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52.01KB ,
资源ID:38177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177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鲍敬艳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鲍敬艳阅读.docx

1、鲍敬艳阅读记叙文阅读(一)基本要点1、解题步骤(ABC三步法)A:粗读(整体感知) B:细读(解题) C:表达(答题)(1)整体感知带着问题阅读看标题、辨文体内容、思路(结构)、主旨 (2)解题分析a审题 b判断题型 c解题思路 d联系中心和上下文分析 答案要点(3)语言规范: 简洁:简洁明了。 完整:表意完整。 准确:不是病句,不产生歧义。 答案要写成满足简洁、完整、准确要求的朴素的陈述句。( 注:a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内容要求)、答题方法限制性条件(范围、字数、答题形式) b分析和判断题型从而明确本类题型的解题思路c根据解题思路和上下文分析从而得出答案要点 )2、树立整体阅读的思

2、想和整体理解的原则:任何问题都要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来理解。3、理解文章和解决一般难题/较难的结构题:整体理解+结构分析。 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化,具体地说,就是段落层次间的关系。包括段落间的关系,层次及层次间的关系;过渡、铺垫线索等结构上的作用。对于所有文章(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而言,一般意义上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只有三种:总分关系(含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结构分析,就是划分出文章的段落层次(包括全篇的层次,层次内部的层次,甚至自然段内部的层次),并根据各部分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各层次的关系,即作者的思路。 结构分析,除了从内容入手外,还要善于把握标志性词句。4、五

3、种表达方式:叙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记叙文篇如果是小说,在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方面,一般当做记叙文处理。阅读记叙文,在粗读时需要整体感知它的内容、结构(作者思路)、主旨,尤其是主旨(理解记叙文,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主旨即中心);对于那些含义深刻、影响我们对全文理解的关键性句子,我们要反复揣摩; 记叙文中,常用答题字眼有表现、表达、突出、写出等。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记叙文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4、如何划分记叙文的层次:按时间划分(找

4、表示时间的短语)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总分总(掐头去尾)(1)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2)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5、记叙的线索及作用:(1)可能是线索的:(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2)线索的特征:贯串全文,反复出现。(3)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

5、谨。(4)线索:属于结构上的作用的分析点。6、记叙文的标题(1)记叙文标题的含义。记叙文的标题同时包含内容含义和主旨含义两种含义。解题时,要通过标题的“内容含义”和“主旨含义”两种角度来分析。内容含义:指的是标题在文中的意思(或者说标题在文中所对应的什么内容)。主旨含义: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分析标题在文中的深层次含义(2)记叙文标题的好处(或作用)。分析标题的好处或作用,有四种角度(四点法):内容角度;主旨角度;线索角度;文采角度。其中前三种是主要的点。内容角度:看标题能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突出反映文章内容的重点。主旨角度:看标题能否揭示文章主旨或突出文章中心。(如果有,在答题时通常要做

6、具体分析,不能笼统言之。)线索角度:看标题是否作为文章线索贯串全文。(如果有,在答题时,通常在末尾加上“使文章结构严谨”或“使文章上下文浑然一体”)文采角度:如果标题有某种效果,如: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需要答出。考试时,通常主要考虑三种角度。(3)给文章选择合适的标题或给文章加标题。选词: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 核心事件 作者情感 主要考虑拟定的题目能不能满足记叙文标题的内容、主旨、线索等功能。7、记叙的顺序(叙述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或后发生的事情,再交

7、待发生在前面的事或原因)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把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放到前面,起强调/突出“某某内容”的作用。(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 插叙的作用,本质上是作用题的一种分支。分析插叙在文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有时在内容上或结构上都有作用;有时只有一个方面有作用,需要具体分析) 补充交代(原因/背景) 为下文做铺垫,使故事情节完整 内容 与对比,突出 表现/突出人物(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富) 表现/突出 (插叙部分对于表现中心的作用)插叙的作用 结构:铺垫、伏笔、照应、呼应、引出,使文章结构

8、严谨。8、写作手法:(1)对比: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举出来并加以比较,构成反差,形成映衬。 对比必须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比较答题规范:通过对比(或: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表达)。(2)衬托(侧面烘托):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一种艺术手法。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如以动衬静、以人物衬托人物、以景物衬托人物等。在衬托手法中,可以分出主次,以次衬主。衬托分类:用性质相同的事物衬托是“正衬”,用性质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答题规范:衬托/反衬了(3)欲

