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小说阅读小说阅读题型 小说考点及题型1、理解并能表述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2、能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作出分析;3、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4、理解标题的作用及内涵。5、读懂小说的内涵,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并能结合主题谈感受;6、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7、能分析小说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小说阅读常用知识点小说概念及要素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一) 小说的环境 1
2、社会环境,指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等 。 2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和地理风貌等。 环境描写事例祝福开头和结尾祝福场景(年年如此的祝福景象)的描写、鲁四老爷书房(桌上的书和对联)的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中荣国府外观(大门、大石狮子、大书)的描写、荣禧堂(一匾、一画、一联)的描写。山羊兹拉特开篇的环境描写:每年灯节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很冷,从村子通往城里的路也总是覆盖着雪 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牲畜林开篇的环境描写: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
3、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 在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情节中不时插入宁静祥和的环境描写,说说作者这样的描写在结构安排上的作用。试分析一小时的故事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环境描写题型的提问方式1、文章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2、作者写“事物(情)”,为何要从“景物”写起?3、在景物描
4、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受?4、指出该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分析它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判断:本身:交代时间、地点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对人物:导引人物出场;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对中心:突出中心;象征意义。对情节: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照应前文。(注意: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只摆出这样的几个术语,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有针对性地具体地进行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及效果(1)工笔与白描:精雕细刻具体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
5、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等):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4)虚实、点面、明暗、形声色、视觉听觉嗅觉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答题思路1、贴近段落,分析景物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1)指出描写了什么景物(人、物、景)。(2)指出描写的角度:远近高低的变化等。(3)指出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白描与细描结合、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形声色结合、视觉嗅觉触觉等结合、修辞手法(4)指出景物具有的特征。2、联系上下文,把握景和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形象(作者所描写的主人公的情感、
6、心理、性格)。(1)指出描写的对象。(2)指出景物对所描写对象产生的效果。(3)景、物、人合一进行分析。3、统读全文,指出景物描写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如2009年安徽题董师傅游湖问: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修辞手法+效果)试分析一小时的故事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
7、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参考答案:远近高低结合、视听嗅结合 烘托欢快愉悦气氛;为下文人物心情转变作铺垫;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的心情。试题练习1、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问: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如2009年浙江题魔盒问:简析第一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3、如2009年江苏题怀鲁迅问: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
8、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二)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有时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概括故事情节常见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情节结构安排的作用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小说牲畜林的摇摆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如家家有明月清风结尾提到“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
9、茶供水,在热闹中得到清凉的人”,其作用就表现为:呼应开篇,卒章显志,表明我愿意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和对生活从容的步履。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的,起到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半张纸清兵卫与葫芦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项链如小说海蒂姑姑来访中海蒂姑姑竟然演奏技艺高超,这样的结果出人意料,但又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在前面有多处伏笔。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鉴赏故事情节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1、文中写的某某情景在小说中
10、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如:清兵卫与葫芦情节发展到清兵卫的葫芦悉数砸碎时,故事似乎已经讲述完毕了,可是作者又细细交代了那只古董葫芦的归宿。这对于情节发展和小说主题揭示有什么积极作用?答案:使小说情节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专家的认可是对清兵卫爱好的肯定对他父亲和教员无知与粗暴的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如:小说结尾写清兵卫有了新的爱好绘画,而父亲又在开始嘀咕了。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有了新的追求;象征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曲折艰难;暗示葫芦悲剧现象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如:祝福中我的作用 清兵卫与葫芦中教员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总结:情节的作用1
1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衬托)或埋下伏笔(暗示)。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如2009年四川卷想象第2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第3题: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从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回答)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问: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应考虑歌声和人物、歌声和主题的关系)请赏析小说中我的形象与作用。叙事手法小说的故事情节,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 顺叙是基本的叙事方法,是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来叙事。 作用:叙事有
12、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头,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叙故事情节。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是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如午睡时刻中写小偷怎样被发现并打死的情节。 作用:内容方面表现为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结构方面表现为避开平铺直叙,使小说曲折有练习:如:小说拥有百科全书的人以第二段和第四段划线句为例,说说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他每天总要和村公所文书、烟囱师傅、村公所公务员一起玩牌。村里没有教师,否则,村公所公务
13、员大概也不会有此殊荣,能与村里的这几位绅士坐在一起。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这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桌上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广的人。如:小说智取生辰纲从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看,小说用了什么记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叙事人称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14、;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三)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什么情感。典型题型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请谈谈你的一点体会;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1、从作者背景看2、从人物特征看3、从情节发展看4、从语
15、言情感色彩看5、从整体倾向看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3、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 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不理解,因此对他坚定执著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先答出何种态度】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理解,当父亲接受我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
16、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再结合全文情节脉络谈看法】(四)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如:小说选择 文中划线一段运用哪些方法刻画肖夫人?刻画出肖夫人什么形象?小说精灵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林妖在流落异国他乡前后的心理性格变化。 请简述林妖和水妖形象的异同。小说过河拆桥 结合作品内容,赏析教长的形象。小说一小时的故事 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
17、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1)肖像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
18、示人物性格特征。故乡少年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 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 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2)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
19、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3)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素芭无声的行动“素芭一走进牛栏,就用双手搂着绍尔波西的脖子,把自己的面颊紧紧地贴在它的耳朵上偎擦,而班古利就一边用温柔的目光望着她,一边舔她的身体。” “明天将动身去加尔各答。素芭走进牛栏,向她的童年的朋友告别,亲手为它们加了草料,搂着它们的脖颈,用一双蕴含着话语的眼睛,再一次深情地望着它们 ” 丹柯豪壮的语言“丹柯是那些人中间一个年轻的美男子。美的人总是勇敢的。他对他的朋友们这样说:“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
20、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她(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
21、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林冲见差拨 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 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
22、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参考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力小人。 对比法。 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忍辱负重的家庭妇女。(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语言和心理描写分析)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行动描写分析)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忍辱负重的家庭妇女。词句含义及作用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二、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1)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或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显志等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