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2.82KB ,
资源ID:388061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80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docx

1、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1、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2、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办事指南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4、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5、广东省劳动局转发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若干问题解答的通知6、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7、广东省劳动局关于普遍实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通知8、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

2、规定9、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关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摘要)一、有关政策规定(一)国家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1953年1月26日劳动部公布施行)。第十章“关于工龄的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2、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1978年7月11日)。参加革命

3、工作的时间是指:(七)因个人原因脱离过工作,以后又参加工作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应从最后一次参加工作时算起。3、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若干问题解答的通知(劳人字198731号)。职工被辞退前的工龄及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4、劳动部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04号)。第3点明确指出:关于除名职工连续工龄计算时效的溯及力问题。我们的意见,应从各地实行职工个人缴费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作为除名职工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二)省的规定。1、广东省劳动局转发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若干问题解答的通知(粤

4、劳计19888号)。我省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暂不参照执行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广东省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实施细则。2、广东省劳动局关于普遍实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通知(粤劳薪1978811号)。第三条第(1)款关于工龄计算规定:因个人原因中断过工作,以后又参加革命工作的,其最后一次参加革命工作之日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3、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粤府199383号)。第三章“享受养老保险条件”第十条规定:按本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经所在地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 按国家有关规定,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缴纳养老

5、保险费年限累计满十年以上。第十一条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积累计算。不按规定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或中断缴费的时间,不计算为缴费年限。本规定实施前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年限计算为缴费年限。全民所有制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4、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三章“养老保险待遇”第十五条规定:被保险人经社会保险部门资格审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参加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十年。第十六

6、条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指单位和被保险人都按规定标准缴费的年限。缴费年限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份累计计算。1998年7月1日前(不含本日),被保险人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年限计算为缴费年限。国有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原干部和固定职工,在当地实施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前,按照国家原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三)本市规定。广州市关于国营企业富余人员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穗府198954号,1989年6月1日颁布)。第十六条规定:富余人员经企业批准,可以辞职或调出。第十八条规定:对暂留企业内待岗的富余人员,若半年仍无法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可以辞退,如本人要求提前辞退的可不受上述时间限

7、制。第二十二条规定:重新就业的富余人员,受聘为企业正式职工的,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其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作为投保年限。第二十三条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二、结论根据上述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1、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一定年限的缴费义务,符合有关规定。2、参加养老保险后,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本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个人缴费时间为1992年7月,区街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个人缴费时间为1991年1月6月)。3、在1989年6月1日前(不含本日),无论什么原因、以什么方式离开企业的(组织

8、调动除外),其原工作年限均不符合核定连续工龄的规定,不能视同缴费年限(其中国营企业在1987年12月17日后,按劳人字198731号文的规定辞退的人员,重新就业后,被辞退前后工龄可以合并计算);1989年6月1日后,经企业(国营或集体企业,下同)批准辞职或被企业辞退的,重新就业后被聘为企业正式职工的,其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作为投保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三、关于审核视同缴费年限的程序对于具有符合国家规定连续工龄的参保人员,在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前三个月,可以向企业或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视同缴费年限的申请(具体见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办事指南)。对于未获批准的申请,如有异议,可以在收

9、到关于工龄审核决定的通知六十日内向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或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收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办事指南 一、受理条件(范围) 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已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原为本市城镇户口的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转制固定工,曾上山下乡、参军的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转制的工勤人员。 2、离法定退休年龄3个月以内。 二、需提供的资料 1、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下称劳动手册); 2、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审核表(一式三份、下称工龄审核表); 3、职工档案(档案应有:招工、录用证明、职工履历表、转正、定级表、调