9、扬先抑(4)象征手法:是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答题规范:含蓄、形象地表现了(5)托物言志: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9、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表达效果)中考的修辞手法,一共有8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问“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答案=“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该句在内容上的作用”)+(“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1)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的判断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本体 判断句子是否有比喻修辞,不是看是否有 比喻 喻体 不是同一类事物 “好像”“似乎”等词,而是看是否 可比性 满足本体、喻体、可比性的三个条件 有相似之处 有时,本体或喻

10、体在句中不出现,但 只要满足比喻的三个条件,就是比喻 比喻的作用(表达效果)比喻的解题思路:属性判断法属性:喻体所表现的本体的属性,如:例句:他睡在床上,像睡在云里一样。 分析:把被子比作云,喻体“云”表现了本体“被子”的柔软。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柔软,表现了作者在被窝里舒适的感觉。 比喻的答题规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处:本体+属性)。如果该比喻句在文中还有深刻的含义或含有作者的某种感情,需要加到后面。如果该比喻句在结构上还有某种作用,也需要加在后面。(2)拟人 拟人的判断:把“不是人”的事物当做人来写,也就是人格化。 拟人的作用(表达效果)拟人的解题思路:还

11、原法把被人格化的事物去掉人格化的部分,还原该事物本来属性。如:例句:春天到了,柳枝在春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分析:柳枝在春风中跳舞,还原回来就是 柳枝随着春风飘动答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枝随着春风飘动的样子,体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拟人的答题规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处:本体+还原后的属性)。如果该拟人句在文中还有深刻的含义或含有作者的某种感情,需要在到后面。如果该拟人句在结构上还有某种作用,也需要加在后面。(3)夸张 夸张的判断:故意“言过其实”,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着意扩大或缩小。 A强调/突出,+(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夸张的作用答题规范 B生动形象地

12、表现了,+(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4)排比 排比的判断: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排比的作用的答题规范: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排比的部分生动形象,比如景物描写等)增强了语势, 强调了 (排比的部分强调的是某种内容或感情)(5)反问 反问的作用的答题规范:强调了 (+内容作用) (6)设问 内容:突出某些内容(答题示例:突出) 设问的作用 结构: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文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或注意【注】一个设问句中,可能一、二、三种作用,要具体分析,而且答案要具体。如:好老师是一盏灯相关题目,该文中的设问有内容和文采上的

13、作用;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相关题目,该文中的设问有结构和文采上的作用。!关于设问、反问和疑问 疑问是一种句型,凡是末尾带“?”的都可以归为疑问句,它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一样都是句子的类型。设问和反问是修辞手法,从句型看它们都属于疑问句。疑问句包含设问句和反问句,但除了设问和反问外其他的疑问句都不是修辞手法。如何区别夸张和比喻?夸张和比喻的判断,经常出错。如何解决?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用判断比喻的三个条件检验;二、看句中事物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他像从蒸笼里出来一般。(这是夸张,因为“他”还是“他”,性质未变) 他快乐得像只小鸟。(这是比喻,因为“他”和“小鸟”性质变了)也有极少数的情况,

14、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同时有两种修辞手法。10、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1)理解词语的含义词语的含义包括本义(辞典含义)和语境含义(上下文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就是根据词语的本义,理解它在文中的语境含义。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来理解。如果词语所在的句子是感情句、修辞句、人物形象句,还要联系感情、修辞、词语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来理解。(2)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语境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要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对于句义比较复杂或抽象的句子,有两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从关键词入手、从句子的浅层含义入手。从关键词入手:先确定决定句子含义的一个

15、或几个关键词,再按照理解词语在含义的方法分析出关键词的含义,整合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什么是关键词?关键词就是在句中有深刻含义的,能决定全句含义的词语。从浅层含义入手:先弄清句子的字面含义,再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上下文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理解议论文、说明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的方法与理解记叙文词语、句子含义的方法一样】11、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分析(1)什么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就是人物“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注意:在一篇文章中人物形象有整体性。(3)分析人物形象,就是通过分析人物在一定语境中的言行等来分析他是怎样的一个人。(4)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描写来刻画的。人

16、物描写的分类:按人物描写的对象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行动)、心理五种描写。外貌和神态的区别:外貌没有表情变化;神态是有表情变化的 按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还包括细节描写。(5)题型一:分析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需要简析的,需要简析的除了要概括人物的性格心理等,还要举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联系具体的材料即人物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来答);另一类是不需要简析的,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等就可以。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的所有与该人物有关的正面或侧面的描写入手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有时候是性格、有时候是品质、有时候是心理状态或人物情感)。分析人物形象时要

