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28MB ,
资源ID:37977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977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就业结构现状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docx

1、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就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重及相互关系,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也是一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平凉市自开展以落实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服务体系专业化、社会化以来,就业结构开始进入一个变动十分活跃的新阶段。“十五”期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相继出台,为就业结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鉴于就业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以下分别从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

2、、职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来加以分析。第一节 就业的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在社会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变动趋势。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就业结构的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的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平凉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9.9%,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只有

3、13.9%和16.2%,三个产业的从业人员间的比例不尽合理,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平凉经济快速发展,从业人员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也逐步趋向合理。相应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已降到64.67%,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上升到14.19%和21.14%。本节主要从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偏离系数与就业弹性等角度,具体考察、分析平凉就业的产业结构。一 平凉市劳动力资源状况人口结构,即人口因素中各个属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结构。2000年平凉地区人口为216.09万人,到2006年增长为225.48万人,7年间增加了9.39万人。全部人

4、口中,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116.01万人,2006年增长到124.98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口数量,使平凉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巨大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变通的途径,比如通过牺牲效益来解决就业问题。非常明显的是,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大量过剩,且过剩的劳动力不可能全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果就只能在第一产业内部形成过度就业的现象,这也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在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大量冗员、隐性失业、“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等。2000年以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诸如放宽市场准入、提供用地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强协调服务等政策的实

5、施,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表2-1 平凉市人口状况二 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一)三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及比例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了调整,三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按不变价计算,三个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29.63%、34.22%和36.15%转变为2006年的23.45%、39.39%和37.16%。2000年到2006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率为11.11%,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0.6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4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2.15%。(二)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与三个产业的国内

6、生产总值比例的改变相对应,三个产业从业人数与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略有下降,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69.9%下降到2006年的64.6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从2002年以来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图2-1 按不变价计算的三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00年以来,从业人员的总数由2000年的108.6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18.56万人,共增加了9.9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9%。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5.57%的从业人员为第一产

7、业吸纳,约58%的从业人员为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36.43%,相对于“九五”时期的24.32%,增加了12.11个百分点。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别由2000年75.94万人、11.67万人、21.04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76.45万人、16.98万人、25.96万人,分别增加了0.51万人、5.31万人、4.9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10%、6.45%、3.60%。表2-2 按不变价计算的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与增长率图2-2 从业人员总数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平凉市的产业结构渐趋于合理,已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二、三、一”的产业

8、格局继续加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各产业之间,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吸纳了将近四成的新增从业人员的数量。这说明,平凉市就业结构的产业发展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相一致,适应了产业结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的需要。这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应该指出的是,200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2.04%,略高

9、于同一时期全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21.98%,但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说明平凉市第三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2-3 分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表2-3 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数与从业人员比例总的来说,2000年以后平凉市就业结构呈合理变化的趋势。从从业人员的比例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渐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69.89%下降到2006年的64.8%。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总的来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10.74%上升到2006年的14.4%,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19.36%上升到2006年的22.04%。而在2002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9.33%

10、,意味着2002年平凉建市初期,存在着第三产业过度膨胀现象,即大批劳动力直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三)三个产业GDP与从业人员的实证分析根据平凉五十年与平凉历年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建立平凉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之间的相关计量模型。将19952006年平凉GDP与就业人口数据输入SPSS 10.0,制作散点图,如图2-4所示。图2-4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人口(N)的散点图基本可以判断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人口(N)存在线性关系。图2-5 回归标准化的正态P-P图回归标准化的正态P-P图表明观察值的残差分布与假设的正态分布的比较,标准化残差呈正态分布,标准化的残差散点分布在直线

11、上或靠近直线,于是建立如下线性方程:GDPabN将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GDP-2271357.1322906.57NR20.831F49.336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平凉市GDP增长和就业人口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关系,就业人口每增加1万人,GDP增加2.29亿元。这表明平凉市作为甘肃省的农业城市,增加就业量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平凉市而言,应坚定不移地采取鼓励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平凉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三个产业就业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同样的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N1,N2,N3分别代表三次产业就业人口):GDP-2268559.8722332.84N158295.05N2

12、26090.41N3R20.876F18.922方程经T检验,N1、N2、N3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5、0.022、0.07,按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10的情形下,均有显著意义。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平凉市GDP增长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相关性较小,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相关性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考虑GDP和第二产业关系,去掉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重新进行回归,得到:GDP-736629.77104932.38N2R20.644F18.103可见,平凉市第一产业增加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第二产业

