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19.16KB ,
资源ID:38061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06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园林美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园林美学.docx

1、园林美学红叶碧蕉、粉墙黛瓦及平静的水面构成江南园林怡人的环境红叶与园林建筑南京栖霞寺内的银杏 摘要:本文阐述了秋色叶树种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类,并概述了它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从文化、意境、美学等方面对彩叶树种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秋色叶树种;古典园林 扬州画舫录中李斗曾描写槭槲(秋色叶树种)四季叶色变化时说,“半山槲叶当窗槛间,碎影动摇,斜晖静照,野色连山,古木色变;春初时青,未几白,白者苍,绿者碧,碧者黄,黄者赤,赤变紫,皆异艳奇彩,不可殚记。”言其室曰“珊瑚林”。树木随着季节变化,叶片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逐渐长大、荣枯、衰

2、落,最后归根碾作尘土,从而使园林有了明显季相变化。秋季很多树种叶色绚烂艳丽,观赏效果不亚于姹紫嫣红的花朵,而且它们不象花朵星星点点,而是一树树、一片片,艳若彩霞,称之为“珊瑚树(林)”非常贴切。 1秋色叶树种的概念和类型 1.1概念 陈俊愉先生把“叶片经秋变成红、紫、黄、橙等艳丽色彩,可以丰富景色的植物称为秋色叶植物(fall-color-plants)”1。陈有民教授将“凡在秋季叶子能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2。笔者将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即不是由病虫害、旱涝等偶然因素引起的),在秋季树叶变成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持续时间长,并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总称为秋色叶树种。 1.2类型

3、根据叶色、变色时期以及树种冬季落叶与否等,将秋色叶树种分别进行分类。一是根据叶色不同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四类。红叶类如枫香、鸡爪槭、重阳木、黄栌、乌桕、南天竹、地锦、柿等;黄叶类如银杏、无患子、栾树、青桐、桑等;橙叶类如盐肤木、榉树、黄连木等;紫红叶类山麻杆、漆树等。二是根据叶色变化时期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单秋季变色和春秋两季变色两类。前者如银杏、黄栌、柿、漆树等;后者如枫香、山麻杆、石楠等。三是根据冬季是否落叶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常绿和落叶两类。前者如石楠、南天竹等;后者如枫香、黄栌等。大多数秋色叶树种是落叶树种。 2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的应用概况 2.1应用历史悠久 早在有关苑囿的记载中就有梧桐和

4、槭树两种秋色叶树种,唐华清宫的园林区就有槭树、梧桐等多种植物栽植。王维的辋川别业是一座建设在山林湖光之天然胜景中的山地园,园中共有20个景点,其中漆园就是以红叶树种(漆树)命名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康有为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两者都描写了苏州寒山寺的枫树和钟声,使寒山古刹名扬四海。 秋色叶树种在现存的明、清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不乏实例。如:拙政园的浮翠阁旁配置了青枫(即鸡爪槭)、柿、梧桐,远香堂北侧岛上配置了乌桕;沧浪亭山上配置了银杏、石楠、枫树、枳椇;环绣山庄配置了鸡爪槭、红枫;避暑山庄的青枫绿屿配置了青枫等,不胜枚举

5、。 秋色叶树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一般都呈自然式栽植,多孤植或丛植,群植较少,仅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才会出现,如避暑山庄中的青枫树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在主要建筑前对称、列植秋色叶树种,呈规则式栽植。如无锡寄畅园的含贞斋前对称栽植了两株银杏。 2.2应用方式多样 植物是造园的五要素之一,不可或缺。在东方园林中,红叶(黄叶)和樱花齐名,为日本园林的两大植物景观;树中银杏(黄叶树种)、花中牡丹、草中兰花并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宝。秋色叶树种在中国古典园林构景中既可以成为景点的主体,居主体地位;也可以作为景点中的一种陪衬,居从属地位。前者如香山公园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的静宜园和香山,不仅

6、因为香山寺而成名,更因为漫山的秋色叶树种黄栌而著称。春季花团锦簇,夏季浓荫蔽日,凉爽宜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又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的院落内,秋季以湖石花台中的桂花、南天竹、鸡爪槭、梧桐为主景,冬季以蜡梅、南天竹为主景。后者如拙政园的留听阁,“留得残荷听雨声”,主景为荷花,青枫为配景。 3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应用的美学特征 3.1遵循画理图画美 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与山石、水体、建筑等园林要素的组合,以及它与其他植物的配置都遵循画理,符合画面构图及写意需要。所谓“画理”指符合国画原理、技法的论述和绘画经验的总结。画理有论述“两株一丛的要一俯一仰;三株一丛的要分主宾;四株一丛的则株距要

