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9.77KB ,
资源ID:38536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536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项目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项目研究报告.docx

1、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项目研究报告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和治疗项目研究报告 正文部分DIRECTORYBody part Review section 摘 要背景:甲状腺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甲状腺癌人群发病率约为1.5/10万,但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和升高的趋势1、2、3。甲状腺微小癌属于特殊类型甲状腺癌,直径多小于1cm 4、5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超声的应用以及病理诊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报道逐年增加,但是许多病例确诊是在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甲状腺病理检查中发现的,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漏诊率高6。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

2、共存,有的病变长期处于一种亚临床的状态,其肿瘤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不是所有甲状腺微小癌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出现肿瘤侵袭性生长和淋巴结转移现象,淋巴转移是其主要转移途径,甲状腺微小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后就会出现临床表现,此时必须予以治疗7、8、9。既往研究表明甲状腺微小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外科治疗能彻底治愈10。因而,要特别重视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以期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到郑大一附院甲状腺外一科住院 101 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且经术后病

3、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在性别方面:男 26 例,女 75 例,在年龄方面,所有患者年龄均在 23-68 岁之间,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患者58 例,45岁以上患者43 例,平均年龄为46.3917.85岁,在临床分型方面,其中T1N0M0 54 例,T1N1M0 47 例。在发病情况方面,双侧腺发病20例,单侧腺发病81例,在合并症方面,101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甲状腺的良性疾病61例。1、本次入选的101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2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扫描;5例患者行CT 检查。2、所入选的101 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行11例单侧腺叶及峡部切

4、除术,双侧甲状腺全切术6例,患侧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4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并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5例,甲状腺改良根治术5例。在淋巴结的清扫方面,84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79例患者行单纯VI区淋巴结清扫术。3 、所有数据通过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年龄、性别有无淋巴转移、肿瘤直径、病灶情况、手术方式、是否侵袭包膜等因素进行分析。P0.05作为有临床意义的标准。结果:1、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影像学结果:术前甲状腺结节超声根据Kwak等1提出的TI-RADS分级方法,在本次临床研究的101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级7例、a级

5、 46例、b级 32例 、c级5例、级5例。其中在级及级中,有83例均行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符合微小癌诊断的有75例。2、在本组病例的101例均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19例在术后病理检查中确诊,假阴性率19%;3 、本组病例中出现VI区淋巴结转移的占38%(38/101),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占14%(14/101),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在VI区淋巴结清扫中,术前超声检查发现转移为60.00%(30/50);未发现转移淋巴结为25.00%(8/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及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分别为63.16%和16

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影响预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发现病灶为多发、有包膜以及出现淋巴转移为病人出现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6、本次临床研究中,8例患者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未出现喉返神经麻痹。结论:1、目前高分辨率超声和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 2、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需要常规行患侧甲状腺全切除+VI区淋巴结清扫或者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结合病情开展综合个体化治疗。3、甲状腺微小癌可能早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所以并不都是早期癌。关键词

7、: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超声;针吸细胞学;前言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和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十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1。有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韩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的首位2、3。瘤体直径1.5cm的甲状腺癌过往曾被学者把归为微小癌,WHO在1988年把瘤体最大直径1.Ocm的甲状腺癌严格界定为微小癌4。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的报道不统一,基本约占甲状腺癌的635%。临床上具有隐匿性,以往病例多在非甲状腺疾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发现或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标本中发现。由于其发病率低,肿瘤体积较小,当瘤体位于甲状腺腺体后面或腺体内部时不易查及,并

8、且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无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的肿瘤与良性结节共存,因此要做到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存在较大困难510 。随着科技与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而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和影像学技术及民众保健意识的增强,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现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外对甲状腺微小结节在超声引导下实行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其能够在术前明确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性质,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时需要较高的穿刺技术才能获得足够的样本,同时对病理医师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有相当的认知及判断力,才能够保证诊断正确率。甲状腺微小癌争论的焦点也包括手术范围1014。本课题

9、通过回顾分析郑大一附院甲状腺外一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进行探讨,以其更好的指导临床。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入选的病例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到郑大一附院甲状腺外一科住院 100 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在性别方面:男 25 例,女 75 例,在年龄方面,所有患者年龄均在 23-68 岁之间,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患者58 例,45岁以上患者42 例,平均年龄为46.3917.85岁,在临床分型方面,其中T1N0M0 53 例,T1N1M0 47 例。在发病情况方面,双侧腺发病20例,单侧腺发病80例,在

