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8.15KB ,
资源ID:37825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825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细生名解和简答期末考试版2.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细生名解和简答期末考试版2.docx

1、细生名解和简答期末考试版2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原核细胞由质膜包绕,没有明确的核,内部组成相对简单。如细菌、支原体、放线菌和蓝绿藻等。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2.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核,以及丰富的内膜结构,细胞器和细胞骨架。是原核胞长期进化的结果。3. 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 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是生物繁殖的基础,同时维持细胞数量平衡和机体正常功能。 4. 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学手段,

2、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依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细胞工程也称细胞技术,它是在细胞水平上,采用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对细胞的遗传性状进行人为修饰,以获得具有产业化价值或其他利用价值的细胞或细胞相关产品的综合技术体系。 5. 拟核(nucleoid) 原核细胞中的DNA区域,无被膜包被,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DNA。6. 细胞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主要是一些细胞器。光学显微镜显示的层次称为显微结构,电

3、子显微镜显示的为亚显微结构。7. 细胞化学技术(cytochemistry) 是在细胞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借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研究细胞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技术。8.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从生物活体分离组织或细胞,并在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使之生存并生长的一种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性状相似的细胞,以此为实验样本,使用各种实验方法来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组分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和代谢活动的规律。细胞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在细胞培养室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条件和营养供应。9. 原代细胞

4、(primary culture cell)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从生物供体分离取得组织或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也是建立各种细胞系的第一步,培养时间一般为14周。原代培养的细胞由于刚离开活体,生物学特性和体内细胞比较接近,因此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适于进行药物测试和细胞分化等实验。 传代细胞(subculture cell)通过胰酶等物质消化后继续用于细胞培养的原代细胞,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传代细胞通常比原代细胞增殖旺盛,在细胞培养一代的时间里,一般可发生26次的数量倍增。普通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传1050代,然后增殖逐渐

5、变缓,细胞进入衰退期,最后自然死亡。10.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是指用人工或自然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的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融合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对于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常用灭火的仙台病毒(Sendaivirus)或聚乙二醇(polythylene glycol,PEG)诱导细胞间的融合,由此产生新品系的杂交细胞(hybrid cell),此杂交细胞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旺盛增殖。11.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围绕细胞的通透屏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相关蛋白质以及胆固醇和糖脂组成,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

6、ne)。 细胞膜将细胞中的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细胞特有的内环境。它不仅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还行使着物质转运、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多种复杂功能。是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细胞膜的改变与多种遗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相关。12. 生物膜(biomembrane) 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的总称。13. 膜脂(membrane lipid) 存在于质膜以及细胞内膜的脂质,约占膜成分的50%。主要有磷脂,胆固醇,糖脂。其中磷脂含量最高。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被称为两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或兼性分子。14

7、.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与细胞膜结合并决定其不同特性和功能的蛋白质。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根据膜蛋白与脂双层结合的方式不同,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或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膜外在蛋白(extrinsic protein)和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15. 穿膜蛋白( transmembrane protein)即膜内在蛋白,其多肽链能从膜的一侧跨向另一侧。分单次穿膜、多次穿膜、多亚基穿膜三种类型。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也是两亲性分子。16. 膜周蛋白(pe

8、ripheral protein) 即膜外在蛋白,是一类与细胞膜结合比较松散的、不插入脂双层的蛋白质,分布在质膜的胞质侧或胞外侧。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17. 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lipid-linked protein)这类膜蛋白可位于膜的两侧,很像周边蛋白,但与其不同的是脂锚定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分子结合。18.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细胞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结构,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的结构。 这一模型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

9、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19. 被动运输( passive transport) 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需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20.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小分子物质穿膜运输的最简单的方式,小分子的热运动可使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通过质膜进入另一侧,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溶质在膜两侧保持一定的浓度差,二是溶质必须能透过膜。21.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浓度、由低浓度

10、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转运方式。转运的溶质分子其自由能变化为正值,因此需要与某种释放能量的过程相偶联,能量来源包括ATP水解、光吸收、电子传递、顺浓度梯度的离子运动等。22. 异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物质,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进行的转运。23.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是指质膜内陷,包围细胞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的转运过程,包括吞噬和胞饮。根据胞吞物质的大小、状态及特意程度不同,可将胞吞作用分为三种类型: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24

11、. 胞吐作用(exocytosis)是指细胞内合成的物质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膜并与其融合后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作用或出胞作用,指细胞内合成的物质通过膜泡转运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重要方式。 根据方式的不同,胞吐作用分为连续性分泌和受调分泌两种形式。25.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细胞器。不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小泡及核膜等功能结构。26.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真核细胞细胞质内广泛分布的由扁

12、囊、小管,小泡相互连接吻合形成的三维网状膜系统。以脂类(30%40%)与蛋白质(60%70%)为主要成分。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内质网的数量及结构复杂程度,往往与细胞的发育进程呈正相关。27. 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rER)膜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的一种内质网,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合成与加工的场所。作为内质网与核糖体共同形成的一种功能性结构复合体,糙面内质网主要地和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有关。因此在具有肽类激素或蛋白质分泌功能的细胞中,糙面内质网高度发达,在肿瘤细胞和未分化细胞中则相对比较少见。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

