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2.79KB ,
资源ID:38050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050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承担单位某县民政局 法定代表人:联系:1.1.4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9个月。1.1.5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镇镇政府北侧,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1.1.6建设规模和容项目区规划用地面积13333.2m2(约合20亩),总建筑面积900m2,地上3层,单侧走廊,砖混结构。设:居室、教室、办公室、医务所、警卫室、食堂、洗簌间、卫生间、活动室。以及供排水系统、采暖系统、供电系统等公共工程。设置30床。1

2、.1.7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57.86万元,占总投资的87.7%;其他费用13.1万元,占总投资的7.3%;预备费9.04万元,占总投资的5%;1.1.8资金来源(1)县级承担资金90万元,占总投资50%(县级财政承担50%,即45万元,县级福彩公益金承担50%,即45万元。)。(2)省级承担90万元(省级财政承担20%,即18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承担80%,即72万元)。1.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某县民政局是主管全县民政工作的县政府工作部门。设6个设机构:办公室、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救灾救济办公室、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优抚股、社会福利和社会

3、事务股。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县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拟定全县民政工作地方性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二)承担依法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监察责任。(三)负责拥军优属、烈士褒扬和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审核报批烈士称号,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制定优抚工作地方性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县双拥工作委员会有关具体工作;管理烈士陵园。(四)负责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管理县军队离退休干部军休服务站、军供站和县光荣院。(五)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负责组织核查、上报并统一发布灾情;

4、负责救灾款物管理、分配及使用监督工作;组织、指导救灾捐赠工作。(六)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牵头拟订相关规划、政策和标准,指导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七)拟定行政区划管理相关政策和行政区域界线、地名管理有关办法;负责全县乡镇设立、命名、变更和政府驻地迁移审核报批工作;按规定承担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地名管理工作;负责全县路牌、街牌、巷牌、楼牌、门牌安装设置工作。(八)拟定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和社区建设政策措施;指导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指导和协调村(居)务公开;推动基层民主

5、政治建设。(九)拟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标准;指导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组织指导社会捐助;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组织和指导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工作;管理县社会福利(儿童)中心和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十)负责全县各类福利企业年检认证和新办福利企业审核工作;负责全县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工作和福彩公益金的管理使用。(十一)负责婚姻登记、儿童收养和殡葬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拟订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十二)按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职业规,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三)负责全县老龄工作,制订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老龄委决定事项的落实。(十

6、四)负责全县民政事业财务工作,加强民政事业费使用和管理;负责民政统计年报和民政事业费预决算,监督管理直属单位国有资产。(十五)负责全县民政系统职工培训、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十六)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围1.3.1编制依据1、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2、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3、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4、民政部、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5、民政部关于加强孤儿救助的工作意见6、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7、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

7、护机构基本规;8、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的通知;9、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救助管理机构规化建设的意见;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10、某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1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 定(2001年原国家计委9号令);13、关于印发2010年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篇(章)编制容及暂行评估方案的通知(新发改环资921号); 14、关于编制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技术服务委托书;1.3.2研究的围根据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设施基

8、本建设项目可性研究的容和深度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研究以下容: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落实项目建设的条件3、确定项目的建设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5、项目建设综合效益分析1.4可行性研究结论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新建项目位置合理,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综合楼建设方案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布局合理,社会效益明显。因此,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备注一建设规模1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13333.2(1) 综合楼平方米900(2)道路、地坪平方米1480(3)绿地平方米4517二综合楼建筑面积平方米9001

9、一层餐厅、值班室、接待大厅、宿舍平方米3002二层财务室、活动室、站长办公室、宿舍平方米3003三层会议室、宿舍平方米300三规划指标1容积率%6.82建筑密度%2.33绿化率%51.4四劳动定员人15五项目建设期月9六项目总投资万元1801建筑工程费万元170.962其他费用万元9.04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很大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042009年,扣除物价上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7%,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000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

10、8000万人,到目前下降到3600万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居民的生活水平、医疗保健水平等各方面获得了极大提高,权益维护状况得以改进。但是,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对部分儿童生存状况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大人口流动浪潮裹挟了一部分儿童,他们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家庭、离开学校,在缺乏人身安全及经济保障的环境中游荡;家庭不稳定的增长、离婚、再婚、单亲家庭现象的增多,使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家庭应给予的关爱和照顾;社会控制的弱化及经济犯罪现象的增多,使一些儿童成为犯罪活动的牺牲品或参与者;伴随着城镇改革尤其是国营企业改革的推进,城镇失业率提

11、高,下岗职工增多,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在增长,这些家庭的子女的生活质量及求学机会常常受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市场取向的改革,引发了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及政府福利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它也对许多儿童的生存状况产生了影响,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由政府福利机构、父母工作单位、社区组织及家庭亲族共同组成的针对处境困难儿童的援助保护体系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一部分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及其儿童,既不能从原有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获得支持,也无经济能力从市场中获得帮助。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流浪儿的生存权利时刻受到威胁。他们大多没有父母关爱,得不到关怀和尊重,心理难免不健康,加上周围一些人歧视、辱骂、

