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2.06KB ,
资源ID:38383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38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分析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分析题汇总.docx

1、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分析题汇总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一案 例 题(案例一)背景材料: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 1.99 km ,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 6 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道路结构为: 15 cm 沥青混凝土面层, 48 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工期为当年的 2 月至 9 月。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 5 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

2、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问题:1、 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2、 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答案:1、该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管线,现况路口交叉多,交通流量大,周围又是居民区。因此,项目经理部队建设进行现场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此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根据施工情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以及水、电、热供应方便的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材料库房。(2)施工区域现况地下管线复杂,涉及产权单位多,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如现

3、况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等,与新建管线有矛盾,应协商解决。(3)拟建道路与多条现况道路相交或顺行,且部分道路车辆较多,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如社会交通便线和施工便线的设置、路口交通等,做到施工、居民出行两照顾,并注意施工与交通安全。(4)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拆迁工作。2、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层质量控制:(1) 严格控制路床施工质量,平整度、压实度的抽验合格率应达质量标准要求,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 石灰粉煤灰砂砾进场时,需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来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级配符合要求,且无明显离析现象,外观不合格严禁使用。(3) 应掌握随输送随摊铺随碾压成活。(4) 摊铺前,

4、检查土基纵断高程、横坡、宽度以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土基平整,如有缺陷及时修补。(5) 根据设计厚度基层分三层摊铺,每层厚度均为 16 。(6) 碾压前检查其含水量,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2% 范围内碾压。(7) 注意养护期内的养护。禁止重型施工车辆通行。(8) 本工程施工时处于雨期,应充分考虑制定雨期施工措施。3、工程中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单位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应对总包单位即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应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案例 2 )背景材料:1、 某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乡结

5、合部,道路结构层为: 4 改性沥青混合料 AC - 13 表面层; 5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 20 I 中面层; 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 25 I 底面层; 36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30 12% 石灰土底基层;结构总厚度为 81 。路线全长工 2.98 km ,主路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施工红线范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拆迁物,如各种树木、高、低压电杆、民房等,业主要求工期为当年 4 月 1 日至 7 月 30 日。2、 由于工期紧迫,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部经理签批后开始准备施工,搬移拆迁物,建工地临时设施,导行交通等。3、 道路施工正值雨季,施工单位做了雨季施

6、工准备,购置了防雨物资,要求值班巡逻,发现险情立即排除。4、 对填土路基施工要求按 2% 4% 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时,应换灰土或砂石重做。施工单位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只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压几遍就可以达到质量要求。问题:1、 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签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效?准备工作中如何解决矛盾?2、 基层雨季施工方案是否善?应补充哪些内容?3、 填土路基雨季施工更应强调哪些做法?4、 工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特点的认识是否全面?请补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要点。答案:1、 施工组织设计应有项目经理部的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审批手续,才能生效,项目部经理签

7、批就执行是不对的。搬移拆迁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树木、电杆要找园林、电力部门,对民房要找居民充分协商,按政策办事,切不可强行施工,引发矛盾。2、不完善。应补充:() 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 工期安排紧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3、工程特点集中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分段突击,本着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4、不全面。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施工温度(拌制、摊辅、碾压)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高 10 20 。改性沥青混合料要随拌随用,如工程量大又需集中供料,需要储存时不宜超过 24 h ,储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 1

8、0 ,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现象。运输中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摊铺后紧跟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因厚度为 4 ,可采用高频低振幅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接缝:纵向缝采用热按缝,横向缝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案例 3 )背景材料:某斜拉桥塔柱基础长 30 m ,宽 40 m ,高 10 m ,系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施工总体进度安排,正逢冬期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大方量的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适合于蓄热法养护,属常规的做法,没有较多的技术含量和难点,故没有作为一个专题编制专项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按常规做法外,又有针对性地决定采取了以下措施:1、 为

9、提高入模温度,采用热水拌合混凝土;2、 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提高和易性;3、 使用 52.5 级硅酸盐水泥;结果,使混凝土产生许多裂缝。问题:1、 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机理是什么?2、 分述上述措施是否妥当?依据是什么?3、 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控制措施?4、 从总结教训出发,按照城市桥梁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应注意突出重点,请问对于哪些情况,在确定施工方法时应详细而具体,不仅要拟出操作过程和方法,还应提出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必要时应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答案:1、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内部与表面产生很大

10、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质量;2、 上述措施均不妥当。(1) 用热水拌和混凝土固然可以提高入模温度,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是要求降低入模温度。即便是冬季,也应控制在入模时不冻结为度。因为自身水化热足以能够保证混凝土不遭冻害。(2) 增加和易性,可以通过其他无副作用的手段。此时,非但不应增加水泥用量,还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3) 52.5级硅酸盐水泥属于累积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增加水化热;应使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1)

11、 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2) 控制水化热;(3) 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4) 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1) 减小浇筑层厚度(不宜超过 2 m ),分块浇筑时,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50 ;(2) 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3)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4) 冷却骨料,或加入冰块;(5) 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石块;(6) 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7) 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8) 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9) 区别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