7、有差异。”,“植树不宜峰尖”,“远树无根”等画诀。如留园西部的枫林景点,由鸡爪槭、枫香、银杏、青桐、香樟等树种和黄石假山、至乐和舒啸二亭组成。树木大小、株距各不相等,有俯仰生势者,有欹斜探水者,或在藤蔓缠绕中耸立,或从石隙缝中突破,远望去充满了自然情趣,概括、提炼了大自然中的山林景观。步移景异,随着游人观赏角度的变换,二亭在枫林中或隐或现,在游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图画。再如退思园水边高耸的榉树,水面呈水平、静态,榉树呈竖直、动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并且榉树的配置活跃了画面,使整个画面具有了动势。更不必说在古典园林中常以粉壁为纸,红叶(槭树、南天竹等秋色叶树种)、山石、竹等为绘,制作无心画和尺幅窗

8、了。 3.2营造园林意境意境美 “像外之像,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它既是造园者内心情感、哲理、体验,以及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的驰骋和再创造的过程。如康熙第二十七景青枫绿屿,意指青青的枫树,绿色的岛屿,营造出夏日的清凉氛围,符合避暑山庄的名称,游人身居其中,当然能体验和咀嚼出丝丝清新凉爽的空气。而到了秋天,秋水明净,枫叶染霜,水天仿佛一片丹霞燃烧,这种热烈、旺盛又给游人另一种体会。又如留园中至乐亭、舒啸亭和枫林构景。“至乐”是走向快乐之意;“舒啸”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登东阜皋以舒啸,临清溪以赋诗”之意。二亭高踞,周围枫林疏朗,山脚清溪潆洄,登亭环顾,西园

9、古刹,枫桥疏影,让人胸怀顿畅,进而体会到“舒啸”、 “至乐”的意境。 3.3符合色彩学原理色彩美 色彩是组成园林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主要色彩是绿色,而色叶树种由于其亮丽的色彩,比一般植物更能引起游人的注意。 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提出美在和谐。“和谐是一切色彩美创作的总原则。”利用人眼的视觉原理,将秋色叶树种与其他树种及园林要素进行和谐配置,营造园林景点和意境。 一是通过对比配置营造和谐美。在青枫绿屿中远景松树苍翠,近景槭树绯红,色彩对比明显,使得红色更红,翠色更翠;近景暖色、膨胀、扩展、前进,远景冷色、收缩、内敛、后退,对比中更显出景色深远。 二是通过协调配置营造和谐美。如扬州

10、个园中的秋山以黄石丹枫表现秋景,夕阳下,黄石丹枫营造出一片秋天的色彩,从而在协调中产生和谐之美。 对比和协调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只是在不同时间有所侧重。如避暑山庄的松云峡,主要以松树组成风景构图,配以枫树,形成“掩映枫林,浅碧浓青,远迩一色,每轻霜乍染,万叶皆赤,锦树分丛,丹霞竞彩”(热河志)的景观。碧和青是色相的和谐;浅和浓是色彩饱和度的对比;青和赤是色相的对比。 4秋色叶树种应用的文化内涵 4.1宗教哲学文化 道家老庄无为、淡泊,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等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秋色叶树种上的表现有如下三方面:一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常常不加修剪,或用

11、极少的修剪来展现植物的自然面貌;二是秋色叶树种或丛植水边,或孤植于山崖上,或群植于山坡,都再现了大自然或优美、或奇异、或壮观等景色,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三是现存的道观园林中往往都会有银杏、青桐等树木栽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儒家的美学观和众多文人参与造园,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越来越浓。这种影响从隋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结束。如前面所提的秋色叶树种配置合乎画理,讲究意境。 在寺庙园林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个别植物的偏好,它源于佛教“信仰自然神灵,并且把这些神灵寓于岩石、树木、溪流和其他自然物体之中”。如秋色叶树种中的银杏就具有一定的佛教意义,是佛教中的圣

