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96.79KB ,
资源ID:38143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143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docx

1、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15 大禹治水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本文教学时,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

2、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板块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语,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2.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通过图片识记会意字“灾”,想象画面认识“洪、毒”等字。3.指导会写“洪、灾”等8个字,重点指导“洪、难、认、被”四个左窄右宽的字,会写“洪水

3、、经常”等16个词语,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4.理解“泛滥、挡水”等词语的意思,利用联系下文的方式理解“泛滥”的意思;利用猜一猜、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挡水”等词语的意思。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可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禹”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 1.看图片猜人物,了解“禹”。(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师引导方法:利用课文题目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词语可分组出示。2.同桌合作读。3.分组出示词语,利用语境认识词语。第一组:洪水 毒蛇猛兽 伤害 灾难 利用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办法认识词语。借助字理认识“灾”,并随机指导写“灾”字。第二组:教训 消退 恢复利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认识词语。课件出示:吸取( ) ( )农业生产 洪水( )第三组:仍然 继续 认为 被动强调“仍”字的读音。联系生活说句子认识“继续”。4.游戏“摘气

5、球”识字。(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泛滥”的意思,了解治水前的景象。自读课文,思考: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利用联系下文的方法了解“泛滥”的意思。借助图片理解“淹没田地”、“冲毁房屋”的意思,进而了解“泛滥”的意思。想象画面读。可以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展示读。齐读。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1.指导写“洪、难、认、被”四个左窄右宽的字。重点指导“被”的写法。“被”的“衤”极易写错,动画演示笔顺,强调:点要写平,横撇上扬,横在点下写撇,撇不超过横的左边。竖在撇的中间靠右处起笔。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

6、价交流。2整体感知 分析课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结合图片体会泛滥。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鲧和禹治水的句子。3.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鲧和禹治水的句子。引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挡”“继续”的意思,感受鲧的治水办法及结果。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鲧是怎么治水的,结果如何?运用猜一猜和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挡”的意思。抓关键词语“仍然”和“继续”了解治水失败,并联系生活实际用“继续”造句。展示读,可采用自已练读,同桌读、指名读的办法。齐读。用一句话说说本段的内容。(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3

7、.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鲧和禹治水的句子4.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了解“疏导”的意思,了解禹的治水办法及结果。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禹是怎么治水的,结果如何?运用联系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疏导”的“疏”的意思,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感受禹开通河道,引洪水入海的过人智慧。抓关键词语“终于”体会禹治水成功的艰辛。再读第3、4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大禹治水的艰辛?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抓“十三年、三次、一次”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之急切”,补充文外资源:三过家门,(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并创设情境朗读。引导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第3自然段的内容。借助图片,感受

8、禹治水的艰辛。课件出示:据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达“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借用图片理解“安居乐业”的意思,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联系上文,对比读治水前的景象。展示读,可采用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配乐指名读,齐读。(三)综合练习,运用实践1.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课件出示: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

9、,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2.指导写“道”“业”“产”三个字。重点指导“道”的结构,“业”竖的长短。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3.拓展阅读。女娲和人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界有了些生气。女娲想,应该再添一点儿什么,让这个世界更加生气勃勃。她来到一个水池旁,挖了些黄土,掺和了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小东西。女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说也奇怪,这个小东西一落到地上,就活了起来,高兴地叫着,欢喜地跳着。女娲心里充满了惊讶和喜爱。她捏呀,捏呀许多活泼的小生灵从她手里落到地上。她捏累了,就找来一根藤条,蘸上泥浆向地面上挥舞,溅落的泥点居然也变成了一个个

10、活生生的人。从此,大地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世界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可是,人总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使人类延续下去呢?女娲又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思考交流:女娲是怎么造人的?(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课文。人们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流传千古。当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chn do ju xn di ln zh ln dn wi d d xn bi xn二、多音字组词。 m( ) do( ) xn( )没 倒 行 mi( ) do( ) hn( )三、连线。淹

