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呼啸山庄研究综述呼啸山庄研究综述呼啸山庄研究综述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XX等途径,整理了国内外学者、作家对艾米莉勃朗特及其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的研究及评论,进一步肯定了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杰出地位,同时再一次向世人介绍并传播这一传世之作。关键词:呼啸山庄 人性 爱情 复仇正文:这部发表于1847年12月的呼啸山庄,距今已有150多年,而围绕这部小说展开的论战和讨论,却从没有停止过。就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有一个哈姆莱特,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有从其
2、表现的主题入手的,有从其叙事方式入手的,也有从爱情悲剧入手的,都从各自的角度对这部作品作了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为人借鉴而又各不相同的想法和见解。一、呼啸山庄的意向与主题阐释、主题阐释张云军、沈景奎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认为,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多层次的 ,诸如“善与恶”“爱与恨”的冲突说 、“邪恶”与“报应”说或“罪与罚”说等。并觉得呼啸山庄在吸纳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传统的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它, 从而也就有了“阶段斗争”说和“风景宁静因素”说等主题的再阐释。艾米莉是一个文明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她为那些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范式,正因此呼啸山庄才得以不朽。他在这些阐释基础上
3、进行了再解读,认为艾米莉成功地吸纳了哥特式小说传统中 的有益成分并凭借异常个性化的代的伟大女性作家,肯定其文本中客观反映时代人类艺术策略超越了它,从而实现了对于哥特式小说传统的最恰如其分的继承与扬弃。而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陈茂林院长则从生态自然的角度分析了该作品的主题,他的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小说。小说中的自然是有生命的独立主体,是
4、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作品表达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思想,体现了文明与自然之间对立交融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这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韩清华,徐国琴混浊世界的清醒者,爱情真谛的探索者劳伦斯与艾米莉社会批判主题 、爱情主题对比认为D H 劳伦斯和艾米莉 勃朗特相隔近一个世纪 ,他们的作品都深深地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各 自所处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对社会进行了批判 。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中社会批判主题是爱情主线下的客观产物。劳伦斯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浸润着作者的主观意识,他从多角度 、多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作品
5、中对完美的爱情、婚姻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对社会进行了批判。另外,劳伦斯把解救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完美的两性关系上。两位作家对不同爱情婚姻的描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爱情观 、婚姻观 。、意向阐释王丽在野性与文明解读意象和主题指出呼啸山庄表达了对叛逆性格的崇拜和对虚伪“文明”的抗议,文章从解读其意向和细节入手并通过“窗子”这一贯穿全文且与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叛逆爱情紧密相连的意象来佐证这一主题。栗华在其“野孩子”的爱和恨对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对于前文的主题给予了肯定,但他更进一步指出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是具有严重缺陷的人物,作者对希斯克里夫的复仇行动是有所批判的 ,从而捍卫了生活的人道主义原则。吴翔之撰文在现实与
6、超越之间主题意向新论指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心目中的宇宙的缩影,是她的自然哲学的象征性表露。其女主人公凯瑟琳是宇宙间“风暴”和“宁静”两种力量的象征,希斯克里夫象征着“风暴”,而林敦则象征着“宁静”,它们既相互冲突又最终统一于凯瑟琳一身。作者是结合戴维 赛西尔的研究视角得出这一结论的。王海铝的荒原与风暴的意向研究却表示呼啸山庄弥漫着一种既真实又荒诞、既暴烈又多变、既狂热又冷酷的奇特氛围,艾米莉以诗人敏锐的想象紧紧扣住大自然的原始意向,把笔触伸到了人物灵魂的原性空间,向人们展示了那足以席卷一切的心灵风暴,与试图扼杀心灵的人为荒原之间的冲突,荒原与风暴是呼啸山庄中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意蕴的原始意向