12、树,因此大凡寺庙园林中都会有古银杏,如大觉寺的圣树银杏、南岳衡山福严寺的唐代银杏。 4.2名人文化 一千多年前,杜牧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下被漫山红叶(枫香)触动,吟出赞美红叶(秋色叶树种)的千古绝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几百年后,在这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地方建起了岳麓书院,传播中华文化。清乾隆年间,书院的罗典院长在书院不远处的青枫峡建造了爱晚亭。二十世纪初,毛泽东来到这里作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词句。片片红叶将唐代大诗人、从书院走出去的一代代学者、“新民学会”、毛泽东紧紧联系起来,见证

13、了千年历史,承载着中华文化(诗词),洋溢着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深情。 古典园林中的古树名木往往与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有关,载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信息,具有历史韵味。如山东吕县定林寺内的银杏寿星,相传是春秋时鲁公子吕在此杀鸡会盟挂牺牲于其上,树龄2500年以上。 4.3民俗文化 源于中国人对吉祥的事物和词语的喜爱,中国古典园林对一些植物有偏好,其中不乏秋色叶树种,如榉树、南天竺、柿、梧桐等。如“榉”与“举”谐音,比喻达官贵人。“天竺”与“祝”同音,比喻祝贺。爬山虎的蔓带(蔓)与“万代”音近,将它与(笋)竹子、石榴一起配置比喻子孙万代。柿与百合、桔一起栽植,寓意“百事大吉”。又如杜甫诗云“碧梧栖老

14、凤凰枝”,传说凤凰栖宿于碧绿青翠的梧桐树上,藏在宽阔的梧桐叶中。怡园中“碧梧栖凤”榭南、北两面的小院中栽植了梧桐、凤尾竹、紫薇、山茶等植物,吸引凤凰4。 关于秋色叶树种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在中国唐朝的某个秋天早上,枫树都红了。 大学士于佑在皇城外的御河旁徘徊,随手在御河水面上拾起一面漂过的红叶,怎料上面竟写了几行清秀的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佑如获至宝,也到附近找了一面落叶,回了两句诗:“曾闻叶上红怨题,叶上诗题寄于谁?” 他把红叶送到御河,让它流回宫中。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才子佳人终于喜结良缘。因而红叶象征着火热的青春、

15、浪漫的爱情。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说来,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表达方式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二、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藉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这些主题往往得之于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三、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

16、、联、刻石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中见大”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转载以对比上篇文章 标签: 园林 景观 艺术 大自然 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中见大”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 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

17、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

18、课题。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园林创作之前必先立意。立意是园林设计者在设计之前,针对地形、气候、历史、人文等条件进行调查、研究、体验、思考,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景观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特定的主题思想,达到建园预想的艺术境界。使游人在有限的风景中,生发出无限的风景和遐想,产生浪漫主义激情,使园林形式美升华为美的情感、美的意愿、美的理想,情景交融,达到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园林受文学、绘画创作的影响,园林设计,尤其是古典园林设计极其重视意境构思。如明代扬州所建的“个园”,就是根据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立

19、意。在园门两侧及园内广植修竹,竹叶似“个”字命为园名,以竹表其俊逸不俗的意境。在现代园林中,园林设计者在深入生活,在渊于祖国文化传统和服从民族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创造了一批新的园林形式、园林内容和园林意境。如杭州阮公墩园林,根据西湖风景特色的环境条件,拟构成一种“西湖碧波绿洲”的意境,游人或林间散步,或水边垂钓,或小室品茶,都会产生一种清幽、恬静的美感。无锡鹃园是由断涧残壑顺势引泉莳花、建廊凿地而建成的新园中园。该园建筑与花木配合得天衣无缝,并以其精巧别致的园林情趣与比邻的锡山、惠山山姿塔影相映衬,十分和谐。园因花设,花作园名,该园别出心裁的立意。人、园、花三者的密切配合、相互依恋,表现出了“照

20、灼连朱槛,玲珑印粉墙”、“塔影沉潭轻点笔,杜鹃题壁映山红”的意境。北京香山饭店溢香厅东庭园有一株十余米高的古松,据记载解放前夕,毛泽东曾在此树下接见过傅作义将军,故树下设石桌一个、石凳两个,使人产生联想。古松东侧植广玉兰,其花洁白晶莹,阳光下似朵朵白云,取名“晴云映日”,增加了景观的意境美。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小中见大、以少代多的方法我国园林善于模拟自然,运用浓缩和提炼的手法,结合风景园林构图基本规律,控制物象、组织空间,使景物的大小、色彩、质感迎合人们传统审美的要求。在我国风景园林中,当游人看到某些小型山石、水体时,常常会有“咫尺山林”、“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感受。不同的园林植物

