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79KB ,
资源ID:38117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117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怎样看待当前的的经济金融形势.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怎样看待当前的的经济金融形势.docx

1、怎样看待当前的的经济金融形势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徐诺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广91”I510120)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我国的国情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基本确定了消费率的情况下,高储蓄率成了国内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由于决定高储蓄的体制性,制度性因素在短期难以改变,加上依赖出口需求平衡国内储蓄的发展模式已接近极限,因此,平衡高储蓄率的办法现在只剩下高投资率一条.高投资既可以带动进口增加,也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是当前走出国内经济失衡怪圈的惟一出路,也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快现代化的长期选择.关键词:开放经济;货币信用;投资率;储蓄率

2、;国际收支顺差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412007(09)一001404对形势的不同判断,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取向.一般来说,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当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超越潜在生产能力,货币信用投放超越商品流通需要,投资增长超越储蓄水平时,经济往往会呈现过热的特征,并在物价水平上表现出来.这时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调控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进出口贸易和资本的流动,国内的储蓄不足,往往可以借助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入来补充,从而扩大国内投资与消费的规模;相反,则可借助出口的扩大,顺差的增加以及资本的流出去消化过剩储蓄,充分利用国内生产要素扩大就业.长期

3、以来,我们习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根据国内几大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去分析判断形势,而不善于结合外部变量去分析考察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因而出现单纯根据国内生产要素和投资情况去分析判断形势,并根据历史对比的方法去分析考察经济走势的情况,这难免出现误差.现在有的学者在我国目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量闲置,外汇储备又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根据投资增长速度,货币信贷投放情况和外贸顺差扩大趋势,认为经济偏热,并把投资增长过快看作是问题的核心,主张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投放去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企求调整汇率和加强外汇管理去缓解国际收支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实际上就陷入了这种”误差”陷阱.一,判断投资

4、速度是否过快不宜简单采用历史和横向对比的方法,而应与储蓄率对比.由于投资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各国之间体制的差异.投资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可能因时而异,因国情而异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喊投资增长太快了,即使经过几年来的调控,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降至25.9%,有人还是在喊投资仍在高位.那么,什么样的投资水平才是合理的呢?事实上,如果我们对现在的投资总量和结构细加分析,会发现现在的投资不仅总量不高,而且结构在优化.从结构上来看,现在投资在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上都在优化,市场导向在起主导作用.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在优化.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而国有及控股投资仅

5、增长16.8%.国有及控股投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意味着非国有的投资比重上升,而非国有投资基本上是市场导向的.投资的行业结构在优化.前期投资过热行业在此番投资高增长中并没有出现再度过热.比如从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产能过剩第一行业钢铁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9.6%,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1个百分点.与之相反,一些短缺的市场空间大的行业和社会事业部门,如与矿产资源密切相关的几个行业投资增速都较快.投资高增长行业的投资额占整个城镇投资的比重为35.9%,这些行业投资的增长明显地受行业利润率趋高的驱动,且在资金来源中,企业的留存收益占一半以上.收稿日期:2007080

6、2作者简介:徐诺金(1964一),男,湖南平江人,博士,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14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这事实上反映了市场机制在引导投资走向,自动矫正市场失衡方面的作用.投资的地区结构也在优化.中部地区是目前全国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紧随其后,而昔日的火车头东部地区投资增速则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从总量上来看,我国近几年的投资率远远低于储蓄率,且两者缺口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基本保持在30%-45%的水平运行.2000年以来继续攀升,2006年已经达到42.7%,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从纵向比较来看,这一投资水平确

7、实不低.但相对储蓄率来看,目前的投资率水平并没有超过储蓄率,而是低于储蓄率较多.19962006年,投资率低于储蓄率的幅度平均达到3个百分点,2006年两者差额达到7.3个百分点的历史高峰.这种投资率与储蓄率的不匹配是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真正原因,也是我国对外经济失衡中外贸顺差越来越大的真正来源.再从国情比较来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国家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投资率普遍趋高,但在投资率到底应为多高上面,没有任何硬性规律可言,且差异性还相当大.由于各国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制度结构差异明显,由此而决定的国民收入在消费与储蓄,投资之间的分配结构也会不同,由储蓄率决定的投资

