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67.35KB ,
资源ID:38386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386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徐州民俗风情.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徐州民俗风情.docx

1、徐州民俗风情徐州民俗风情概述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传统民俗渊远流长。唐尧时期,黄帝八世孙彭祖受封于大彭国(即今徐州市),彭祖擅烹饪,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者的象征。故徐州食俗至今仍或多或少存有彭祖养生保健习俗的遗风。每逢喜庆之日,“姬子彭年,苏才郭福”,现仍是徐州人崇尚的楹联。从历史上看,徐州一带民间风俗曾大体经历过一个由柔变刚、刚柔相济的历程。秦代以前,“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尔雅)。“徐方,邹鲁旧国,尤有儒风”(通典)。秦汉以后,“风俗劲悍,有霸王之遗风”(图经),“西楚剽轻,易发怒”(史记货殖传)。“沛楚之民,急疾颛己”(汉书地理志)。“考其旧俗,人颇鸷悍轻

2、剽,其士子则侠任节气,好尚宾游。盖楚之风焉。”(隋书地理志)。宋代徐州知州苏轼在其上神宗皇帝书载:“其民皆长大,胆力绝人”,“汉高祖沛人也,项羽宿迁人也,刘裕彭城人也,朱全忠砀山人也,皆在今徐州数百里间耳,其人以此自负,凶桀之气,积以成俗。”明代中叶以后,徐州人的生产生活习俗渐有变化。“郡为舟车会通,颇称津要。往往趋商贩而薄耕桑。”(明正统三年彭城志)。直至清末民初依然。民国15年铜山县志载:“其民谨愿,鲜机诈,务农尚俭,无豪商大贾。居处服用率朴素,妇人无文绣金翠之饰,近乃稍趋华靡,士大夫质直,重然诺,耻标榜奔竟。文多贞节,士族家未嫁者足不出户。婚姻以门户相结,不贵仪物。丧大小殓殡相葬,一依通

3、礼。”从地理位置和现境域走向来看,徐州民间风俗习惯,既有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大同之处,又有境内从西到东的小异之别。俗话说“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祭灶”俗称“官三民四”,徐州城中不论官民,均在二十三日,徐州城东,直到新沂,祭灶均在二十四日。正月十五赏灯,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往东至古邳、邳县一带,鞭炮和灯少了,多出了“抛扫帚”火把的游戏。再往东至新沂一带,活动方式与邳县略同,但玩火把的时间,却是在二月初二日。食俗方面,徐州西部以烙馍、龟打、窝头、花卷等面食为主,北部临近山东的乡镇和整个徐州东部,主食则以煎饼(以原粮磨成糊状,摊在鏊子上烙成)、烙馍为主。娶亲之日,徐州一带

4、女方必须在中午12时前到达男家,但丰县西北数乡、新沂东南部数乡,女方到达男家的时间则必须在日落之后。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龙王庙烧香、抬龙王像游街求祈,认为“龙王一张嘴,遍地都是水”。往东至邳县,求龙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渊德公的内容。再往东至新沂,求龙王仅是第一步,随着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渊德公,求关圣帝君和地藏王菩萨。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徐州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爷),爆米花、炒糖豆表示惊蜇打雷。用柴木灰圈仓,仓中放铜元,以祈富贵,并用敲床桄、照烛光的方式诅咒毒虫。邳县一带,用草木灰圈仓,仓中埋五谷杂粮,祈五谷丰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虫。再往东至新沂一带,草木灰圈的仓中放炒熟了的杂粮,引鸟雀来啄食

5、,名为“吃虫”,以为可以使农作物免遭虫害。第一章生活习俗第一节服饰一、衣服(一)样式清末,徐州一带男子不论青壮年,均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郊区与远乡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开始出现在街头,但绝大多数人仍穿长衫,年节期间、庆吊、拜友作客时,须外加单马褂。妇女上穿大襟袄、大襟衫,腰系长裙,下穿长裤。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1949年以后,中山装、青年装普遍流行。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流行军装和工作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作服渐不流行,军装虽不如原来盛行,但至今类似警服等黄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有穿着。60年代后期以来,服装款式变化较多,窄裤腿、喇叭裤、西装

