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8.31KB ,
资源ID:39674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674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docx

1、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2.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1.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接壤,西与甘肃、宁夏毗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相连,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全境位于北纬37245320和东经971012629之间,南北跨距约1700公里,东西相距约2400公里。全区国土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仅次于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2.地质地貌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倾

2、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1500米,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等。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边缘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了牧业区和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和辽嫩平原,其中河套平原和辽嫩平原土地肥沃,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3.河流湖泊自治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条,其中主要的外流河有黄河、永定河、滦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及西辽河等六大水系,流域面积53.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流域面积的46.

3、2。自治区大小湖泊总数千余个,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以上,大多数为风蚀洼地形成的浅小湖泊,其中主要的湖泊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湖、乌梁素海、岱海等。4.气候自治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年降雨量在100毫米500毫米,从东向西递减。冬季严寒漫长,冬季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1月份最为寒冷,北部平均温度在零下30以下;春季多风少雨,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夏季温热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秋季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8,降雨量少,一般只有50500mm,从东到西递减。日照时数2700小时以上,最高达3400小时,是我国日照时间最长的省区

4、之一。5.行政区划表2-1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情况地区旗县个数旗县(市、区)及名称呼和浩特市9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包头市9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石拐矿区、白云鄂博矿区、九原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海市3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赤峰市12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通辽市8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呼伦贝尔市13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根

5、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兴安盟6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锡林郭勒盟12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兰察布市11集宁区、丰镇市、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托克托县鄂尔多斯市8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巴彦淖尔市7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

6、拉特后旗、杭锦后旗阿拉善盟3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全区合计101旗52个、县17个、盟辖市15个、区17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自治区,全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9个省辖市;设兴安、锡林郭勒、阿拉善3个盟;全区有15个县级市、17个县、17个区、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自治区首府是呼和浩特市。内蒙自治区行政区划及盟、市、旗县名称见表2-1。6.自然资源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有煤”的美誉,这里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

7、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无尽的矿藏资源,具有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农业资源:自治区现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和辽嫩平原土地平坦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充裕,是中国北方省区重要的“粮仓”。自治区农作物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蜜瓜、黑白瓜子等,其中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莜麦、荞麦颇具盛名,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另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有发展苹果、梨、杏、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森林资源:自治区森林资源总面积

8、约1406.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3.8。森林总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全区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区3/4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矿产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矿床类型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现已发现各类矿床4100多处,种类达128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7种,前10位的有56种,铌、锆、稀土、煤、铬、锌、铅、硅藻土、珍珠岩、银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特别是稀土资源产量居世界之首。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中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目前已

9、经发现大小铁矿产地254处,累计探明储量17.12亿吨,居全国第九位;铬铁矿探明储量18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有色金属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6种,矿产地102处。贵重金属资源全区共发现200余处,其中金矿产地28处,银矿产地23处。非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4处,其中铸型用砂、铁矾土、萤石储量居全国前三位。达拉特旗芒硝矿储量34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芒硝矿之一。自治区含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253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远景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储有煤炭资源,其中1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10亿吨100亿

10、吨的大型煤田有11处。畜牧业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大草原上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较高、牧畜所喜食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野燕麦等禾木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牧畜。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从东到西还形成了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等不同类型的草场,为发展多种家畜品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

11、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7.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边疆,区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全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景点120多处,古建筑、古遗址1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内蒙古旅游主要有九大景观,即草原、森林、沙漠、湖泊、温泉、冰雪、古迹、民俗、边境线,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沙地大青沟、呼伦湖、阿尔山温泉等均为远离都市尘嚣的最佳去处,另外还有成吉思汗陵、五当召、昭君墓等著名古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及传统习俗也别具魅力。2.

12、2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1.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文化落后。经过50多年特别是近20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515元。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自治区已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项目,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的一大批骨干项目相继投入生产,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积蓄了相当大

13、的能量和后劲,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的内蒙古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森林、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也是能源、原材料和粮油糖基地,对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全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内蒙古自治区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2。表2-2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年份总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199221633191131021041993218436011712411819942207422127152142199522335331502081741996226168220826221119972285833

14、260315258199823079853133693021999232611003224263512000234511923414623882001236212683434924332002237314003525524962003237815463596265602004237917343757286312005238021504209747562006238427125061332874200723863896590177315332008239247916502327181420092405609176231552174201024097762907427125842011242297

15、4010425016368220122471116551107636441842013248214246131180914844由于地域、资源分布及产业布局的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东、中、西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东部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四盟市29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东北部,毗邻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并以东三省为依托,与之发生较为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为东北三省发展工业解决能源紧缺矛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部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及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六盟市56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中部,毗邻北京、河北、山西等华北地区,其中的呼

16、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自治区经济金三角地区,自治区中部充分利用和发挥呼、包、鄂三大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引进技术、资金,利用合资、补偿贸易等形式,发展高层次的加工业,并以华北经济区为依托,形成了同华北经济区贸易与合作的好势头。西部区包括乌海市、阿拉善盟两盟市6个旗、县、区,位于自治区西部,毗邻西北地区技术、资金力量较为雄厚的兰州和银川两大城市,为实现同西北经济区的贸易与合作奠定了基础。自治区东、中、西部各盟市2011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3。表2-3 2011年全区各盟市社会经济状况一览表经济地带盟市名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东部区呼伦贝尔市1145.3144927

