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9.74KB ,
资源ID:390552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05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课后思考练习看阅读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课后思考练习看阅读教学.docx

1、从课后思考练习看阅读教学从课后“思考练习”看阅读教学 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对老师的教学思路也起到了提示作用,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语文教科书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课后思考练习的设置上有了较大变化。本着“少做题。多读书”、“多积累,会运用”的精神,练习设置少而精,思维训练有梯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笔者试图通过人教版修订版教材第九册和课标本教材第十册威尼斯的小艇的课后思考练习先作个对比。 修订版教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喜欢威尼斯小艇吗?为什么? 3.课文对小艇的样子和船夫的驾驶技术做了精彩的描写,

2、先找出有关部分读一读,再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习惯把我国的苏州称作东方的威尼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有关苏州的文字图片资料,比较一下苏州和威尼斯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课标版教材 1.朗读课文。想一想: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 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并体会加点词的好处。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默读课文,联系有关语句,说说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 4.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小练笔:写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

3、点来。 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略) 从不同版本的同一“思考?练习”看出,编写都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但仔细琢磨,课标版的思考练习有较大的改进。 呈现的方式:修订版教材的课后“思考?练习”呈现的方式主要以课后练习题目为主,而课标版的教材除课后思考练习,随文还出现了“泡泡”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呈现的内容:修订版教材的课后思考练习内容主要是读、背、悟等内容,注重了积累和运用。而课标版的课后思考练习从第N的整体感知的读到具体语段的品读悟法,背诵积累。还增加了不少的小练笔,还有链接相关同类题材的课外阅读,内容既精练又丰富,更加突出了语

4、文学科的特点。 呈现的目标:两者都是从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角度来设计,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但课标版的课后思考练习是从多个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综合练习: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及表达方式的感悟、积累和运用;3.注重引导课内外及读写结合,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课标版教材的思考练习题内容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每一方面,全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如果我们把思考练习题融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去解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就一定能全面阅读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思考?练习”给了我们阅读教学一些启发。 一、以“读”为本凭读促悟,以悟促读 众所周知,“读”,应

5、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课标版实验教材在思考练习题中安排了大量读书的内容,有朗读、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默读、快速读、背诵等。实验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就出现了:初读,感知课文;品读,体会表达;默读,思考问题。但也有因课文内容、体裁不同而呈现不同形式。例如: 1.这篇童话很感人,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 2.我默读了几遍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3.颐和园的景美,课文中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背下来。(四年级上册颐和园) 可见,思考练习题中关于“读”的形式内容丰富多

6、彩,要求也各异。除了第一学段是把读书安排在课文后思考练习第三题的(前两题是关于生字的内容“我会认、我会写”),其余学段的每一篇课文都把第一题相机安排了读的题目,有些课文的后面的题目也安排了读书中解决问题。由此可知,教材把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各年段教学目标“阅读”版块中读书的要求放在了首要位置。因此,思考练习题就提示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尤其是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更要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二、呈现积累范例以“积”促用,用中再“积” 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记,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

7、过程。人教版实验教材的课后思考练习中呈现出的语言积累指导避免了偏重于知识的扩充,重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因为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总目标中多次提出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教材中思考练习的编写也突出了这一点。例如: 1.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2.课文里有不少用得好的词语,如。“左抵右挡”“大显神威”,我要把他们抄下来。(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3 .这是我收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三年级上册和时间赛跑) 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中的“积累题目”告诉我们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问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中语言的积累安排得非常全面:从内容看,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格言警句、古诗词;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从积累的方式看,有朗读、背诵,也有抄写、默写。我们在课堂上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背诵、抄写、默写,同时,要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效结合起来。 三、读写相机结合凭读助写,以写促读 实验版教材很多“思考?练习”的小练笔等读写题的思想都是以教材为凭借,把课文素材作为作文起步的

9、出发点,这对于小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大量阅读中储备知识,以范文、例文为借鉴,从中体会“应该那样写”或“不应该那样写”的道理,从而提高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从读学写”的原则。课文思考练习题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例如: 1.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课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五年级上册鲸) 2.小练笔:我好像看到

10、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 3.课文中两次讲到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 以上题目中有了解说明方法、有体会人物心理描写等,还有关于如何表达的内容,也有取舍材料、内容详略处理等关于如何选材及谋篇布局的内容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相关的课文内容,相机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把阅读和习作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再说说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写的题。一类是要求抄写、默写。抄写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等让学生积累语言。二是小练笔。有仿写、续写、写空白处、写对文中人或事的评价等。例如: 1.让我们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

11、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四年级下册尊严) 2.小练笔,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三年级下册争吵) 掌握了阅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还不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还须将一般规律和方法反复应用于实践,变知识为能力,变积累为表达、运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思考练习题中,要求动笔写的题很多,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把这些题都落到实处,每节课都留时间给学生动笔写,提高学生的用笔表达能力。 四、培养问题意识以问促思,思中促疑 “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

12、差异。我十分同意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就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呢?思考练习题作出了切实可行的安排。例如: 1.(课文中“泡泡”提示语)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三年级上册灰雀)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五年级上册梅花 魂) 从例1知道,这个问题在课文里以“泡泡”形式提出,其目的不光是让学生读懂答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作出的示范。让学生

13、学会批判性阅读。例2要求学生不但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和同学讨论讨论,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找答案,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五、传授学习方法以读悟法,得法助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每位老师都知道的道理。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该凭借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材在思考练习题中安排了许多这样的内容。例如: 1.(三年级下册课文亡羊补牢课题旁边学习伙伴的话)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 2.“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4、”让我们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五年级上册触摸春天) 3.我要观察其他事物,还想写观察日记。(三年级上册花钟) 4.作者“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 例1教给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两种方法:查字典和联系课文。例2告诉了学生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例3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领会、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例4了解和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按这些提示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内容,还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积累所学的学习方法,更要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让他们逐渐学会学习。 (责任编辑:梁 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