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30.77KB ,
资源ID:38504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504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 儒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 儒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思想.docx

1、论 儒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思想论儒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思想摘要: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传统儒学教育的根本点,就是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指向人,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儒家毕生治学,从私学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 具有独特的人本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分析儒家的学生管理思想、教师管理思想、教学管理思想等诸多方面来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关键词:儒家 教育管理 人本主义 所谓人本主义,就是注重人的生命价值,以人为中心,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刘家和指出:人本思想对应于英文中的Humanism,具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性论等译文,意指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体系,要将人视为人。从

2、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人本思想经久不衰,它告诉人们,一切关系中人才是根本,人才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而在人类发展道路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 同样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激发个体的张力, 因此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许多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缺少一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然而重读传统文学, 却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蕴含其中。让我们截取一个断面, 通过对古代教育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 来认识一下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儒家的学生管理管理(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整全的人格, 孔子认为要培养“士”, 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他对“君子”的要求

3、是: “修已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具有这种整全人格的“君子”, 可以做到“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的境界。这种“君子”的人格, 是“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他们的日常行为是: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 除了孔子, 儒家另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对于“整全人格”, 也有充分论述。孟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他在孟子万章上7及万章下1中引用了伊万“天之生此民也, 使先知觉后知, 使先觉觉后觉也”的话, 阐释“教育”就是一种“唤醒”主体性的过程。孟

4、子虽然强调时空条件如富岁、凶岁、肥地、硗地、居室等客观环境, 对于人的心性修养会造成影响。但是, 在谈到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时, 他重视的却是人的主观修养, 它可以转化或超越客观环境。因此孟子特别重视人的养气工夫, 他说: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而相较于孔子、孟子, 荀子认为, 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成为 “圣王”。他所谓“圣”, 是指对人伦秩序有深刻理解的人; 所谓“王”, 是指对政治秩序有深刻掌握的人。这两种人均是社会的典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儒学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儒学爱人、重人的基本内核,具有朴素的人本意识和尊重人的思想。(二)儒

5、家思想认为, 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在儒学者看来,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潜能,并且每个人都还急于发挥这种潜能,使其由一种潜在的东西转化 为 现 实 的 东 西 。 从孔子的“性相近, 习相远”中, 我们可以窥探出其潜能的思想。这里的“性”为生性, 自然本性, 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先天自然素质 , 就是一种 潜 能 ;这里的 “习 ”为习性 ,属于社会性 , 是后天获取的, 是潜能的发挥和实现。孔子曾就冉雍“可使南面”的才能对仲弓说: “犁牛之子星且角, 虽欲勿用, 山川其舍诸? ”就是说, 耕牛之子长着红色的毛、完整的角 , 虽然不想用它来做祭品 , 但它条件足够, 难道山川之神会舍弃它吗? 其意思

6、主要是说冉雍虽然贫贱, 但他的资质和潜力很好。(三)儒家思想认为, 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 个性是由智力和性格两方面心理特征所构成。这两方面的个体差异就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我们要发 展 人 的 个 性 , 就 需 要 让个体的智力和性格获得较好的发展。孔子把智力划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种类型; 把人性格划分为狂者、中行和狷者三种类型。这与我们今天对一个人的智力和性格分类基本是一直的 , 比如。我们经常说人的智力超 常 、中 常 和 低常; 或说某某人属外向型性格、中间型性格或内向型性格。孔子经常在 一 一种和谐的气氛中 ,鼓励学生 “各言而志 ”, 鼓励他们按照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去塑造各

7、自的人格, 发展各自的个性。其后的不少儒家学者都继承并发展了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优良传统。例如,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让个体自由发展, 反对教育依靠“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指出: “圣人教人, 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 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 , 狷者便从狷 处成就他。人才之气如合同得。”这不仅表明了儒家重视个人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儒家强调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理念。其实 , 发展个性实际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不人云亦云, 不墨守成规。2、儒家的教师管理(一)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与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也指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互相提高。是儒家有关教师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学相长其

8、实质将师生双方视作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问答、讨论的过程。 孔子主张教师要有“毋意、务必、毋固、毋我”的思想。就是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网子臆度,不能专断,不能固执,不能自以为是,要充分发挥民主。(二)有教无类 “教”就是教育、教化;孔子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正是本着“有教无类”的平等博爱的教育对象论,孔子教育的弟子有诸侯王室成员,如孟懿子、南宫

