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2.92KB ,
资源ID:39102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102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1、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统 计 学教 学 大 纲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二六年六月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院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以现代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基本结构,为提供统计信息、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决策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二、教学目的统计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为了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及预测方法,本课程

2、将在详细讲解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阐述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力求体现统计学的数量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理解统计这种认识工具的特点、内容和方法;要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并联系实际应用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是

3、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当前社会经济实际和其他学科知识,具体落实各种概念、范畴和统计计算的方法。该课程计算方法很多,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也是该门课程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教学内容与时数内容课时数第一章 总论4第二章 统计调查4第三章 统计整理4第四章 综合指标12第五章 抽样推断8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8第七章 时间数列8第八章 统计指数6合计54五、教学方法按照统计设计、资料搜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分析应用的基本过程,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实验法以及统计调查实践与上机实验等配合使用等多种教学方法,适当辅之小组讨论、问卷设计

4、、调查报告、小型学术论文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见解和检验见解。教与学协调互动、学与练紧密促进,最终实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六、面向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类各专业。七、适用层次本科(专科参照执行)。第一章 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统计学的内容、研究对象、性质、应用范围及基本方法,尤其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二、基本要求要求首先对统计学这门课程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了解这门课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三、教学要点1、统计一词的涵义、相互关系;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3、统计的应用与基

5、本方法;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变异、变量。四、教学时数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 统计与统计学1、“统计”一词一般可有三种理解,即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3、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目的是从中总结统计规律。4、从我国和西方两个视角讲述统计活动的发展过程;统计学从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演变发展到现在的现代统计学。5、统计方法主要分为描述统计的方法和推断统计的方法。6、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大量观察法、归纳推

6、理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模型法和综合指标法。(二) 统计学的分科 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2、从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角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三)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统计学可以用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可以帮助其他学科探索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现代统计学和数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统计学与数学及其他学科之间既有显著的区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四)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在统计学的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样本、标志、指标、变量、变异、概率等。六、本章的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统计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

7、方法;3、统计学的学科性质。(七)复习思考题1、统计的涵义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2、简述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4、怎样理解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和变异性?5、简述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与区别。6、简述总体、单位、样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参考书目1、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3、高庆丰著欧美统计学史(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掌握统计调查的

8、程序和调查方案的设计;掌握调查问卷的实施。重点是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应用、问卷调查的实施和应用。二、基本要求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来搜集数据资料,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做好准备。三、教学要点1、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2、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3、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应用四、教学时数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1、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粗略到精确依次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2、数据的类型可以区分为品质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二) 统计数据的搜集1、统计调查的种类2、统计调查的程序3、统计调查方法访问调查及其特点。电话调查及其特点。邮寄调查及其特点。问

9、卷调查及其特点(三)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六、本章难点1、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比较;2、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3、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的内涵;七、复习思考题1、统计数据的来源渠道有哪些?2、统计数据搜集方案包括哪几项内容?3、简要解释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4、比较三种非全面调查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参考书目1、柯惠新等主编: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2、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3、董逢谷等主编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第三章 统计

10、整理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掌握统计分组、变量数列编制的各类方法。二、基本要求理解统计分组、次数分布在统计整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要点1、统计整理的意义2、统计分组;3、变量数列的编制;4、统计数据的显示。四、教学时数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统计整理的程序(二)统计分组(三)分配数列(四)统计数据的显示1、统计图2、统计表六、本章难点1、变量数列的内涵与外延;2、统计分组的方法与技巧;3、各种统计图的灵活应用。七、复习思考题1、何谓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说明组距、组限、组数、全距与组中值的含义及其它们的计算方法。3、统计整理及其意义。4、

11、品质型数据的显示方法主要有哪些?5、数值型数据的显示方法主要有哪些?6、论述统计整理的完整过程。参考书目1、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董逢谷等主编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3、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四章 综合指标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及种类,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与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并能灵活加以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态与峰度)及其测度。二、基本

12、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以及各种指标结合运用的理由。三、教学要点1、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2、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3、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4、数据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四、教学时数12课时五、学习内容(一)总量指标的意义和种类(二)相对指标的意义和种类(三)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比较(四)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定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五)数据分布偏度与峰度的测定动差法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六、本章难点1、相对指标的计算2、集中趋势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3、离

