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1.41MB ,
资源ID:39459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459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1、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第四单元 线和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过线段,认识过直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并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的角。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线段、

2、射线、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与过去教材相比,在知识内容、教材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在内容和活动设计上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与生活的联系,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几何知识。如:通过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拉直的鞋带等认识线段

3、;通过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认识射线;通过丫丫的上学路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中抽象出“角”。 二是注重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通过测量从A点到B点三条线的长度,认识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折纸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做活动角,观察角的变化,认识各种角的联系和区别。这些观察、操作活动,丰富了学生关于“线和角”的感性经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

4、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5、在从事物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角,由线段想象射线和直线,以及利用活动角认识各种角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6、对周围环境中与线和角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7、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重点、难点重点 1、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

5、45、60、90角。 难点 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

6、基础,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

7、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

8、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5、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形成角度,从学生学习角度思考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分析知识技能形成的空白处,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角的认识和度量”一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三个方面的活动内容。例1,从生活中的事

9、物找角。在学生找角的基础上,介绍角的表示符号,以及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角的两种方法。例2,比较角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给出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并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第二,认识量角器和1角并测量。从知识的形成角度看教材,角的度量单位产生的过程是空白。因此,认识量角器之前,可以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体会由任意角作度量单位到1角作度量单位的过程。从技能的形成来看,教材给出了用量角器测量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的示意图,但如何是使用量角器,没有做更具体的指导。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教师除了说明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等基本的程序外,还可以根据读

10、角以及给角指出相应的刻度线的双向活动,促进学生测量技能的形成。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1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1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1平角、周角以及各种角的关系的认识1角的画法1机动1总计64.1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教学提示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的第1课时内容,是一节有关观察并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课。教材首先呈现了“紧绷的弓弦和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的图片和文字叙述;接着画出线段,直观地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直线和射线,即“把一条线

11、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向一个方向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然后通过“议一议”、“说一说”指导学生把线段、直线和射线与生活相联系并区分。最后呈现了“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的操作活动,给出了两种画法以及线段的表示方法,供学生自己画线时参考。本课时的教学,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线段”为生长点,教学直线和射线,从有限到无限,并辅以观察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直线、射线的空间表象,理解直线和线段的异同,最后学习线段的两种画法以及线段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2、通过空间想象,认识射线和直线,明确它们的两个特征:直的和

12、不可度量的。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以及合作学习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并明确 它们的特征,掌握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2、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渗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种线的几何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区别和联系;2、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和线段的表示方法。难点 直线和射线的空间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线段画法视频1和2、手电筒、直尺。学生准备:鞋带 、铅笔、直尺、

13、橡皮。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金色的秋天到了,你们喜欢秋游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吧!(课件示图)师:你们看,连绵起伏的群山,它们的轮廓是一条条曲线,很温柔,很美;乡间的小路,长长的,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线一样;阳光穿过树林,一缕缕阳光很灿烂、很漂亮2、引出课题。师:是这些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如此缤纷,今天就让我们一切走进线的世界,认识这些神奇的线。(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线段)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从观察大自然图片,说明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看到的线有曲有直,这样把要学习的抽象的射线、直线通过光线、小路等这些生活原型来承载,为新知的学习做有利的铺垫。(二)探

14、究新知一、认识线段、直线、射线。1、认识线段。 (课件播放绷紧的弦、人行横道线)师:你看到了什么?绷紧的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师:请你仔细看看,线段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学生回答)师:你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吗?(如:拉直的鞋带,拉直的毛线,书的边,课桌的边,信封的边等)师:谁能用你的小巧手把它们的样子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然后教师画出线段)师:现在,仔细观察老师画出的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预设)生1:两端有两个点。生2:中间直直的。生3:长度是有限的。师生总结:两端的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直的,还可以度量。设计意图: 从生

15、活原型引出线段,接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然后用手画线段、老师黑板上画线段,最后说线段的特征。学生虽然没有说出规范的特征: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但是其基本特征已经被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清晰和深刻。这样,学生对于抽象的“线段”的认识建立在具体的生活原型的基础上,从具象到抽象再到空间表象。2、认识直线 。师:想一想,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会得到什么线呢?你能用动作表示吗?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吧。(预设)生1:把线段向两端延伸后,线就没有端点了。生2:向两端随意的任意延伸后,好长、好长 师:向两端随意延伸任是什么意思?可以度量吗? (生思考,讨论最后交流)师:在数学上向两端随意的延伸叫做向两

16、端无限延长,也就是不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像这样的线,在数学上叫做直线。如下图。 师:自己自纸上画一画,同桌说一说,直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线段的基础上画出直线,感受直线的无限延展性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师生总结: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不可度量的,线段可以看成直线的一部分。设计意图: 先提出问题: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线呢?你能用动作表示和能用语言描述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直线无限长的空间表象。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和概括出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直直的、无限长,不可以度量。3、认识射线。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后操作)探照灯射出的光

17、线、太阳照射的光线;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照一照。(预设)生1:上面的线是从一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的延伸。生2:好像是把一条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的延伸了。 师: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射线。如下图,像这样的线,数学上叫做射线,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哪些类似射线的事物呢?(学生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画几条射线)师:现在你能说说射线的特征那吗?师生总结: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度量。设计意图: 从生活原型出发,认识射线,再观察、比较、交流中抽象、概括出射线的特征:一个端点、不可度量,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4、“议一议”,直线、射线、线段