11、没 庄稼 察看 大河冲倒 农田 挖通 地形毁坏 房屋 劈开 洪水治理 洪水 引导 大山2.布置作业。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拓展阅读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板书设计:大禹治水 鲧 筑坝挡水 禹 疏导大禹治水 教学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认为本课的精彩之处在于: 一、把握教材特点,紧扣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奉献”,本节课 以“禹因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崇敬和爱戴的英雄?”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最初孩子们只能简单地认为大禹是为了治水而成为英雄,教学中,力图通过理解大禹为什么治水?(体会洪水带来的灾害以及父亲临终的叮嘱,有心想百姓

12、的胸怀)大禹怎么样治水?(让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大禹治水历经艰辛,治水成功)结果怎么样?(给人们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造福人民)最后总结出大禹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天下百姓,这种为别人付出不求回报,我们就称为奉献,回扣了单元主题。从“英雄”入手,回到“英雄”,其间诠释了大禹为什么是英雄,也将这一英雄形象变得高大、丰满。 二、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节课,我抓住一切可以训练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听、说、读的训练。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地学,独立地学,创造性地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课后,我

13、发现还存在着不足,在引导孩子自读自悟时,应根据他们的理解和体会,适时地加入朗读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这样,读和悟才能更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16 朱德的扁担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简洁平实,娓娓道来,既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时,抓动词“穿着、戴着、挑起”体会朱德的以身作则,并积累这样的词语。通过“朱德

14、的扁担”一词体会朱德的委婉拒绝。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但部分学生不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不能按正确笔顺书写。这篇课文的优势在于是寓言故事,孩子喜欢听,有切合实际,所以讲起来比较好学。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2.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借助图片认识“德、泽”,读准多音字“难”。3.会写“扁、担”等8个字,重点指导“扁、军、士”的宽窄,会写“扁担、同志”等12个词语。4.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

15、词语的意思。5.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可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朱德”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 1.看图片猜人物,了解“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是国家的领袖。)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扁担”的“担”读轻声,借助图片,认识实物。(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4.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

16、师引导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四)师生合作,集中识字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词语可分组出示。2.同桌合作读。3.交流难认的字。借助图片认识“泽”并简要介绍毛泽东。(毛泽东,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4.游戏“摘苹果”识字。5.指导读好长句子。先让学生初读,然后教师出示停顿符号,再让学生尝试读,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朱德同志带领队伍来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会师”的意思,了解井冈山的形

17、势。自读课文,体会红军的喜悦之情。了解“会师”的意思,指导读出喜悦之情。再读课文,体会形势的严峻。抓关键词语“不远处”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红军下山挑粮可谓困难重重。课件出示:师介绍背景:当时,红军遭到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展示读。可以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1.指导写“扁、担、士、志、伍”四个字。用添加辅助线的办法了解“扁、士、志”的宽窄。重点指导“扁”的写法。户字头撇稍长向左下伸展,第八笔竖在竖中线上。提醒学生注意“志”的卧钩要有弧度。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

18、练写,评价交流。2.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课件出示:扁担 同志 带领 队伍 常常 来回 白天 晚上 怎样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课文。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下节课我们研读朱德挑粮。2.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16朱德的扁担会师 敌人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拼一拼,写一写。 bin dn du wu tn zh sh q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反馈讲评。 2.识字游戏,巩固识字。3.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二)引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山高路陡”的意思,体会战士们不怕困

19、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自由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挑粮困难的句子。借助图片了解“山高路陡”的意思。抓“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体会挑粮路远难走,困难重重。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抓关键词语“每次”“争着”,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展示读,可采用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齐读。2.学习第3自然段,抓两个“一块儿”,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读第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同甘共苦 以身作则)借助图片认识“草鞋、斗笠”,抓动词“穿着、戴着、挑起”体会朱德的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用抓关键词和补充文外资料的办法,体会朱德的忙