10、资升级表、工资关系转移证明、人事关系介绍信、商调表、及有关职工离开单位时的原始资料等等); 4、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记录资料; 5、送审单位的社保登记证,单位介绍信及经办人身份证等有关资料。 三、办理程序 在职职工:用人单位携带上述所需提供的资料,直接到市劳动保障局综合服务大厅办理职工连续工龄确认。失业人员:本人凭身份证、户回簿劳动手册、有效失业证到其户口所在区劳动行政部门申请,由区劳动行政部门根据职工档案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后进市劳动保障局综合服务大厅复核。 四、办理时限 受理后,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结论。 五、收费标准 本服务事项不收费。 六、办理政策依据 1、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

11、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 2、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1998年10月15日); 3、广东省职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粤府199383号); 4、市劳动局关于核定职工连续工龄的通知(穗劳险字1994013号); 5、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广州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穗社保199912号); 6、国家、省、市各时期的工龄政策。 七、领件项须知 用人单位请凭受理回执到原受理窗口领取办理结果。 领件时请仔细检查、核对有关的资料。 八、受理部门 养老保险处 地 址:广州市梅东路28号梅花村大厦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服务大厅 邮 编:510600 咨询电话:8

12、7655307(服务窗口) 监督电话:87656697 83318367 网 址:http:/ http:/(业务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目 录 第一章 关于实施范围的规定 第二章 关于工资总额的规定 第三章 关于劳动保险待遇计算标准的规定 第四章 关于因工负伤、残废、死亡待遇的规定 第五章 关于疾病、非因工负伤、非因工残废待遇的规定 第六章 关于死亡待遇的规定 第七章 关于养老待遇的规定 第八章 关于生育待遇的规定 第九章 关于临时工、季节工及试用人员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 第十章 关于工龄的规定 第十一章 关于供养直系亲属的规定 第十二章 关于医疗机构的规定 第十三

13、章 关于疗养所、业余疗养所、托儿所的规定 第十四章 关于优异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 第十五章 关于劳动保险各项费用申请与支付手续的规定 第十六章 关于劳动保险金保管收支的规定 第十七章 关于劳动保险业务的监督与检查的规定 第十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关于实施范围的规定 注、有关在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支付的各项费用,根据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五日财政部财企字第号文的规定,改在营业外支付。 、有关养老待遇和因工、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待遇规定,与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一九八二年四月国发198262号文件中有关规定有抵触的,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和国发198262号文件有关规

14、定执行。 、关于临时工因工死亡和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待遇根据国务院(71)国发文91号文件和国家计委劳动局(73)计劳业字57号文件的规定均按固定工的待遇办理。 、第六条“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改按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国务院(55)国秘云字第103号文件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暂行规定”和(78)财企字第641号、(79)财企字第657号文件的规定办理。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第二条甲款关于“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规定,系指工厂、矿场本身的工人职员人数而言,其业务管理机关及附属单位人数不包括在内。在计算人数时,应包括

15、工资制、供给制人员及学徒、临时工(临时性的建筑工人及搬运工人除外)、试用人员在内。 第二条 凡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其业务管理机关与附属单位,应与企业同时实行劳动保险条例。“业务管理机关”系指其全部经费由业务收入或基本建设费或事业费内开支的机构而言。“附属单位”系指企业中所附设的有关业务及职工文化教育、福利等机构而言。 第三条 凡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附属单位内工作的工人职员及工会的工作人员,不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直接支付工资者,其生育假期工资、病伤假期工资及因工死亡丧葬费由支付工资的单位付给,支付工资的单位应按各该单位工人职员的工资总额缴纳劳动保险金(原在企业工作的工会基层委员会脱离生产的委员,

16、其劳动保险金可以免缴),交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一并缴纳。工人职员及工会的工作人员医疗期间的医药费用,按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第四条 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中的供给制人员,仍应按供给制的规定办理,不适用劳动保险条例。厂矿企业的武装警卫人员,如系属于人民解放军建制的现役军人,仍应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各种待遇,不适用劳动保险条例。 第五条 不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企业订立劳动保险集体合同时,应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精神,及本企业、本产业或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协商签订,并报请所在地劳动行政机关批准实行。集体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劳动保险费用,均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第二章 关于工资总额的规定

