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7.64KB ,
资源ID:3878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78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docx

1、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村完小 王治文数学课程标准中 “解决问题”被列为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其中,关于“解决问题”的要“加大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帮助学生尤其是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一、学困生解决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1、 对四则运算的意义缺乏了解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解决问题中: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学困生的算式:6+4=10。2、 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种认知策略,它在学生解题时起指导思维方向的作用,它让思维者往哪里想和不往哪

2、里想,随后的思维过程是否合理。同时,它还可以同化许多其它方法和思维的技巧。作为解决问题的数学学困生,有一些并不是缺乏基础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认知策略。例如:有一台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8米。每小时行5千米,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左边这快地?这是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一道解决问题,对于学困生而言是够复杂的了,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之所以错误,究其原因,其一是对“作业宽度”一词的理解有障碍;其二是生活经验所限;而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无所适从,于是就瞎打瞎撞,出现各种错误。3、对问题的意义缺乏理解或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达一形的桌子,桌面的边长是50厘米。如果在桌面周围镶上花

3、边,那么花边长多少?这是三年级单元测试卷的一道题,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这道题太简单了,不就是求形的周长吗?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错误或空白,当然包括学困生。我不解,询问学生,学生不由问我:“老师,花边是什么意思?”原来这个学生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花边的表象,做错或无所适从就容易理解了。之后还了解到,对于题中的“镶”,做错的学生多不认识这个字。既然不认识“镶”,又不知“花边”为何物,“镶上花边”又作何解?类似的还有“小明生病了,妈妈给他开了一盒片的药,一个疗程吃两天,每天吃三片。这盒药可以吃几个疗程?”,学生不明白疗程的意义,于是错误率极高,后来改为“小明生病了,妈妈给他开了一盒片的药,一天

4、吃两次,每次吃三片。这盒药可以吃几天?”学生迎刃而解。二、帮助学困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1、多读题,缓慢读题,划出问题,圈出关键词句。教学中,培养学困生养成用笔尖指着题目,眼睛看着所指的文字,边读边思考,至少读2-3次,然后划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并在句中圈出关键词的习惯。某天中午,我让学困生完成一道解决问题:“一根19米的绳子,用来做跳绳。做长绳用去8米,剩下的用来做短绳,每根短绳2米,可以做多少根短绳?还剩下几米?” 第一次他做错了,我进行了否定,但没有直接纠正他,而是让他读题。一遍,疙疙瘩瘩;二遍,稍微连贯了;第三遍就顺畅了。等待了一会,他把结题的步骤正确地说了出来。大多数基础

5、不太差的学困生,都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题目,视线一扫而过,似是而非,落笔就错。或者,读题时多字、少字,问题表达出现歧义;或者,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短时记忆的效果差,读完一遍就下笔,也容易造成错误。教学中,我一般要求这些学生至少读题三遍,力求放慢思考的速度,达到理解题意、正确表达问题的目的。对学困生我更要求他们不仅做到三读,还要做到二划、一圈。二划即一划问题,二划数学信息;一圈,指圈出重点词。实践证明,对于解决问题是很有效的。2、把“大数”化“小”。许多学困生对同一类问题如:“一本书369页,平均每天看41页,多少天看完?”这类大数问题往往感到迟疑。而当他们看到“一本书24页,平均每天看8页,多少

6、天看完?”往往能脱口而出“3天”。这就是面对“大数和小数”的差异!在学困生的辅导中,我就指导学生先来个“偷梁换柱”,让学生把数字“变”小,再分解启发,用“小步子”进行引导:用什么方法?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原题和该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使其产生顿悟,正确类比。认识到这两例题,本质都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3、 联系生活,想象情境。尽管新教材的解决问题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得较为紧密,但也不是每个学生的经历、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进入情境。因此,在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变化。例如二年级下册中有一道解决问题:动物园的儿童票每5元,成人票每8元。小明

7、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问题中的“小明”,容易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入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动机,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 列表、画图。表、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简洁、明了、正确地理解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正反比例的问题时,学困生往往不清楚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来帮助理解。例如:从A地到B地480千米,一辆火车前4小时行了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共需要多少小时?4小时 ?小时160千米 360千米这样一来,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例关系显而易见。5、对比练习。在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中,

8、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错误:白鸽9只,黑鸽是白鸽的3倍,黑鸽有多少只?学生错误的算式:93=3(只)显然,学生将“求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混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进行规则的教学,强调两者的区别:求一个数的几倍,即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则是看这个数里面包含了几个几,用除法计算。如果学生还是不明确,还可通过实物、通过画图来深化理解。然后进行若干题组的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比较的练习进行化。对比练习后,再让学生进行没有规律的练习,看学生对这两种意义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分化。(二)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弥补学科基础的策略任何解决问题的初始能力、初始规则都是四