12、驱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流浪少年儿童的年龄多是十来岁,基本上没有读过书。每个流浪儿童都有着各自的辛酸与不幸,身心遭受摧残,为了生存很多人染上了偷摸、说谎等恶习,流浪儿童是一个急需救助保护的特殊群体。现在流浪女孩增多、低龄儿增多、重复流浪率上升也是近年来流浪儿童群体的特点。流浪儿童长期在外面流浪,许多孩子已经养成了好逸恶劳、偷盗抢劫的毛病。据统计,到救助中心的流浪儿童,90%以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轻微违法违纪行为,98%以上的孩子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流浪儿童是儿童的一个特殊群体,救助保护流浪儿童工作是一项关系祖国未来,关系儿童健康成长及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13、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激烈的竞争使得部分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家庭暴力等现象。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社会学家则认为,实际数字要高得多。2002年全国妇联组织接受的关于家庭暴力的信访量达3.66万件。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还有5女性表示受过配偶精神伤害。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年轻一代“孝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弱化,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人生活没有着落。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责任,使得老人生活无着落,甚至有遗弃老人的现象发生。乞讨群体的大量存在加重了城市文明的危机态势,进一步引发了“城市病”。如:乞丐多在垃圾桶中翻捡食物,在垃圾场等无人区搭

14、建窝棚,生活在城市脏乱差的死角地带,由于生活条件极差,食品用水毫无卫生保证,极易成为各种疫病的感染源,而又由于乞丐的流动性,群体化特征,极易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给社会带来危害性,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防疫问题。还有有的乞丐,专在车站、马头、闹市等人多的地方乞讨,与优美的城市环境反差巨大。此外,在乞丐大军中,难免泥沙俱下,混杂一些非为作歹之徒。他们长期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隐匿身份,流窜作案,直接危害社会的安全和城市居民的安全感。某县位于省北部,地处XX平原,北顾,南临,、三省交界。蒙城、永城、肖县、怀远、市埇桥区与我县相邻,青阜铁路、202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各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到我县申请救助,

15、年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2000多人次,日最大救助20人次。随着经济发展,人员高速流动,救助业务逐年增加。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加强流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帮扶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的号召,建设功能齐全的新型社会救助保护机构就成为必然。本项目即是为适应以上要求而提出来的。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属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为鼓励类项目。民政部等十九部、委、办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的意见(民发200611号)中明确提出,流浪未成年工作是一项兼具救助性、福利性和管理性的工作,必须加大投入,

16、建立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机构。省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为生活无着、正在或即将流浪乞讨的困难群众提供临时生活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其人格尊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某县社会救助管理站根据城市规划和新形势下流浪儿童、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家庭暴力妇女、残疾人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2)是有效改善我县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设施条件,全面适应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需要为了解决我国流浪儿童的问题,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流浪儿童

17、的救助保护,通过政府支持、项目援助、单位合作、社会捐助等方式,做好流浪儿童的教助保护工作。根据我们调查摸底和掌握的情况,流入我县的流流浪儿童大约有20人左右。当前,贫困地区外出流浪少年儿童在地大中城市的偷窃行为,已经引起流入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城市居民群众反映强烈,也给流入地区对外开放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流浪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其它省市也普遍存在。某县社会救助管理站由于地方狭小、设施旧,无法实现成年人与儿童的分开管理,缺乏专业化的救助手段,无法对流浪儿童展文化知识、法律常识、行为规、自立能力、生活技能和社会公德的规化教育,最终帮助他们实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国务院、党中央历

18、来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并一直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新建社会救助站增设流浪乞讨人员保护中心充分发挥它集救助、预防、管理、教育、矫治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点以及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暂时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更好的为我县社会治安的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加强对地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3)是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未成年人流浪人员、生活无着落乞讨人员、孤寡老人,孤残弃童及残疾人等社会特殊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生存保障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妥善解决未成年人流浪人员、生活无着落乞讨人员、孤寡老人,孤残弃童及残疾人的生存、抚养、康复、教育等问题事关国家社会稳定的政治大局。小康社会、和谐社

19、会指得是全社会,而不是遗忘某些弱势群体后的部分强势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为民政部门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也为社会福利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某县社会救助管理站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机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障流浪乞讨人员这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20、,是民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减少社会负面影响的重要方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设施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直接决定着救助保护工作的容量、容和水平,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和迫切。3.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发展形势严峻。由于流浪乞讨人员长期生活在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心理发育不良,社会