17、兴安盟313.5819438通辽市1448.8246153赤峰市1347.1931121东部区合计4254.90中部区呼和浩特市2177.2674771包头市3005.40113396鄂尔多斯市3218.54160983乌兰察布市690.0432191锡林郭勒盟695.8867506巴彦淖尔市718.4543026中部区合计10505.57西部区乌海市481.5889521阿拉善盟392.63168094西部区合计874.21全区合计14246.112.自治区产业分布资源的贮量与分布决定了自治区产业的结构与布局,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其产业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自治区农牧业资源

18、丰富,农牧业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自治区农业主要分布于境内的黄河、西辽河流域及嫩江右岸、阴山山地丘陵区,东部经济区的通辽、赤峰、呼伦贝尔及中部经济区的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五盟市的农业产值约占全区农业产值的65,其中通辽、赤峰、巴盟及乌兰察布市是主要农作物种植区。自治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区的通辽、赤峰及中部的锡盟、乌兰察布市,四盟市的牧业产值约占全区牧业产值的60。林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大兴安岭、中部大青山、乌拉山林区及西部的贺兰山林区,其中东部的呼伦贝尔、赤峰、通辽三市林业产值约占全区林业产值的60。3.自治区人口分布及人口结构2011年末,全区总人口约2481.7万人。全区有49个民族

19、,主要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此外还有朝鲜、回、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约414.4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约86.9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0.81。4.自治区经济发展特点“十一五”时期,是自治区区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创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

20、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

21、右。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5%,提高78个百分点。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盟市发展加速,其他地区发展呈现新局面。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能够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

22、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开始向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目标迈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实施了77个重大科技项目,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的支出是“十五”时期的35倍,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7.4%,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

23、高;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4.自治区发展预测“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

24、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超过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520万人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各项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

25、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2.3 项目影响区域概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3.1 项目经济影响区划分影响区为:正镶白旗、化德县、太仆寺旗、正蓝旗项目影响区划分见表2-4。表2-4 项目影响区划分表分类项目影响区编号项目影响区范围间接影响区1正镶白旗2化德县3太仆寺旗4正蓝旗 2.3.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一、间接影响区1、正镶白旗概况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26、,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地理坐标北纬42054315,东径1140511537。正镶白旗与六个旗县相毗邻,东与正兰旗毗邻,南与太仆寺旗和河北省康保县为界,西与镶黄旗和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相交,北靠苏尼特左旗。海拔高度在1200m1400m之间,位于我旗中南部的明安图镇满达拉图嘎查罕海日罕山、额里图科技示范园区刀棱山,海拨高度分别为1764m和1660m。全旗南北长112,东西宽88,总土地面积6229平方公里。南临京津冀发达地区,北靠大草原,东西连接蒙东、蒙西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十一五”以来白旗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很快,综合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交通、邮

27、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充分发挥我旗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农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石油、煤炭开采、矿产品采选、建材业和再生能源为重点,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工业化体系。到2010年,工业结构明显优化,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颇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达到13亿元,工业经济比重达到36%以上。搞好重要矿产品开发,发展以采选冶炼为主的加工业。稳定钜鑫铁矿年加工15万吨精铁粉产量,扩大鑫利铅锌矿采选规模,推进萤石矿、锌多金属矿、硅砂、矿泉水等一批矿产品采选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继续发展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28、达到国家规模标准的高载能工业,到2010年达到生产电石5万吨、硅铁2万吨的规模。加大煤炭、石油勘探力度,实现煤炭、原油开发的突破性进展,争取向炼油、煤化工方向发展。争取2006年开工,一期建成年产2万吨草原纯净羊厩肥加工企业,到2010年达到年产5万吨生产能力。产品投向全旗1万座日光温室,大力发展生态型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生产。白旗交通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正镶白旗公路四通八达,铁路横贯东西。连接内蒙古东西的经济大动脉-省际通道(呼和浩特-海拉尔)一级公路横跨旗境中南部地区,集赤308省道路经明安图镇,在正镶白旗境内达77公里。旗政府所在地南抵首都北京市380公里,东到

29、赤峰市417公里、西达集宁市244公里、距呼和浩特市390公里、距207国道45公里,满沽线南北纵贯全旗,直通二连浩特口岸,是京津地区连通蒙古国最近的线路。集(集宁)通(通辽)铁路横贯正镶白旗78公里,在旗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设立的二级站-正镶白旗站,是全线五大站之一。集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2012年实现双线电气化运行。“十二五”期间正镶白旗规划建设西苏朱日和-黄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东苏旗-白旗-蓝张铁路线路。 表2-5 白旗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表年份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1990年7.2147001991年7.04141511992年7.06139951993年7.01

30、165471994年7.03200861995年7.05395001996年7.05462271997年7.03510621998年7.04583051999年7.03649842000年7.04741472001年7.03816892002年7.04923092003年7.031228772004年7.031579982005年7.091621752006年7.121881672007年7.132201612008年7.122650022009年7.152820112010年7.173190032011年7.18411000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十二五”时期将是我旗推进科学发展、经济崛起、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富民强旗目标的加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旗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