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50.37KB ,
资源ID:39074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07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历史试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题 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历史试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题 最新.docx

1、高二历史试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题 最新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2、“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4、“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学术下移 B、诸侯重用“士” C、社会变革 D、诸侯争霸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

2、是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6、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战国时期 B、提出“民贵君轻” C、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D、主张“性本善”7、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主张表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周礼” C、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8、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A、诗 B、春秋 C、乐 D、论语9、孟子的思想主张不包括A、施仁政于民 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 C、提出“三纲五常” D、主张人性本善10、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11、下列有关战

3、国时期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开始创立 B、被统治者推崇为正统思想 C、形成完整体系 D、完成思辨化过程12、孔子、孟子、荀子学说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B、主张统治者要控制对人民的剥削 C、包含民本思想 D、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 13、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背景不包括A、边境不宁 B、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C、土地兼并剧烈 D、国家财政困难14、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15、“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

4、,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16、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不包括:A、举贤良对策 B、全面肯定儒学 C、起用儒考数百人 D、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17、隋唐时期,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时期,其原因不包括:A、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B、唐太宗尊孔倡儒学C、佛教、道教被禁止传播 D、出现儒家经典标准读本18、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19、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20、王阳明和二程、朱熹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把天理和

5、伦理道德相联系 D、宇宙便是吾心21、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A 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C 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2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不包括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3、李贽的思想主张包括 高度评价战国时期改革家 破除对孔子的迷信思想 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一定程度上肯定农民起义A、 B、 C、 D、24、明确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5、下列思想主张,与王夫之无关的是A、反对土地为帝王私有,主张耕者有其田 B、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所用C、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D、提出“天下为

6、主,君为客”2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27、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其本质都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28、结合史实思考: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不选赵国的诗歌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过 B.赵国和鲁国在当时是敌对的国家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非礼 D.当时诸侯国中没有赵国29、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

7、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30、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31、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下列与此有关的社会背景是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3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

8、想基础33、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3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35、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36、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

9、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37、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封建制度的衰落 封建专制的加强 商品经济发展 封建制度的完善A B. C. D.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39、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

10、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制集权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二、材料解析题41、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时,同学们对河南登封少林寺 “三教合一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碑刻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如图)。同学们就此议论:甲:“三教”应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宗教吧?乙:可能不是。你看这幅图,三人共一个鼻子出气,加之碑名为“三教合一”,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何时“合一”过啊?。丙:我认为这里的“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释、道、儒。问题:你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42阅读下列材料:

11、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古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非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李贽藏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儒、法政治主张各是什么?两种主张在目的上有何相似?(2)依据材料三、四

12、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以上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沉浮。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其真实用意何在?(2分)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何积极意义?(2分)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DCBCDDCCCDDCBACCBD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BAABDDADBCCBAAACCBCD二、材料解析题:41、甲所言世界三大宗教不错,但此处“三教”并非甲所言之三教。乙的猜测是有道理的,他所言世界三大宗教确实没有“合一”过。丙的判断是正确的,释(佛)、道、儒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三种宗教或思想,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由于其对中国的影响巨大,近人也将其称作“儒教”或“孔教”。42、(1)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1分)材料二主张以法治民。(1分)相同点:维护统治者统治。(1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1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1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2分)(3)真实用意图:为复辟帝制服务。(2分)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2分)对待: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