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经典教案等腰三角形一、 等腰三角形含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常见题:已知两边长和第三边,求周长。例题: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5,求周长,注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例如:已知AB=AC,B=C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注意: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有三线合一。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4.
2、 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如图) 求证:AB=AC 证明:AD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 B=C, AB=AC(等角对等边)练习:已知:如图,ADBC,BD平分ABC 求证:AB=AD 证明:ADBC, ADB=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D平分ABC, ABD=DBC, ABD=ADB, AB=AD(等角对等边) 例3如图(1),标杆AB的高为5米,为了将它固定,需要由它的中点C向地面上与点B距离相等的D、E两点拉两
3、条绳子,使得D、B、E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4米,绳子CD和CE要多长? 分析: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解决这类型问题,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本题是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求腰长的问题一、复习知识要点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性质是: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
4、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二、例题例: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AE,BC=DE,ABC=AED,点F是CD的中点求证:AFCD. 分析:要证明AFCD,而点F是CD的中点,联想到这是等腰三角形特有的性质,于是连接AC、AD,证明AC=A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结论证明:连接AC、AD 在ABC和AED中ABCAED(SAD) AC=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又ACD中AF是CD边的中线(已知) AFC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练习(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 A顶角的平分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上的中线 D
5、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2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7cm B22cm C17cm或22cm D18cm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40 B50 C60 D30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A100 B100或40 C40 D805如图1,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A80 B90 C100 D108如图1答案: 1D 2B 3A 4C 5B 如图2 (二)、填空题6等腰ABC的底角是60,则顶角是_度7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
6、指_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n,则两个底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钝角是_9如图2,ABC中AB=AC,EB=BD=DC=CF,A=40,则EDF的度数是_10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 (1)AD平分BAC,_=_;_; (2)AD是中线,_=_;_; (3)ADBC,_=_;_=_11ABC中,A=65,B=50,则AB:BC=_12已知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要使ADBC,则ABC的边一定满足_13ABC中,C=B,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E=2cm,且DEBC,则AD=_答案:660 7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8(90+ n) 970 10
7、略 111 12AB=AC 132cm 1430海里(三)、解答题15如图,CD是ABC的中线,且CD= AB,你知道ACB的度数是多少吗?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请叙述出来与你的同伴交流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求证:ABC=ADC.17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答案: 15ACB=90结论: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6连接BD,AB=AD,ABD=ADBCB=CD,CBD=CDBABC=ADC17证明D=BED等边三角形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8、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求证:BC=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例5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ED与RtACB中,由于A=30,所以DE=AD,BC=AB,又由D是AB的中点,所以DE=AB 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 求:CD
9、的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DC中,AC=2a,而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等边三角形一、复习知识要点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二、练习(一)、选择题1正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
10、E交于点I,则BIC等于( )A60 B90 C120 D1502下列三角形:有两个角等于60;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B C D3如图,D、E、F分别是等边ABC各边上的点,且AD=BE=CF,则DEF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 4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B=30,AD=2cm,则AB的长度是( ) A2cm B4cm C8cm D16cm5如图,E是等边ABC中AC边上的点,1=2,BE=CD