13、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4、如何正确运用离散程度指标评价总体平均水平的代表性;5、对标准差、方差等指标含义的准确理解。6、偏度与峰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七、复习思考题1、怎样区分时期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2、什么是统计的可比性?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要注意哪几个原则?3、考察一个分布数列的特征时,为什么必须同时运用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4、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特征的指标有哪些,并简述其测定方法?5、试比较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三种变异指标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标准差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变异指标?6、试比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参考书目1、贾俊

14、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李淳等译商务与经济统计精要(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3、马庆国著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4、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5、谢忠秋等编著:应用统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五章 抽样推断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抽样推断的基本理论、各种抽样误差的计算及参数的估计方法,学会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学会样本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并能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三、教学要点1、不

15、同抽样组织形式的抽样误差计算;2、总体均值及比例的区间估计;3、必要抽样数目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时数8课时五、教学内容(一)有关基本概念必要样本量和样本可能数目。抽样框。抽样效率与设计效果。抽样的类型。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常见的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多阶抽样;多相抽样等。(二)抽样分布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样本统计量的精确分布。t分布、F分布和分布等形式。(三)抽样误差误差及其种类。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抽样误差的计算。计算公式。(四)抽样估计抽样估计的特点。抽样估计的基础理论。抽样估计的方法。几种主要概率抽样的估计量置信区间

16、的构造。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样本量的确定。六、本章难点1、如何理解抽样估计的基本理论;2、抽样误差的含义与计算方法;3、区间估计问题。七、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抽样估计,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在抽样估计中,为什么说准确性的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是一对矛盾,在实际估计中又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3、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什么?4、确定样本量的思路。5、类型抽样中的分组和整群抽样中的分群有什么不同?6、为什么说对总体指标的区间估计只能是一种可能范围估算,而不是绝对范围估算?参考书目1、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施锡铨主编: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

1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3、庞智强等主编:抽样调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教学目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相关的概念、类型有一定的认识,掌握相关程度的测定方法、判定相关的类别以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二、基本要求要求了解相关的概念、类型,掌握相关程度的测定方法,学会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及检验。三、教学要点1、相关关系的概念、种类和特点;2、回归分析的概念、种类和特点;3、线性相关下相关程度的测定及判断;4、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四、教学时数8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相关分析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种类。可按相

18、关程度、相关方向、相关形式、变量多少、相关性质等进行分类。相关系数相关表与相关图(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标准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六、本章难点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分;2、相关关系的判断及测定;七、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何区别?2、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与区别。3、在相关与回归分析时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参考书目1、贾俊平主编:统计学(二十一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陈鹤琴等译例解商务统计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3、谢忠秋等编著:应用统计学立

19、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4、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时间序列的概念、类型,学会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运用。二、基本要求要求学会各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掌握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三、教学要点1、时间序列的概念与种类;2、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的测定。四、教学时数8课时五、教学内容(一)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时间序列的含义、种类、编制原则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意义。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减量、平均增减量的计算。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发展速度、平

20、均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平均增减速度的计算。(二)趋势变动分析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线性趋势的测定。非线性趋势的测定。(三)季节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及其测定目的。季节变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季节变动的调整。(四)循环变动分析循环变动及其测定目的。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六、本章难点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的测定和分析。七、复习思考题1、何谓时间序列,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比较时期序列与时点序列的区别。3、为什么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不用算术平均法而要用几何平均法?4、给你一个时间序列,你如何将其主要因素测定出来,你准备如何完成这一工作?参考书目1、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

21、(“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袁卫主编: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3、王振龙等主编: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4、王耀东主编: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八章 统计指数(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从而掌握各种指数的编制原理和计算方法。(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指数的概念、性质、种类和作用,学会编制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及平均指标指数,并能将不同的指数区分开来,进一步学会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三)教学要点1、指数的概念与种类;2、总指数的

22、编制方法;3、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四)教学时数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指数的概念与种类统计指数的概念、性质和作用。统计指数的种类:按指数的考察范围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按计算方法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反映现象时期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二)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的特点、编制原理、各种形式及其不同的编制方法。平均指数的特点、编制原理、各种形式及其不同的编制方法。(三)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指数体系的概念、作用。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包括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可变构成指数)。(四 几种

23、常用的经济指数工业生产指数、产品成本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六)本章难点1、广义指数与狭义指数的区分;2、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的区分;3、指数化因素与同度量因素的区分;4、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编制与关系;5、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与关系。(七)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哪些作用?2、与一般相对数比较,总指数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有何特点?3、简述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内在关系?4、何谓同度量因素,它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何作用?它与平均指数的权数有何不同?5、什么是指数体系,指数体系的作用有哪些?6、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有何不同?参考书目1、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袁卫主编: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