6、、牛仔裤、滑雪衫、T恤衫及各式裙子均先后流行起来。(二)色尚老年人多尚黑色。随着中山装的流行,蓝色已成为主要时尚。但农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仍穿黑色。中青年爱穿蓝色,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文化大革命中,遍着军装绿。70年代末以来,衣服的色尚朝五彩缤纷发展。少儿服装多尚红绿鲜艳的服装。幼时夏天勒肚兜,穿“牛腿裤”。牛腿裤的做法是把方布上角剪作半圆凹形,下角从中裁作二片,一片左右两角缝合而成。冬天上穿小袄,下衣为“连脚蹬”(鞋裤腿是连体的,不另外再穿鞋)。四五岁以前,穿“开裆裤”,裤有“袢膀”套肩上。五六岁时,即改穿“收档裤”,裤也不再带“袢膀”,而于腰间系裤带。再大些时,服装式样渐同成人,唯色彩

7、鲜艳些,衣服上也多带些动物、人物等图案为饰。二、鞋、袜、帽(一)鞋徐州人穿鞋,旧时盛行“双道脸”,即鞋面正中有一条缝线,至鞋尖处成鹰嘴形外翘。中华民国成立后,鞋式样大变,方口、圆口、尖口、小舌等都出现了。雨天穿钉鞋或钉靴(一种鞋底脚掌部钉十几个圆形鞋钉的高底鞋,矮帮为鞋,高帮为靴),鞋帮用桐油涂过,不透水。下层劳动人民,除冬天穿棉鞋或用草编成的“毛窝”外,其余时间也多穿草鞋。老年妇女有“木底鞋”、“大脚会鞋”。木底鞋的功用,类似于今天的高跟鞋。每逢会客、拜客等穿上,较原来的身高陡增寸许,不但在外观上,便是在心理上也比别人高出不少。1921年前后,城市中始有橡胶雨鞋出现,当时称为中山鞋或晴雨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胶靴才渐普遍)。1927年后,有少数人开始穿皮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棉布单鞋、棉鞋外,胶鞋如解放鞋、力士鞋、回力鞋及皮鞋等渐在广大劳动群众中普遍流行。60年代起,白网球鞋已出现,塑料凉鞋则普遍流行。80年代后期,一些高档鞋如“耐克”、“梅斯达”等也开始在部分青年中流行。徐州儿童,常穿虎头鞋、狗头鞋、兔头鞋、五毒鞋(鞋面上有5种毒虫形象)、绣花鞋及素面绿缎鞋。(二)袜子旧时男女式袜子,都是用白绸布或白土布缝制,袜底用线纳上花蝶、梅花针图案或“累”字,男用称“包脚布”,女用称“裹脚条子”。缠足妇女因裹脚布臭味大,讲究的人家,专备有熏香的软睡鞋。机制袜兴起后,很快普及

9、开来,替代了原来的裹脚布。60年代化纤品流行后,各种尼龙袜则流行至今。(三)帽男子旧时多戴毡帽、瓜皮帽,也有礼帽,夏季戴草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帽子多依部队的帽子式样和质料,但颜色另有蓝色、黑色,质料另有毛呢的。农村除上述帽子外,更多的是线织猴帽。80年代以来,青年人多不戴帽子,夏季除草帽外流行旅游帽,中老年多戴鸭舌帽。女子旧时头上多顶块蓝布手巾或青丝巾,60年代末以来城市中年轻女子有讲究戴毛线手工织帽的,式样多种。老人则戴青灯芯绒或平绒帽,也有戴毛线织的帽子的。儿童帽有“福巾”、“狗头帽”、“亮帽”、“老头帽”等多种。福巾外形略同于风帽。帽顶额两侧留两个洞,有半圆形盖,镶以羊毛或兔毛边以

