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96论文.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50KB ,
资源ID:38008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008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96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96论文.docx

1、96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校钟 化 兴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满堂灌”变成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目前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仍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已。其实,静静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让数学

2、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正是今天新课改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让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理念及掌握其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值得我们共同探究。【关键词】情景创设 课堂提问 合作学习 习题设计 课堂评价 有效性(一)情景创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1、创设情境要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情境兴趣指向性存在

3、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知识、技能和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创设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能激活他们求知欲的情景。案例1“周长”导入情景创设:(多媒体演示:两只蚂蚁在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上准备赛跑。)师:如果两只蚂蚁的速度一样,它们都沿着边线跑,谁先跑完一周?生1:1号蚂蚁先跑完。师:你知道为什么1号蚂蚁先跑到吗?生1:1号蚂蚁所跑的边线比2号蚂蚁所跑的边线短。生2:因为两只蚂蚁的速度一样,而1号蚂蚁沿着小树叶的边线跑,2号蚂蚁沿着大树叶的边线跑,所以1号蚂蚁先跑完。师:你们怎么知道1号蚂蚁跑的路程就短呢?生2:我们是看出来的,因为小树叶的边线比大树叶的边线短,所以

4、1号蚂蚁所跑的路程就短。师:其实,我们还可以将边线拉直后进行比较。 (多媒体演示:将两片树叶的边线拉直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师:请在书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描出边线。案例2“圆的周长”导入情景创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1:听过。生2:都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还讲这个故事。(悄悄地)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这一次比赛是在一个圆形的场地跑进行的(引出圆的周长)。(虽然教师讲的有声有色,学生却没有多大的兴趣,整堂课效果欠佳。)分析: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唐动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5、,才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合理、适度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1 教师以学生喜爱的动画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对要探究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同时,通过多媒体将两片树叶的边线拉直,向学生参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蚂蚁跑的过程,以及自己画出图形的边线,对周长有了初步感知,为进一步学习周长做好准备。可案例2中“童话情境”却为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幻想吗?我觉得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认识到: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

6、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之类的情境,而高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性,探究性的情境。思考:小学生由于认知发展、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的确需要生动、有趣的情境。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唯一标准。关键要看情境是否适合他们的“胃口”,能否激发其学习欲望,有效促进他们 “快乐、有效”的学习。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2、情境创设要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筛选与教学文本类同的模拟情境,能使学生获得熟悉感、亲切感,产生问题解决的欲望,激发其学习兴趣。案例3在一

7、次教研活动中,有位同仁教完“圆、角、分的认识”之后,创设了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小朋友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小物品买卖。分析:在教学中,该教师创设购物的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通过活动,不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思考:平时,小朋友由于经历有限,缺乏某些生活经验,给学习带成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应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及时进行填补,以亲历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以回归生活应用为着落点,这样的数学情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3、情境创设要力求真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

8、因为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案例4一位年轻老师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师:同学们想去春游吗?生: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师: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只同意我们在菊花塘、雨湖公园、昭山三个景点中作一选择。老师觉得决定选择游客最少的一处作为我们春游的景点。下面想请大家帮忙完成这项工作。师出示各景点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计算各景点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课堂,同学们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下课铃响后,当学生知道刚才老师说的都不是真的,他们的脸上却表露出了非常失望的神情。 案例5笔者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巧遇上学校学生体检,于是投影出题:我

9、班一组同学的身高统计表姓名何莞澜王震武舒俊王勇刘泽江身高(厘米)147149135151148我让表中的五个学生站起来,报出自己的身高,把数据填表中,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这五位学生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其他同学跃跃欲试。接着提出三个问题:这张表你看到了什么?你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为什么?要求平均身高,你是怎么想的?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学生纷纷发言,最高的王勇,最矮的舒俊;有的说他们五个人身高都在135厘米以上,151厘米以下;有的说,他们的身高大约在145147厘米左右并且计算出正确结果(147+149+135+151+148)5=7305=146(厘米)。这时,笔者又问:这

10、五个同学平均身高是146厘米,实际上每个同学身高都是146厘米吗?是怎样的呢?学生说:有的比146厘米高,有的比146厘米矮。我启发道:“选出的这五个同学的身高很有代表性,你能推算出什么?”学生说能推算出我班、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体育组了解到的全国城市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的数据,学生惊讶地发现,我们班这五个同学平均身高已超过全国平均值3厘米。“你看,改革开放富裕了,父母提供的营养餐,使大家长得更快了。”我笑着说。学生们也都开心地笑了。将教材的应用题改写成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通过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数学,学生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亲身体验。过去沉闷的数

11、学课堂变成积极的对话与互动“乐园”。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数学结论,实现了数学教学数学化的过程。 分析:情境4设计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春游,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设计意图分析,是好的。但毕竟是一个“假情境”,想象,以后学生面对这种人为编造的“假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是不可能充满激情的。而在情境5中,教师创设的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过的生活情境,他们一定急于知道结果,这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

12、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

13、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不该问的而问,低效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索。1、问题要少而精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区一位教研室主任在随堂听课中,细心地记录了一位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中的提问,课后统计居然达到了118个之多!还有一本书上也有类是的介绍:一次随机课堂调查中,一位教师在课堂某一时间段短短5分钟时间里,居然随口问了35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作了35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何价值?答案不用多讲。案例6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同仁设计的问题如下

14、: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三角形的底、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又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分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提问,其效果也不相同。相比之下,前者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达到了教师问得精

