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在西方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使用这一词。3、课程的定义 狭义上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广义上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4、课程的本质:课程是知识(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架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是经验(课程往往是从学习
2、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 相联系、相结合;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是活动(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5、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科技文化和经验的结晶);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第一章第
3、二节1、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国外改革的现状;2、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它改变了学习者的行为方式,学习过程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不是一种简单的记忆过程,而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学习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教育要能为学习者提供平等的信息化环境,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3、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体现的基本理念是:注意基础学力的养成,信息素养的提高,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养成,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程目标: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 ,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课程设置
4、: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综合课与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教科书的管理和审订:教科书的多样化,并注重其审定工作。 课程管理: 课程权利分享,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为主流。 评价方面: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从重过程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评价的功能在于学生的发展、改善学习。4、基础教育改革国内背景: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5、现行课程的主要问题: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
5、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课程实施教程中以教师、学生、和书本为中心,维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上强调学业成绩、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体现多样化与学校的特色。6、基础改革取得的进步:引入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营的状况;增加选修课、活动课,改变了必修课统一天下的局面;在统一要求下教材多样休发展;在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改革典型,为下一步提供了借鉴。第一章第三节1、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
6、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三个面向”。3、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4、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7、、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有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的一代新人。6、基础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功能的改革:从知识传授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结构的改革: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课程内容的改革: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红,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的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
8、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课程评价的改革:转变评价功能、改变评价方式。课程管理的改革: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生的适应性。第二章第一节1、课程的分类:与各育对应: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体育、美育内容的性质:工具类、知识类、技能类课程设置:必修、选修、活动、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形式:科目本位、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作用层次:理想、正式、领悟、运作、经验2、课程范畴对: 实有课程空无课程 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 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第二章第二节1、我国课程结构现状: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2:1:1;选修课:必修课1:1 ;文科:理科=1:1
9、2、课程结构中的定性描述: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各育课程;课程中所反映的知识、能力、态度的内容3、我国课程现状: 单一的国家课程,教材全国统一;关于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关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4、综合课程受重视的优点:反映了当今科学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5、学科课程的优点:学生可以系统地接受文化遗产;逻辑组织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易组织、易评价。6、学科课程的不足:教学时易重记忆轻理解;方法上易偏重知识传授,忽视社会发展和身心健康;教学法不具适应力。7、活动课的优点: 以社区的课题为材,易接受;以生活题材为单元,使知识与生活相联系;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以自律学
10、习和指导为重点;通过各种问题的解决,重构经验。8、活动课的不足:知识零散、非系统;片面强调自觉性。9、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两种基本功类型。第二章第三节1、九年一贯投制课程结构基本内容:整体设计课程;强调综合,设置了综合学科;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服务;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没有放弃基本能力的训练;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第二章第三节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综合、实践、真实、合作2、综合课的宗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4、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选择的原则
11、: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体现学校特色;反映社区服务的基本思想;反映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思想。5、综合实践课的实施:选取课题,展开探究;问题牵引,有问必答;整体规划,系统设计。6、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装主动探究,在探险究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在承认学生智力多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经验。7、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激发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2、的能力;培养学生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交往,增强合作意识,学会分享经验与信息;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勤于钻研的积极科学态度;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现代人文意识。8、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原则:尊重学生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9、研究性学习设计策略:由扶到放,设计情境,逐步聚集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课程资源;逐渐积累,形成文化,利用差别,资源共享。10、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全员参与;任务驱动,注重过程;形式多样,适当整合;课内外结
13、合,各有侧重。11、研究性学习实施组织形式: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更大的合作研究。12、研究性学习的流程:进入情境,发现问题;实践体验,解决问题;总结、表达、交流、呈现成果阶段。1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走入社会,服务社会,获得生存体验;15、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目标:拓展经验,幸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
14、态度;参与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亲近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16、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的内容领域: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心他人;善待自己。17、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选择原则:考虑课程特点+学校特点和可能性 +学生特点,与生活实际联系+综合运用知识,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形成全面的人文素质+取材广范+组织者注意学生安全。18、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实施原则:亲历性+自主性+协同性+整全性19、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活动的设计:注意本课程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
15、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整合学科知识,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本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其他领域的统整+反映学生特点+课程资源易获得性和其他条件。20、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2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理念: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主题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注意劳动中的技术和知识会计师、注意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拓展学生装的技术学习经历,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2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了解世界,理解劳动的意义,形成正确
16、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增进职业了解,形成职业认识。23、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技术、家政、职业了解。24、劳动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立足现实,考虑地方实际;贴近学生,与生活相联系;利于教与学,体现整体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5、劳动技术课程实施的原则:全面参与;注重基础,服务发展;讲求科学,注重实效。26、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理念:改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提高课程实施效能。27、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