10、代耳。额部与下片缝合而稍凸出,折回钉于下片。下片当额处,钉有“长命富贵”四个银字(或银小剪刀)以示吉祥,帽顶绣花,脑后钉二条丝涤,下各坠一绒球,并系之。两旁有二指宽的飘带,头有剑形,尖系小铜铃,头动则铃响,周遭镶花边。这种帽子,皆用水红或桃红缎子作面,以花绒或浅红布作里,中间加薄棉絮做成。狗头帽形状略同于福巾,但脑后部分较短小,无飘带。亮帽。又叫“格萎帽”。正面有“如意头式”、“蝴蝶式”、“虎头式”等。两端缝合宽约二指的“帽格萎”,使成圆形,中间裱以“袼褙”,以加大硬度。面及格萎上都绣花,戴时头顶部分露于帽外。这种帽,六七岁以上小儿就不再戴,多为家庭自制。现城中已绝迹,唯农村小孩偶有穿戴。老头

11、帽呈圆椎形,顶端有一大绒球,状如马戏团的小丑帽。三、发式、头饰清末,这里男子留发,只剃去额前及四周部分,发分三股编一条辫子垂于脑后,下端以黑色或红色头绳束好,名为“松辫”。民国以后,老年人剪去辫子,留成“披散毛”,中年人多剃光成和尚头,青年人多留大分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人多剃光头,中年人或剃光头,或留发为小平头、分头,青年人则多留大、小分头、大包头。80年代以来,青年人头型变化多样,留长发也在一部分青年中成为时尚。女子旧时也编辫子,未婚者垂于脑后,婚后窝成纂盘在后脑上,以包网包上系好,上饰金银或铝铜质的纂心花、簪子、荷花针、纥针等。青少年女子戴耳坠子,手戴银镯和花戒指;成年女子戴耳圈子

12、,指戴铜顶针,有钱人家戴金戒指,老年妇女戴耳丁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章后,女子的独长辫多改为双长或双短辫,婚后多剪成散短发,俗称“二刀毛”。当时有“二刀毛打牙子,洋袜吊带裤衩子”的说法。头饰至文化大革命时基本取消。70年代末以来,女子发式除老人外,变化多样,烫发者甚多,头饰也日益恢复并朝多样化发展。第二节饮食一、主食徐州人历来以面食为主,本世纪70代以前,一般人家,多以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为主,麦面甚少。而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城乡人民主食即以麦面和大米为主了。徐州人习惯的主食品种有:(一)烙馍徐州人最爱吃烙馍。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白面)烙成,厚约O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吃到口里,柔韧、筋

13、软、有嚼头,既压饿,又有健齿作用。用烙馍卷上各种菜肴,或烙时放进各种馅料做成“菜合子”,吃来味道更佳。(二)拍打俗称“龟打”。即以手将面团略略拍按,使成约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约龟背大小),放在锅内或鏊子上烙炕成熟。多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干面、豆杂面做成。有时也用少许麦面包进上述某种面做成,便于下咽。60年代中期以来,徐州城中已少见有人做。80年代以来,随着杂粮在主食中的日益减少,农村也渐渐绝迹。(三)喝饼子如巴掌大小,烧菜时,锅中略多放些水,将面饼贴在锅内壁上沿一圈,盖上锅盖焖菜,菜好时,饼也就蒸熟了。表面松软,背面贴锅的一面结成一层黄壳,脆香可口。(四)窝窝头均以杂粮面蒸成。其中山芋干面

14、做的窝头香甜、筋软可口。亦或将窝窝头切成片炒炒吃,别有味道。60年代以前,徐州杂粮多,主食离不开窝窝头,而且菜少,多蘸点辣椒酱吃,故有“窝窝头,蘸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说。(五)二抹头介于干饭(米饭)、稀饭(米粥)之间的稠米饭。可咸可甜,是过去生活困难时好做的一种饭。其它如干饭(米饭)、稀饭(米粥,其中小米粥较有特色)、马糊、面条(以绿豆面条最受欢迎)、馒头、卷子、煎饼、水饺等,各地大致相同,故略。但近年来,城市中快餐类增加了用白面做的煎饼,而过去玉米面煎饼却见不到了二、菜肴(一)热莱徐州人传统口味偏咸辣,做菜时烹、炒、煎、炸、闷、烧等各种方式俱全。但老人口中的“炒”,其实大多是烧或焖。80年代