17、注意:要全,要把所有与人物有关的描写找出来,分类归纳;用词要准确,人物的性格特征林林总总,不要用一些套路化的词语去概括。常见考题:如:问答题。如:某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格题。如:第一栏全是人物的表现(人物的描写),后面一栏是对应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6)题型二: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属于作用题的一种类型。解题时,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解题方法是:通过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主要是性格特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从结构角度看,作用可能有可能没有,要结合作用题的分析方法里结构方面的要点具体分析判断。12、赏析题赏析题的三个要素:角度、文意、(所

18、选赏析角度所对应的)句型。常见角度:词语、修辞手法、句型句式、描写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文意:被赏析句子的在文中的含义。对应句型:(1)词语类:动词:用动词,生动地/传神地/准确地写出了(+文意)叠词: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写出了(+文意),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注:词语的运用的赏析,有时会遇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情况。(2)修辞类1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属性判断法),表现了/突出了(+文意)2 拟人: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拟人的还原法),表现了/突出了(+文意)(如果同时含有比喻和拟人,可以综合起来赏析)排比: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或生动

19、形象地写出了(+文意),增强了句子的语势和节奏感。夸张: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文意)对比: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文意)反问: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文意),加强了句子的语气。(3)句型句式类首先要弄清句子在句型或句式上的特点,再分析。如: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这段话进行评析。答案:角度A这段话以“云”为喻,形容出少女洁净柔美的形象和文雅飘逸的气质。角度B这段话用词生动,尤其“召唤”一词生动地写出老校长对“我”的熏陶和影响。角度C这段话以疑问句式表现出成

20、长的疑惑和惊喜。实例赏析这个句子: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答案: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一类人。(4)描写类人物描写:运用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了/突出了(+文意 比如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感情)+ 如果在文意上还有深刻的含义作用或感情,加在后面。环境描写:通过描写,(具体分析环境描写在这里的作用)(5)手法类对比:通过对比,突出(+文意),表现了(人物形象/中心等)欲扬先抑:先写(抑的什么),再写(扬的什么),突出了(+文意 通常与主旨相关),使文章有波澜。衬托:用衬托(或反

21、衬),表现了/突出了13、原因题记叙文中的原因题有三类。(1)第一类是简单型,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到。(2)第二类是复杂型,需要分析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原因,浅层次的原因通常是具体的事情方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与具体的事情有关联但有超越(超越到与之有关的人生/生命 层面),深层次的原因大多与文章中心或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处有关。(3)第三类是与心理活动/感情变化有关的原因题,如:某某某为什么流泪、为什么脸红等与人物的表情、神态或行为有关的原因题,因为它们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所以解题时既要分析到外在的原因(发生了什么事),还要分析到因此产生的人物心理或思想活动的变化,落脚点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答案通

22、常为事件+心理/情感 构成,在表示心理/情感时要用心理或情感类的词语且用词要准确。如:难过、伤心、委屈、无奈、感动、感激、赞美、痛苦、高兴、兴奋看似差不多,每个词语的内涵大有区别。此类原因题,是近年考试的重点,要结合中心、上下文和分析人物心理的方法。14、主旨题分析记叙文的主旨(或称中心)。标志:标题、开头或结尾,主要在尾部2个自然段的抒情和议论。概括文章的主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意图。在概括记叙文的主旨时,要避免“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15、语言运用题题型:仿写句子;比较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1)原句

23、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属于比较型的作用题)比较表达效果,要抓住两个要点,具体如下:对二者进行比较,答案要体现二者的比较,比如答出: A比B 好在哪里 首先,找出二者的差异点解题方法 :其次,分析差异点在内容、结构、文采上的作用(好在哪里的具体内容)如:题目:如果将第段划线句内容改为“你知道吗?其实现在花儿开得并不多,因为是春末,牡丹都开了,多是大红的花瓣”,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说说理由。答案:原句用省略号是因为阿姨在借助想象描绘花园的美景,所以说话断续,暗示了阿姨是一位盲人;用大蝴蝶的比喻是阿姨为了让女孩形象地感受到花的美。原句更能表现阿姨的善良和体贴。比较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首先要找

