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16.11KB ,
资源ID:38085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08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l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化学必修12全册梳理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l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化学必修12全册梳理解读.docx

1、l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化学必修12全册梳理解读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

2、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

3、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3.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 B= n 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

4、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5、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

6、: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7、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 +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

8、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

9、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3+H CO+CONa2NaHCO2H CO3CaCOCaCO特性的物质。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

10、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A族碳的下方。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二、二氧化硅(SiO 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 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 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 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 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 2+4HF = SiF 4

11、+2H 2OSiO 2+CaO =高温CaSiO 3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 ,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三、硅酸(H 2SiO 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 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Na 2SiO 3+2HCl = H 2SiO 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 2SiO 3 、K 2SiO 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 2SiO 3 :可溶,其水溶液称

12、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四、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 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六、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制法:MnO 2+4HCl (浓 MnCl 2+2H 2O +Cl 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

13、氯气进入鼻孔。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 +Cl 2 =点燃 2NaCl 2Fe +3Cl 2=点燃 2FeCl 3 Cu +Cl 2=点燃CuCl 2Cl 2+H 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Cl 2的用途:自来水杀菌消毒Cl 2+H 2O = HCl +HClO 2HClO =光照 2HCl +O 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

14、酸HClO 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其有效成分NaClO 比HClO 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用于提纯Si 、Ge 、Ti 等半导体和钛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七、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 32-、SO 32-HCl

15、 +AgNO 3 = AgCl +HNO 3NaCl +AgNO 3 = AgCl +NaNO 3Na 2CO 3+2AgNO 3 =Ag 2CO 3 +2NaNO 3Ag 2CO 3+2HNO 3 = 2AgNO 3+CO 2 +H 2OCl -+Ag + = AgCl 八、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 +O 2 =点燃 SO 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 2SO 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 2SO 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 2SO 2

16、+H 2OH 2SO 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 2+O 2 =高温或放电 2NO ,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 +O 2 = 2NO 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 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 NO 2+H 2O = 2HNO 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17、。十、大气污染SO 2 、NO 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从燃料燃烧入手。 从立法管理入手。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2SO 2+O 2 催化剂2SO 3 SO 3+H 2O= H 2SO 4 十一、硫酸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 12H 22O 11 =浓H 2SO 4 12C +11H 2O 放热2 H 2SO 4 (浓+C CO 2 +2H 2O +SO 2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2 H 2SO 4 (浓+Cu CuSO 4+2H

18、2O +SO 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 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十二、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4HNO 3(浓+Cu = Cu(NO 32+2NO 2 +4H 2O 8HNO 3(稀+3Cu 3Cu(NO 32+2NO +4H 2O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 +4O 2,H N +3O 2,N +2O,N +12O,N 02, N -3H 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

19、(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十三、氨气及铵盐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 3+H 2ONH 3H 2O NH 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 3H 2O 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 3H 2O = NH 3 +H 2O浓氨水易

20、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HCl = NH 4Cl (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 4Cl NH 3 +HCl NH 4HCO 3 NH 3 +H 2O +CO 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 4NO 3+NaOH Na NO 3+H 2O +NH 3 2NH 4Cl +Ca(OH2 CaCl 2+2H 2O +2NH 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1、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必修2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一、原子结构:如:Z A n R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二、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2、元素周期律(

22、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

23、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2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三、化学键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1、化学

24、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B、中和热测定

25、实验。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1_概念:(2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c.

26、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a. 负极反应:X-ne=X n-;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防护: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

27、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c. 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锌锰电池a. 负极:Zn -2e -= Zn 2+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2充电电池a.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负极:Pb + SO42-2e-=PbSO4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28、总反应:2H2 + O2=2H2O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2H2 + 4OH- - 4e- 4H2O- 4OH-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计算a. 简单计算v B c B t(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

29、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2外因: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三、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

30、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b. 化学平衡的曲线: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3、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v正 v逆正向 v正. v逆逆向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反之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CH4正四面体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烷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