15、以前,除年节或招待亲友外,平时较少吃荤菜近几年来,鸡、鱼、肉、蛋等已为家庭中的常见菜。(二)小菜在传统上,徐州人好自做小菜春天腌咸蛋,夏天晒面酱、西瓜酱,秋天晒盐豆、拐辣椒酱,冬天腌萝卜干、雪里蕻等。(三)蒸莱在中老年的食谱中,还保留着蒸吃野菜的习惯。有灰灰菜、地枣苗、扫帚菜、老鸹嘴、洋槐花、藤花、榆钱子、芹菜叶、桐蒿等。做时拌些干面粉,稍放些盐,放在笼上蒸熟即可。蒸菜原是旧时春荒时期的救命饭,“文化大革命”中,吃忆苦饭时,便做蒸菜吃。近年来春季菜市场中仍有卖的,但其作用主要是改换改换口味了。三、风味小吃(一)早餐它汤配水煎包,辣汤泡烙馍或配水煎包,热粥、豆浆配油条或糖糕、馓子、麻花。此外,尚

16、有油酥花烧、大小烧饼、菜合子、菜角、壮馍等。其中壮馍尤为徐州一绝。壮馍又名“锅盔”、“锅拍”,用未发酵的面做成。因为要求用硬面,很难用手揉动,而是将面团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面杖,一头固定、一头坐在身下,用身体的重量压擀面杖,用来揉面团,俗称此法为“腚踹面”。做成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放在平底锅上炕,炕熟后两面呈黄色,外皮酥脆,中间柔韧筋软,越嚼越香。(二)中餐把子大肉配干饭,再浇点肉汤,加几块同炖的油炸豆腐干。绿豆面条或丸子汤下绿豆面条。近几年来,特别时兴羊肉拉面。(三)晚餐小酒小菜,种类繁多。东部农村,习食面拌疙瘩汤,俗称“盐茶”。第三节居住一、四合房徐州传统上讲

17、究住“四合房”,即东、西、南、北屋俱全,围成一个院子。门朝南的北屋为主房(又名“堂屋”),一条甬道便从主屋门穿过南屋正中。习俗上,条件好的,院内铺满石板,稍次则从各房门连到院门口,仅铺在雨道上,甬道两旁种些花草。富裕人家,屋内用方砖铺地。主房正中供神像。没有宗祠的,把祖宗神龛供在偏房内。主房内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春凳俱全。卧室内窗明几净,箱、箧、柜、橱罗列,床帐被褥铺摆整齐。书房内设文房四宝。客厅里放置古玩、悬挂字画。二、大杂院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数家同住一大院内。一家人或二代,或三四代同堂(13间不等)居室一般无内外区别。炊具、炉灶也在屋内。上述房屋式样一般无大差别,仅从规模大小,用料优劣来

18、区分。上等房屋,以石条为基础,青砖砌墙,顶粱、木桁条、椽子等均用上等木料,屋顶覆小瓦。次一些的,屋墙外砖、内坯,俗称“里生外熟”;房顶瓦背上,用泥灰塞缝,俗称“翻瓦脊”。50年代以来,上述房屋均从青色小瓦改成青或红色大瓦。三、草屋、棚解放前,徐州城乡草屋很多,泥土墙,上漫红草、麦秸或小芦苇。除草屋外,另有居住条件更差的草棚、石灰棚,均极低矮,是用篱笆外漫泥土作墙而搭成,草棚、灰棚大多集中在徐州北关、东关及故黄河两岸,居民大都是家无隔夜粮的苦力小贩等。每逢炎夏雨季,这些聚居处臭气熏人,时疫多从这些地方引发。1949年后,草棚均被拆除。至60年代中期,草屋也终于绝迹。但乡村则是在1978年以后才开

19、始这种变化。四、公馆大院官贵人家,居住名称为公馆或大院,前面冠以姓氏称呼,如李(家)公馆,徐(家)大院等。公馆或大院的样式,多为三进院落,更讲究的如李二柱公馆,纵横各三进院落。大院的每所院落都有主房。主房比其它房间高大,由房主居住,有3间(室)或5间(室)两种。讲究的要修走廊。如不修走廊,便在左右依墙砌台,覆上条石,高与人腰齐,俗称为“扶手石”。3间(室)一明两暗(左右两间为暗),5间室则敞3间,故俗称“明三暗五”。主房左右为配房,由儿、媳居住。另有客厅、书房、储藏室等。有花园的人家,多将花园座落在院后,并设后门与花园相通。三进院落中,头门如果用“铁壳门楼”,门口必设置石鼓、闸板。门洞房内多住

