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76KB ,
资源ID:38610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610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docx

1、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E.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1.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C.物是感觉的集合 D.心外无事E.吾心即宇宙1.3.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心外无物” B.“天下物皆可理照”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理在事先”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1.4.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 )。A.具体

2、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 D.具体科学可以蔑视哲学E.具体科学需要有哲学的指导1.5.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A.所有唯心主义 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 D.有些唯物主义E.休谟和康德哲学1.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E.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1.7.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A.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 B.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D.没有找

3、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E.没有摸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1.8.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 E.理性主义1.9.下列哲学属于非理性主义的有( )。A.黑格尔哲学 B.唯意志主义 C.贝克莱主义 D.弗洛伊德主义 E.存在主义1.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表现的有(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 D.实现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1.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观点 B.公

4、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C.强调入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 D.主张理论来源实践又为实践服务E.主张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E.使被剥削、被统治的劳动者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世界观理论体系1.13.下列哲学流派属于人本主义的有( )。A.唯意志主义 B.马赫主义 C.存在主义 D.贝克莱主义 E.逻辑实证主义1.14.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A.存在主义 B.生命哲学 C.唯意志主义 D.实用主义 E.逻

5、辑实证主义1.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信息科学 D.控制论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直观性 B.非科学性 C.辩证性 D.机械性 E.形而上学性1.17.当今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 )。A.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E.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1.18.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三种主要形态(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D

6、.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E.原子唯物主义1.1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 )。A.认识与思维的结合和统一 B.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C.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 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E.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1.20.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 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第二章2.1.以下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B.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C.水是原初物质D.物质是指水土气风 E.火是万物

7、的本原2.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 )。A.无不运动的物质 B.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E.物质和运动不可分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A.绝对不动 B.运动的特殊形式 C.永恒不变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2.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2.5.时间的特性是( )。A.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 B.持续性 C.顺序性D.一维性 E.物质的存在方式2.6.空间的特性是( )。A.广

8、延性和伸张性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三维性D.绝对的空无 E.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2.7.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E.社会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2.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观点是( )。A.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B.彻底的无神论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9.从起源上看,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的产物 C.物质的最高产物D.精神的产物 E.人

9、脑的分泌物2.10.意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特质 B.人脑的机能 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一切动物大脑的功能 E.对客观世界直接感知2.11.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为(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客观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E.观念地再现客观世界2.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A.创造客观世界 B.为自然界立法 C.确立目的和计划D.确立事物的秩序 E.创造理论体系2.13.下列活动属于人有意识的活动有( )。A.三思而后行 B.趋利避害 C.饥不择食D.眉头一皱计上头 E.饮食和生育2.14.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A.意

10、识是人与生俱来的 B.人有生而知之者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 E.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2.15.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指( )。A.意识是否正确 B.意识是否掌握群众 C.必要的物质手段D.社会实践 E.意识是否具有主观性2.16.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无条件性 C.稳定性和重复性 D.普遍性 E.具体性2.17.下列观点属于唯心论的一元论的有( )。A.“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五天地,无人无物”C.原子是“宇宙之砖”D.“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E.绝对观念派生万事万物2.

11、1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土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2.1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 )。A.抛弃一切理论 B.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C.坚持唯物论的一元论D.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E.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第三章3.1.唯物辩证法认为(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普遍的B.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C.事物的一切联系都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E.事

12、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3.2.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B.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时空联系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D.因果联系是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E.人借助于逻辑思维才把事物联系起来3.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D.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E.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 )。A.客观存在的 B.复杂多样的C.可以改变的 D.可以创造的E.可以随意选择的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

13、代系统论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 )。A.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

14、立存在的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减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3.11.辩证矛盾是指( )。A.矛盾双方的

15、对立统一关系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 )。A.相互联系 B.相互依存C.相互贯通 D.相互渗透E.相互排斥3.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E.物理现象中的吸引与排斥的对立3.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 )。A.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B.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地位不同C.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五条件的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

16、是绝对的E.同一性推动量变,斗争性实现质变3.1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表明( )。A.斗争本身就是发展B.矛盾斗争越激烈,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C.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E.矛盾双方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3.1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C.实现事物的质变D.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3.17.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B.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

