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5.49KB ,
资源ID:39150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15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京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京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docx

1、南京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试题含答案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2、)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_谨小慎微_兴致勃勃_光秃秃_(5)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6)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答案】 (1)蚕和蜘蛛(2)即使;也;虽然;但是(3), :“,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6)蚕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

3、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也”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5)、(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蚕和蜘蛛;(2)即使;也;虽然;但是 ;(3), :“,

4、 。”(4)五光十色、一丝不苟、兴高采烈、光溜溜;(5)因为蚕有无私奉献的精神。(6)蚕【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5)、(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2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飘、织、网)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 放学了,从小巷深处(涌、撑、冒)出了许多花花绿绿的伞。 看见伞,我

5、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哪!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好久没做声,最后才说:“买,咱买一把!”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

6、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伴、枕、听)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

7、,那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熟悉我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殊不知,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1)在括号中选出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摘抄在下面。 (3)用“”将短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_第二段:_第三段:_(4)本期学的课文开头方法和本文一样的是:( ) A.钓鱼的启示B.我的长生果C.梅花魂D.小桥流水人家(5)各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把句子里隐含的人物感情概括出来。 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_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

8、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_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_【答案】 (1)织;涌;枕(2)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3)看见伞,想起母亲。;回忆自己的油布伞的来历。;我舍不得丢弃那把油布伞。(4)C(5)兴奋;心痛;怀念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细微差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

9、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织;涌;枕 (2)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

10、遮天盖地的珠帘。 (3)看见伞,想起母亲。;回忆自己的油布伞的来历。;我舍不得丢弃那把油布伞。 (4)C (5)兴奋、心痛、怀念 【点评】(1)此题考查依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给选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11、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

12、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A.弟弟B.同学C.“我”D.爸爸(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 诉苦_ 半信半疑_(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 (1)D(2

13、)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脚扎了绷带。(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4)伤心;感动(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解析】【分析】(1)、(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5)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

14、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故答案为:(1) D;(2)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点评】(1)、(2)、(3)此题考查在理

15、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画面(节选)刘墉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

16、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b b)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 , 不知被

17、宠成了什么样子!”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yn yn)红的血迹(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 , 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这句话中划线的词语“气候”的意思是( )。 A.时令,节气。B.天气

18、。C.结果,成就,前途。D.人的神态风貌。(3)短文一共描述了五件与父亲有关的画面,其中_、_、_ 、_这四个画面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_这个画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 (4)父亲对“我”的宠爱,母亲不无抱怨,甚至认为“我”可能因为父亲的宠爱而成不了气候。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父亲对“我”的这种宠爱的。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b;yn(2)C(3)玩滑梯;讲故事;教写字;打蚊子;看照片(4)一方面,给了“我”童年的快乐,保护了“我”作为儿童的天性;一方面,培养了“我”读书、绘画、写字等有关学习的兴趣,对“我

19、”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5)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表达“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结构上:照应开头。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

20、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b;yn (2)C (3)玩滑梯、讲故事、教写字、打蚊子、看照片 (4)一方面,给了“我”童年的快乐,保护了“我”作为儿童的天性;一方面,培养了“我”读书、绘画、写字等有关学习的兴趣,对“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5)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表达“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结构上:照应开头。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

21、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5课外阅读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那就是我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他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

22、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_不嫌

23、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_(2)“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_,“土香草”指_。这句话的意思是_。 (3)“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这个句子是_句,如果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该怎么改? (4)用文中句子解释羊吃草过后的“翻草”现象。 (5)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一丝不苟;不厌其烦(2)正确的,好的东西;错误的,不好的东西;对于周围的事物要分清正误,明辨是非。(3)反问;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没有什么知识学不好。(4)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

24、三次咀嚼(5)学习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要明辨是非。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短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一丝不苟、不厌其烦 (2)正确的,好的东西 ;错误的,不好的东西;对于周围的事物要分清正误,明辨是非。 (3)反问;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没有什么知识学不好。 (4)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5)学习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要明辨是非。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

26、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27、”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28、;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a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

29、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段a、b、c哪个位置? (3)第段运用了_、_、_的修辞方法,展示了“百合”_的形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6)百合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答

30、案】 (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花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2)c(3)排比;拟人;反复;信念坚定,追求执著(4)百合的成长过程;写作手法:象征(5)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露出赞美之情。(6)嫉妒、诋毁、心胸狭窄。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2)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