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01.20KB ,
资源ID:38785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78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1、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20157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

2、,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3.“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

3、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4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参与国是,地位逐步提高C凌驾于六部之上,正式统率六部 D.掌有决策权,日益威胁皇权5.英国外交家密迪乐(18151868年)在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说:“我原本对叛军心怀同情,希望它能取而代之(清政府),没想到天王如此倨傲如此愚蠢,把我的同情心撕成碎片。”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B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C拜上帝教

4、理论引起列强愤怒 D没有网罗知识分子,排斥人才6.严复在评价近代某一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这场战争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C.揭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D.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7.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A.肯定孙中山革除帝制的意义 B.揭露袁世凯的专权野心C.讽刺清政府的最后挣扎D.反对照搬法国共和政体8.

5、“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二十一条带给中国人的国耻的一种延后的爆发。在人们看来,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归根溯源,就是皖系的亲日政策。因此,种种跟日本签订的条约,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中,都被人们再一次想起”。材料认为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国民政府的无能9.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一 太平天国诏旨 图二 湖北军政府告示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B图二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

6、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10.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期分别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11.中共郑重宣布:“(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7、A.国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进行第一次合作 B.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C.大敌当前,国共放下前嫌,合作抗日D.抗战胜利,中共为和平建国做出让步12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13.“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

8、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今后我们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以讨论新中国的成立为主题 B.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表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14.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19541958年二届人大19591963年三届人大19641975年四届人大19751977年五届人大19781982年54115A一届人大接受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施政纲领B二届人大期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

9、督”的方针。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写入宪法15.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B“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各地方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行制度 161987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对此理解不正

10、确的是A在国共内战中部分“老兵”被迫离乡B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曾经长期对峙,处于隔绝状态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17.“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独立自主方针 B不结盟政策 C另起炉灶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对当年的会议有这样一段描述:“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成功地使人相

11、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19.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美国打开中国市场 B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C有利于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D中美结盟应对苏联的威胁20.以下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

12、议内容节选:“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历史性决议的通过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C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21(13分)在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

13、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材料四 研究制度,不该专从制度本身看,而该会通着与此制度相关之一切史实来研

14、究。这有两点原因:一因制度必针对当时实际政治而设立而运用。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一因每一制度自其开始到其终了,在其过程中也不断有变动,有修改。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背景。(3分)(2)材料二认为,“郡县政治”的主要政治绩效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行省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创立的目的。(4分)(4)概括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以元朝行省制度为例加以说明。(4分) 22(13分)中苏(俄)两国关系发展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

15、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16、。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第十一条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第十六条 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它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

17、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3分)(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指出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2分)23(10分)近代各国改革都关注教育,教育改革也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

18、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1885年森有礼就任文部大臣以后转而采用德国的由政府实行监督的方式。课程大部分仍然用于讲授“实科”亦即西方的学科,同时,又蓄意大力灌输国民的忠诚和服从精神。由于1890年发布了教育敕谕,这一倾向更为加强。这一文件的词句清楚地表明,此后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为一个专制国家培养有用而守纪律的公民。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

19、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分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2)据材料三,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及“教法”。结合所学指出维新变法还有哪些教育改革措施?(4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的。(2分)24(10分)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又跳不出特定

20、时代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没有一个宽松、平和与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于是克服专制王权就成为那些具有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最大任务。英国内战就是为了克服专制王权,然而暴力革命的结果是消除了国王,却产生了另一种专制形式,即克伦威尔的个人独裁。刘成英国兴衰千年回溯材料二(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拿破仑传材料三 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地

21、欢迎。渴望复辟旧制度或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因为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欢呼。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怎样“克服专制王权”,“又建立另一种专制形式”的。(4分)(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拿破仑贡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时代因素。(2分)25.(14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本国国情开展革命运动,成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列宁是国际共运史

22、上第一个经历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的领导人,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经过艰辛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通过阶级分析,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丢掉阶级基础。列宁在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石镇平试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材料三 右图(照片发表于人民日报)反映的是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参加游行的

23、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迂回过渡的办法”是什么?采用这个办法在当时有何重要历史意义?(3分)(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2分)(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2分)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3分)(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4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34567891

24、0BCCBABBBCA11121314151617181920CBACBDDCDD二、非选择题21(13分)(1)血缘关系日渐疏远,宗法分封秩序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3分)(2)维护国家统一。(2分)(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 目的: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4)观点: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要针对当时的实际政治状况;政治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动的。(2分)“针对当时实际政治”:元朝疆域空前辽阔。(1分)“不断变动”:元朝初年为临时机构,后成为正式机构;职责范围不断调整,日渐增多。(1分)22(13分)(1)国家利益。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

25、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3分)(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1分)肯定:“一边倒”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否定:“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3分)(3)由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4分)(4)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2分)23(10分)(1)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注重专业技术教育;推行军国

26、主义教育(忠诚和服从教育)。(4分)(2)目的:培养人才和开启民智。(2分)教法:将中学与西学相结合。(1分)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各地设中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任一点)(1分)(3)教育改革推动改革顺利进行;教育强国。(2分)24(10分)(1)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2分)(2)火种:制定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和精神,冲击封建制度)(2分)原因:当时欧洲封建势力强大;拿破仑的征服战争和奴役统治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拿破仑对外战争耗费了大量国力,激化社会矛盾,最后被反法同

27、盟击败。(2分,答任意两点给2分)(3)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任答两点得2分)25(14分)(1)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市场和关系,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巩固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促进国民经济恢复。(2分)(2)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2分)原因:邓小平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3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4)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提出“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分)毛泽东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和建设道路。(1分)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