜来46.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 1P76 0910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 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4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 1P78 1104A. 客观性 B. 变动性 C. 社会性 D. 能动性48.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 C )1P79 1001 A. 前者是
22、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 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C. 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D. 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49.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D )1P81 1001A. 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D ) 1P84 1204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51.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D ) 1P85 1110A. 意识活动具
23、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52.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1P85 0901 A. 认识客观规律 B. 制定周密计划 C. 依靠广大群众 D. 参加社会实践53.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C ) 1P85 1010A. 学习书本知识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5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D ) 1P85 1004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5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
24、现在(D)1P86 0904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 多选题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D )1P35 1004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基本问题:1. 最重要方面:本理论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源、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 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1P37 0904 1010 X2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
25、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有( ABC )1P37 1201A. 物是感觉的集合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4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BD ) 1P37 1204A物是感觉的复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5. 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ABCD ) 1P38 0910A. 机械性 B. 直观性 C. 不彻底性 D. 形而上学性 6.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BD ) 1P46 1101 实践基本形式:1. 物质生产实践;2. 处理社会关系
26、实践;3. 科学实验。A. 农民收割水稻 B. 法官审理案件 C. 演员演唱歌曲 D. 科学家做化学实验7.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 BC ) 1P51 1010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普遍联系的观点C. 永恒发展的观点 D. 辩证否定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 1P55 0810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9. 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有( ABC ) 1P57 1104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C.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0. 下列表述中,体现重
27、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CD )1P61 1001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CD)1P65 0904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B ) 1P66 1204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13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1P66 0810A不积细流,无以成
28、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4. 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BCD)1P66 0901A. 因地制宜 B. 掌握火候 C. 注意分寸 D. 适可而止15. 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CD ) 1P73 0910A. 宿命论 B. 唯心主义先验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16.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BCD ) 1P82 1110A. 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1. 单选题 1. 辩证唯物主义认
29、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D ) 2P93 1110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可知论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2. 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 ) 2P93 1101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所有唯物论都这样C.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所有的可知论都这样 D. 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 3.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B ) 2P95 1101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 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2P95 0904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解析: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即自己实践获得认识,以及通过别人或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认识。所以可以认为,直接经验是从源头取水,而间接经验是从支流取水。所以B对。5十六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2P96 0904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