13、ex)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olgi complex) 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为意大利细胞学家高尔基Golgi于1898年首次用银染方法在神经细胞中发现。是由光面膜组成的囊泡系统,它由扁平膜囊(saccules)、大囊泡(vacuoles)、小囊泡(vesicles)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扁平囊泡现在统称为潴泡没事高尔基复合体中最具特征的主体结构组分。小囊泡现在统称为小泡,一般认为这些小型囊泡由附近的糙面内质网芽生、分化形成,并通过这种形式把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转运到高尔基复合体中,因此也被称为运输小泡。大囊泡现统称为液泡,是见于高尔基复合体

14、成熟面的分泌小泡。28. 溶酶体(lysosome)一类富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膜性结构细胞器,有高度异质性和同源性;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自噬溶酶体、异噬溶酶体和吞噬溶酶体)和残余体。溶酶体具有基于物质消化分解作用的胞内残损结构清除更新功能,基于物质消化分解作用的细胞营养功能,基于物质消化分解作用的细胞免疫和防御保护功能。基于物质消化分解作用的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调控功能,基于物质消化分解作用的生物个体发生发育过程调控功能。29. 过氧化物酶体( peroxisome)一类含有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球状膜性细胞器,具有较高的物质通透性。作为一种膜性结构细胞器,脂类及蛋白质是过氧化物酶

15、体膜的主要化学结构组分,其膜脂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膜蛋白包括多种结构蛋白和酶蛋白。30.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细胞骨架是由不同的蛋白质亚基装配成的纤维状的动态结构。与细胞的运动、物质的运输、信息传递、基因表达、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细胞内除了生物膜体系和遗传基因表达体系外的第三类重要结构体系。31. 微管(microtubule,MT)是由微管蛋白原丝组成的不分支的中空管状结构。微管在保持细胞特定形态、参与细胞运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看做细胞的骨骼系统。细胞

16、内微管呈网状或束状分布,是一种动态结构,能够很快的组装与去组装。32. 微丝(microfilament,MF)在真核细胞中呈束状,网状或散布于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组成,有收缩功能。微丝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的直径为57nm的骨架纤丝。基本组分是肌动蛋白,具有收缩功能,被称为细胞的“肌肉系统”。33. 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又称中间纤维,其直径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是最稳定也是成分最复杂的细胞骨架成分。中间丝参与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参与细胞分化和细胞内信息传递。微丝与微管和中间丝共同构成细胞的支架,参

17、与细胞形态维持、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细胞连接以及细胞运动等多种功能。34. 自养生物(autotroph)具有叶绿素的植物和一些有光和能力的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可被自身利用的有机物。35. 异养生物(heterotroph)不具有叶绿体,以自养生物合成的有机物为营养,通过分解代谢而获取能量的生物。36. 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的基因组只有一条DNA,称为线粒体DNA。细胞内实现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除水分外线粒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数分布于内膜和基质。线粒体的数量可因细胞种类而不同。37. 细胞呼吸(ce

18、llularrespiration) 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内,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的过程。细胞呼吸本质上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一系列由酶系所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存储于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整个反应过程是分步进行的,能量也是逐步释放的,反应是在恒温和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过程需要水的参与。38.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多种核孔蛋白质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复合结构,由胞质环,核质环,辐,中间栓组成。核孔的数目、疏密程度和分布形式随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一般动物细胞的核孔

19、多于植物细胞,代谢不活跃的细胞中核孔比较少。39.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位于内核膜下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结构,主要成分是由中间丝组成的核纤层蛋白,在细胞分裂中对核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40. 染色质(chromatin):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形状不规则,弥散在细胞核内,以保证遗传物质DNA能够被准确地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染色体是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

20、棒状结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凝集而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具有明显形态特征的棒状形态结构。41. 姐妹染色单体( sister chromatid)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间在着丝粒部位相连,彼此称为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位于主缢痕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处的中心部位。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每一条单体则由一条DNA双链盘曲折叠而形成。42.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是有丝分裂中期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21、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43. 着丝点(kinetochore):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44. 动粒(Kinetochore):由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特化圆盘状结构,是非染色体性质物质附加物。每一中期染色体含有两个动粒,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微管附着的部位,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密切相关。在细胞分裂后期,微管牵引着两条染色单体向细胞两级移动,动粒起着核心作用,控制着微管的装配和染色体的移动。4

22、5. 端粒(Telomeres ):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对维持染色体形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序列在维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中起作用。46. 核型(karyotype):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排列构成的图像。47. 核小体(nucleosome ):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 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1.75圈,形成了一个核小体。4