17、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28、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知识;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数据库初步;程序设计方法。29、信息教育的实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30、信息教育实施的注意事项:教师要以现代技术观点来认识技术发展对学生装和对社会的利益;培养学生的基于证据和道德准则批判性思考和决策能力;为学生装提供积极参与本地、地区和国家事务的机会。第三章第一节1、课程标准最早出现在清朝。2、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例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18、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功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3、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对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结果的描写;是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而不是执行者;标准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识、情感、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4、我国现在的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计划包括各年级的课程门类、周课时、学年总课时数。5、新课程计划的特点: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加强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6、课程标准的性质:可评估性;可理解性;可完成
19、性;可伸缩性。7、课程标准的作用: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对教材的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指导教材编写指导教学:使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指导教师组织教学,不仅规定教学内容,而且告诉教师如何教。指导课程的评价: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对象是课程本身;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结果。8、课程的评价的两个方面: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对象是课程本身;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结果。9、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
20、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0、评价方式:成长记录、测验、考试、集体评价11、教学大纲的弊端: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束缚教师的创造性;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负担。12、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超越: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创造空间;
21、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综合性学习等。13、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有了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标与大纲的显著不同。4、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对课程观的影响(是文本形式的学科-课程目标+预期的学习成果+各门学科和各级学校教育的评价方法);对课程结构的影响(单一,学术性综合、整合、三级);对教材的影响(一本一纲或一本多纲-三级管理);对教师的影响(角色单一对众多的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再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与多媒体综合运用,使教师领悟面临挑战)第三章第三节1、
22、课程标准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的身心具有整体性,是学习者也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人,具有全部的智慧和人格力量);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个体差异,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都不成熟,是不断发展的);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2、新的课程观: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3、知识、社会、人是制约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4、新课程观的内涵: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是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5、新的知识观
23、: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科+操作技术+生活+理解);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观+客观);6、新的知识观对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仓储性人才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内容(学科知识间接经验的传授+直接经验的获得,学科知识+ 人文知识,综合化);知识传递方式多样化(计算机、多媒体)6、新的学习观: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的学习离不开原有的经验;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学习离不开真实的情境。7、课程标准编制的视角:目标的分解与落实;课程内容的精选与组织;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评价指标的拓宽与分层。8、课程标准的框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整套标准的结构+某一门课程或
24、领域的结构。9课程标准的框架: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内容标准部分(按学习领域,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实现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实施建议(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写建议)10、课程目标的取向:行为目标(强调课程目标应该具体化、标准化,分解各部分,关注的是结果);展开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实际进展提出相应的目标,关注的是过程);表现目标(学生装从事活动后得到的
25、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一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11、课程目标的陈述问题: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了解,理解,应用水平);技能(模仿,独立操作,迁移水平);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经历,反应,领悟12、内容标准:不是每门课程都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多于课程目标,在表述上,内容标准与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第三章第三节1、课程内容的三种不同取向:课程内容(教材),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学习经验)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注意内容的基础性;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3
26、、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三个准则:连续性(直线式)、顺序性(后一是前一的继续,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整合性(横向联系)第四章第一节1、学习方式的定义: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的总和。2、学习方式的组成:学习策略+学习倾向3、学习方式的特性:个性化+相对稳定性4、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教育自身的需求(变革的内在支力);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5、学习方式变革的含义: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化为处方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知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
27、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6、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可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发现学习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7、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8、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是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临近,并作出相应的调适。9、他主学习:以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为基础的,是自主学习的有力补充。10、自主性学习的三个含义: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自主性学习
28、是一种无认知监护的学习。11、探究性学习: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的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法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到特别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12、探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目标:理智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3、探究性学习的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14、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创汇效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15、合作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互助性、互补性
29、、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16、合作学习操作策略:小组的组建;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技能;教师在合作小组中的角色(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景的创设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1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这三种学习方式。18、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状况:学生学习方式有可喜的变化;学习方式中存的在有问题;19、学习方式中存的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彩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
30、技艺;教师不明确自己学习方式转换中的角色意识。20、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入;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教师缺乏课堂调控技能和技艺;教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写信困惑;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第四章第二节1、信息技术与课程事例的基本内涵: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利用共享淘汰与课程内容融合);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
31、的学习方式。3、信息素养的三个基本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4、学生应该掌握的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全面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我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厂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学习。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研究型课程。6、学习的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远程协商”“专题探索网站开发”。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个生化学习,能满足个体需要;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过程是通讯交流的,学习
32、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学习是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第五章第一节1、教材:从课程论看,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它源于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涵盖了学生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中主动地掌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养的物质对象和观念对象。2、教材分类: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 生活教材(直接性地解决问题),知性教材(间接性地解决问题)表达教材(创造性地解决总是技术教材(熟练地解决问题)/自编+国家统一教材(计划与制作过程)/(物质材料)纸质、胶片、磁带、磁盘/(学科性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作用)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组织方式)个别学习教材、应用发展教材、发现学习教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