21、合理的配置,产生不同的意境利用植物造景,能使游人产生联想,增加园林意境美。如规则栽植的乔木给人以整齐、庄重、雄伟的感受;自然配置的树木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受。梅花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诗赞;兰花居幽而芳、高脱俗;竹则节格刚直、虚心且有低头叶;菊花不畏风霜、活泼洒脱;荷花廉洁纯朴、出污泥而不染;松柏铁骨铮铮、万古长青;玫瑰花表示爱情,香石竹表示温馨,石榴花表示炽热的情感。园林中要因时、因地、因立意而制宜,以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利用命名、题咏、对联点景点景就是根据园林中的某一景色特点,利用文学艺术手法对园林艺术进行高度概括,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增添古朴、典雅的气氛,点出境界,激发人们触景生情,加深人们对园林意境的理解和感受。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意为春天去苏堤是一年中赏景的最佳时期,加之有诗“柳暗花明春正好,春湖雾散分林杪。何处黄鹂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就把春晨的烟柳、莺啼点出,烟波茫茫、风光秀丽的苏堤的园林艺术特色和意境即刻被人领悟。借助文物古迹表达意境文物古迹能使人缅怀历史,发人深思,特别是在名胜古迹园林、纪念性园林中,对游人显示出其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园林设计中应研究其历史和特征,加以发扬光大。如郑州黄河游览区“汉霸王城”遗址,伫立的碑文、相对腾空嘶鸣的战马,使游人追怀往事,产生对刘邦、项羽

23、当年激战的联想。“小中见大”在意境表达中的应用人们常用“小中见大”来形容中国式园林的艺术效果,园林中的“小中见大”是指通过欣赏具体的园林景观,获得的直接视觉感受和从视觉感受中引起的意境和思绪。空间的欲扬先抑和建筑的空间对比手法很类似,就是使人在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之前,先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空间或空间序列。这样,当主体空间突然展现时,由于强烈的对比而获得扩大空间之感。苏州留园入口的“瓶颈”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由于处理巧妙成了先抑后扬的典型实例。如拙政园进园先用山石遮挡视线使园景不能一览无余;网师园等进园前先经过几重小院,这是一般常用的手法,皇家园林虽然无需刻意扩大空间感受,但也常利用空间的先抑后

24、扬强化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如颐和园从仁寿殿后几经周折,忽现湖山塔影都是很成功的实例。增加空间层次即在人和观赏对景之间增设某种“障碍”,以强化景的深度感。多数障碍是半隔半透的,如空廊、漏窗、植物、山石等都经常用来起这种作用。拙政园隔着“小飞虹”桥廊看“荷香四面亭”是很出色的例子,如果没有中间的桥廊,对面亭子就感觉近得多。园林水池的驳岸常常突出几块山石,伸出一个半岛等也都可以使水面显得更深。曲折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样一段距离,曲折的路比直线的路要长,路长给人的感觉比路短经过的地方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在曲折的路线上能够看到的东西多,而且变化大,实际上是提高了有限空间的利用效率,“步移景异”

25、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更有趣的办法是把景深引到视线达不到的地方,如一弯曲水,源头隐入丛草乱石之中,其上浓荫蔽日,令人难测幽深,虽已到园界人只是不觉。借园外之景把园外美景通过适当的手法组织到园内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可以把园林的视觉范围扩展到无穷无尽。颐和园借玉泉山和西山之景,构成了一个完全和大自然一样的广阔园林环境。寄畅园借景锡山和惠山,只用了三分人工就获得了十分效果,小园也变成了大园。苏州园林借景条件较差,但也不放过可借的景观,如拙政园远借北寺塔可算是生花之笔。借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艺术手法,运用之妙还不仅仅在于扩大空间感,但扩大空间感无疑是借景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艺术效果之一。18缩