10、合并症方面,100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甲状腺的良性疾病60例。2 手术前检查本次入选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2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扫描;5例患者行CT 检查。3 治疗的手术方法所入选的100 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其中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99例。1例患者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在淋巴结的清扫方面,82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1例患者行单纯VI区淋巴结清扫术,31例患者行VI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双侧颈侧区清扫。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

11、差分析对年龄、性别有无淋巴转移、肿瘤直径、病灶情况、手术方式、是否侵袭包膜等因素进行分析。P0.05作为有临床意义的标准。 结果1、术前检查结果:(1)、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影像学结果:术前甲状腺结节超声根据Kwak等1提出的TI-RADS分级级6例、a级 46例、b级 32例 、c级5例、级5例。其中级及级83例均行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符合微小癌75例。(2)本次临床研究中,本组病例中出现VI区淋巴结转移的占38%(38/100),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占14%(14/1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VI区淋巴结清扫中,术前超声检查发现转移为60.00%(30/50);未

12、发现转移淋巴结为25.00%(8/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及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分别为63.16%和1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及未发现转移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X2PVI区60.00%(30/50)25.00%(8/32)12.2310.002颈侧区63.16%(12/19)16.67%(2/12)9.6520.001(3)核素扫描:2例患者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 “冷结节”。CT检查结果:4例均提示未见明显占位,甲状腺密度不均,2例提示颈部和气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00

13、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19例在术后病理检查中确诊,假阴性率19%;100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82例在术中确诊,阳性率为82%。在所有病人中,乳头状癌病人所占比例最多,为94.00%,其次为滤泡状癌,所占比例为4.00%,髓样癌病人所占比例最少,为2%。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表2 100名TMC患者病理类型及构成比病理类型例数(n)构成比(%)乳头状癌9494.00滤泡状癌44.00髓样癌22.00合计100100.00%(4)对影响预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发现病灶为多发、有包膜以及出现淋巴转移为病人产生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表3 影响预后、肿瘤复发转移的各相关因素分

14、析(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例数(n)复发转移例数(n)复发率(%)X2值P值性别男2628.000.5610.454女7545.33年龄45岁5823.450.0190.89045 岁4349.52病灶单发8311.226.7770.009多发18527.78肿瘤大小5mm6646.151.2910.2565mm3525.71有无包膜有8211.239.9770.002无19526.32淋巴转移有23521.743.9420.047无7711.30手术方式全切9955.051.2170.270腺叶切除2150(5)对影响预后、肿瘤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经单因素分析,

15、病灶为多发、有包膜以及出现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做 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病灶为多发、有包膜以及出现淋巴转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病灶为多发、有包膜以及出现淋巴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如表4所示。表4 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BSEWalsdfPExp(B)多发病灶淋巴转移有包膜-0.0261.8210.3460.0120.3650.3531.93812.0011.6541110.0010.0050.3010.9711.4311.163(6)随访结果:随访3个月到4年,失访16例,随访率84%(84/100),随访发现2例患者于术后3年颈

16、部淋巴结转移复发,行二次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余均无甲状腺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84例患者均健在。术后所有患者均长期口服优甲乐,并定期复检,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2.0mU/L水平以下。 讨论1、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回顾、微小癌定义及生物学特性:公元950年,西班牙医生Moor Albucasis首次成功切除过甲状腺。1882年Raverdin率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采用了甲状腺切除术。在20世纪以前,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与科技水平,仅在危重患者上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有文献记载,在20世纪以前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声带麻痹,大约有八分之一的患者在甲状腺切除后出现抽搦,有大约五分之一

17、的患者术后死亡。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洲,在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时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得到推广应用,但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即使在甲状腺癌患者中,也仅仅采用了部分甲状腺切除术,且手术范围较小。21世纪随科学技术发展及对甲状腺疾病的深入研究,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的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均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外科手术治疗TC的发展1719。瘤体直径1.5cm的甲状腺癌过往曾被学者把归为微小癌,WHO在1988年把瘤体最大直径1.Ocm的甲状腺癌严格界定为微小癌20。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的报道不统一,基本约占甲状腺癌的635%。临床上具有隐匿性,以往病例多在非甲状腺疾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发现或在甲状