20、碌。抓“又”字体会朱德委婉而巧妙的拒绝方式。再读,讨论:为什么朱德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抓“朱德的扁担”体会朱德委婉而巧妙的拒绝方式。展示读,可采用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齐读。(三)综合练习,运用实践1.指导写“师”“军”“战”三个字。“师”用色块提醒学生右边第一笔是横而不是撇。“军”用辅助线醒学生字的宽窄。提醒学生“战”的主笔长而有力,似弯弓待发。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2.拓展阅读。 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

21、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思考与交流:你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课文。 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使大家越发敬爱他。 2.布置作业。读孔繁森不懂就问发烫的手指程门立雪。板书设计:朱德的扁担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当堂检测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tng zh hu sh qun shu wi n hng jn shn chn shu zh shn n 二、多音字组词。ch ( ) tio( ) nn( )处 挑 难 ch ( ) tio( ) nn( )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例:

22、带领(队伍)坚守( ) 粉碎( ) 储备( )战胜( ) 帮助( ) 累坏( )课后反思: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

23、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块儿”这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

24、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17 难忘的泼水节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本课的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句来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借助“笑容满面”等词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另外,还要充

25、分用好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2.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和做动作识记“泼、踩、敲、驶”,读准多音字“铺、盛”。3.会写“忘、泼”等8个字,重点指导“泼、炮、龙”的易错笔画。会写“难忘、泼水节”等l2个词语。4.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三、教学时数2课

26、时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周总理和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泼水节的资料。泼水节是傣族的重大节日,时间为4月中旬。节日这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等庆祝活动。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泼”字,并指导书写: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二)自读课文,尝试学习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接读课文,提醒读正确翘舌音“驶、盛、祝、寿”和平舌音“踩、族”。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教

27、师引导方法:从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事三个方面来说。(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1.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可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2.同桌互助识字。3.重点指导难认生字。“铺”和“盛”是多音字,出示组词引导学生据词定音。“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4.借助词语语境,强化认读。容面容、容易、笑容满面 祝祝贺、庆祝、祝寿延年福祝福、幸福、福星高照 康小康、康复、身心健康度尺度、温度、一年一度 龙龙舟、龙灯、画龙点睛5.“摘桃子”游戏识字。(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第1、2自然段,认识“凤凰花”,感受1961年泼水节的难忘。自由读,思考:为什么这个

28、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利用图片认识“凤凰花”。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特别”就是“非常、十分”的意思。交流、补充资料认识“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勤政爱民、关心百姓,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板书: 敬爱的周总理)抓住重点词读。可以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展示读。(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书写“忘、穿、令、炮”4个字。重点指导易错字“炮”,右边的“巳”要与“”区别。提醒上下结构字的写法,“忘”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2.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课件出示:难忘 泼水节 火红 因为 花炮 四面八方 (六)课堂总

29、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1986年的泼水节是最特别的最令人难忘的节日,这一天到底是什么样的,下节课继续学习。2.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17 难忘的泼水节 敬爱的周总理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听写“难忘 泼水节 火红 因为 花炮 四面八方”等词语,重点关注“泼、炮”的正确书写。2.再读课文,思考: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画出相关的语句。(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赶”“一条条、一串串”等词语,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自由读,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赶”有“快走、竞走、争分夺秒抢时间”的意思,写

30、出了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把“一条条、一串串”换成“一条、一串”,对比感受,体会“一条条、一串串”写出了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人民欢迎周总理隆重的场面。想象画面读,感受热烈的气氛。朗读展示,交流评价。2.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笑容满面”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自由读,找出描写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板书 笑容满面)借助图片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再读,画出描写周总理跳舞的句子。(板书 跳舞)借助图片认识“象脚鼓”,通过做动作演一演,体会“接过、敲着、踩着”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想象读。可采用练读、同桌读、比赛读等方法。齐读。 3.读第5、6自然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