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12KB ,
资源ID:381301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13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x

1、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汉语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汉语史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 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二、课程简介汉语史课程是语言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从历史发展地角度系统地介绍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从而探索汉语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本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是了解部分;第三章词汇、第四章语法是讲解和讨论的重点:第一章绪论是本课

2、程的总论部分,在介绍汉语史的学习对象和任务的前提下,着重分析讲解汉语史的研究方法及汉语史的分期、目前汉语史研究现状及意义等;第二章汉语语音发展史,简要介绍语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重点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汉语词汇发展,分别介绍上古、中古、近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概貌,分析汉语词汇发展的基本趋向,重点介绍专书研究和常用词演变研究;第四章汉语语法发展史,分别介绍上古汉语语法特点、中古语法特点、近代汉语语法特点等,从而探索汉语语法的发展规律。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发展角度着重讲解汉语言语音系统、词汇

3、系统、语法系统发展演变,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汉语言特点,从而理清汉语言发展概况,进一步探索汉语发展规律。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汉语三要素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研究语言中的三要素发展演变时,要基于语料(古代文献)本身,在查阅学术期刊网等相关研究期刊等基础上,运用辩证观点及发展观点描写分析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汉语史的性质、研究对象及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意义 ; 2 了解汉语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掌握汉语史的分期及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史性质、对象及研究汉语史的重要意义 1汉语史是研究汉

4、语发展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发展内部规律的科学。 2介绍语音、词汇和语法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概貌 3汉语史对于研究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汉语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通过讲述老一辈语言学者对语言学的贡献,鼓励学生“干有价值的事实,做默默无闻人。”)1.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目前汉语史研究的各要素中语音、语法研究相对较完善而词汇研究尤其是常用词研究相对较为落后。第三节汉语史的分期及研究方法(1.一般把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

5、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2.研究方法: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辨认语言发展的方向。 (三)思考与实践1.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学者和重要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2.什么叫“历史比较法”?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怎样应用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的主要缺点是什么?3.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史应如何划分时期?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文体的转变为什么不能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汉语史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与讨论。第二章

6、汉语语音发展史(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上古、中古、近代与现代汉语语音系统;2了解反切注音法,并能运用反切规则推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3掌握上古音到中古音、中古音到近代音的变化规律;4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形成历史,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介绍上古、中古、近代汉语语音及其发展概貌,使学生明白古今汉语语音的丰富性及极强的生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语音和语法、词汇的关系语音、语法和词汇三者是密切联系着的:双声叠韵既是语音问题,同时也是语法词汇问题;单音词中的反义词与骈词也存在语音上的联系。第二节 上古到中古语音的发展1.中古语音系统:广韵的声母和韵母。2

7、.上古语音系统。3.上古到中古语音系统变化:中古产生轻唇音、舌上音;上古韵部到中古按声调划分等。第三节 中古到近代语音发展1.中古声母发展概述:从中古到近代,汉语普通话声母趋于简化。2.中古韵母发展概述:韵尾发展,入声消失;近代韵部,周德清中原音韵分十九个韵类。第四节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及其来源1.从中古到近、现代语音的发展:浊音清化、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入声韵消失;声调变为阴、阳、上、去等。2.普通话语音源头是近代音;现代声母、韵母、声调来源。(三)思考与实践1.试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变化事实说明语音变化是有着非常严密的规律性和制约性的。2.为什么说汉语语音简化是语

8、音发展的一般趋势?从上古到现代普通话,声、韵、调是怎样趋向于简化的?它们的简化规律如何?为什么说这种简化是进步的、有利于语音发展的?3.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和中古的四声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演变规律是怎样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与方音调查。第三章 汉语词汇发展史(一)目的和要求1. 讲解汉语词汇史课程的性质,介绍汉语词汇史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及汉语词汇史的分期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2. 了解甲骨卜辞词汇概貌及春秋战国时期词汇概貌,认识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3. 认识中古汉语词汇概貌及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特点。4了解近代汉语词汇概貌

9、,认识词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初步掌握几种较为特殊的词语现象,及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特点。5认识并掌握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及近代汉语构词法的特点。6认识并掌握汉语基本词汇的发展概况;能进行常用词历时发展演变研究(通过介绍上古、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及其发展概貌,使学生明白古今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及极强的生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绪论1. 汉语词汇史课程的性质与学习方法:词汇史是汉语史的一部分;词汇史现状;研究性课程,培养科研能力2.汉语词汇史研究概况3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语言调查法;假设求证法;比较研究法;综合研究法第二节 上古词汇概貌及其发展特点1. 甲骨卜辞词汇概貌:词是社会生

10、活的真实反映;已出现一词多义现象;已出现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已出现多种词类。2春秋战国时期词汇概貌。词汇发展变化原因:外交活动促使词汇发展,诸子学术活动促使语言词汇丰富,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直接促进词汇的发展和丰富;先秦双音词:双音词产生时代,双音化产生的原因,为了更准确、周密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受汉民族对成美观念在语言方面所体现的对偶节奏习惯的影响。3先秦双音词的结构方式及其发展阶段:语音造词阶段,即由同音或近音的单音节构成单纯双音词;语音造词向语法造词的过渡阶段,即由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组成重叠合成词或部分重叠合成词;语法造词阶段,即运用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虚词和词序两种方式构成的