20、佣仆。厨房设在院内左侧,厕所在院内右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馆、大院逐渐成为多家杂院。五、住宅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六七十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住宅楼渐渐兴起,均为公建房,但大多为简易楼,二三层高,且多家合用厨房和卫生间。70年代以来,住宅楼群叠起,多五六层高,每房自成体系,或一室、或二室、或三四室,均有厅房、厨房、卫生间。在居民聚居的小街巷内,因住房紧张,很多房屋被居民自己改造成二层楼(或新盖简易二层楼)。第四节行旅一、启行旧时凡有事外出,均翻检皇历,选择黄道吉日出门。出远门前,必到祖先神龛前叩拜,说明“不孝子(或孙)”外出原因、方向,祈请祖先神灵保佑。凡外出前一顿饭,家中必为之包扁食

21、饯行。凡外出做生意者,扁食多不捏严口,煮时扁食张开了,便说:“挣了!挣了!全挣了!”以求吉利。若扁食全部好好的,“一个也不挣”,就不好了。二、行旅工具(一)轿徐州的轿子,多用木板制眙(框架)。前帘以外,其余三面幔黑布,开小窗。轿内偏后处有坐板,前有轼,俗称扶手板。轿前敞开为门,门有布帘,分上下两截。上帘有小窗,可以从内向外探视。轿上有顶。轿身左右各有一长杠穿过,长杠两头楔有横木。轿分小轿(二人抬,俗称“二抗子”)、中轿(四人抬)、大轿(八人抬,俗称“八抬大轿”)。大轿为官府所用,巨族豪绅在婚娶时偶有用之。徐州习俗,名医出诊,必乘轻便小轿,接送已嫁出的闺女必雇轿。此外,婚嫁用轿为“四明轿”;丧葬

22、用轿为“引魂轿”;妓女坐轿为“绿呢轿”;囚犯上刑场均坐“无顶小轿”。民国时,普通民众用轿,可到老东门“王家轿行”、道衙门“马家轿店”去租。有的尼姑庵如“广慈庵”、“大慈庵”也出租轿子。(二)车车有人力车和畜力车之分,大致如下:独轮车:独轮车有两种,一种为“土牛”,车面为一平板,板下有两个撑子,当中一个木轮,四周钉铁皮护着,一人推,上面可坐23人。另一种为“洪车”,洪车又名“二把手”,车面中间有一凸形中空短木栏,左右为平板。车轮一半在板下,一半在短栏内。一人推,木栏左右可坐一人。推车时车把手两端系一宽扁带子,挂在后脖上。推车要求上身稳,腰要活。俗称:“推小车子不要学,只要腿腚磨得活。”马车:远途

23、货运或带客多用马车。徐州有专门营运的“马车档子”(又名“马车行”)。收费多视里程、人数、货物的数量而定。徐州官宦世家、豪绅巨贾,家中多自备马车,只供坐人用,出远门时,另附载货马车。人力车:人力车多为穷苦劳力从车主处租来,每天交车价(租车钱)。日军侵占徐州时期(19381945),人力车曾十分兴盛。人力车又名胶皮车(俗称“东洋车”),两个橡胶轮,上面载一车斗。车斗后侧有布棚,撑起后即可遮阳,也可挡雨。车厢内后有靠背,下有踏板。因乘客多要求快速,拉车人极为辛苦。巨商大贾、官吏豪绅、名戏子,往往备“包车”自用,以显气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人力车便绝迹了。自行车:1921年前后,邮政局出现了徐州

