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3.70KB ,
资源ID:39587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587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docx

1、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编号 0808127 毕业(学位)论文( 2012 届本科) 题 目: 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 以河西学院为例 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作者姓名: 牛芳龙 指导教师: 王欢 职称: 讲师 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5 日 二一二 年 六 月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2、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作者姓名牛芳龙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08级1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欢 讲师任务下达日期2011-11-14一、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学术道德上,必须单独完成并且原创,杜绝抄袭拼凑;2.在写作程序上,按照学校及指导教师规定的毕业论文写作程序进行,逐步完成;3.在写作格式上,要严格遵守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与要求,不得存在错误;4.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要

3、严格注意实测过程及数据的统计过程,以确保最终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5.在写作内容上,鼓励学术创新,但要求对大胆的假设予以细心的求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论证的逻辑性,避免论据与论点的脱节及结论的唐突。二、论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 三.文献资料获取的方法和途径1.通过中国知网(cnki)搜索相关文献资料。2.在图书馆查阅相关学术专著。3.通过优秀硕士论文库搜索、参阅优秀论文等资料。4.通过指导教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四.需要收集和参阅的文献资料1岑国祯.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公版社,1996.2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3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

4、康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M.首都示范大学出版社,2003.6高湘萍,崔丽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7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河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作者姓名牛芳龙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08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欢 讲师预计字数6000字开题日期201

5、1-12-10一、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国外对孤独感进行过许多研究,有研究者明确了引起人们孤独感的两种特征。一是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二是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Claudia和Larry(1999)在对老年人的社交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己婚但是没有子女或者朋友的老年人拥有很高的孤独感。国内学者俞国良、辛自强等(2000)认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群体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邹弘(1998)考察了同伴地位和学校适应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

6、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周宗奎、范翠英(2003)研究了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焦虑程度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消极退缩的儿童往往因为社交焦虑而把自己从同伴群体中孤立出来,因此,与同龄人相比,消极退缩的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次数较少,独处的时间更多,从而增加了他们体验孤立和孤独的机会。由此可看出人际关系问题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二、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目前关于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关大学生孤独感和社交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并不多见,而现有的一些研究又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并且缺乏本土化的量表用

7、于研究。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采用孤独感问卷和本土化的社交能力量表、对大学生孤独感和社交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而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的理论意义有,为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已有研究中的结论,而其实践意义有,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并且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200名河西学院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以此来研究河西学院大学生的孤独感情况和人际交往能力情况,进而探讨大

8、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方法:1.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有关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资料来完成本研究。2.测量法:运用UCLA孤独量表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测量,问卷施测以个体测试的方式进行,时间大约为20分钟。3.对所得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四、论文(设计)进度安排阶段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收集资料并制定论文计划2011年12月10日2011年12月底2发放问卷、调查研究2012年3月初2012年3月中旬3收回问卷、数据统计分析2012年3月中旬2012年4月初4毕业论文一稿2012年4月初2012年4月

9、底5毕业论文二稿2012年5月初2012年5月中旬6毕业论文定稿 2012年5月中旬2012年5月底7论文答辩2012年6月初五、参考文献1. 泰勒(Taylor),佩普劳(Peplau),希尔斯(Sears)著,谢晓菲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2.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l):59-64. 3. 邹乱.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4.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等,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2

10、(4):70-80.5.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6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7):113.7张翔,常保瑞,赵燕.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4-60.8李韬,姚斌,汪勇.大学生网络使用与孤独、抑郁的关系研究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83-85.9. 吴剑,蒋威宜.孤独感及我国小学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8):105-110.10. 王宏伟.浅析青少年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市总

11、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1):19-22 .11. 陈富国,陈红.当代青少年孤独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淄博师专学报,2006(3):20-22.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七、开题小组意见成绩签 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文献综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方便。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在缩短,而心理距离却在加大,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心灵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因而对孤独的感受也在逐渐加深。孤独会给人们带来沮丧、无助、自卑、烦躁、抑郁等各种消极的体验。而大学生作为一个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群体

12、,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学生成人感的增多、年龄的增加、生活环境的改变,再加上竞争激烈,学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需求常常无法满足或者仅仅只能低水平的满足,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1概念界定1.1孤独感的定义关于孤独的心理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各种学派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孤独下了定义,精神分析学派对孤独的关注最早。Sullivan(1953)在1953年将孤独定义为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Peplau,Russel和Heim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Schmit(1983)则认