13、每增加1万人就业,会引起GDP增加5.8亿元,表明平凉市经济发展处于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过渡的阶段,“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建市以来,按照煤、电、化、运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做大做强煤电产业,新上了洗煤、火电、甲醇、煤运等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建成扩大了崆峒二十里铺、华亭石堡子、静宁八里等工业园区规模,组建了全省最大的千万吨煤炭企业的华亭煤业集团,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五年平均增速达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五年平均增速达22.3%,高于全省平

14、均增长水平。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进一步得到确立,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全省最大的煤电工业基地初步形成,全市煤炭产量约占全省的50%左右,发电量约占全省的20%左右。尤其是煤电产业已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煤电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3%和92%。2006年工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44.26%,工业强市成效进一步凸现。三 三个产业偏离系数偏离度是三个产业结构偏离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偏离系数为三个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考察的是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就业比例的关系。如果偏离系数大于零正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

15、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由负偏离状态向“0”状态接近,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伴随着吸纳就业人员越来越少而减弱,该产业就业空间在缩小;负偏离状态呈向“0”状态远离,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渐渐增强,伴随着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就业,该产业就业空间在扩张。具体而言,平凉市第一产业从20002006年的偏离系数最大,为正值,产值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极不对称,平均偏离系数为38.71,说明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另外,从2003年到2006年,偏离系数一直在

16、39%41%间徘徊,说明一方面因农业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小;第二产业偏离系数虽然是负值,但数值相对较大,年平均偏离系数为-23.87,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从2000年以来有所上升,但是按不变价计算的GDP产值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快于从业人员上升的速度,使得偏离系数不断升高。但在2004年以后偏离系数趋于稳定。第三产业相对与第一、二产业,其偏离系数最小,年平均偏离系数为-14.81,意味着该产业产值与从业人员发展趋向同步。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还不是很高。表2-4 三次产业偏离度

17、系数四 三个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影响的指标,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映程度,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就是各个产业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该产业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当就业弹性等于1时,说明就业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当就业弹性小于等于0时,说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甚至减少了就业岗位。弹性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较好地反映了经济增长对从业人员的吸纳程度。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从业人员增长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大量吸纳从业人员奠定了基础。应该指出的是,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能确切地反映某个行业

18、所吸纳的从业人员的数量,由于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所以就业弹性既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受到就业增长的影响,就业弹性能精确地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敏感程度。表2-5 各产业就业弹性从各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一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第二、二产业来说,2002年后第二产业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小于第三产业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从各产业的就业弹性看,第一产业最小,第三产业最大,第二产业介于第一、三产业之间。从就业弹性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从20002002年连续呈负数,吸纳的从业人员数趋于下降。而从20032006年却变为正数,年

19、平均就业弹性为-0.16,说明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减弱。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正数,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重要力量;2000年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为正数,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从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0.385,除20002002年外,其他年度的就业弹性为正数。20002002年的平均就业弹性为-1.12,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该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在减少。而20032006年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7,这说明在此时期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再一次吸纳了部分从业人员,说明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减弱。第二产业从

20、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0.49。其中,2003年前平均就业弹性波动较大0.211.92。而2004年后就业弹性则比较平稳。这主要是由于2004年后,平凉市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进入优化时期,第二产业快速增长,而第二产业吸纳的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都为正数,说明第二产业对吸纳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从20002006年间平均就业弹性为1.46。与第一、二产业在某些年度的就业弹性为负数不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为正数,说明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也将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就业的行业结构

21、在上节考察平凉市就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这一节重点考察平凉市就业的行业结构。受篇幅与研究重点的限制,不能考察所有的行业,只能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行业。重点选取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作为考察的对象。挑选这些行业首先是由于通过上一节的研究,对第一产业的有关指标有了大致的了解。这里没有必要再来考察。其次,由于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及从业人员比例趋于平稳,对吸纳从业人员的贡献值趋于稳定,所以这里只在第

22、二产业中选择了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代表。再次,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详细考察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具体吸纳从业人员的情况显得非常必要。正是由于这种考虑,才重点挑选了第三产业中的这11个行业,力图通过对这11个行业具体情况的考察,描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变动的详细情况。一 各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从总体上看,所选14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从2002年的33.4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0.08万人,增加了6.63万人,年平均增长5.88%。分行业看,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数分别从2002年的1.48万人、5.29万人、5.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76万人