24、第一辆自行车,当时极为稀罕。不久,以自行车代步的情况便渐渐多起来时至今日,自行车便有些“车多为患”了。(三)驴在徐州,驴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曾时兴了很长时间。民国时期,徐州以毛驴“赶脚”的人极多,农闲时,更有许多农民加入“赶脚”的队伍。一般说来,中老年人、妇女好骑乘毛驴,价格也便宜,远路近路都很适宜。(四)船民国初年及以前,津浦铁路未通车时,从徐州南下,多乘坐运河船而行。第二章人生礼俗第一节婚嫁一、说媒过去结亲,先由媒人向男女双方家长提亲,双方家庭互派女眷去“相看”,同意后,将生时贴(上写生辰八字)交媒人去请卜人占算,俗称“合年命”,属相不相克即可。二、定亲男女双方家庭议定后,由男家设席请媒人

25、宴罢,互换启柬(男方上写“敬求金诺”,女方上写“仰答玉音”)。男方还要以茶叶、米谷及“压启柬”的金银首饰4包或8包交媒人转送女方,俗称“下聘礼”。此即定亲。贫困人家,往往借来“压启柬”的首饰,用后归还。三、过嫁妆迎娶日期由卜人选定后,婚日前一天,女方备“妆奁”及桌、椅、箱、柜等嫁妆,由男方鼓乐来迎。也有女方派人送去,男方设宴招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渐都改成女方送,俗称过嫁妆。邳、睢一带,男家在这一天用花轿和仪仗到女家,俗称“催妆”。过嫁妆的这天晚上,女子沐浴,不再进饮食(次日不得上厕所)。男方则请些男孩子在新床上睡睡,俗称“滚床”。四、迎娶婚日早晨,花轿先到男家,坐上一名男孩“压轿”,往

26、女家去迎娶。女家专有2人招待压轿童,馈送礼物后,另用车送回男家。女子则穿着男方特送的红袄、红裙及“定亲”时男方送的饰物,头上盖“蒙头红”(红绸),到吉辰时,由媒人“催妆”上轿。女子哭着上轿(以示舍不得离娘家),这时鞭炮声声、鼓乐齐奏,俗称“发嫁”。另有陪嫁娘2或4人乘小轿居后,新嫁娘的兄弟2人步行在花轿左右,送至半程而回,称为“送轿”。发轿途中,专门有人在桥、井、三岔路口等处贴一张青龙帖,用以避邪。花轿到男方家门后,先放鞭炮“赶鬼”,男方则关上家门数分钟,以示对新娘“局性”。而后再放花轿入门。有二位姑娘上前搀新人下轿,走红地毯(在新沂、古邳一带,地毯上用两只口袋交替传递,新娘走在上面,寓“传宗

27、接代”之意),跨过焚着松枝的火盆和马鞍,旁边有人念喜词,如:“新人跨火盆,辈辈出贵人;新人跨马鞍,辈辈做高官”。走到供桌前后,男左女右站好,由司仪主持,向北面叩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时鼓乐、鞭炮齐鸣,对面听不清人讲话,喜庆气氛达到最高潮。五、撒帐新人入洞房前,选一名儿女双全的年青妇女,把染红的枣、栗子(早立子)、花生、白果(结实果)、桂元等遍撒在床上,边撒边念喜词。古邳一带,前一日滚床时“撒帐”,但婚日这天,从新娘怀抱铜镜和保平壶下轿时起,便另有人抱着装满了麦麸、栗子、红枣的喜盒子,说一句喜话,往新娘身上撒一把这些东西,如:一撒荣华和富贵,二撒金玉庆满堂,三撒三阳来开泰,四撒

28、四季平安康”十撒唱毕,撒喜即结束。六、坐帐新人“拜天地”后,由领亲人分持花烛导入洞房。新娘端坐在喜床上,称为“坐帐”,这时,由新郎上前揭“蒙头红”,然后坐在新娘左边,新人同饮交杯酒。七、薅脸有妇女为新娘以红线“薅脸”(绞掉脸上的汗毛),薅毕,取红鸡蛋在脸上滚,同时唱喜词,喜词多为:“薅脸要红线,滚脸要鸡蛋,今天吃喜酒,明年吃喜面(指生子)”。另外,在门外烧锡箔,称为“烧喜纸”。八、分大小由司仪按拟好的名单,从辈份最高,年龄最长的亲属开始,依次唱名,被唱到的接受新人的叩拜,同时送给新人一份“见面礼(钱)。”九、婚宴分大小结束后,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即入宴,“喝喜酒”,新人要轮桌向客人逐一敬酒。十、