11、双音合成词。4特点:语言词汇由简约向繁复铺张发展;有关农业生产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表示抽象的词汇,日益发达;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在词汇中也得到相应的反映。第三节中古汉语词汇概貌及其发展特点1. 中古汉语的词汇概貌。从魏晋到六朝到唐宋,书面语言中的词汇状况实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由于“仿古”而造成的对先秦两汉时期对词汇状况的继承;由于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六朝以后,口语与文言的分离日趋明显,出现文言与口语混杂的现象;许多词产生新的意义。2. 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特点。由于汉魏六朝的散文、辞赋和乐府诗歌以及唐代诗文各极一时之盛,因此,文学语言得到空前的发展,前期的文学语言以说理为多,此时则基本上向描写发

12、展;中古社会生产发展,也促进了有关科学的发达。在这期间,书面语言中还涌现了一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词;词汇的新陈代谢在上中古衔接时期也表现得很为明显;汉语中外来成分大批出现,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得又一特点。这些外来成分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对外通商输进来得新事物的新名词,如珊瑚、琉璃、骆驼、苜蓿等;二是佛经的翻译,如世界、圆满、方便均是梵语译词。第四节 近代汉语词汇概貌及其发展特点1. 近代汉语词汇概貌近代汉语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伴随科举制度产生的新词语;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等文化娱乐活动而产生的新词语;伴随新的典章制度而出现的新词语;反映新的风俗习惯方面的词语;反映衣着方面新变化的词语;大量

13、方言、俗语进入共同语中;一大批外来词语进入汉语,又可细分为若干方面。许多旧概念改用了新词语来表达:有关身体的;有关人物身份的。一些古汉语中的旧词语在近代汉语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些原有的连绵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 词语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词语的四种历史演变: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不但词义变化了,连词语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同一概念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词的意义没变,或基本没变,但词形发生了变化。词语的地域差异:近代汉语时期存在着大量的方言现象;词语的历时演变和地域差异在方言中往往能统一起来,因为方言中往往还保留着某些历史词语的现象。3几种较为特殊的词语现象:模式词语,如

14、不A不B、若A若B式、七A八B、A天B地,如花天酒地、欢天喜地、呼天抢地、铺天盖地、昏天黑地等等:倒序词语;倒反词语;偏义词语;)俗语与市语;歇后语4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特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词术语,第一次出现在汉语词汇里,成为这个时期词汇发展的新生力量。如工党、议院、工业、商业、赔款、公法、均势、政权等经常出现当时的书刊。这些新词术语大大丰富了近代汉语词汇;书面语开始口语化,并逐渐建立起纯用口语词汇写成的文学语言。第五节汉语构词法的发展1上古汉语构词法的特点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复音化,但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构词方式是多种多样;上古地非派生词,单音节并没有什么构词的标志,至今如此。双音节的

15、单纯词却有明显的三种构词方式;上古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以词根复合法产生的,少数用附加法。上古后期有了三音节复合词。2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3近代至汉代构词法的发展单纯词多音化;复合词多音化;附加法多音化4汉语词汇向复音化发展双音词语产生的时代;双音化产生的原因;先秦双音词的结构方式及其发展阶段。第六节 汉语基本词汇的发展及常用词历时发展演变1汉语基本词汇的发展基本词汇的特征及汉语基本词汇的远古来源;关于自然现象、自然物的词汇;关于方位的 词汇;关于人和人体部分的词汇;关于亲属的词汇;关于生产劳动的词汇;关于物质文化的词汇;关于行为的基本词汇;关于事物的形状的基本词汇;关于基本词汇的结论2常用词历

16、时发展演变及其研究常用词及常用词发展演变类型:衍生性演变、交替性演变;常用词演变的原因;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三)思考与实践1试述上古、中古、近代词汇概貌及其发展2分析在不同时期构词法的发展情况。3从哪些语言事实中看出词汇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佛教借词和译词是怎样影响汉语词汇的?4基本词汇大致包括哪几方面?有关肢体的基本词汇在汉语史上的应用情况如何?上古时期时令方面的词汇和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密切关系?从基本词汇的发展事实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5什么叫做常用词?试分析目前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概况及方法,并结合实际写一篇常用词发展演变研究的小论文。(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开展一定的课

17、堂讨论,并知道学生调查语料。第四章 汉语语法发展史(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汉语语法发展的特点;2理解并掌握汉语名词、单位词、数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3了解汉语构词法发展、系词发展、词序发展等,理解并掌握几种句式(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兼语式)的产生与发展。4了解语气词的发展,理解五四以后几种新兴的句法。(通过介绍上古、中古、近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概貌,使学生明白古今汉语语法的丰富性及极强的生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汉语语法发展概况1汉语具有很大的稳固性的,具体表现在:次序的固定,汉语虚词的稳固性,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逐渐