12、分别采取浇水、覆盖、积水等相应的养护方法。4、下列情况中,确定施工方法应该详细而具体:(1)工程量大,在整个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2) 施工技术复杂的项目;(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健作用的项目;(4) 不熟悉的特殊结构或工人在操作上不够熟练的工序。案例 4 )背景材料:某桥梁工程采用沉入桩基础,在平面尺寸 5 m 30 m 的承台下,布置了 145 根桩,为群桩形式:顺桥方向 5 行桩,桩中心距为 0.8 m ,横桥方向 29 排桩,桩中心距 1 m 。桩长 15 m ,分两节采用法兰盘按等强度接头,由专业队伍分包负责打桩作业,合同工期为 2003 年 8 月 1

13、 日至 8 月 15 日。承包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了如下方案:1、 为方便预制,桩节长度分为 4 种,其中 72 棵上节长 7 m ,下节长 8 m (带桩靴); 73 根上节长 8 m ,下节长 7 m (带桩靴);2、 为使桩间土挤密,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3、 为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施工中,由于计划不周, 8 月 10 日出现了预制桩供不应求的现象,为减少打桩机的停机候活费用,调用了 7 月 20 日至 22 日预制的、混凝土已达到 100% 设计强度的桩。问题:1、 分述上述方案和做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正确

14、的做法。2、 在沉桩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暂停沉桩?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 在沉桩过程中,如何妥善掌握控制桩尖标高与贯入度的关系?4、 总包和分包,对于项目安全控制责任是如何分工的?答案:1、 上述方案中:(1) 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KJ 041 - 2000 )(下同)规定;(2) 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顺序应从中心向四周进行;(3) 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时,应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调用 7 月 20 22 日预制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 100% 设计强度的桩做法,不符合规范规定。因为虽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了 100% 设计强度,但龄期仅有 19 21 天,不足 28 天。此处

15、是强度与龄期双控。2、 在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 首先明确,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高为主。当桩尖标高等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 100 左右(或锤击 30 50 击),如无异常变化时,即可停锤;若桩尖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得多时,应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研究决定。4、 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承包方的管理。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分包方面军

16、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方;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方,应令其停工整改;承包方应统计分包方的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方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考试大_一级建造考试(案例 5 )背景材料:某高架桥工程,其中有三跨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需现场浇筑,跨

17、径组合为 30 m+40 m+30 m ,桥宽 18 m ,桥下净高 9 m 。模板支架在已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的专项设计。项目经理为节约成本,就地取材,使用了附近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结构形式,在浇筑主梁混凝土的过程中,承重杆件产生变形、失稳,导致支架坍塌,造成一人死亡、两人重伤的安全事故。1、 项目总工编制了变更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即付诸实施。2、 方案中对支架的杆件强度作了验算。3、 项目经理按一般安全事故进行了处理,对死、伤者家属做了抚恤、补偿。问题:1、 变更方案审批程序是否正确?应当怎样做?2、 对支架的验算是否全面?3、 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主梁时,支架与模板应满足哪些要

18、求?注意哪些事项?4、 该安全事故,应依据什么标准,定为哪个等级的事故?5、 事故处理程序是否正确?对安全隐患与事故应按什么规定程序处理?答案:1、 该变更方案的审批程序不对。项目经理批准后,仍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按有关文件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2、 对于支架的验算不全面。应包括稳定、强度、刚度三个方面的验算。3、 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是:(1) 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符合规范要求。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1.3 ;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 1/400 。(2)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

19、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3) 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4、 有关文件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1) 死亡 2 人以下;(2) 重伤 3 人以上, 19 人以下;(3) 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以上,不满 30 万元;该事故应定为四级重大事故。5、项目经理的事故处理程序是不对的。对安全隐患与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是:(1) 安全事故报告: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20、。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2) 事故处理: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3) 事故调查: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4) 调查报告: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案例 6 )背景材料:施工技术文件是工程建设的内业成果,是工程建设过程控制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它能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质量认证机构在对某施工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

21、证审核时,发现以下情况。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编写后报公司进行了评审,并经公司技术科科长签批下发实施。2、项目经理部总工结合现场情况的变化,对原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 T 梁的安装安案进行了变更,并编制了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实施。3、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项目经理部总工组织了钢筋、模板、混凝土、架子多工程的联合技术交底,由施工员代表各接受交底方,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上签了字。4、预应力孔道摩阻值测试报告中,给出了测定结果,施工员看后,决定继续张拉。5、对以下材料、设备做出了合格证书,并有出厂检验报告原件;(1)某批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并有出厂检验报告原件;(2)2003年 6 月

22、1 日生产的水泥,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 2003 年 9 月 5 日使用前复试合格。(3)2001年5月5日购进并入库封存的预应力张拉用的压力表于2003年9月预应力张拉时,调出直接使用。问题:指出上述哪些是不正确的做法,分别说明正确的做法。答案:1、做法不正确。公司技术科是参与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科室之一,经授权也只是起组织作用的科室。其科长无权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正确的做法是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2、此做法不正确。结合变化了的情况,修改、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是正常的。但变更方案应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履行变更审批程序。3、做法不正确。此次施工技术交底的对象是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