23、、6.12万人、7.55万人,分别增加了1.28万人、0.83万人、2.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69%、4.68%、11.72%。在这三个行业中,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采掘业,其次为建筑业。表2-6 分行业从业人员年末数这三个行业从业人数及比例在20022003年之间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从业人员增长率分别为77%、10%、32.4%,这主要是因为新建城市所带动的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快速增加。而20032006年,这些行业发展较为平稳,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77%、9%、23.5%。但总的来讲,这三大行业从20022006年从业人员数一直在增加。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

24、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一直是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分别由2002年的2.03万人、5.88万人、0.3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02万人、7.95万人和2万人,分别增加了0.99万人、2.07万人和1.6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6%、98.29%和79.9%。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在2002年之前都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两个行业属于高度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所以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并不占有优势。2002年这两个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分别为0.34万人和0.18万人,到20

25、06年分别增加到0.5万人和0.54万人,分别增加了0.16万人和0.36万人,可见这两个行业吸纳的从业人员是很有限的。表2-7 分行业从业人员占全年从业人员的比例在所考察的第三产业各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2003年的0.3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0.36万人,仅增加了0.04万人,说明了自2002年建市以来,该行业的发展仍显不足,直到现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将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虽然从2003年到2006年从业人员一直在增加,但发展仍然有限。2003年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87万人,到2006年增加到3.18万人,增加了10.8%;

2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时期增加0.18万人,增加了6.1%,说明这两个行业发展明显不足。尤其是教育行业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发展不足主要是由于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一般人员难以胜任该行业工作。如果这两个行业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则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加大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含量,实现的难度比较大。二 各行业就业弹性主要通过20032006年所选的行业计算就业弹性。从所选行业的就业弹性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反映较为敏感,这也符合一般常识。至于其他行业的就业弹性,没有一定的规律。相对而言,2003年以后,

27、由于工业就业弹性数值平稳,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越来越少,而要增加就业,依靠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太大效果的。为发展就业,有必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尽可能吸纳从业人员。表2-8 各行业就业弹性第三节 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结构是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劳动力就业及生产力能否迅速发展。对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主要从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与行业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一 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1978年前的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向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状态转变,及1

28、978年后的由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状态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分布转变的变动过程。前一时期是使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口转到公有制经济中,后一时期是在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占优势的条件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确定了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方针。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平凉市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占据稳固的主导地位,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个体、私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平凉市的所有制改革也是从农村取得突破的。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调整了分配关系,使劳动者的利益和劳动

29、成果相结合,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专业户、个体工商户,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在就业结构中仍占有主导地位。虽然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由2002年的7.55%下降到2004年的7.1%,之后又增加到2005年的7.6%,而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了6.5%,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在下降;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的比重2002年为0.8%,到2006年下降到0.3%,但国有和集体企业仍是就业的主渠道。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

30、位职工的就业比例,2006年比2002年增加了1.34个百分点。2006年,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共有9.4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80.1%,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中的职工人数占19.9%,这一比重与2002年的3.3%相比,增加了16.6个百分点,说明处于补充地位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中的职工人数近年来发展显著。第二,在变化趋势上,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变化较快。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就业比重所占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下降带来的岗位空缺。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从1.96万人增加到6.28万人,所占全部社

31、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5%上升到4.5%。同时,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从2002年的0.3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235万人,平均年增加47.6%,远远高于城镇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该行业同一时期的发展不够充分,还有进一步吸纳从业人员的潜力。表2-9 平凉市20022006年按所有制分类社会劳动者人数表2-10 平凉市20022006年社会劳动者的所有制结构二 国有单位的就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与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所有制

32、的组成部分不再片面追求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所有制中的比重,而着眼于控制力的提高,提出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措施。理论上创新源于实践的突破,而理论又进一步指导了实践。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突破的双重基础上,不同所有制间的从业人员数与从业人员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到国有单位来说,就是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与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逐步减少。(一)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及比例1995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实践带来的理论突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具体来说,从绝对数量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由2002年的10万人上升到2003年的10.08万人,仅增加了0.08万人。而随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数有所下降,从2003年的10.08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9.89万人,减少0.19万人。此后,2005年有所增加,而到2006年又减少到8.97万人,减少了1.65万人。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变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