21、上一些不健康现象极易影响他们。近年来,已出现“三股势力”及非法宗教向“流浪乞讨人员”渗透现象个别“三股势力”团伙和组织勾结地黑恶势力,利用社会上未成年人进行乞讨、偷窃、扒窃等多种手法获取钱财,为其政治目的服务。这种现象和问题,不仅严重危害社会,而且有可能使库车流浪乞讨人员成为国外敌对势力的政治工具。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防止“三股势力”及非法宗教向“流浪乞讨人员”渗透。流浪乞讨人员是为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点人群,加强流浪乞讨人员保护、救助和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流浪乞讨人员工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系到某县改革、

22、发展与稳定大局,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3有利于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流浪乞讨人员流落街头,居无定所,脱离了主流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因其基本生活、人身安全、卫生医疗、义务教育等失去保障,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流浪乞讨人员处于社会底层,处境困难各项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已成为急待全社会保护和关爱的特殊弱势群体。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是当前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

23、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工作,让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同样可以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成果,关注、尊重和保障他们生存、发展的权利,体现了公平、正义和人道原则。同时,流浪乞讨人员受到排斥和歧视,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危害,容易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回归社会,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利建设社会矛盾,优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3.4有利于提升救助管理和服务专业化水平建设集救助、保护、教育、医治、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中心,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网络

24、,完善救助保护中心设施设备,健全救助功能,提高救助管理水平,提升救助效果,增强救助能力,实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专业化、规化。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安全保护、心理康复、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和法律援助,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镇镇政府北侧,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区规划用地面积13333.2m2(约合20亩)。地势平坦。4.2建设条件1、自然地理状况XX市位于省北部,地处淮海经济区的南部,东近,西连、,南接、,北临。全市辖三区一县。项目建设地块位于某县五沟镇,环境宜人。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居住观念的建立,中高档住宅的更新换代

25、将成为新的趋势。该项目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利。2、自然气候条件XX市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3年均相对温度:70%主导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3.1m/s风压:343kn/m2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1964年)年均降雨量862.9mm日最大降雨量:249.7mm(1957年7月14日)最大冻土深度:20cm地震烈度:6度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XX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缓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拔一般为23.

26、5-32.5,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最大冻土深宽20厘米。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1)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2)粘土,综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3)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4)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层厚不详。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办标准值均在140

27、KPa以上。4、地震设防地震烈度为6度,历史上未发生过较大地震。地基承载力约在12千牛/平方米。5、施工条件项目建设“五通”条件具备。项目建设场地配套设施完善,市政设施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供水管网、电信管网、供电设施、路灯工程、煤气管网、道路绿化工程等。形成完善的路、水、电、气、通讯等市政设施。4.3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1、对工程方案的影响XX市位于省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有低山残丘,大部分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对工程方案影响比较小,在方案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上述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2、对施工条件的影响XX市四季分明,

28、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总体来说有利于施工,但是,部分年份也有水灾、旱涝现象,冬季低温冻害,对工程施工稍有影响。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XX市交通便利,建筑材料资源较为丰富,无需通过长途运输,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来源充足且运距较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总体设计原则与设计定位5.1.1设计原则1、坚持主体先行,地域特色鲜明。2、坚持创新理念,重点突出。3、注重组合、布展新颖别致。5.1.2设计定位基础建设有所加强。适应救助管理新形势的要求,新建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中心,购置适合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实际需要的设施,充分发挥救助保护设施的各

29、项功能。 工作方法有所创新。围绕省民政厅救助管理办法的贯彻,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救助,出现了很多创新做法。例如:设立救助管理引导牌、全天候街头救助点、建立流动救助车、救助劝导小分队、成立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流浪乞讨人员建立“类家庭”、“类学校”的救助模式等等。救助管理有所规。适应新形势下的救助管理工作,从制度上、程序上都对救助管理工作进行规。 5.2建设方案5.2.1总体布局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用地面积13333.2m2,总体布局以合理、充分利用土地为原则,在遵循城镇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综合楼占地面积300m2,地上三层,建筑四周保持5米以上的消防通道,使消防车

30、可环绕整个建筑。合理利用建筑本身的深基础,作100m3地下消防水池。建筑四周适当绿化,美化周围环境。5.2.2建设用地和规模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设施规划用地13333.2m2,其中:综合楼占地面积300m2;以及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综合楼,占地面积300m2,地上3层,建筑面积900m2;综合楼救助保护设施按国家二类中心(站)标准建设,保护设施包括设:居室、教室、办公室、医务所、警卫室、食堂、洗簌间、卫生间、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后勤保障设施和管理人员办公用房等。5.2.4建筑工程论述(1)建筑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73781)建筑设计防火规(IB

31、1168)(2001版)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7)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建筑结构荷载规(GBJ9-87);砌体结构设计规(GBJ3-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J1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17-89);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建筑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应考虑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功能流程明确并满足消防要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