13、为孤独是由于个人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Rook(1984)认为,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境都可能成为孤独产生的导火索,因而孤独的定义应是个体被他人疏远、误解或拒绝,或者缺乏亲密的社会同伴,或者缺少获得人际融合和情感亲密的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持续的令人痛苦的情感。我国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岑国祯(1996)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

14、心理状态。在对孤独感的分类上,Weiss(1973)将孤独分为两类:情绪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情绪孤独感是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表现为缺乏亲密感;社会孤独感是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Young和Beck(1979)曾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1985)也对孤独从时间上作了区别,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可为一时性、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制孤独,可能是一种漫长的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

15、,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质。尽管人们对孤独感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但是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孤独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孤独感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缺乏,它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其次,孤独感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不一定非得处在社交孤立状态之中,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多人际关系中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最后,人们对孤独感的体验是不快乐的且令人痛苦的。总结起来,孤独感是一种痛苦的、主观性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2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如何进行令双方都觉得有价值并感到愉快的交谈的知识。在我们身边常会有这样的人,初次见面时还可以和对方聊天说

16、笑,但是随着交往时间延长和谈话内容的深入,往往变得退缩和被动,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缺乏如何与人和谐交往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生长环境等特点而形成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环境下,为了满足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运用一定的交往手段,交往方式与他人或群体进行语言沟通、感情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素养的一种社会活动。1.3孤独感与社交能力国外对孤独感进行过许多研究,有研究者明确了引起人们孤独感的两种特征。一是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二是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

17、一些基本的社交能力,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Claudia和Larry(1999)在对老年人的社交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己婚但是没有子女或者朋友的老年人拥有很高的孤独感。Anna和Ekwall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看护者们可以通过帮助被看护人保持和发展社会交际网络来预防孤独感的产生。看护者要在老年人们变得脆弱之前逐步维持好他们的社会交际网络,因为健康的下降会使社交变得更困难。国内学者俞国良、辛自强等(2000)认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群体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邹弘(1998)考察了同伴地位和学校适应对儿童孤独感的

18、影响,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周宗奎、范翠英(2003)研究了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焦虑程度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消极退缩的儿童往往因为社交焦虑而把自己从同伴群体中孤立出来,因此,与同龄人相比,消极退缩的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次数较少,独处的时间更多,从而增加了他们体验孤立和孤独的机会。Schmit和Sermat(1983)设计了一份量表来测量四种情况下人们的孤独感,即友谊、与家庭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以及与团体的关系,用这个量表对某大学进行测验表明,大学生在所有项目上的平均得分通常为6到7分,得分越高说明越孤独;而在4种关系中

19、,友谊类得分最高,其次为与团体的关系。由此可看出人际关系问题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由于许多人不懂得如何与人正当交往,致使白己与他人渐行渐远,从而进入了孤独的沙漠,甚而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情绪体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发展社交能力的好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社交训练。由于在最初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就有困难,社交能力缺乏的人往往不可能主动去参加社交训练。国外学者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细致研究,比如,Jones(1999)及其同事通过与孤独的和非孤独的人分别进行交谈,发现在孤独项目上得分高的人对他们的伙伴不太感兴趣,关于对方的问题提得很少,常常不能对于对方所说的加以评论,也较少向

20、对方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相反,这些孤独者更多的是谈论自己并且常介绍新的与对方的兴趣无关的话题。所以,我们常常感到与孤独者交往很乏味,他们不知道设身处地为别人多想一些,更多地是想到自己的感受,总是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wittenberg等人(1986)考察了孤独者和非孤独者使用自我暴露的方式,结果发现孤独感程度很高的人们不能够掌握何时进行自我表露以及表露多少内容比较合适这些社交能力,这样往往让对方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这些孤独者的交往界限设置在哪里,并且感到他们忽冷忽热,难以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孤独感者也因为对方的不恰当反应同样认为自己在跟不合适的人交往,最终会越走越远。同样,许多研究发现孤

21、独者更易于胆怯、内向并且社交谨慎,人际角色被动,因此孤独者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变得因难,增加了孤独的可能(Horowitz,1982)。研究表明,社会性强的个体外向、喜欢参与社会活动,愿意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别人的情感反应也更为敏感,容易做出积极的响应,所以他们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情感支持和稳定连结会显著多于社会性弱的个体。他们的积极、主动、对别人的反应保持敏感都是建立满意人际关系的有利因素,使得他们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对于大学生而言,绝大多数人与家人接触、交流的时间并不多,所以社会性与爱情孤独的关系比与亲情孤独、社会孤独的关系更为密切。2我国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