7、。二、艾米莉勃朗特自身与呼啸山庄在国内,有很多学者和研究者把呼啸山庄的故事人物类型和命运特点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唐正在试分析艾米莉在中的个性体现中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就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生活中,艾米莉有很浓厚的荒原情节,姐姐夏洛蒂曾经说过“她一旦离开荒原就无法克制自己心灵的痛苦”。艾米莉对荒原的热爱正是通过希斯克里夫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黄种在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中论道:呼啸山庄是表现艾米丽感情愿望、创造、思索和理想的一幅画,是她的真实历史。而金朝霞在由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审美取向指出:呼啸山庄是一部奇书,通过塑造希斯克
8、里夫的形象,通过对风景、荒原等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女性作者特有的审美取向找寻完整的自我,弥补现实中的缺失。作者艾米莉 勃朗特出身于英国一个并不富裕的教士家庭 。她生活的环境中有大片的荒野,而这片荒野造就了作家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她很内向害羞,而另一方面,却又热情淳朴。艾米莉通过不长的寿命,却勾勒出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即呼啸山庄。她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周围环境和生活圈子,创造出小说中三个主要的人物,即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这三个主要人物其实都代表了作者的形象 。艾米莉内向,却又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作者一生虽然从没谈过恋爱,但她对于爱情的理解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即爱情应该是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
9、和体验,要脱离社会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实现精神和灵魂统一的爱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然而,很多的社会现实让艾米莉感到失落和不满,渐渐地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她的双重人格很好地反映在了呼啸山庄这一作品中,而她的双重性格又很好地诠释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双重爱情观,即渴望真实的爱情,但另一方面又放弃不了世俗的婚恋观,即嫁给了虚伪的爱情替身。何清对寄理想于神秘主义的思考与分析中说道“由于艾米丽 勃朗特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挫折 , 因此便寄理想于非自然的神秘力量, 并把死亡视为生命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呼啸山庄中的主人翁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作为作者理想的化身, 用死亡的方式实现了他们生前不能实现的愿望 , 并通过两个经
10、常出现在约克郡荒漠上的鬼魂证实了其理想以超自然的方式实现。” 三、呼啸山庄和其他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这些作品之间的比较,我发现基本都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所谓“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1、与红楼梦的比较呼啸山庄是 19 世纪英国女作家爱米丽亚 勃朗特的代表作品 ,而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中叶创作的鸿篇巨制 ,把这两部作品相比较而谈 ,似乎相去甚远,因为两部作品既非同一国家 ,也非
11、同一时代 ,更非同一种风格。李莹的与爱情悲剧比较说“这两对处于不同时代 ,生活在不同国度的情侣 ,不管是含蓄而温情脉脉的 ,抑或是直露而激情永荡的,都以他们的真情感动着读者,都具有以他们悲剧性的结局表现不被压服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 ,都以人性的魅力而永留人间。”“两位作家虽然一东一西,又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超越了前人,突破了以往文学史上所描写的一见钟情 、郎才女貌的婚姻模式。他们所表现的男女爱情 ,不仅表达了要求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的理想愿望,而且具有更广泛的共同叛逆的思想基础。同时,两位作家都以自己的如椽大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揭示了人的民主意识的觉醒 ,抨击了扼杀人性、制造悲剧的不
12、平等的社会。”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由于他们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旧制度的腐朽和残忍,也由于贾府和呼啸山庄的倒塌,使我们看到旧的人际关系必然会被历史发展的狂风暴雨荡涤殆尽,而黑暗没落的旧的制度必然走向崩溃,最终必将为新的进步的制度所代替。时常珺的试比较与中的“异端”指出“呼啸山庄与红楼梦都向我们描述了一段不为当时社会所接受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希斯克里夫和林黛玉虽属不同国籍,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相似的社会地位2.一样扭曲与叛逆的性格3.共同悲惨的结局”.从中我们了解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希斯克里夫和林黛玉不仅不能追求到真正自由的爱情,反而使自己被压抑
