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2.74KB ,
资源ID:39533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53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教案.docx

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教案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教案(参考理论教学学时:58)(黄石理工学院机械基础教研室)0 绪论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0.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内容0.3.2本课程要求的先修课程0.1.1机器的特征0.3.3本课程的任务及作用0.1.2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0.3机械原理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关系0.1.3机械原理研究的内容0.3.1适应现代化要求,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0.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任务及作用0.3.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效率0.2.1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0.4 机械原理学科的新发展0.2.2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学要点:重点介绍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学习目的、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2、简单介绍机械原理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机械原理学科的新发展。特别注意讲清楚机械、机器与机构之间的区别,零件与构件的区别。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学时分配:6教学内容: 1.1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1.1.1探讨机构运动的可能性1.1.2 机构的结构分类1.1.3 合理设计机构、创新新机构1.2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1.2.1运动副及其分类1.2.2 运动链1.2.3 机构1.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3.1机构运动简图定义及作用1.3.2运动副、构件的表示方法1.3.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1.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4.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4.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4.3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

3、的事项1.5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1.5.1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1.5.2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教学要点:重点介绍机构、运动副、运动链、自由度与约束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等基本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简单介绍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运动副的意义、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是本章的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分析和计算以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判断是正确计算自由度的关键。讲解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时,应安排一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以提高教学效果。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学时:6教学内容:2.1 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

4、法2.1.1运动分析的目的2.1.2 运动分析的方法2.2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2.2.1速度瞬心法2.2.2三心定理3.2.3速度瞬心法的应用2.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2.3.1同一构件上的点间的速度加速度求法2.3.2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加速度求法2.4 用解析法求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2.4.1铰链四杆机构 2.4.2曲柄滑块机构2.4.3 导杆机构教学要点: 重点介绍速度瞬心的定义,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三心定理的应用;着重介绍相对运动图解法。解析法求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的关

5、系;介绍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本章难点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原理求构件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求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是本章的重点。求加速度特别是哥氏加速度。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学时分配:6教学内容:3.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性及其设计3.1.1 什么是连杆机构3.1.2 连杆机构的优缺点3.1.3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3.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3.2.1铰链四杆机构3.2.2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3.2.3含二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3.2.4 偏心轮机构3.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3.3.1转动副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3.3.2行程速度变化系数3.3.3压力角和传动角3.3.4死

6、点位置3.4实现连杆给定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3.4.1给定连杆两个位置3.4.2给定连杆两个位置3.5实现已知运动规律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3.5.1按给定两连架杆对应位移设计四杆机构3.5.2按照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教学要点:重点介绍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形式、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急回特性及其计算、曲柄存在的条件、杆机构的基本演化方法和典型杆机构的设计方法;简单介绍平面多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是本章的一个难点。不同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图解法直观,易理解,常用于解决给定位置的设计任务。解析法精确,借助解析法程序、优化设计程序,大大提高解析法的设计能力,已

7、能完成复杂要求的的设计任务。本章的重点是四杆机构的演化原理、有曲柄的条件和运动设计。4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学时分配:6教学内容:4.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4.1.1凸轮机构应用4.1.2凸轮机构分类4.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4.2.1等速运动规律4.2.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4.2.3简谐运动规律4.2.4 摆线运动规律4.3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4.3.1基本思路分析4.3.2设计实例4.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4.4.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许用值4.4.2基圆半径的确定4.4.3滚子半径的确定教学要点:重点介绍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及特点。注意讲解清楚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之间的转化关系

8、。凸轮一般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可作连续或间歇的往复运动或摆动。凸轮机构的种类很多,各具特色。凸轮机构的优点:只需设计出合适的凸轮轮廓,就可使从动件获得所需的运动规律: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它的缺点:凸轮与从动件之间易于磨损:凸轮轮廓较复杂,加工困难;从动件的行程不能过大。介绍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凸轮的轮廓是由从动件运动规律决定的,因此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某种运动规律的加速度曲线是连续变化的,这种运动规律才能避免冲击。等速运动规律在某些点的加速度在理论上为无穷大,所以有刚性冲击;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在某些点的加速度会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所以有柔性冲击。介

9、绍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基本方法。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是按照相对运动原理来绘制凸轮的轮廓曲线的,也就是“反转法”。用“反转法”绘制凸轮轮廓主要包含三个步骤:将凸轮的转角和从动件位移线图分成对应的若干等份;用“反转法”画出反转后从动件各导路的位置;根据所分的等份量得从动件相应的位移,从而得到凸轮的轮廓曲线。重点介绍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在选择滚子半径,必须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确保运动不失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滚子半径,以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应力。为了确保凸轮机构的运动性能,应对凸轮轮廓各处的压力角进行校核,检查其最大压力角是否超过许用值。如果最大压力角超过了许

10、用值,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基圆半径或重新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以获得新的凸轮轮廓曲线,来保证凸轮轮廓上的最大压力角不超过压力角的许用值。5齿轮机构及其设计学时分配:12教学内容:5.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5.1.1 齿轮机构的应用5.1.1 齿轮机构的类型5.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5.2.1齿轮啮合基本定律5.2.2共轭齿廓5.2.3 齿廓曲线的选择5.3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5.3.1渐开线及其性质5.3.2一对啮合中的渐开线齿廓5.4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5.4.1齿轮各部分的名称5.4.2 模数和分度圆5.4.3齿顶高和齿根高5.4.4齿顶圆和齿根圆5.4.5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5.4.