8、率当然就不同.有的同志把我国的高投资率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相比来判断投资是否合理,这实际上是没有注意到制度结构差异所引致的居民消费,储蓄及投资行为差异.如果考虑一下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义务教育制度不发达,投资效率低以及居民不得不把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储蓄的现实情况,高投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现实.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平衡高储蓄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通过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消化吸收国内过剩的储蓄资源;另一个是扩大国内投资.形成与高储蓄相对应的高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是依赖扩大出口的办法平衡国内高储蓄,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的内需驱动型变为外

9、需驱动型.从1993年以来,我国进出口顺差不断扩大.正是由于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及资本流入,我国的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也给国内货币供应带来压力,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也逐年增多.这样日趋严峻的外部形势实际上预示了我国依赖外部需求平衡国内储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接近极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只能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平衡国内储蓄.怎样扩大国内需求呢?实际上只能是投资.因为,在现行城乡二元体制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趋势加剧的制度结构下,任何扩大消费的努力都难以奏效,尤其是短期内,这种由制度结构所决定的政策可调控的余地极小.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们一直试图提高消费

10、率,但实际上消费率却从1989年的64.1%下跌至2006年的50%.消费率的下降意味着储蓄率的增加,储蓄的增加必然要求投资或出口跟上.如果出口受限,只能选择增加投资,除此别无它途.三,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不是投资增长率的高低.而是生产要素是否充分利用,经济增长是否接近潜在生产率边界,物价水平是否稳定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在极限是国内各生产要素中最稀少要素所决定的最大生产量.随着经济增长接近或超过这一极限时,生产要素价格就会出现上涨.因此,价格才是最终判断经济是否接近这一极限的有效信号.当物价出现上涨趋势时,我们说经济偏热,否则,经济增长尚未达到潜在边界.如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潜

11、在生产边界可通过进口补充.只要有外汇储备存在,就说明有继续扩大经济增长的能力.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虽然经济增长了11.5%,是近几年来少有的高速度.但这个速度并未带来瓶颈部门供应紧张和生产资料物价上涨.相反,瓶颈部门在减少,瓶颈度在减轻,生产资料物价水平涨幅呈下降之势.2007年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8%,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原来表现为瓶颈的煤,电,油,运供给条件改善.可补充任何瓶颈生产要素的外汇储备增加,今年上半年增加2663亿美元,总额已达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劳动力闲置即失业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失业率从3.1%

12、上升到2006年的4.1%.如果加上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等因素,我国劳动力闲置是相当严重的,并出现了随经济增长加快而就业增长下降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大投资,扩大就业的必要.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7月份更是达到近10年来少有的5.6%的新高.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资本市场价格都呈快速上涨的态势.这是否说明我国的经济已经过热到构成全面通胀压力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逼近潜在生产能力极限呢?不是.当前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它与总需求突然放大所引发的总供求缺口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完全不同.首先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主

13、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3.2%的涨幅中,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了2.5个l5百分点.如果扣掉食品的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尤以猪肉价格上涨较突出,而猪肉价格的上涨又主要源于猪耳病等突发性冲击形成的供给减少所致.这与通货膨胀压力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完全不同.再从房地产价格来看,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逆调控政策而节节攀升,屡创新高,一方面说明房地产市场供求缺口存在的主因是供不应求,政策着力点应该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说明这种价格上涨是一种成本推进型的上涨,是由调控政策造成的土地收紧,信贷收紧等增加住房原始成本的因