17、第六条 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第八条的规定,缴纳劳动保险金时,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依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关于劳动保险待遇计算标准的规定 第七条 工人职员的工资按日或按月计算者,享受劳动保险待遇时,如按本人工资计算,均以该工人职员每日或每月所得工资为计算标准。 第八条 工人职员的工资按件计算者,享受劳动保险待遇时,如按本人工资计算,均以该工人职员最近个月的每日平均工资为计算标准。如全部工作时间不满个月者,应以该工人职员实际工作日的每日平均工资为计算标准。但病伤假期在日以内者,得以上月份每日平均工资为计算标准。 第九条 领取因工残废补

18、助费的工人职员退职或死亡时,在劳动保险基金项下领取以本人工资为计算标准的抚恤费、救济费或补助费时,其本人工资,应将所得工资与因工残废补助费合并计算。 第十条 学徒的本人工资低于该企业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者,以本人工资计算劳动保险费时,应改按该企业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计算,但其所得的劳动保险费,不得超过本人工资。 第四章 关于因工负伤、残废、死亡待遇的规定 第十一条 工人职员在下列情况下负伤、残废或死亡时,应享受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的待遇: 一、由于执行日常工作以及执行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 二、在紧急情况下未经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指定而从事与企业有利的工作; 三、由于从事发明或技术

19、改进的工作。关于因工或非因工的确定,由工会小组据实报告工会基层委员会劳动保险委员会(以下简称劳动保险委员会)审查确定后,报请工会基层委员会通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及工人职员本人或其供养直系亲属。如有不同意见时,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机关迅速处理,但在未处理以前,应按工会基层委员会的通知办理。 第十二条 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丙款规定的残废审查委员会,应在市工会组织或产业工会地方组织领导下建立之,其人选由上述工会组织、劳动行政机关及卫生行政机关的代表人至人组成,以市工会组织或产业工会地方组织的代表为召集人,残废的工人职员所属企业劳动保险委员会的代表及主治医师得列席会议。只有个别企业实行劳动保险条

20、例的地方,不组织残废审查委员会,由该企业劳动保险委员会代行其职权。残废审查委员会的职权如下: 一、确定残废工人职员的残废状况; 二、每6个月检查残废者的残废状况一次,以确定其残废状况有无变更,但残废者请求审查残废状况时,得随时审查之。 第十三条 因工残废部分丧失劳动力尚能工作的工人职员,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乙款三项规定应领的因工残废补助费,按其残废后工资减少的数额付给:工资减少1120者,其因工残废补助费为残废前本人工资10;工资减少2130者,为残废前本人工资20;工资减少30以上者,一律补助残废前本人工资30。 第十四条 工人职员因工负伤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特约中西医师或转

21、送之医院医疗终结后,必需安装假腿、假手、镶牙、补眼者,其所需费用,完全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第十五条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部分丧失劳动力仍继续工作者,再次非因工残废仍能工作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乙款三项规定应领的因工残废补助费,应继续付给。再次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而退职时,应按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丙款规定的待遇办理。 第五章 关于疾病、非因工负伤、非因工残废待遇的规定 第十六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工资60;已满2年不满

22、4年者,为本人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工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100。 第十七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超过6个月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病伤假期工资停发,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其标准如下:本企业工龄不满年者,为本人工资40;已满1年未满3年者,为本人工资50;3年及3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60。此项救济费付至能工作或确定为残废或死亡时止。 第十八条 工人职员的本人工资低于该企业的平均工资者,领取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时,如其所得救济费数额低于该企业的平均工资4