9、则运算的意义。一切复杂的数量关系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四则运算的意义,所有的数量关系都可以还原为四则运算的意义。如果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含糊,对进一步解决问题将是很大的障碍,也往往是造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先前习得的能力是学习的部条件。因此,对这类学困生要进行最基础的训练。例如以下的题组训练:同学们分成9组跳绳,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分两组跳绳,第一组9人,第二组4人,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跳绳,第一组9人,第二组4人,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多少人?同学们跳绳,27个同学平均分成了3组,平均每组多少人?通过对加、减、乘、除的意义对比和区分,有助于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为一些复杂的解决问题扫清

10、了障碍。例如:一本书有100页,小明已经看了64页,剩下的每天看4页,还需要多少天才能看完?其实这个问题中包含的就是减法和除法的意义: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100-64=36(页)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364=9(天)案例:在辅导XZS解决问题的容时,我让他做练习册中的一道题:音乐室有6排座位,每排坐了9人。现在老师请出8位同学表演,没参加表演的有多少人?他是这样列式的:6+9=15 ,15-8=7。我对他清晰的思路给予了鼓励。毕竟,他知道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还知道最后要用减法计算。我在第一步算式下面划了一道横线。笑着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请你再读读题。”我耐心地等待。终于听见他

11、的惊喜:“哦,我明白了,要用乘法。因为是求个。”当然,还没有完。我问他为什么知道是求个。他用笔给我画了起来,这就是他头脑中的理解、想象和思考的结果。(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于一些解决问题存在困难的学困生而言,他们不知从何下手去解决问题,他们需要通过训练获得一种知识-如何根据题中的情境和条件,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解决问题困难的学生而言,掌握力所能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有必要。“长方体和体的表面积、体积”;“圆柱和圆锥”中的解决问题是困扰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往往是错误率最高的一个单元,学困生尤其思维混乱,不知所云。若要单独背诵公式却

12、不乏倒背如流。究其原因,学生的记忆是机械强化所得,或者掌握了的仅仅是述性的知识,而作为程序性的知识-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却还是残缺的。因此,在熟记公式、理解公式意义的前提下,必须指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策略性的知识-解题策略,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按图索骥,将错误率大大降低,同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一般来说,我们指导学生能够按照以下的程序去解决上述问题:第一, 明确是什么图形。第二, 明确是与求什么有关。(面积、体积、棱长和)第三, 明确是用哪个公式。(当公式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唤起自己的记忆。)第四, 明确已知的数据是什么?公式中的数据是否直接告知,如果没有,怎么办?第五, 列出算式并求解(算式

13、、方程)对于学困生而言,常见的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公式错误,不同公式混淆,尤其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混用。另一类是对公式的意义的理解。例如:一个圆锥形的模具,底面半径是3cm,高4cm,它的体积是多少?学困生往往能选择公式v= 1/3sh,但是算式却列成:1/3*3*4他固化的认识是三个数相乘,但却忽略了公式的实际意义,抑或产生错误的直觉所致。因此,在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在还不能运用自如的情况下按部就班是必要的。(四)构建正确的解题图式的策略读题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是对于学科知识薄弱的学困生,却不仅仅依靠读题就能解决问题了,尤其是高年级的学困生。在教学中,这类学

14、生不仅是基础知识的薄弱,还存在认知方式的差异,因此,对基础知识进行补漏补缺时首先要找到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哪?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记得在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工程问题”的辅导时,我是从整数的工作量问题开始的(经了解学生连两步计算的工作量问题并未掌握),这是工程问题的起点知识,也是工程问题的基础知识。例如:修一段200千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20天,乙队单独修要25天。现在两队合作,多少天能完成任务?理解了上面这个问题、明了上面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对分数的“工程问题”中的数量才有可能理解,对数量间的关系才可能理解,尤其是对“工作效率”表示为“工作时间分之一”的理解。有了这么些清晰的认识

15、,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大部分学困生而言,相同的知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教给任何人;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只不过是速度快慢而已。对于新授课学生没有建构好的知识体系,课后辅导有必要重新清晰或建构,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式。再以比例应用题为例:(1)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2)判断成两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3)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形如正比例:A:B=C:D(比值一定)反比例:A*B=C*D (积一定)还要注意:等式左右两边的量的对应关系。例如左边是路程/对应的时间,右边也应是路程/对应的时间。(4)解方程。(5)检验,写答语。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没有正、反比例的概念,没有正、反比例的关系式,或者以上图式是残缺的,他就无法将面前的解决问题与他头脑中的图式联系起来,问题就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反之,如果学生对正、反比例的意义没有障碍,头脑中也有清晰的关系式,就等于他具有了较为完整的认知图式,学生碰到此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至少错误率可以降低。可见,当学困生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时,帮他完善当前问题的认知图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五)训练的策略。1、合理强化。在学困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问题解决之后,应该进行相应的练习。练习的前提是针对性强,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强化什么。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及时强化,其二 是把握强化的频率。及时强化是根据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