22、主要成果我国关于孤独感的大量研究是最近十年来的事情,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涉及孤独感与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学科门类、学校性质、生源地等的层面的关系。2.1大学生性别与孤独感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2005)的研究表明,在性别变量上,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 社会孤独感以及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与孟晋、王希林(2000)的研究是一致的,却与骆光林、李传银(1999)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的研究结果相矛盾。2.2大学生的年级与孤独感李艺

23、敏(2005)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年级在孤独感总分以及各维度上的效应非常显著,表明大学生不同生活阶段的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感维度上,一年级与二年级、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人际孤独感维度上,一年级与三年级、 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差异非常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四年级的大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一年级与三年级、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大学生之间差异极其显著。在发展孤独感维度上,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大学生之间有显著差

24、异。在孤独感总分上,一年级与二、 三、四年级大学生之间差异极其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大学新生在孤独感总分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二年级与三年级大学生之间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与孟晋、骆光林、李传银(1999)等的研究结果相矛盾,他们认为大学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基本上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递增,二、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2.3大学生所在学校的性质与孤独感李艺敏(2005)等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孤独感方面,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与军队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孤独感方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存在显著差异,民办学校与军队学校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发展孤独感方面,公办学校与民

25、办学校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孤独感总分上,民办学校与军队学校存在显著的差异。2.4大学生的生源地与孤独感在生源地变量上,李艺敏(2005)等的研究表明,生源地对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方面并不显著,但在人际孤独感维度上的差异却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人际孤独感,原因可能是不同的早年生活环境、生活阅历以及经济差异等条件的影响所致,与骆光林、李传银(1999)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3.1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一,虽然孤独感的研究已经开展了30年,但即使是在今天,该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很不成熟的。纵观中西方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和测量,无论是在孤独感的概念、理论、预

26、测指标和影响因素上,还是在孤独感的应对方式的研究上,学者们日前还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第二,迄今为止以往对孤独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儿童、老年两个年龄段,并且就特殊群体如离异家庭、学习困难儿童、流动人口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大学生这个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具有相当可塑性的群体的孤独感研究还很不深入。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该年龄段容易出现心理闭锁、白我中心等特点,再加上一些环境因素如多元价值取向、高竞争和学习压力等,使其需求常常无法或仅仅是低水平地满足,在社会性和情感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孤独感作为一个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并对个体、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心理现

27、象理应成为关注的焦点。第三,虽然以往研究者们都认同社交能力水平与孤独感有很高的相关,但是关于大学社交能力水平如何影响孤独感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而关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没有专门研究过。3.2本研究的发展趋势3.2.1大学生孤独感的跨文化研究以往的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往往是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对大学生孤独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研究则较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孤独者的表现的共同因子方面研究也比较少。未来研究可以加大大学生孤独感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范围,譬如通过量化方式研究不同文化模式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作用机制;探究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孤独感的异同;探究

28、不同文化模式下大学生孤独感的共同性等。3.2.2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的关系在未来可以采用混合研究模式,探讨网络使用的各种变量 (上网时间、上网时的心境、 上网者的个性人格、现实社会的人际状况、网络内容的种类和性质等 )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深层关系,以期揭示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与有效减少孤独感的条件。3.2.3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本土化以往研究中,孤独感的测量多采用国外量表,或仅对国外量表进行必要的修订,这样做总会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未来研究应从中国人的心理现实出发编制本土化的孤独感量表,只有运用本土化的研究工具才能更准确地测量自己人的心理特点。3.2.4大学生孤独感的团体干预在今后大学

29、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采用团体干预引导大学生走出孤独的阴影,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牛芳龙(河西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甘肃 张掖 734000)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00名河西学院大学生为样本,主要考察了性别、年级和城乡生源因素对我校大学生孤独感和社交能力水平的影响,以及我校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我校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年级和生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来自农村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学生的孤独感;大学生社交能力水平总体上

30、在性别、年级和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男生在适当拒绝和情感支持这两个维度上显著低于女生,一年级学生在情感支持上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在主动交往和自我表露方面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水平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社交能力水平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 sample of 200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studied by questionnaires. Mainly the factors of the gender, grade and the urban or rural influence

31、 on social skills leve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level and social skills level.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 grade, urban or rural. Loneliness level of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s. The loneliness level of rura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tudents from the city; Social skills level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grade an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