13、的欲望畸形增长,其恶果只能是使人性中的健康积极的因素转变为病态消极的因素,他们被文明遗弃了,最终也遗弃了文明。2、与雷雨原野的比较房萍异曲同工之妙与艺术构思之比较表示:“戏剧性结构”是他们在艺术构思上的共同选择,不仅如此,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全文的构思方法,大量结构技巧的精妙运用,以及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和艺术押韵的构造,更显示出两部伟大艺术作品构思上的诸多共同之处。构思作品时都避免平铺直叙,采用了独特的“戏剧性结构”,即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叙述的方式。这使得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融合,才能构成真正优秀的艺术精品。都采取了以人物结构全篇的方法。雷雨中大量运用“发现”“巧合”等技巧,呼啸山庄特别擅长运
14、用突转,悬念等结构技巧。两部作品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邹颉复仇者的同与异 希思克利夫和仇虎和中男主人公之比较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1,相似的复仇情节。2,迥异的复仇目标和复仇心理3,不同的复仇性质。希思克利夫和仇虎是中英文学史上两个颇具光彩的文学形象,他们的复仇有其相同的一面, 也有各自的特点。他们那桀骜不驯的复杂而深刻的性格,异乎寻常的爱恨交织的激情, 既是人类普泛的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又与各自生存的历史化背景相关呼啸山庄中的复仇 者只能是希思克利夫而原野的复仇者也只能是仇虎而不是希思克利夫。但无论是同是异, 他们都闪现着经久而强烈的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值得读者认真揣摩。3、与张爱玲作品的比较
15、及两位作家之间人物个性的比较冯茜互文性与文化融合张爱玲的与艾米莉的之互文性说“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 勃朗特的 呼啸山庄 被评论家认为堪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相媲美,可见其艺术造诣之深。而20世纪的中国也有一部戏剧版的 呼啸山庄 ,那就是张爱玲的剧本魂归离恨天 。呼啸山庄 与 魂归离恨天 这两部作品虽然体裁不同 ,但在其题名、叙事手法、故事模式、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互文关系 。张爱玲与艾米莉的文本所呈现的互文关系 ,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上的模仿与借鉴 , 同时也彰显了两位女作家在个性气质上的趋同。张爱玲对艾米莉有着长久的仰慕,从而她在文学实践中对艾米莉的模仿借鉴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体认
16、。呼啸山庄 与 魂归离恨天 两个文本呈现出的互文关系,昭示了中英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张爱玲的创作风格以冷酷、苍凉著称,这与艾米莉的风格有着相似之处。汪宇慧黄金枷锁下被压抑的人性追寻与中主人公悲剧根源提到呼啸山庄与金锁记从不同侧面表现出人对金钱与情感选择的两难。金钱、权势对婚恋关系的渗透与控制,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这一现象的存在都是不争的事实。“利”字当头,权衡利弊,再说婚姻。凯瑟琳和曹七巧原本都有着诚挚的心,都渴望真诚炽烈的爱,然而面对婚姻,天平都倒向了金钱的一边,而转化是经过剧烈的斗争和煎熬才完成的。凯瑟琳和张爱玲本身也具有很多相似性:张爱玲与艾米莉虽然生活在不
17、同的时代和国度,但她们作品的互文关系 、传承关系是存在的,张爱玲对艾米莉的模仿与借鉴在文学作品中充分彰显出来。这种借鉴是一种自觉的文学实践,也 是一种比较深入的文学体认 。两位女作家在精神层面上也是相通的。确切地说 ,张爱玲对艾米莉有有着长久的仰慕 ,并且在文学和精神气质上进行 了着力的效仿和借鉴 。尽管张爱玲没有明显提及其创作是借鉴艾米莉的 呼啸山庄 ,但张爱玲与艾米莉似乎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张爱玲本人从相貌上被认为酷似艾米莉。张爱玲对艾米莉和呼啸山庄 的仰慕和借鉴 ,在其文学创作实践上不仅体现在其剧本魂归离恨天 中 , 而且在其小说 中也有具体表现。 张爱玲的小说 花凋 有一段对女主人公川
18、嫦的描写 ,其中提及艾米莉和 呼啸山庄 ,她把女主人公川嫦的外貌比作魂归离恨天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 勃朗特 。这说明张爱玲是熟稔艾米莉及其 呼啸山庄 的 ,从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艾米莉的钟爱和欣赏。而与呼啸山庄比较最多的当属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孙冬梅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表示:简爱和呼啸山庄虽然都出自勃朗特姐妹之手 , 它们出现在相同的时代, 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也很接 近 , 但简爱给人的感觉是乐观明朗、激情昂扬,呼啸山庄是悲叹阴郁 、哀伤低沉 。在这两个爱情故事中,女主人公简爱和凯瑟琳在特定的条件下 , 以大胆的叛逆精神勇敢地追求爱情 , 有着不同的结局。王桢英国女性文学的两座丰碑与比较研
19、究之一 提出: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比较而言 , 简 爱 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 呼啸山庄 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王文惠、 项军平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剧中感悟简 爱的幸福指出: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文明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凯瑟琳的悲剧和简爱的幸福结局阐释了自然之爱虽然具有精神魅力,现实生活中,文明之爱终将获胜。 四、国内外学者对艾米莉勃朗特及其呼啸山庄的评论与研究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Amold,18221888)