11、6 齿条5.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5.5.1正确啮合条件5.5.2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和啮合角5.5.3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5.6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加工及根切现象5.6.1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加工原理5.6.2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5.6.3 渐开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5.7变位齿轮5.7.1标准齿轮的局限性5.7.2齿轮的变位修正5.7.3最小变位系数5.7.4 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5.8变位齿轮传动5.8.1无侧隙啮合方式 5.8.2 中心距变动系数5.8.3 齿高变动系数5.8.4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5.8.5 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5.9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5.9.1 单个斜齿

12、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及特点5.9.2 一对齿廓的啮合特点5.9.3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5.9.4 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重合度5.9.5 斜齿轮的当量齿数5.9.6斜齿轮的变位和几何尺寸计算5.9.7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的优缺点5.11 蜗杆机构5.11.1蜗杆蜗轮的形成5.11.2 蜗杆蜗轮机构的分类5.11.3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5.11.4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5.11.5蜗杆蜗轮机构的优缺点5.12 圆锥齿轮机构5.12.1 圆锥齿轮的特点5.12.2齿廓的形成与特性5.12.2直齿圆锥齿轮的背锥和当量齿数5.12.4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传动教学要点:齿轮传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是其

13、瞬时角速度比必须保持恒定。通过分析一对齿轮的传动关系导出了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同时引出了共轭齿廓、节点和节圆等基本概念;渐开线的形成决定了渐开线的性质,由于渐开线齿廓具有众多的优点,所以渐开线齿轮是目前使用最广的齿轮;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的名称、符号和计算公式等由标准规定,不宜随意改动;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压力角、标准模数、标准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斜齿轮还应满足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见,直齿轮的互换性较好,斜齿轮一般是成对设计的;重合度的大小,反映出同时啮合的齿对数的多少,斜齿轮有较大的重合度;当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被加工的齿轮齿

14、数较少时会出现根切,由此引出了最少齿数的概念;变位齿轮的许多的优点,在实现齿轮机构中广为使用,应进一步增加部分内容;斜齿轮的法面参数为标准的,端面参数与法面参数存在一定的关系。斜齿轮的端面仍为渐开线齿轮,所以渐开线直齿中的计算公式可以直接用于斜齿轮的端面齿轮;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具有自锁性,工作平稳噪声低,冲击载荷小。但传动的效率低,发热大,易发生磨损和胶合等失效形式,蜗轮齿圈常需用比较贵重的青铜制造,因此蜗杆传动成本较高。合理选择蜗杆传动的参数。除模数外,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也应取为标准值,目的是为了限制蜗轮滚刀的数目,并便于滚刀的标准化,并保证蜗杆与配对蜗轮的正确啮合。蜗轮

15、齿数的选择应避免用滚刀切制蜗轮时产生根切现象,并满足传动比的要求。蜗杆头数的选择应考虑到效率和传动比。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应安排齿轮机构范成实验和齿轮参数测绘实验,以强化对本章内容的理解。6轮系及其设计学时分配:5教学内容:6.1基本知识6.1.1 什么是轮系6.1.2轮系的功用6.1.3轮系的研究内容6.1.4最简单的轮系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6.2.1什么是定轴轮系6.2.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6.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6.3.1什么是周转轮系6.3.2周转轮系的分类6.3.3周转轮系的计算6.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6.4.1什么是复合轮系6.4.2求解方法6.4.3解题步骤教学要点:

16、重点介绍轮系的分类和应用,通过学习要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以及混合轮系的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和转向的确定方法,并对新型行星齿轮传动及特点有所了解。本章学习的重点是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和转向的判定。在运用反转法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时,应十分注意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式中的转向正负号的确定,并区分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的特点。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的要点是如何正确划分出各个基本轮系,划分的关键是先找出轮系中的周转轮系部分。轮系的组成情况和运动传递情况十分丰富。在掌握基本轮系和典型轮系的基础上,可创新设计出功能独特的混合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符号问题和混合轮系中基本轮系的区分是本章的难点。7其它常用机