14、素推动的,与经济过热所可能引发的通胀也完全不同.从股市价格上涨情况来看,它反映的正是投资渠道受控后过剩流动性向虚拟经济集聚,单边升值预期收益扩大下的套利套汇投机资本流入增加的必然现象,与经济增长本身的关系不大.因此,我们不能从当前的价格上涨中得出经济过热,投资增长过快的结论.相反,当前房地产价格,居民消费物价的上涨,甚至包括资产市场价格上涨的事实都在预示,扩大投资,增加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四,现在的货币信用增长偏快与以前的货币信用膨胀有本质区别从上半年货币信贷数据来看,似乎反映出货币信用扩张过快,尤其是与预期调控目标值出现了较大差距.事实上,对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现在的货币

15、信用创造途径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完全不同.可以说在近几年来我国的货币信用创造机制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就是现在的货币信用创造主要源自外汇占款,是用物资换来的.这种由外汇占款而创造的货币信用占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比率已从1993年的11.3%上升到今年5月的70.3%.这种由外汇占款而来的货币信用创造是一种经济发行,与以前通过对银行的再贷款而创造的货币信用有本质区别.在1990年以前,这种纯信用创造而投放的货币要占到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发行量的7O%以上,很容易反映到物价上来,因此,往往导致货币信用膨胀与物价水平上涨相伴而来.相反,由外汇占款而来的货币信用增长,不容易反映到物价上,因而出现了现

16、实中货币信用增长加快与物价水平下行并存的现象.二是商业银行是在大量存差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这种贷款发放既很难控制,也不宜控制.所谓很难控制是因为巨额的存差既构成金融机构放贷的来源,也给金融机构带来资金成本压力.由于商业银行要讲自身的效益,监管当局和人民银行都没有太多的理由要它有钱不放.所谓不宜控制是因为现在的商业银行基本趋于理性,内部管16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理比较完善,效益性与安全陛,流动性的平衡较为讲究,什么项目该放,什么项目不该放,放多少,它们可能比监管当局要聪明.三是不要为了追求与调控目标的一致硬去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尽管可以运用行政强制的办法使计划的贷款总额不被突破,但其负面影

17、响可能很大.事实上,只要现实经济运行没有因货币信用的扩张而出现通胀,要修正的可能就是预定的调控目标,而不是让经济运行去硬性逼近”预定目标”.五,由外汇占款而来的货币信用扩张.根源在国际收支顺差.但国际收支顺差反映的并不是国际收支本身的问题,相反,它是我国国内经济失衡的反映,核心在内需不足.核心的核心在投资不足我们知道,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恒等式是:储蓄.投资=出口(或引进外资).进口(或对外投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在这个恒等式中,当我国的国情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基本确定了消费率的情况下,高储蓄率也就成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这时,只有投资与储蓄高度适应,也就是说只有高投

18、资与高储蓄相匹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压力才能减轻,或者是在储蓄与投资都确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进口的办法才能减轻顺差压力.但是,没有足够的投资就没有足够的进口需求,因此,扩大进口本身也要求有足够的投资.可见,国际收支顺差实质上反映的是国内经济运行中储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年份,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与经济增长速度表现为明显的反向关系,即当经济增长较快,投资较高时,出口增长不如进口增长快,顺差有缩小的趋势;相反,当经济偏冷,投资较低时,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顺差有扩大趋势.由此看来,顺差扩大反映的可能是投资不足.六,由于顺差扩大反映的不是投资

19、太高.而是投资不足.因此,指望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去调整国际收支顺差压力可能事与愿违相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格局可能会因投资下滑,进口减少,出口压力加大而继续加剧,进而继续快速增加外汇储备,加大货币信贷供应压力,反过来又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压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特殊的进出口结构.自1990年以来,我国出口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率在70%以上;而进口主要由内资企业占主导,内资企业的进口占全部进口的60%;由于外资企业大多是来料加工企业,与国内经济联系度低,宏观调控对其影响作用小,因此,出口受国内经济的影响度小,宏观紧缩政策不仅不能缓解出口增长