18、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2形态方面:上古汉语形态较复杂,中古汉语形态表现在声调变化上面,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3句法方面:上古有一些特殊词序,上古后期产生使成式,到中古产生处置式,被动式在上古后期和中古都有新的发展。另外,复音词的增加和句子的严密化。第二节汉语词法发展概述1名词发展:名词词头产生发展,上古类似词头前加成分“有”,上古末词头“阿”出现,唐代词头“老”产生;名词词尾产生发展,词尾“子”上古已有词尾化迹象,词尾“儿”、词尾“头”的产生发展,五四后新兴名词词尾“人”、“者”、“家”、“品”、“性”、“度”等。2单位词发展:事物单位,上古

19、汉语事物数量表示法及其发展;行为单位,“次”、“回”、“趟”等比事物单位词晚得多。3数词发展:数词作为基本词汇很少变化,但也有些数词称数法曾经起过变化:“两”、“二”、“双”“再”;零数表示法;分数表示法;序数发展。4人称代词发展。上古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卬”“余”“朕”等,第二人称“汝”“若”“乃”“而”等,第三人称“其”“之”“厥”等;中古原来人称代词得“变格”逐渐消失,“伊”“渠”“他”第三人称代词出现;近代汉语人称代词变化是形尾“们”的产生;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他”“她”“它”的分化及“它们”的应用;人称代词的礼貌式。5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的发展。上古汉语指示代词和

20、人称代词关系密切,“其”“之”,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古代“孰”“谁”等,近代出现“底”“甚么”“遮么”等,现代汉语“谁”“怎么”等;“者”和“所”的发展。6动词的发展。上古汉语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爰”“言”“曰”等,类似词尾的后加成分“思”“止”等;现代汉语动词词尾“得”来自动词“得”;近代汉语产生动词形尾“了”和“着”;现代汉语趋向动词“过”“起来”“下去”的产生与发展;五四运动以后新兴的动词词尾“化”。7形容词和副词的发展。上古汉语形容词类似词头的“其”,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若”“然”“尔”“而”等;形容词词尾“的”字的历史;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弗”“勿”“莫”的用法

21、;副词“相”。8介词和连词的发展:“于”的发展;“之”的发展;“以”的发展;“而”的发展;“则”的发展;“与”的发展。第三节 汉语句法发展概述1构词法的发展。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历代复音词都有增加,鸦片战争以后,复音词大量增加,现代汉语复音化的趋势并未停止。2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上古汉语判断句不用系词帮助就可表示判断;“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3词序的发展。汉语词序基本是固定的即主谓宾,但在上古汉语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宾语前置,关于处所状语和工具状语的位置;可能式中词序发展过程;五四后新兴词序

22、。4词在句中临时职务即词类活用。5名词的关系位。6句子的短语化。句子短语化是古代汉语句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主语和谓语中间插入介词“之”,使它变为名词性短语;在主语和谓语中间插入“所以”,使它变为名词性短语。7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上古没有使成式而是一种致动用法,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8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上古和中古(七世纪以前)汉语里无处置式,而是用一般的动宾结构;处置式“将”“把”产生大约在七到八世纪之间,到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起来。9被动式的发展。先秦被动式“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汉代出现“为所”和“被”字句;中古被动式有

23、新的发展;被动式与处置式的异同;五四以后,汉语受西洋语法影响,被动式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即不一定限于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10兼语式的发展。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式:在先秦时代,“使”“令”“遣”这一类的词往往用于兼语式,汉代以后,除沿用先秦外,还使用其他的动词构成兼语式,现代汉语“使”“令”“叫”“唤”等动词本身要求用于兼语式,范围更加扩大;谓语兼主语的兼语式。11语气词发展。西周以前可能没有语气词,春秋时代以后,语气词逐渐产生和发展了,到现代汉语里,上古语气词全部没有留传下来: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12五四以后新兴的句法:先词后置;新兴的致动;新兴的被动式;“无定冠词”的产生及其受到限制;新兴

24、连接法;新兴的平行式共动和共宾;新兴的插语法。13句法的严密化。(三)思考与实践1分析名词词头“阿”、“老”、词尾“子”、“儿”、“头”产生及其发展概况。2数词、天然单位词和名词的结合方式在历史上有过什么转变?这种转变在语法上有什么重要意义?表示行为的单位词出现于什么时代?哪些行为单位词是从事物单位词转变来的?3在现代汉语里,行为单位词和事物单位词的用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唐宋时代也有这种区别吗?4、“两”、“二”、“再”的用法古今有什么不同?5分析动词词尾“得”“了”“着”的来源及其应用发展情况。6分别论述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和兼语式产生时代及其结构发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教学环节小计第一章 绪论22第二章 汉语语音发展史718第三章 汉语词汇发展史13114第四章 汉语语法发展史88合计30232六、课程考核(一)考核方式分散随堂(二)成绩构成平时:40%;期末:60%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一)推荐教材: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1年(二)教学参考资源王力.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牛太清 修订日期:2020年12月大纲审定人: 钱珍 审定日期:2020年12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