29、送房古称“合卺”,即将新郎、新娘送入新房喝交心酒,(又称“交杯酒”)。新房内设席,由新郎新娘坐正席,大家轮流向新人敬酒。说喜话人大唱十杯酒歌,歌词有旧有新,均为群众自编,如“一杯喜酒敬新郎,北伐司令冯玉祥,打敌人,谋略强,四路进军打北洋”,“三杯喜酒喜笑欢,开国领袖孙中山,创革命,他在先,英勇奋斗四十年”。另有唱睢宁县真人真事的,如“九杯喜酒大家喝,睢宁县长姚尔觉,办学校,讲科学,剪小辫来放大脚”。十一、闹房婚宴结束后,闹房便开始,参加闹房的均为新人平辈及小辈的人。念喜歌、劝新人饮酒,出各类闹喜凑趣的玩笑。也有人对新人作极不雅观的“闹喜”言行。对新娘来说,闹喜是一道比较难过的关。十二、听房闹房

30、至鸡叫时,客人渐散,陪嫁人替新人升冠(冠谐音官即脱帽)脱靴(退鞋),将房门关闭后退出。新郎登床卧下,新娘则坐在窗前,看守桌上的长命灯。窗外多聚一些人听房。如屋内新人不讲话,窗外的人便故意逗趣,促其讲话。天亮后,新娘整装出房,向公婆请安。十三、瞧两天、祭祖、回门婚后第二天,新娘的兄弟要来瞧看,俗称“瞧两天”。第三天,新婚夫妇乘披红的小轿去拜祭祖宗,称为“三日祭祖”。这一天,新娘要下厨,烹鱼,合家吃团圆饭。第四天,岳父母派人接女婿、女儿“回门”。回门期间,女家亲戚陆续接新娘,直至一个月,再由新娘的父母接回住几天,称为“接对月”。以上种种习俗,到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时仍相沿习。但城市中把“蒙头

31、红”改为彩红彩球,名为“披纱”,披于新娘头上,下拖至地。另戴墨镜一付。抗战胜利后(1945),有个别家庭以汽车代替轿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轿子完全不用,有条件的家庭,大多借汽车迎娶新娘,农村则时兴手扶拖拉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新婚姻法提倡并保护婚姻自主,“合年命”、“过启柬”的习俗渐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轿子的废除,“局性”、“走红地毯”、“跨火盆”、“马鞍”等习俗曾一度废除。“拜天地”改为对着毛主席像行鞠躬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拜父母”夫妻对拜”,也改为鞠躬礼。文化大革命后,虽然迎娶新娘用轿车,依然要“局性”,鞭炮照放,但“驱鬼”的含义已完全改为庆祝。“闹房”虽一度恢

32、复,但近几年渐无,农村则依旧。结婚三天后“回门”习俗仍有,但不再有“接对月”。除传统婚礼外,文化大革命后期,旅游结婚则渐成为一种风尚,不再大操大办。但近几年,旅游结婚略少于以前,有的新婚夫妇在旅游结婚前或归来时,仍要摆宴席请客近几年来,有不少新人着西式礼服举行婚礼。第二节生育一、送催生糖孕妇临产前半月,娘家要送红糖、挂面、鸡蛋、炒米4包,称为“催生糖”。二、报喜婴儿出生后,稳婆(接生婆)为婴儿落脐,洗澡,(现均改为到医院生育),并烧喜纸向祖先报喜。7天内向各处亲友送红鸡蛋“报喜”,男孩送双数,女孩送单数。三、送粥米婴儿生育后半月内,接到“报喜”的亲友及产妇娘家要送红糖、鸡蛋等2包或4包,条件好的,用大喜盒2至4架,装上丝绸衣料、儿童服装、小被褥、小床帐、玩具、金银饰器等。1978年以来,送粥米的数量增多,质量增高,除上述物品外,有的还加上儿童手推车或儿童脚踏车等。“报喜”鸡蛋也改由这时交“送粥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