24、出原句和改句的不同点,然后逐一分析每个不同点的在表达效果上的优劣。在分析优劣的作用时,要综合全文理解基础上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进行分析。(2)句子的仿写句子的仿写有很多类型,仿写时,要注意每个部分都要和原句的格式相对应。如果是排比句的仿写,通常的要求是:句式一致,内容相关,语气和文采相似。16、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变化过程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部分答案,能在结构与表达方面提供参考信息。从题目答案的类型看,有三类。第一类可以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找到相应的表示心理或情感的现成的词语,把它们找出来就连成了心理或情感变化过程。第二类要我们自己分析人物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每个阶段的心理/情感都要自己概括。第三

25、类是有的词语可以找到,有的词语需要概括。心理/情感变化题的解题思路是:把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过程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划分为几个阶段(有的题目可以提供解题信息),再确定每个阶段的词语。如果在本阶段能找到能完全表示本阶段心理/情感的词语,就直接引用;如果不能,就自己概括。把各阶段的词语连起来,就是变化的全过程。 人物感情/心理变化的过程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关但不一定一致,即二者不一定平行。(事情发展变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也只能作为感情变化的外在参考)如:例1 题目:阅读全文,请用文中的词语表现“我”在教育瘦长男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感动 答案:生气 震惊 后悔本题中四个表示心理/情感变化的词语都在文

26、中,处于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例2 题目:面对自己的学生,“我”经历了从 愤怒 的感情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老师。答案:心酸 不安 愧疚 关爱学生、善于自我反思本题的第一部分四个表示心理/情感变化的词语都在文中,处于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上一道题不同的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主要针对这种心理变化过程来分析,有别于别的人物分析题目。 例3 龙眼与伞中有关心理变化过程的题目。17、材料题材料的梳理与概括材料题:梳理并概括出能表现“”的材料。解题思路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梳理出相关的材料,再进行概括。如果是事件类的材料在概括时,大部分采用“谁+做什么” 的句型模式,简洁明了,少数情况下也有例外

27、,要注意区别。在概括事件时,既要抓住“谁+做什么+(结果)”的主干结构,又要突出所概括内容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比如:概括一件与人物品质有关的事件,概括事件时就要突出人物的品质),可以用定语、状语对主干进行修饰。此类概括要具体,要具体到“谁+做什么(结果)”的程度。如果各个答案的主语是同一个“谁”,可以省略主语。18、主要内容及段意的概括(1)题型分析:内容概括题包括概括段义,有的是概括层义,有的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是概括事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等等。 决定一个段落、一篇文章的段义、主要内容的,是该段落、该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而不会取决于疑似中心句。(2)解题思路如果是概括段义、层义:

28、首先查找有没有能概括相关内容的中心句或总括句,如果有可以直接引用或稍加概括后引用;如果没有中心句或总括句,需要我们自己概括。自己概括通常有两种类型:如果该部分有重点内容,就概括重点部分的内容;如果有几个并列的内容,就把并列的几个并列点归纳成几个词语或短语,再组合起来。如果概括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是从各段段义入手,有的能找到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若没有再看文章有没有重点内容,如果有,把重点内容部分概括出来;如果没有,把并列的几部分组合起来(此与上文概括段义、层义类似)。如果概括的是记叙文中的整个事件,通常把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完整的陈述句表述出来。如果是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常常按故事的

29、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用简洁、完整的陈述句表述出来。(3)在表达规范上,如果是写人记事类的文章,表述语言的主干部分为“谁+做什么”,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随机加上修饰性的定语或状语。定语:对其中的表人或物的名词进行修饰。如: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年“我”在学校的事情。答案:在学校混日子的我因逃夜看录像被校方发现,被通知开除学籍。划线部分就是加的修饰性定语。状语:加“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目的、结果”等修饰。19、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揣摩人物情感开放性试题 首先要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分析人物的心理 其次要把握相关人物描写,获取信息 (因为人物的心理有时会透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

30、表现出来)在揣摩人物心理的时候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在揣摩人物心理时,还要善于整理理解的,要符合人物在文中的整体形象。揣摩人物的情感,与分析人物的心理有区别。心理包括情感,但不只有情感,因为情感必须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比如喜怒哀乐 揣摩人物的心理,除了联系中心、上下文、人物描写外,还要注意朗读理解。朗读理解就是在阅读时根据关键词、上下文语境、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等,读出重音、节奏、以及语气,便于准确理解人物感情。无论概括人物心理还是揣摩人物情感时,所选择的词语一定要是能表现心理/情感的词语(如果是表示情感,词语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且用词要准确。比如:伤心、难受、痛苦、感动、感激、委屈、赞美等等词语,每个词语的含义都不同,不能混用。20、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记叙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可以称为景物描写。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分法入手。 交代背景 答题时,答案要具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