15、,学生想得深的效果。而后者的问题显得过于直白,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自主地去探索,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思考: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紧扣文本内容的特点、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含金量”比较高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为目标,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2、问题难度要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三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

16、了。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三要考虑问题的解答距。心理学家把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并据此将问题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不用思考,看书即可回答)、短解答距(书本内容的模仿与简单变化)、长解答距(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解答距(采用自己独特方式解答)。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合理调配四种级别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要以后两种问题为主。这样的问题经验性重、联系性紧、趣味性浓、探究性大、穿透力强、覆盖面广。(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

17、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数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被广泛的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那么,如何让合作学习有效呢?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能有效的提高合作的效率。如何组建?我觉得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平时学习效果好、中、差的搭配。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具体的合作角色,如:“组织者”、“秘书”、“信息库”、“发言代理人”等,并在一定的时间后要进行角

18、色互换,以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2、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容1、在教学的重难点时进行合作。案例7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组织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圆柱与四个不同的圆锥,请学生先比较一下圆柱与各个圆锥的高度,底面积是否相等。然后在各个圆锥的容器里装满大米,分别倒入圆柱内,要倒几次可以把圆柱形容器装满,并填好实验记录。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地参与小组内的实验。急于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我请一组学生合作上台演示。(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数据)生1:我发现圆柱与圆锥1的高度、底面积都不相等,我在圆锥的容器里装了三次多的大米才把圆柱形容器装满

19、。生2:我发现圆柱与圆锥2的高度相等但底面积不相等,我在圆锥的容器里装了一次多一点的大米才把圆柱形容器装满。生3:我发现圆柱与圆锥3的高度不相等但底面相等,我在圆锥的容器里装了二次少一点的大米才把圆柱形容器装满。生4:我发现圆柱与圆锥4的高度、底面积都相等,我在圆锥的容器里正好装了三次大米才把圆柱形容器装满。同时展示出记录表:随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格,问: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不约而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亲身体验了发现的全过程,发挥了其主体作用,一张张小脸露出了成就感的笑窝。 分析 这一课的难点是:圆锥体的体积为什么是圆柱体积得

20、三分之一?在教学的重、难点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在需要操作时进行合作。案例7“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师:能否把梯形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为其他图形。学生通过合作(剪、拼、)学习,将其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有的学习小组还转化成了正方形,经过推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其公式正确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分析: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动手操作对于培养学生

21、的思维的重要性。而且在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团队合作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充分发挥各人特长,集众人智慧于一处,效果满意。3、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确认学习的具体要求,程序清晰,目标明确。还应当通过适当的铺垫及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诊断、归纳、演绎等探究方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今一个战略性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的关系,善思乐思,勇于探索,有效地、

22、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四)习题设计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变活了,学习内容的开放与创新,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片更广阔的蓝天。然而,有的教师为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精神,一堂课下来只是推导了一个公式或证明了一个法则,连基本的练习都丢了,还有些教师前半堂课采用新理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巩固反馈部分,仍然机械照旧。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在某些时候,衡量一个学生是“优”还是“劣”,一个教师的“强”与“弱”,无形中学生成绩占了一定比例。故此,不少教师还是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教师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23、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一些低效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不断得到拓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设计呢?1、结合情景设计习题。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情境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有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如小学低年

24、级教材中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许多生活情景。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能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8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创设了这样的场景:在各学习小组的桌面上分别摆上许多的学习用品(标有单价),每小组设两名售货员,其余均为顾客,然后进行购物模拟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分析创设真实情景,学生学习兴趣盎然高涨,积极投入到购物当中。卖(买)了什么?多少钱?找出(回)多少钱?都能比较迅速、准确的得到结果。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练习,学生在以后生活实际中能力的提升。当然,解决书本上这样的问题更应该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让他们得到

25、了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习题的内容要活。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潜力,设计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游戏,猜谜语,走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习题要富有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挑战性,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的 “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

26、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3、习题的形式要多样。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新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适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作业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案例9我

27、校唐老师在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生动的概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带好米尺和卷尺,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分别量出1米、10米、100米的长度,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感悟不同的长度(重点在100米),再问学生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学生回答:10个100米那么长)?并让学生感受,问学生从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你走1千米要几分钟?(有学生根据走完100米的时间推测出走完1千米所需时间)。你还有其它办法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有学生回答说通过看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的里程表可以知道1千米的长度等等)。思考 让学生到操场上通过量、测、算、估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

28、动地探索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是成功有效的。4、习题要少而精。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提高18%,第三次重复学习,识记效果只提高7%,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那么,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扑捉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巩固反馈。练一题,管一类,注重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内容获得知识的全方位,方法全面掌握,智能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最优化为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

29、健康,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降低练习效率。反之,练习份量少些,完些作业的时间充裕,学生作业才能做到认真、仔细、工整、准确规范。(五)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必须从只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转移到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上来。1、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多

30、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具有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案例10笔者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制定了两个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目标1:能用“补”或“割”的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目标2:能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同仁每节课都用一个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结果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

31、实际上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制定了两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种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 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2、评价方式多元化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打给学生进行“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虽然,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也就不能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甚至有的学生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还容易滋

32、长“功利性”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3、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确。而教师也兴奋地及时表扬学生。这样,一大批同学也许还没有想好,结果却出来了,这些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过去,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课堂变成了只是优等生表现的舞台。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会马上予以否认。这种武断的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景。当然,错的总是错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要适时,要让学生说够说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