23、0,应按平均工资40发给,但不得高于本人工资。 第十九条 工人职员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而退职者及退职养老者,本人仍得按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甲款的规定,继续享受疾病医疗待遇至死亡时止。 第二十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确定为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除领取非因工残废救济费、本人死亡时的丧葬补助费及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外,其他劳动保险待遇应停止享受。 第二十一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者,须经负责医疗机关提出证明,如当时无法取得上项证明,须由工会小组长或小组劳动保险干事证明,始得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病愈复工时,应取得负责医疗机关提出能工作的证明。 第六章 关于死亡待遇的

24、规定 第二十二条 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甲款的规定,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3个月作为丧葬费,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25;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40;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50。此项抚恤费付至受供养者失去受供养的条件时止(供养条件见第十一章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

25、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第二十四条 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其供养直系亲属具有工作能力而该企业需人工作时,行政方面或资方应尽先录用;受其供养的子、女、弟、妹有入该企业所办学校就读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全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内工作,其共同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丧葬补助费应由其中一人领取,不得重领。 第七章 关于养老待遇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工人职员退职养老时,应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退职养老补助费:本企业工龄已满

26、5年未满10年者,付给本人工资50;已满10年未满15年者,付给本人工资60;已满15年及15年以上者,付给本人工资70。付至死亡时止。 第二十七条 合于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养老规定的工人职员,因企业需要留其继续工作者,除工资照发外,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在职养老补助费:本企业工龄已满5年不满10年者,付给本人工资10;已满10年不满15年者,付给本人工资15;已满15年及15年以上者,付给本人工资20。 第二十八条 领取在职养老补助费的工人职员,退职养老时,其在职养老补助费,不应计算在本人工资之内。 第二十九条 工人职员如曾从事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以下低温工作场所或华氏100以上高

27、温工作场所的工作时间,前后合计达10年,或直接从事铅、汞、砒、磷、酸及其他化学、兵工工业的有害身体健康工作时间,前后合计达年,现虽未从事上述各项工作,仍得按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丙、丁两款的规定,享受退职养老待遇。 第三十条 工人职员在该企业实行劳动保险后,由于年老力衰调动工作,其工资降低至该企业的平均工资以下者,在退职养老时,其退职养老补助费,应按该企业的平均工资计算。第八章 关于生育待遇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产假(不论正产或小产)应包括星期日及法定假日在内,不再补假。 第三十二条 女工人女职员或男工人男职员之妻生育,如系双生或多生时,其生育补助费应按其所生子女人数,每

28、人发给元。 第三十三条 夫妻同在一个或分别在两个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内工作者,生育补助费应由妻领取,其夫不得重领。 第三十四条 女工人女职员怀孕不满七个月小产的产假,为30日以内,但最少应为20日。 第三十五条 女工人女职员生育,如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特约医师无法接生时,其接生费用,亦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第九章 关于临时工、季节工及试用人员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的临时工、季节工及试用人员,其劳动保险待遇暂定为下列各项: 一、因工负伤医疗期间待遇与一般工人职员同。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确定为残废后完全丧失劳动力而退职者,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因工残废

29、抚恤费,其数额为本人工资12个月;部分丧失劳动力尚能工作者,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分配适当工作。 二、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间以3个月为限,其医疗待遇与一般工人职员同。停工医疗期间,在3个月以内者,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月发给病伤假期工资,其数额为本人工资50;满3个月尚未痊愈者,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本人工资个月的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 三、因工死亡时,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丧葬费,其数额为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人者,发给本人工资个月;人者,发给本人工资个月;人或人以上者,发给本人工资个月。 四、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

30、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本人工资个月。 五、怀孕及生育的女工人女职员,其怀孕检查费、接生费、生育补助费及生育假期与一般女工人女职员同;产假期间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产假工资,其数额为本人工资60。 第三十七条 在本细则公布前,各企业或所属产业或行业原定有关临时工、季节工及试用人员劳动保险待遇的标准高于本细则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者,可仍按原规定支付。第十章 关于工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第三十九条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但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具有确实证明者,其本企业工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