11、,则对ADE的形状最准备的判断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形状答案:1C 2D 3A 4C 5B(二)、填空题6ABC中,AB=AC,A=C,则B=_7已知AD是等边ABC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AD与BE交于点F,则AFE=_8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条对称轴,分别是_9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的长度是_答案:660 7608三;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91cm (三)、解答题10已知D、E分别是等边ABC中AB、AC上的点,且AE=BD,求BE与CD的夹角是多少度?11如图,ABC中,AB=AC,BAC=
12、120,ADAC交BC于点D,求证:BC=3AD.12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求证:BCEACD;求证:CF=CH;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3如图,点E是等边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满足BD=AC,且BE平分DBC,求BDE的度数(提示:连接CE)答案:1060或12011AB=AC,BAC=120,B=C=30,在RtADC中CD=2AD,BAC=120,BAD=120-90=30,B=BAD,AD=BD,BC=3AD12ACB=DCE=60,BCE=ACD又BC=AC,CE=CD,BCEACD;
13、证明BCFACH;CFH是等边三角形13连接CE,先证明BCEACE得到BCE=ACE=30,再证明BDEBCE得到BDE=BCE=30、随堂练习,变式训练练习1:请同学们做课本51页的练习第一题,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补充一下题目:求等腰三角形个角度数:(1)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为36.(2)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为110.学生思考,练习,教师指导,并给出答案,之后引导学生对以上这种类型的题目存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其它两角时,(a)若已知角为钝角或直角,则它一定是顶角;(b)若已知角为锐角,它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本次变式训练中,教师
14、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地窖一定是锐角;(3)学生是否注意到可能的多种情况;(4)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是钝角,但底角一定是锐角。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练习2:已知:在ABC中,AB=AC,BD=DC. AD=4,BC=6时,求当时,求的度数。解:解: 练习2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来解题。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应用深化,巩固提高例:在ABC中,AB=
15、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BCAD课本例题,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之间的关系,书写解答过程。解:因为AB=AC, BD=BC=AD所以ABC=C =BDA, A =ABD(等边对等角)设C=x,则 BDA=A+ABD=2 x 从而ABC=C =BDA=2 x于是在ABC中,有A+ABC+C=180解得x=36在ABC中,A=36,ABC=72,C=72。通过例题讲解,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16、,参与意思,巩固所学性质。、课时小结请大家拿出前面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与小组同学一起结合图形指出你知道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教师重点关注:归纳、总结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程度;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并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等腰三角形(不等边)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总和是( )A3B5C
17、7D92在射线、角和等腰三角形中,它们( )轴对称图形A都是 B只有一个是C只有一个不是 D都不是3如下图:ABC中,AB=AC,A=36,D是AC上一点,若BDC=72,则图形中共有( )个等腰三角形。A1B2C3D44三角形内有一点,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同时与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也都相等,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非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5ABC中,AB=AC,AB边的中垂线与直线AC所成的角为50,则B等于( )A70B20或70C40或70 D40或20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外角为130,则顶角的度数是_ 。2ABC中,A
18、B=AC,CDAB于D,CD=3,B=75,则AB=_ 3如下图:ABC 中,AB=AC,DE是AB中垂线交AB、AC于D,E,若BCE的周长为24,AB=14,则BC=_,若A=50,则CBE= _。4等腰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的比为1:10,则顶角的度数是_。5如下图:等边ABC,D是形外一点,若AD=AC,则BDC=_度。三、作图题(6分),只画图,不写作法。如左图:直线MN及点A,B。在直线MN上作一点P,使APM=BPM。四、解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3小题各11分)1已知:如图ABC中,AB=AC,BDAC,CEAB,BD、CE交于H。求证:HB=HC。2已知:如图:等边ABC,D、
19、E分别是BC、AC上的点,AD、BE交于N,BMAD于M,若AE=CD,求证:。3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D,BAC=120,AB+BD=DC。求:C的度数。选作题: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P是AD上一点,若1=2,PB=PC。求证:ADBC。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C2A3C4D5B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50或8026310,154150或530三、作图题(6分),只画图,不写作法。四、解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3小题各11分)证明:AB=AC,ABC=ACB(同一中等边对等角)CEAB,1+ABC=90(直角三
20、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同理2+ACB=90,1=2,HB=HC(同一中等角对等边)2证明:等边ABC,AC=BA,C=BAC=60在ABE和CAD中,BA=AC,BAC=C,AE=CD,ABECAD(SAS)2=1BNM=3+2,BNM=3+1=BAC=60BMAD,4+BNM=90,4=30BMAD,(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解:延长DB到E,使BE=AB,连结AE,则1=E。ABC=1+E,ABC=2EAB+BD=DC,BE+BD=DC,即DE=DCADBC,AE=AC,C=E,ABC=2CABC+C+BAC=180,BAC=1202C+C=180-120=60,C=20答:的度数是20选作题证明:作PMAB于M,PNAC于N1=2,PM=PN在RtBPM和RtCPN中RtBPMRtCPN(HL)ABP=ACPPB=PC,PBC=PCB。ABP+PBC=ACP+PCB,即ABC=ACB。AB=AC,1=2ADB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