26、小景物尺寸空间大小给人的感觉和景物的尺度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特别是人工的建筑及园林建筑小品,在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通常的尺度。宫殿、神庙等建筑利用夸大的尺寸显示建筑本身的宏伟,而园林则常常缩小建筑的尺寸来提高环境的相对尺度感。如只有半米宽的小桥与山石结合在一起就显出山石的雄伟之势,若换成现实中正常尺度的桥,同样的山石就可能变得平淡无奇。当然缩小尺度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建筑和人的尺度关系就会发生矛盾。讨论以上几种创作手法所得到的扩大空间感往往是有局限的,有的还是暂时的,而利用审美规律中移情、联想和象征的作用,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则会更加富有情趣和诗意。朱光潜先生说“欣赏也是一种创造”,移

27、情和联想都属于创造性的欣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十分注意在规划园林和设计各个局部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古典园林后期,特别是文人园林由于过分强调空间的利用率而导致常常忽视这方面。组成园林的各个要素、各个局部都不应过分强调自身的完整,其不完整部分由其他要素或局部加以补充,从而构成有机的整体。一般的建筑设计讲求构图的均衡和空间的完整,而对园林建筑来说,构图的均衡和空间的完整不一定是建筑本身,而是在山、水、树木参与构图和围合空间之后实现的均衡和完整。叠石也容易出现片面追求局部完整的毛病,如不分场合环境,都要立一块主峰或过分炫耀技巧而忽视大关系等等。实际上叠石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强化地形的塑造,起主峰必

28、须十分慎重,因为在大自然中很少有在近距离能识主峰真面目的情况。因此,园林中叠石起主峰者多呈大盆景效果而缺少真山水的气势,使欣赏者失去想象的余地。中国古典园林大规模叠石首推中南海的静谷,其成功的原因是它的立意在谷不在峰,人在园中得到的是置身于深山大壑的感受,而不仅是从外面欣赏一座堆叠的很好看的假山。为没有实形的要素留有表现的余地没有实形的要素主要是指天、光、云、影、风、月、雨、雪、声、色等,园林中最动人的景观往往要由实形的要素和它们一起构成,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看来无法把握的因素尽可能按照人的意愿纳入到园景中来。想利用光影取得好效果就要求在作人工处理之前把光影考虑进去,如月亮在人类生活中是美好的象征

29、,那么利用“日月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到园林里赏月就是很优雅的活动。而阴晴风雨等给园林带来的更是无常的变化和偶然的奇景或特殊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受到比平常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园林要永远期待并迎合这类特殊的良辰美景。园林的布局疏朗,景物单纯,轮廊起伏分明,植物材料丰富,更有利于从无实形的要素中得到补充。天光云影最宜于辽阔的水面,因为轮廊分明能使人忽略细节,特别是植物材料本身就有四季变化,开花有香有色,还可招蜂引蝶,窠莺宿燕,在园林实景中是最富生机和变化的要素。 形象要为意境留有余地西方古典园林一般来说形就是意,一座雕塑就看它的形象多么准确,神情多么逼真;一片花坛就看它的图案和颜色多么美

30、妙,修剪的多么精细;一组水景就看它的设计多么神奇和巧妙;园林的总体规划就看它的构图多么完美,规模多么宏大。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少深意在其中,基本上表现的是形式美。结语王维先生论词有3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充满希望的期盼,情意缠绵的等待,惊喜的对自己所爱的发现,这种渐次深入的自觉的心理体验,使美的意象惊心动魄,回肠荡气。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是中国画的手段,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法。即把大自然浓缩在画纸上,浓缩于园林中,以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给

31、园林创作极大启示。此种手法,绘画与园林是相通的。计成园冶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园林造景也可像绘画那样,浓缩大自然于园林中,以小见大,“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园林艺术是一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时间有长短,空间有大小。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大可以小,小可以大。小中见大正是运用这种辩证法的结果。小中见大的手法解决了实际空间狭小和欲使人感觉空间开阔这一矛盾。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开合对比及其交替变化会产生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岸花明的感觉,构成富有韵律的流动空间,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暇想,创造出一种深远的园林艺术意境。1 古典园林和古代诗词绘画溯源1 .1 园林意境和古代诗词绘画的

32、含义园林艺术是动态的空间艺术(其中有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游览者的动态游览序列),其置景要素是一个个物质实体,按一定的主题布局, 安排诸要素组成各个园林空间,接受园林空间的主要诉诸于视觉,所以园林艺术又属于视觉艺术,且是物质因素较大的空间视觉艺术.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而古代诗词绘画在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因借.何为意境和园林意境? 词海中意境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 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 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