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2.52KB ,
资源ID:39016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9016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word版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word版有答案.docx

1、最新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word版有答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1、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前的中国文学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指向,一是横向地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一是纵向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学。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因为没有借鉴和继承,文学就无法发展。如果把借鉴或继承视为目的、视为文学的发展方向,那就错了。因为它不仅无补于文学的发展,而会将文学引入歧途。 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横向借鉴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2、诸如: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借鉴了某些有益的东西。但是,要看到,由于某些人误将手段当目的,因而在横向借鉴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诸如:一味强调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我”,鄙薄文学的社会功用性,耻于谈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这种试图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取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趋向,决不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和方向。新时期文学在纵向继承

3、上,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具体表现为:“建立社会主义的乡土文学”主张的提出和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品的出现;通俗文学的兴起;文学“寻根”问题的提出及“寻根”文学作品的出现。总之,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但也应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因素。诸如:在文学传统中流连忘返,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醉心于已与时代不符的风俗民情的描绘,沉溺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宣扬,致使作品格调不高,缺乏时代气息。实践证明,靠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或靠继承中国传统文学来发展中国文学,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都不能代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本质和方向。只有横向与纵向两股文

4、学潮流的汇合,才能代表中国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则是横向与纵向两股文学潮流唯一正确的汇合点,未来的中国文学将在这个汇合点上健康地、持续地发展。 (摘自毛磊、石光荣、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前的中国文学要有所发展,就必然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作出取舍。B.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因为过于强调表现自我而否认文学的崇高感与英雄主义。C.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技巧与手法,丰富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D.文学的纵向继承,彻底解决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缺乏历史纵深感的难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5、是( )(3分)A.文章从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国文学现状作了具体阐述。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列举了大量的典型现象,有力地证明了观点,说服力强。C.文章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本质作了充分的论述,为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D.文章在具体分析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时,均先肯定其成绩,再指出其不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横向借鉴和纵向继承来繁荣中国文学,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才能完成。B.如果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与手法,就能开拓出我国文学内容新领域。C.如果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就有可能增强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D.如果想中国文学走向繁荣,就需要汇合横

6、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两股文学潮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

7、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

8、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

9、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走了的木匠:“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说:“这人,怪啊。”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

10、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我问他:“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

11、,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摘编自百花园,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

12、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4分)6.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新京报 2017.01.14)雾霾,是昨天政协委员讨论、聊天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谈及刚刚经历的北京史上跨年度、时间最长的雾霾,大家非常关注,话题也显得格外沉重。雾霾事关民生,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健康,还影响着我们居住城市的品质与未来。其实,近几年来,市政协一直都在跟踪全市的雾霾治理工作。2016年,市政协将“雾霾治理”作为重大议题

13、,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政协主席、主管副市长出席,23个承办单位、48位政协委员参加。委员们提出的94条建议,有82条被完全采纳、12条被部分采纳,进一步促进了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对机制等重点工作的完善。今年,市政协又将PM25治理阶段性目标列入民生重点协商议题,且提上了与津冀两地政协协商的议程。被市政协委员们紧盯不放的背后,是雾霾已成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难言之痛!在雾霾笼罩之下,整个城市充满了焦虑与不安。显然,雾霾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环境问题,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必须要积极面对、妥善处置。材料二:(中视财经网 20170109)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持续笼罩华北等地9天多

14、的雾霾,从1月8日早上起开始自北向南陆续消散。新的一年,蓝天和雾霾的较量不会停止,群众对于治霾的关注也不会降低。1月6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媒体介绍雾霾治理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7日,北京市代市长蔡奇就雾霾治理与媒体、企业和市民代表交流;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雾霾健康防护知识;中央气象台就近期雾霾天气气象成因召开媒体通气会。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量几天来集中释放,传达了党和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也摆出了治霾难点和今后思路、举措,回应了公众的关切。应对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生态问题,中央早已在战略上作出部署。“向环境污染宣战”“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是本届政府对百姓作出的郑重承诺。2013年9月,

15、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十个方面的35项措施,执行3年多之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明显改善。在全国层面,与2013年相比,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降低了30%左右。虽然改善速度还赶不上群众的期待,但坚定的决心与果断的行动毋庸置疑。材料三:参考消息网12月20日报道,媒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之下,多个城市正在限制汽车出行上路,并暂时关停了大量工厂。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19日报道,首都北京以及邻近的天津市等超过20个城市在过去48小时一直启动重污染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官方媒体报道,北京市在12月19日暂时关闭了数百家工厂,交通部门