20、的势头,南方金融2007年第9期相反,由于国内需求收缩而加大了出口压力.而从进口米看,由于进口主体主要是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的进口需求易受宏观调控政策左右,一旦经济紧缩,投资受控,进口需求就会下降.结果,进出口对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不对称反应,最终出现顺差随宏观调控呈上升的趋势.如今年L半年,进口增长18.2%,出口则增长27.6%.这种进出口对宏观调控的不对称反应,说明调控政策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结构特点和把中国经济放在全球化分工条件中去考虑,不能再像过去封闭经济条件下那样采取行动.七,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不是汇率引致的,放宽汇率浮动幅度,加强91”,E管理解决不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我

21、们知道,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是货币的价格,但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种货币-fir值尺度职能的对外延伸.从货币为商品流通服务和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有效行使来看,它内在地要求汇率基本稳定.这对一个追求货币国际化,希望人民币走出国门,更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一定要保持基本稳定,不宜波动幅度过大,更不能自由浮动.事实上,靠汇率浮动是平衡不了国际收支的.美国,日本的汇率是浮动的,但它们的国际收支并不平衡.我国的情况也说明这一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收支情况来看,大多数年份处于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下.转折点在2005年,当年顺差

22、迅速扩大,2007年上半年顺差继续扩大,已达1125亿美元.这种顺差扩大是在汇率形成机制已经改变,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6%,且为堵住资本流人,引导资本流出而放宽和改进了外汇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形成的.为什么顺差继续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外管措施的加强逆势而上?这是因为:第一,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并非汇率不高所引起,病因不在汇率,吃”汇率药”当然台不了病;第二,国际收支失衡也不是外汇管理措施不到位,而是因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任何管制措施都不可能有我们希望的那样奏效;第三,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反映,它反映了国内总需求的不足,这种不足既反映在消费方面

23、,也反映在投资方面.在收入分配格局短期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由收入分配格局决定的消费可调节余地不大,因而关键在投资的不足.如果我们不在保持相当规模的投资上去下功夫矫正经济失衡,那么平衡国际收支的努力可能事与愿违.八,由于我国经济已经是一种高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性经济,经济运行的内外部平衡同等重要且相互影响.传统的大进大出,以出为主的战略必须转变为大进大出,进出平衡的战略必须尽可能地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且以国内市场为主,尽量通过内部平衡去减轻外部平衡的压力.对此,政策的首要问题就是面对高储蓄率和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包括外汇储备),必须采取相应的高投资率.这既是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要,也是利用

24、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还占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还占绝对比重,在l3亿人口中,绝大多数还处于温饱阶段,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还刚起步,为平衡国际收支而推动企业大量走出去,资本流出去,在抑制国内投资的同时,把大量外汇储备投资在低收益的美国国库券上,帮助美国平衡国内的储蓄不足,或帮助它国去发展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我国尚未进入鼓励资本流出的阶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世界对我国的信心,在用好用足外汇储备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继续利用好和吸收好外资.在大量用外资和外汇扩大进口需求的同时,继续扩大出口.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必须坚持保持足够的投资增长速度,尽量优化投资结构的战略

25、.尤其是扩大新农村建设投资,教育投资,社会保障投资,技术更新改造投资以及自主创新,高科技开发,军事工业,机械装备方面的投资.事实上,投资高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投资引导到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最需要的项目和领域中去.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相信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率的高低本身与效率,与环保,与耗能高低之问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问题的关键是运用环境监管,能耗税率去引导投资,而不是通过控制投资规模,加强行政性项目审批去调控投资行为.总之,个人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源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财政税收第二次调节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城乡二元格局导致的农民工”无市民身份”的体制性制度性现实.在这种体制性,制度性变量在短期难以改变的现实下,平衡高储蓄率的办法现在只剩下高投资率一条.由于高投资一方面可以带动进口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因此,这既可以带动消费需求也可减轻进出口顺差的压力.这是当前我们走出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用投放,国际收支顺差怪圈的唯一出路,也是我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长期选择.(特约编辑:何伟刚;校对:WD)l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