17、构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7.1 万向连轴节7.2 螺旋机构7.3棘轮机构7.4槽轮机构教学要点:重点介绍单万向联轴节,双万向联轴节,万向联轴节的特点和应用;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螺旋机构的特点和应用;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棘爪自动啮紧棘轮齿根的条件,棘轮机构的几何参数计算,棘轮机构的优、缺点和应用;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槽轮机构的几何参数计算及优、缺点和应用。8 机构的选型和组合应用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8.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8.1.1 工艺动作的复杂性8.1.2 执行机构运动形式的多样性8.2 机构的组合方式和组合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8.2.1 机构的串联、并

18、联等组合方式 8.2.2 基于组合原理的机构设计举例8.3机构的选型 8.3.1 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8.3.2 机构选型的基本要求8.4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 8.4.1 执行机构的布局8.4.2 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8.4.3 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8.4.4 实例:冷镦机构的运动循环图教学要点:重点介绍机构的选型、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对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执行机构的布局、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和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结合实际进行介绍,难点是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和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9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学时分配:6教学内容:9.1研究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9.1.1作

19、用在机构上的力9.1.2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9.2机构惯性力的确定9.2.1一般力学方法9.2.2质量代换法9.3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9.3.1移动副中的摩擦力9.3.2转动副中的摩擦力9.4 不考虑摩擦力机构力分析9.4.1 运动副反力的特点9.4.2机构及杆组进行力分析的条件9.4.3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步骤9.5 速度多边形杠杆法9.5.1虚位移原理9.5.2速度多边形杠杆法9.5.3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的解题步骤9.5.4几点说明教学要点:重点介绍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分析的方法;确定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过程。构件惯性力

20、的确定(侧重工程上常采用的质量代换法);用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着重讲解机构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及构件的质量代换两个概念。运动副的反力的特点,机构及杆组进行力分析的条件,机构动态力分析的步骤;速度多边形杠杆法及解题步骤。动态静力法的理论是根据达朗伯原理,设想将惯性力视为外力加在有关构件上,则该构件可以视为处于平衡状态,将动力学问题用静力学方法求解。在求解过程中主要用到力的平衡方程式和计算。因此本章是理论力学上的一些原理在具体机构上的运用。 转动副的径向轴颈中的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是重点,也是难点。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图解法也是重点。10平面机构的平衡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10.1平

21、衡的目的和分类10.1.1平衡的目的10.1.2回转件的平衡10.1.3机架上的平衡10.2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10.2.2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10.2.2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10.3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试验法10.3.1静平衡试验法10.3.动平衡试验法10.3.3回转件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教学要点:重点介绍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挠性转子动平衡简介。简介平面机构的平衡。注意讲解清楚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和不在同一回转面内的刚性回转件的平衡,前者要求达到静平衡的平衡条件是:分布于该回转件上各质量的离心力的向量和等于零或重径积的向量和等

22、于零;后者要求达到动平衡,动平衡的条件是:分布于该回转件上的各个质量的离心力的向量和等于零及离心力引起的力矩向量和也等于零。简介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试验法和动平衡试验法。刚性回转件的平衡是重点。11机器的机械效率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11.1 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11.1.1机器的动能方程式11.1.2机器运转的三个阶段11.2机器的机械效率和自锁11.2.1机器的机械效率11.2.2机器或机组的总效率11.2.3机器的自锁教学要点: 重点介绍机器运动中起动时期、稳定运动时期、停车时期等三个时期的功能关系,单打一机器的效率计算方法,从效率的观点来说明机器的自锁条件,斜面、螺旋和蜗轮蜗杆的效率计算

23、。机械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组成机械的机构效率,不同机构的效率有其一定的范围。在设计传递动力的机械时,应选用机械效率较高的机构;对于传递运动的装置,可采用效率相对较低的机构。对于同一种机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造精度、不同的工作环境,其机械效率也不同。从提高机械效率的角度来说,应尽可能地提高机构的效率和减少组成机械的机构数。强调要建立正确、全面的机械效率的概念。机器的效率计算和判别机器自锁条件的一般原理及斜面的效率计算和自锁条件是本章的重点。用力或力矩之比来表示机械正反行程的效率以及三角螺纹螺旋的效率计算和自锁条件是本章的难点。12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学时分配:2教学内容:12.1研究机器运

24、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12.1.1速度波动的危害12.1.2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12.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12.2.1等效力和等效力矩12.2.2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12.3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及解法12.3.1机器运动方程式的建立12.3.2机器运动方程式的解法12.4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和设计指标12.4.1调节方法12.4.2 设计指标12.5飞轮设计12.5.1基本问题12.5.2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教学要点: 重点介绍等效力和等效力矩、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系统的运动过程,机组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机组的运动方程,飞轮调速原理及其转动惯量的计算法。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是安装飞轮,飞轮设计的中心问题是确定其惯动惯量。机械的速度波动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而速度恒定是相对的。不同的机械对速度稳定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当机器对速度有控制要求时,应增加调速功能。调速的方法不外乎是通过改变驱动力所作的功或改变阻力所作的功来实现。等效力或等效力矩,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以及飞轮的设计是本章的重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