17、得到发展C.规定矛盾双方转化的方向D.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量变E.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18.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A.内因是内部矛盾,外因是外部矛盾B.在事物发展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C.在一般情况下,对事物的发展来说,内因是不可缺少的,外因起决定作用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E.内因和外因既对立又统一3.19.矛盾的普遍性表明( )。A.矛盾无处不在B.矛盾无对不有C.任何事物都有矛盾D.认识事物就是要分析矛盾E.解决问题就是要解决矛盾3.20.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十分重要,因为( )。A.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是根本方法D.用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矛盾E.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D.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E.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22.“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个性与共性的联系B.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C.个别与一般的联系D.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的

19、联系E.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3.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 )。A.矛盾同一性的重要表现B.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C.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D.指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力量不平衡E.指在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3.2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主要哲学根据是( )。A.质与量统一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原理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E.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3.25.质和事物的关系是( )。A.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质是事物的外在表现D.质和事物是

20、不能分离的E.质就是事物的属性3.26.事物的质和量都是( )。A.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 B.多方面的 C.客观的D.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E.事物的外在表现3.27.事物的度是指(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B.质和量的对立统一C.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E.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的最高界限3.28.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处于( )。A.相对静止状态B.连续性的变化C.显著变动状态D.突破了事物度的变化E.渐进过程的中断3.2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表现为(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D.质变为

21、新的量变开辟道路E.任何量变都引起质变3.30.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就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激变论 C.经验论 D.冒险主义 E.改良主义3.31.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是( )。A.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B.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C.积小流成江海D.同样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由于劳动组合不同产生不同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E.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水从液态变为固态3.32.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是( )。A.自然界中的地震B.由旧物种发展为新物种C.由猿转变为人D.阶级社会中的军事冲突E.科技革命3.33.量变与质变

22、的相互渗透表现为( )。A.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B.质变后引起新的量变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E.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复杂多样3.3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 )。A.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D.否定是发展的中断E.在任何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3.35.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C.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D.否定是扬弃E.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3.36.下列命题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有( )。A.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 C.全盘西化D.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E.批判

23、和抵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化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B.直线前进的过程C.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过程D.循环往复的过程E.波浪式前进的过程3.38.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表明( )。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B.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C.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D.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看作是普遍规律E.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公式到处乱套3.3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联系( )。A.物体受热,体积膨胀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C.白昼与黑夜先后相继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E.生态平衡的破坏危害人

24、类身体健康3.40.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的类型是( )。A.同因异果 B.同果异因C.多因多果 D.一果多因E.复合因果3.41.下列观点中否定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有( )。A.任何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B.任何因果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因果联系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心理习惯D.原因和结果是人用来整理感觉经验的一种先天知性形式E.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3.4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区别在于( )。A.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确定的趋势B.必然性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偶然性的存在是没有原因的C.必然性是由根本矛盾引起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引

25、起的D.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居于服从地位E.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3.4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目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道路C.必然性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D.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并受其制约E.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44.“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B.把因果联系与必然联系相混淆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E.把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3.45.全面理解可能性

26、范畴,必须区分( )。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D.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E.可能性的大小3.46.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封建残余因素是( )。A.现实性B.有内在根据的存在C.现存的东西D.丧失了存在必然性的东西E.没有原因的现象3.47.唯物辩证法认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是( )。A.现实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C.现实性 D.现实的东西E.可能的东西3.48.下列现象中属于事物的内容的有( )。A.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B.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C.社会形态中的经济基础D.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E.语言表达的思维3.49.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复杂性

27、表现在( )。A.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B.同一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C.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D.旧内容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E.丰富的形式决定内容的无限多样3.50.割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会导致(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B.宿命论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D.形式主义E.形式虚无主义3.51.本质是指( )。A.事物的根本性质B.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总和C.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D.事物内在的规定性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3.52.列宁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这表明( )。A.现象就是本质B.本质和现象相互依存C.本质和现象是并列关系D.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现象表现出来E.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第四章4.1.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它是(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动物的本能活动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 )。A.农民种地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