9、适;也有列国官员,如司马牛、高柴;有富人,如子贡;更多的是穷困之人,如颜回、曾参、闵子骞、公冶长、子路、子夏、冉求、伯牛、仲弓;有来自声名不佳的地方之人,如“互乡”之“童子”;有父子同学于孔门的,如曾点、曾参父子,颜路、颜回父子;也有自己的儿子,如孔鲤;有年龄大的,如子路,仅比孔子小六岁;有年龄小的,如子张、子贱,都比孔子小四十多岁;有来自中原诸夏鲁、卫、齐、宋、陈等国弟子;也有来自边陲“夷狄”秦、楚、吴等国弟子。可见孔子弟子不分富贫贵贱、不别华夷、不分年龄等等。教育当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有教无类”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平等教育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显现出一种开放、平等、自由的教育模式。 有教无类,最能

10、是社会显得平合理,首先自然是人享受教育的权利上,平民和贵族完全平等起来。造成了全国上下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体现了教育重视人的培养。三、儒家的教学管理(一)因材施教 毫无疑问,孔子是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实施因材施教的大师。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因材施教论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之上。审理学认为人的遗传素质不同,即天赋不同。心理学认为个性又个别差异。而社会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材施教正是人的天生素质即禀赋的高低,人的个性差异和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去培养人才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基学生的不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无疑能够调动学生学习

11、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出人才,早出人才。 另外,孔子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类了“知人”。他说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攀迟问知,他的答复是“知人”他一生积累了不少了解学生的经验教训,并带有总结性的说过,“以言取人,失之宠我;以貌取人吧,失之子羽”“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知人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富有成效。考察学生的方法除了注意他们的言行之外,还采用与与学生交谈,以了解学生志向;个别观察等方法 。他经常和学生谈话谈心,经常和学生一起生活、探讨、随意回答问题,关注学生的言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二)启发式教学儒家教育中注重发挥人的

12、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启发学生自觉研究。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开创并实践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一词即由“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来。他认为启发,要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仅靠教师讲授是没有意义的,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他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即不可人云亦云,盲从别人。启发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同时也表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求学状态。他又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警。”这是孔子告戒教

13、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以做到因人启发诱导。孟子秉孔子之道也重启发,他主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三)教育内容传统儒学是非常重视人的伦理道德的。整个儒家体系是一个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仁学体系,而人的价值主要是指道德价值。这种道德价值体现了人的一种超越生物性的精神需要。荀子曾经指出,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有礼仪,“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扎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日常生活中来推行道德伦理。孔子则说“君子怀德

14、”,通过仁的概念来表述其道德观,并且提出要坚守仁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仁人君子在须臾之间不能离开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仁道。 在课程设置上,传统儒学是以“六艺”来教育学生的,对于“六艺”的具体内容一直有争议,但作者本人侧重于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六种教本是孔子在“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指导下,使“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六艺”摄纳了当时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知识的精华。(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孔子日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之。”以提高精神境界为主导,着眼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并由此而达到“人文

15、以化成天下”的思想,是“六艺于治一也”的实质。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分析,“六艺”教育初步将精神价值的三个方面知识价值、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起来,注意到美育与智育、德育、群育的内在联系,是实现完全人格教育的好教材。 传统儒家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相对于现代西方理性的科学管理精神,儒家以开拓人文和塑造人性为重点的管理智慧,对于当代的管理活动,有着独特的价值。传统儒学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儒家始终以“道”为志,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所追求的“道”,其实就是“人道”,即作为“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这也体现出传统儒学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而非以宗

16、教为本,是“有教无类”的,而非少数人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道德高尚的完善人格的人,从而构建出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教育体系。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因为教育对象 、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立足于人、面向人、为了人, 使人能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使人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充分展现 。重新思考儒家“人本教育管理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将会得到很大的启发。注释刘家和.“左传”中的人

17、本思想和民本思想,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论语宪问论语卫灵公论语学而孟子公孙丑上2论语雍也。子罕公冶长孔丘.论语里仁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荀子.荀子儒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6.参考文献1孟子藤文公(下)。2论语述而。3论语卫灵公。4论语学而。5论语宪问。6论衡效力。7论语雍也。8孟子离娄下。9张子正蒙注诚明篇。10 王阳明传习录( 下) 。11荀子.荀子儒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6.12孔丘.论语里仁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X)3.32,30.35.32.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中国儒家教育思想M. 青岛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