23、8. 基因(gene):遗传物质的最小结构单位,是负载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其结构一般包括DNA编码序列、非编码调节序列和内含子。基因的功能是为生物活性物质编码,其产物为各种RNA和蛋白质。49.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遗传信息通过DNA、RNA和蛋白质这三个重要的大分子的单方向流动。50. 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一个亲代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是重要的生命特征,也是新细胞形成的途径,通过细胞分裂遗传物质可以在亲代与子代细胞间传递,保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细胞分裂直接导致细胞数量增加,是个体繁殖的重要方式,使组织器官细胞数量得以维持

24、恒定,细胞组成也得到了更新。51. 细胞周期(cell generation cycle ):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间隔时期。细胞分裂与生长是周期性进行的,通常将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终了说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52. 纺锤体(spindle):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微管装配而成的纤维结构,功能是将 两套染色体均等分开。是一种出现在前期末,对细胞分裂及染色体分离有重要作用的临时性细胞器,呈纺锤样,具有双极性,由纵向排列的微管及相关蛋白组成,包括星体微管、动粒微管和极间微管组成。53. 有丝分裂(mitosis)是细胞周期的丝裂期(M期)进行的分裂活动。在这个时期,通过

25、纺锤丝的形成和运动,以及染色体的形成,把在S期已经复制好了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以保证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54. 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产生配子的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子细胞。相继的两次分裂分别称为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55. 细胞周期检测点(check point)为了保证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完整性及细胞周期正常运转,细胞中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可对细胞周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出现的故障加以检测,只有当这些事件完成或故障修复后,才允许细胞周期进一步进行,该监控系统即为检测点。56.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胚胎细胞分

26、裂后,未定形的细胞在形态和生化组成上向专一性或特异性方向发展,或由原来较简单具有可塑性的状态向异样化稳定状态发展的过程。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57.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是单个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增殖、分化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细胞称为全能性细胞。58. 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 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59.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又称去分化。是指分化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胞特性的过程。去分化往往随之又发生

27、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60. 细胞衰老(cellular aging,cell senescence)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细胞在形态上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质膜透性和脆性提高,线粒体数量减少,染色质固缩、断裂等。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和老年病发病的基础。61. Hayflick界限(Hayflick life span)1961年,Leonard Hayflick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

28、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62. 细胞凋亡(apoptosis)、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具有生理性和选择性。细胞凋亡在发育过程中清除多余的细胞,清除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无用的细胞,细胞凋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自身稳定的重要机制,清除病理活动过程中有潜在危险的细胞。63.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细胞间的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 协同作用的重要基础。人和多细胞动物的体内除缔结组织和血液外,其他组织中的细胞均按一定方式排列而且相互连接,在相邻细胞膜表面形成各种连接结构,以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

29、,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并协调细胞的功能,这些结构称为细胞连接。64. 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又称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主要存在体内腺上皮及各种管腔被覆上皮的顶端侧面,呈带状环绕细胞。紧密连接具有将上皮细胞紧密联合成整体的机械作用,是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层一侧通过细胞间隙进入下方组织,或组织中的物质回流到腔内,保证了内环境的稳定。紧密连接是形成上皮细胞膜脂和膜蛋白侧向扩散的屏障,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65. 斑块连接 (plaque-bearing junction):又称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通过粘着

30、蛋白、整联蛋白和细胞骨架体系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将相邻两细胞连接在一起的细胞连接方式。是一类由细胞骨架参与、存在于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细胞连接,广泛存在与多种组织中,特别是那些需承受机械力的组织,如上皮、心肌和子宫颈等。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起到分散和传递作用力,增强组织支撑和抵抗机械张力的作用。66. 通迅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保持细胞间在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上的联系,维持多细胞间的协调合作的连接方式。通讯连接除具有机械的细胞连接作用外,还可以在细胞间形成代谢偶联或电偶联。在动物细胞,细胞间通讯主要由间隙连接介导。67. 细胞黏附(cell

31、 adhesion):由粘附分子介导的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粘附。68. 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穿膜糖蛋白以配体-受体的形式发挥作用,由胞外区,穿膜区,胞质区3部分构成。69.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lgSF)许多蛋白质含有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组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包括多个黏附分子家族。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介导同亲型细胞黏着;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介导异亲型细胞黏着。70. 整联蛋白(integrin)细胞外基质受体蛋白,作为跨膜接头在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肌动蛋

32、白骨架之间起双向联络作用,还具有将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作用。 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细胞表面。71.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细胞外由蛋白质及各种多糖纤维交错形成的网络胶体结构体系,既是细胞生命代谢活动的分泌产物,也是组织细胞生存和发挥功能的直接环境。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的蛋白质和多糖纤维交错形成的网络胶体结构体系,它既是细胞生命代谢活动的分泌产物,也构成了组织细胞整体生存和功能活动的直接微环境,它不仅是细胞功能活动的体现者和执行者,而且是细胞与生物有机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72. 基膜 (basement membrane)上皮细胞下面特化的细胞外基质,柔软而坚韧的网状结构。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基膜介于两层细胞之间,而在各种上皮及内皮组织,基膜则是细胞基部的支撑垫,将细胞与结缔组织相隔离。73.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通过化学信号分子而实现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现象。74. 受体(receptor)一类具有特异功能的蛋白质,位于细胞膜表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