18、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标本中发现。由于其发病率低,肿瘤体积较小,当瘤体位于甲状腺腺体后面或腺体内部时不易查及,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无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的肿瘤与良性结节共存,因此要做到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存在较大困难21-22 。最初由于甲状腺微小癌发病隐匿,且因为其他甲状腺疾病手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证实为癌,或部分病人以颈部转移灶为主诉就诊时原发灶仍不明显,被称为隐匿性癌或潜伏性癌23-28。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而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和影像学技术及民众保健意识的增强,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现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外对甲状腺微小结节在超声引导下实行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

19、查,其能够在术前明确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性质,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9、30。在发病年龄方面甲状腺微小癌多发于中青年时期,在性别方面,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在本次临床研究的10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75例,男女比例为1:3。可能该病的发病与女性雌、孕激素等分泌异常相关。在本次研究中,有少数患者的病程长,甚至长达10几年,一直在临床上无特异表现,而大多数患者为健康体检时发现。因瘤体位于甲状腺腺体后面或腺体内部时不易查及,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无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的肿瘤与良性结节共存随吞咽运动上下活动良好,因此查体漏诊率较高。甲状腺微小癌瘤体小,查体时难以触及,大多数没有明

20、显的恶性临床表现。因此有学者认为甲状腺微小癌处于亚临床状态时,如无明显的恶性表现,即使在临床上出现轻微的症状,也不影响患者生存率。并且手术治疗会出现甲状旁腺组织的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有研究学者提倡在患者无临床症状或颈部转移时,对甲状腺微小癌可以进行不治疗。也有部分学者主张TMC应该早治疗。TMC虽发病隐匿,但TMC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可能出现扩散、转移、复发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32、33。因甲状腺微小癌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是少数几种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段即可达到根治的恶性肿瘤之一,所以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并注重手术规范化及彻底性,这样能有效的控制复发和转移34、

21、35。甲状腺微小癌报道的其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率差别很大36 ,主要因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方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手术前诊断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在预防性颈淋巴改良清扫术后可以达到约40.5%。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转移,因此应该早期手术治疗。如肿瘤复发或转移后行二次手术,由于瘢痕的形成,手术难度将增大并且术后并发症概率将成倍增加,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严重创伤37。在临床上TMC一般分为两种类型,I型为早期癌,无淋巴结转移、无包膜及血管侵润、无转移;II型则为晚期癌,原发灶隐匿、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是首发症状,生物学行为具备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征38、39、40。TMC的类型在术前

22、较难明确,因此暂时无完全标准化在临床展开治疗。有不少患者,临床上的首发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对于TMC的手术切除范围也存在较多争议。但因影响TMC颈部淋巴结转移因素也很多,如年龄、肿瘤直径、甲状腺被膜侵犯程度等都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1、42、43。在本次临床研究的100例患者中,54例为颈部超声检查发现,而在其中的28 例首发临床颈部淋巴结肿大,余26例的发现是由于合并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桥本甲状腺炎而被发现。由于良性肿物的存在,当合并TMC 结节时,需采用超声、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等进行检查,这对减少 TMC 的漏诊有重要的意义。2微小癌的诊断及辅助

23、检查2.1 超声检查:2.1.1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超声的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图像及血流特点结合软硬度做出客观评价,进而为甲状腺结节定性提供依据。甲状腺微小癌因瘤体位于甲状腺腺体后面或腺体内部时不易查及,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无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的肿瘤与良性结节共存随吞咽运动上下活动良好,查体漏诊率较高,因此超声检查是首选辅助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以及TMC的发现有重要意义44。超声检查能够清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是否存在钙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Ophir等于1991年首先阐述超声成像技术,从此刻开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才得

24、以被相关医疗专家注意,并且其在全身多处检查时初步研究性应用。最后经过研究证实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原理是对人体组织外加一个外部的或内部(包括自身的)静态/ 准静态或者动态的激力。从而在物理相关力学的基础下,人体组织影像形成应变、速度、位移的分布会产生一定的成像差异。临床中整合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出检查结论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反映相应组织器官内部的变化,而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相应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差异。 TMC 的超声影像一般特征45:(1)边界模糊;(2)病灶形态欠规整;(3)在肿瘤后方多出现超声回声衰减;(4)患者同侧颈淋巴结可能出现转移;(5)瘤体内部