23、、架子工。他们是接受交底人,应由这些工种的班、组长签字。4、预应力孔道摩阻值测试报告中给出的孔道摩阻值属技术参数,按规定应由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参数进行判别、签字认可。施工员没有资格处理这项数据,所以施工员看后,决定继续张拉是不正确的,应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处理。5、(1)对于钢筋做出合格放行、投入使用的决定是不妥的做法,缺少充分的依据。尽管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并有出厂检验报告,甚至是原件,但按照有关规定,需做进场复试。复试合格才准使用。(2)对于水泥的放行是有依据的,经复试合格才使用,故是正确的。(3)对于压力表而言,库存已两年有余,未经检验合格,又未经配套校验就直接使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

24、做法是:送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验,取得合格证书后,再与欲组合在一起配套使用的张拉机具进行配套校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案例7)背景材料:某输水管线工程,采用DN1400钢管,埋深在地表下56m,管线沿途土质为粉砂土,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11.5m,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求干槽施工,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问题:1、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施工降水工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对降水井平面布置有什么要求?2、阐述防止大口径钢管竖向变形的措施。答案:1、按照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第3.0.2条规定,降水工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任务要求降水

25、范围、深度、起止时间及工程环境要求;了解掌握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涵洞工程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地面高程与基础地面高程;基坑(槽)、涵洞支护与开挖设计;相邻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基础结构和埋设方式条件等。(2)搜集降水工程场地与相邻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勘察等资料以及工程降水实例。(3)进行降水工程场地踏勘,搜集降水工程勘察、降水工程施工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及有无障碍物等现场施工条件。按照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第6.3.1条规定,降水井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条状基坑宜采用单排或双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的一侧或两侧,在基坑端部,降水井外延

26、长度庆为基坑宽度的12倍;选择单排或双排应以预测计算确定;(2)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呈封闭状布置,距边坡线12m;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单个降水井;(3)对于长宽度很大、降水深度不同的面状基坑,为确保基坑中心水位将降深值满足设计要求或加快降水速度,可在基坑内增设降水井,并随基坑开挖而逐渐失效;(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应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一倍;(5)采用辐射井降水时,辐射管的长度和分布应能有效地控制基坑范围;(6)降水井的布置可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加密,排泄方向适当减少。、大口径钢管弹性变形大,施工中操作不当易使大口径钢管产生较大竖向变形以至失稳,严重影响使用功

27、能。防止大口径钢管竖向变形的方法有:(1)大口径(管径1000)钢管运输过程应加竖向支撑,并不得多层叠放运输,运至存放场地也应单层排放。(2)为保护钢管保护层,沟槽底的砂垫层,压实度不得低于95%。(3)回填土前,管径1000的钢管必须施加竖向支撑,间距按管径不同确定,一般不超过3m。支撑要尽量使钢管竖向直径大于横向直径。(4)回填钢管下腋角时,其压实度不行低于95%,或用粗、中砂洒水回填振实。钢管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必须95%。(5)回填完毕待管顶上方土层下沉稳定后,再拆除管内支撑。(6)雨季回填土要注意土源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沟槽内积水,淤泥必须清除,以确保回填压实度符合标准。 冬期回

28、填土严禁使用冻土。案例8)背景材料:某施工企业中标承建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能为15万t污水处理厂工程,为防止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等薄壁钢筋混凝土排水构筑物产生裂缝,施工时采取了如下措施:2、加大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3、增加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扩散度。4、选择在低温时浇筑。5、为了能尽早拆除模板,加快模板周转,采用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的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结果事与愿违,混凝土仍出现了裂缝。问题:1、指出上述不正确的措施,并说明原因。2、叙述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3、试述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答案:1、上述措施中,除第三项外,均不正确。(1)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

29、于混凝土浇筑是有必要的,可选用其他可靠的办法。加大水泥用量会增加水化热,混凝土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裂缝。(2)混凝土的扩散度应控制在一定的指标范围,不可过度加大。用加大坍落度的办法,既增加了水泥用量,也增加了用水量(为保持水灰比不变)。其带来的副作用是增加了水化热,也加剧了混凝土的干缩,导致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3)为避免混凝土结构物内外温差过大,应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减少温度裂缝。2、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砂和碎石要连续级配,含泥量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水泥宜为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性能可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化热。(

30、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在满足配合比设计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前提下,宜适当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降低水灰比;通过使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化热峰值。(3)合理设置后浇带:对于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间的较大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4)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动工作: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动,并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重点部位还要做好二次振动工作。(5)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首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且不应大于25,使混凝土凝固时其内部在较低的

31、温度起升点升温,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其次,采取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等措施,使内外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减少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6)对于地下工程,拆模后及时回填土控制早期、中期开裂。3、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是:(1)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2)构筑物满水试验要点注水: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外观观测: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在充水过程中,对池外观进行检查,渗水量过大时停止充水,进行处理。水位观测: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