16、对出行车辆采取单双号轮流限行的措施,限制出行车辆。报道称,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红色预警”从12月16日开始并将持续至12月21日,数十个城市的学校停课,并有其他应急措施进行中。河北省已下令工厂暂时关停或降低产量,水泥、铸造、钢铁、火电、焦化等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实施停限产措施。山西省要求火电、钢铁、焦化、化工等“重污染行业”降低生产负荷,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则实施停产。河北和山东两省的多家棉花工厂已经暂时停产。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19日引述中新社、中国天气网等消息显示,中国环境保护部12月18日通报上述改善情况,并称中国各地积极作为,保障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应对雾霾的效果初步显现。北京市17

17、日的实际PM25日均浓度也比预测值下降。各地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污染积累速度变缓,重污染发生过程较预测结果有所推迟,峰值浓度有所降低。据中国媒体报道,北京市“红警”启动后截至目前,北京市本地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约13,本地产生的PM25降低20%以上。报道称,中国此轮污染范围广大,17日上午,黄淮和江淮地区受霾影响区域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接近1/9,而且影响范围还在扩大。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等23个城市已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措施。据美国某网站12月19日报道称,非政府组织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曾向记者展示了中国4600多家企业的实时废气排放监测图。图表显示,全国有27

18、0家企业废气排放超标,只占全部监测企业的一小部分。他表示,数据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马军认为,记录数据是实现解决中国污染问题需要的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些有害污染物中包括被称为PM25的空气颗粒物。马军称,在2013年之前,没有一个城市的PM25的水平得到监测和发布。现在有超过400个城市的数据得到了监测与发布。中国进入了发布空气质量信息的时代。这比过去透明多了。他认为,PM25水平在逐步下降,但困难的地方在于,现在是区域性污染,而非城市污染。对北京来说,如果区域性问题得不到解决,风只会把雾霾从河北省吹过来。另一方面,中国可以接受的日均PM25水平是75(微克每立方米),超过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设

19、定的最高值。尽管如此,这个目标还是很难实现。中国大多数城市都达不到。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政协委员们谈及刚刚经历的雾霾,话题也显得格外沉重。因其是北京史上跨年度、时间最长雾霾,影响着我们城市居住者的健康。B.虽然在全国层面PM25浓度降低了30%左右,但还赶不上群众的期待,所以今年中央表明了坚定的决心与果断的行动。C.马军认为,记录数据是实现解决中国污染问题需要的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步骤。PM25水平在逐步下降得益于此。D.马军认为,只解决北京的雾霾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北京周边譬如河北的雾霾问题,风也会把雾霾从北京周边地区吹过来。8.材料一、材料二传达了哪

20、些共同信息?(4分)9.我国在解决空气污染方面的措施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

21、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

22、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B.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C.太史公曰/诗有

23、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D.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B.君子亦有穷乎 穷:贫穷C.子贡色作 作:改变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担忧1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老者安之 B.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孔子用于楚 舜有天下,选于众 D.孔子欣然而笑曰 任重而道远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4、( )(3分)A.孔子打算去楚国拜见回礼,陈和蔡的执政大夫恐怕孔子被楚重用对自己不利,就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仍讲习诵读,传授诗书礼乐不间断。B.面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问题,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因他在“穷”境之中流露出了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忘返;并且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

25、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14.翻译句子。(10分) (1)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5分)(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5分)(2)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渡湘江 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过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

26、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E.诗人以“水北流”与“人南窜”加以比照,表达了远离京师的孤独、悲愤之情。16.试分析“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的表现手法。(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5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浅草才能没马蹄。(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3)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27、,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鹢首(y) 长篙(ho) 瞥见(pi) 凌侮(w)B.作揖(j) 罥烟(jun) 着力(zho) 鲭鲨(qng) C.阜盛(f) 荸荠(b) 蹂躏(ln) 心宽体胖(pn)D.形骸(hi) 懵懂(mng) 巉岩(chn) 佶屈聱牙(ji)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

28、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钱钟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博大宏深,技巧精湛,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跳水冠军如同春兰秋菊,各自独领风骚数年。A. B. C. D.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B.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

29、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就自身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而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B.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

30、能承让。” C.学生发给老师的新年祝语: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与西方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典艺术更重神贵虚。他们不赞成简单呈现现实,_。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_,而在于物象内在的理趣,如中国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意蕴流动,_等。4、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小

31、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 考 答 案1.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必然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作出取舍。”理解有误,原文内容为“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繁荣文学的手段有三种,可以兼而有之,并非一定要在借鉴与继承中作出非此即彼的取舍。B.原文内容:“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强加因果,强调表现自我与否认文学的崇高感与英雄主义是并列关系,非因果关系。D.原文内容“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并不同于彻底解决难题,同时,缺乏历史纵深感是否为难题,于文无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