25、超声回声表现为低回声,可见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彩超检查中大多数显示肿瘤瘤体内部或周边的血管分布丰富。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其中低回声结节患者 63 例;存在钙化患者 56 例;出现瘤体不规则并且边界不够清清晰患者 53 例;提示肿瘤瘤体血管分布密集的患者 21 例;在甲状腺肿瘤的后方存在声影患者19 例;出现肿瘤侵入包膜的患者 10 例。而超声检查发现肿瘤存在形态不规则的钙化灶的比率约占 70.8%, 相关专家研究后发现病理结果中发现的沙粒体反映到超声影像中多是微钙化,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异性依据之一。更多的甲状腺良性肿块超声检测多数表现为粗大颗粒,而肿块后方多数粗钙化的声影。因此,在临床上诊断

26、良性甲状腺结节多数考虑超声中粗钙化的肿块。其次超声影像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依据为肿块内存在丰富的血流。丰富血流分布信号大多分为 3 型,I 型为肿块内有血流信号;II 型为肿块内部血流少,但周围血流丰富;型为肿块的内部存在丰富血流,周边血供较少。甲状腺恶性肿瘤多数是以型血流分布较常见,超声中显示血流较宽。TMC 因为肿块本身体积相对较小,因此肿块内部血流分布超声影像中常不够丰富,并且不一样厂家的超声仪器对显示血流分布的能力不同。甲状腺微小癌在超声影像检查中血流分布多数是点线状,甚至无血流分布。有相关研究表明甲状腺微小癌分组中以少血流分布为主。本组 100 例 TMC 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27、肿块内部或者肿块周围较多血管分布21例,其他肿块内的血流分布是点线样的,甚至无血管分布。这种情况也许是TMC病情发展慢的缘故。颈部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的发生并不常见,本组研究的患者当中出现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占总数 38%(38/100),而14%(14/100)的患者出现了颈侧区的淋巴结转移,但是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应该引起重视。46有相关术前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高达94%,而特异性85%。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采取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在VI 区和颈侧区肿大淋巴结超声影像显影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证明超声影像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

28、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现率较低,原因为颈部超声较难发现中央区淋巴结大多数藏匿于甲状腺腺体的后方,而个体相对较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明显的超声图像特点47、48:无法清楚显示淋巴结门;形状是近圆形,纵横比1;淋巴结内部表现点状强回声;血供在淋巴结内部或周围较丰富。在本次临床研究中,30例患者在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而术前超声影像发现了其中的 22 例,占其中的73.3%。因此,若超声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及同侧甲状腺出现微小恶性肿块,临床应当考虑 甲状腺微小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反颈侧区的淋巴结存在的位置在浅层,超声影像显示更加清楚,更容易

29、检查出来。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术后病理确诊的30例中,有11 例出现颈侧区发生淋巴结转移,而术前超声检测发现了 10 例,占90.9%。 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图像、淋巴结图像及血流特点,49Kwak等提出了更实用的最新的TI-RADS 分级方法。甲状腺结节根据TIRADS分级为:3级以下的结节其良性的可能性较大,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定期观察,3至6 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4 级的结节有恶性可能,应该行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以便确定结节的性质; 5 级的结节几乎可以看作恶性结节,建议直接进一步手术治疗3。 甲状腺微小癌早期发现诊断很难,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具有显著特征,而且常常和其它的疾病合并发生,因此临

30、床中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很高,因此甲状腺微小癌的精确诊断存在很大的困难。乳头状癌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学分型中是最常见的,滤泡状癌和髓样癌的病理分型则相对少见,到目前为止没有报告未分化癌的病理分型的。病理学研究中对硬化型和非硬化型的区分是依据瘤体内部间质分布的比例,甲状腺微小癌基本都属于硬化型分类。甲状腺微小癌当中乳头状状癌病理类型较多是由于间质相对较少,因此病变部分较正常组织硬度相对高。并且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弹性有明显不同,这就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超声诊断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后甲状腺微小癌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器官组织硬度方面有较强优势,为TMC的诊

31、断提供了更好判断指标。2.1.2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作为目前术前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精准的检查方法,简单可靠, 并发症少, 还能再次检查, 为甲状腺肿块诊断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准确率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较大,但是超声引导FNAC,能显著提高穿刺结果的阳性率50。本组100例中,全部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证实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但无严重并发症。超声检测具有明显优势,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较高,其可引导避开颈部大血管。而在穿刺后局部进行适当加压、冷敷,可明显减少穿刺部位出血。相关研究表明60,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可达66%-97%,而在特异性方面,其可达56%-90%。FNA检查发现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优势是快速准确,为规范治疗甲状腺癌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中由于TMC自身存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