18、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说说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课件播放动态的三线形成过程)(小组讨论,师生归纳总结得出)(1)相同点: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和它们间的部分,射线是直线上一点和向一旁无限延伸的部分,它们都是直线的一部分。(2)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也不可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3)把一条线段向两方延长,都可以得到一条直线;若把一条线段向一方延长可得一条射线,在直线上取两点可以得到一条线段,取一点可以得到两条射线。师:根据上面的结论,你能独自完成下面的表格吗?设计意图:在充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基础上,讨论、归纳、概括和总结三种的相同和

19、不同,然后独自完成表格,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比较中辨析,在辨析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二、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师:怎样才能画出一条给定长度的线段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1、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汇报各自的方法。2、播放视频线段的画法1、线段的画法23、教师总结线段的画法,并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画出的线段可以记作:AB4厘米设计意图: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线段的画法,然后总结并指出线段的表示方法。(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3题。2、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4题。设计意图:1、通过判断线的名称、画线段和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0、2、先理解“相邻”的意义,然后再把每相邻的两个点连起来就是在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画线段。(四)达标反馈1、下图中,( )是线段,( )是直线,( )是射线。2、判断对与错。(1)一条直线长5cm。 (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直线比射线长。()(4)红红画了一条长100厘米的射线。( )3、选择。(1)一条()长6cm。A 直线B 射线C 线段(2)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A直线B 射线C 线段(3)直线有()个端点。A 0 B 1C 无数4、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各是几厘米?MA=( )厘米 AC=( )厘米 BN=( )厘米5、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条直线,( )条射

21、线。(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1:我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知道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2:我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了。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个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歌谣吧。 直线、射线和线段,为人正直腰不弯,直线直线本领大, 身体两端长无限,射线只有一端点, 一边可以长无限,线段线段最乖巧, 只在两点之间跑。设计意图: 先谈收获,巩固新知,寻找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最后通过歌谣来结束。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理念,寓教于乐。(六)布置作业1、 填空。(1) 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2)直

22、线有( )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2、判断。(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一条直线长5米。 ( )(3)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4)线段比射线短,射线比直线短。 ()3、选择。 (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 A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 直线B 射线 C 线段(3)直线可以向( )无限延长,射线可以向( )无限延长。A 不能 B两端 C一端4、画线段。(1)有A、B、C三个点,过任意两点画线段,可以画出几条? (2)画一条比4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23、 (3)在下面的直线上画出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5、下面的线是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6、下图中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即让学生借助直观,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又在三线的基础上教学线段的画法和表示法。这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突出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指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能动态演示的特点,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三线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4、,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三线的表象,理解了三线之间的关系。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手段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展示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讲清了概念,又发展了思路,优化了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2、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重点地获取知识。知识学习由浅入深,使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直至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并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掌握概念。3、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强调亲历亲为,即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作为概念教学课,留有足够的

25、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4.2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教学提示认识“两点之间的距离”,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看图回答问题。教材呈现了“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情境图并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2)估计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直,走的比较短。活动二,实际测量。教材呈现了“从A到B的三条线”先估计,再测量的活动要求。目的是通过估计和测量活动,逐步由生活经验提升到理性认识。知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6、同时也知道“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一、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有助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和动手

27、测量的过程,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难点 运用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直尺或教学挂图。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 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你通常走哪一条?为什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设计意图: 从回顾从家到学校的最短路线开始教学,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做了有利的铺垫,为新知的学习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探究新知1、

28、看图说话。师:课件出示教材例2看图说话图片,并提出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2)你估计小明到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师:读图,你能试着回答问题(1)吗?(师引导学生读图,指出图中有3条路)师:自己猜想回答问题(2)答案。(指明几个学生回答问题2,并说明他们的理由) 师:现在,再次观察示意图,你能确定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吗?(课件出示从情境图中抽象出的示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设)生1:小明一定会走中间的路,因为这条路最近。生2:如果时间不紧,也可能走两边的路。师生小结:无论小明怎样走,有一点是肯定的,中间的路最近。设计意图: 先观察情境图进行猜想,然后观察示意图进行讨论和

29、验证,从生活走向数学,经历具象观察到抽象直观观察的过程。2、量一量,从点A 到点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师:课件出示例题:点A和点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师:打开课本观察几何图,用手指出图中从A点到B点之间的三条连线。师:估计一下这三条连线,哪条最短,哪条最长?在实际测量验证。 AB AB AB 师生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小结:两点之间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师介绍: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设计意图: 先指出每条路线的具体的线,然后估计每条路线的长短,最后测量验证得出结论(三)巩固新知1、教材39页“练一练”第1、2题。2、教材第39页“练一练”第3题。设计意图:1、第1题

30、通过乘火车、乘汽车和乘飞机从北京到广州来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第2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在两点之间任意画出三条线,再通过测量进一步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四)达标反馈1、填空。(1)连接两点可以画出()条线,其中()最短。(2)两点之间()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3)贝贝去图书馆,( )路最近。 2、判断。 (1)从济南去西藏,乘火车与乘飞机的路程是一样远的。()(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3、如下图,从A点到C点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线近?为什么?4、如图,一只蜗牛从A点到B点,请你画出蜗牛爬行的最短路线。(五)课堂小结师: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 在谈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中的困惑,在反思中梳理建构起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意义并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六)布置作业1、有人和你打招呼,你笔直向他走过去,这是根据数学中的什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