20、,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关于呼啸山庄这部书,在世界文坛上多年来每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有不少著名评论家及小说家都曾有专文论述。如: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Woolf,18821941)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将这两本书作了一个比较。她写道:“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
21、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ArnoldKettle)尔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也有专文为呼啸山庄作了较长的评论,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
22、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而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85),在一九四八年应美国“大西洋”杂志请求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他在长文中最后写道: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
23、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李伟“这部小说用奇特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狂暴的氛围,读后对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阅读的经典著作。” 戴维塞西尔说:“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期唯一的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光辉的小说。唯有它,今天仍和写成之初一样使我们激动。”“如果呼啸山庄给人以杂乱无章的印象,这种混乱只是在我们的思想里,而不在艾米莉 勃朗特那里。”“她展望世界 ,看到这个世界分崩离析、杂乱无章感到她内心有一股力量,要在一本书里把它统一起来。”最终,恐怖的崇高与美的纯净融合 ,丑恶的狰狞与瞬息的魔力相契 ,她表现了浪漫
24、主义文学中一切最好的东西,并使它们达到了和谐完满的境界。” “艾米莉是个神秘主义者。她一生 中曾几次有过一时的幻觉,仿佛她的眼睛看到了凡人的眼睛所看不见的超自然的现实。这是她所有的经验中最最深刻的她正是根据这些瞬间的幻想去设想人类社会并赋予了她一种新的意义。这些瞬间的幻想是她描绘生活所依据的哲学基础。”通过对呼啸山庄研究资料的搜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呼啸山庄是一部不朽的巨作,它是一种时代象征。同时也进一步让我们了解到艾米伦勃朗特,这样一位传奇女作家的人格魅力。虽然她只有这么一部小说留给我们,但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在品味这样一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去思考,这样可以不断挖掘出新的人类
25、生存智慧和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逐渐丰富人类文化。虽然出现了不少呼啸山庄的理论研究专著和评论文章,但被介绍到中国的还是很少。即使国内也有几版中文译本,这也限制了国内对其研究的深入。所以,如果能够出现更多的译介资料,讲更加有助于拓宽学者的视野,取得可喜的成绩。笔者虽竭力搜索研究资料,但也会出现错漏,敬请谅解。参考文献1张云军、沈景奎:呼啸山庄多重主题的再阐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5.12 2王文惠、项军平:自然之爱与文明挚爱的较量在凯瑟琳的悲剧中感悟简 爱的幸福.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冯茜互文性与文化融合张爱玲的与艾米莉的之互文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54栗
26、华“野孩子”的爱和恨对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北方论丛.2001.第6期5唐晓莉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126时常珺的试比较与中的“异端”指出“呼啸山庄与红楼梦. 网络财富 理论探讨7韩清华,徐国琴混浊世界的清醒者,爱情真谛的探索者劳伦斯与艾米莉社会批判主题 、爱情主题对比.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88房萍异曲同工之妙与艺术构思之比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3910邹颉复仇者的同与异 希思克利夫和仇虎和中男主人公之比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11王桢英国女性文学的两座丰碑与比较研究之一 贵州大学学报.2005.712陈茂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外语教学.2007.113叶利荣追寻自我的历程主题探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614孙冬梅简爱和凯瑟琳之我观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第3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