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60.84KB ,
资源ID:37804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804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历史必修3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历史必修3复习资料.docx

1、人教版历史必修3复习资料“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儒家孔子核心是“_”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_”的思想:“克己复礼”,提倡贵贱有序中庸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文化成就: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敬鬼神而远之”孟子“仁政”“_”“性善论”反对兼并战争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减轻赋税“舍生取义”,先“义”后“利”荀子“_”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道家老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_”、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2、相往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_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墨家墨子_、非攻、尚贤参考答案:“百家争鸣”仁 礼 民贵君轻 仁义 道 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兼爱要点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3、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争衡,对现实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建立起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受条框的约束和制约,可以

4、畅所欲言,社会环境相对宽松。(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士”指当时的知识分子。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

5、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就没有中国后来思想文化的五彩缤纷。(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点二:孔子和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丰富和发展,到战国后期时已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对于该知识点主要掌握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生活经历:出生于春秋鲁国没落贵族家庭,从小勤奋好

6、学;年轻时做过下级官吏,政绩显著,成为四方效法的榜样;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后周游列国,企望推行自己的主张,但遭到冷落;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出“六经”。 (2)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上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3)孟子:战国中期人,被尊称为“亚圣”。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在伦理

7、观上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 (4)荀子:战国末期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主张“性恶论”,但认为通过学习礼乐和法制,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成圣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背景:经济残破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治国原则:“_”应用:休养生息政策 2.“有为”成为时代需要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社会潜伏危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_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

8、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1.“天”的学说“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_”。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2.“三纲五常”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3.“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和“_”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

9、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举孝廉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他规定,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样,_成为政府选拨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设五经“博士”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_”。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_,规定太学生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提高了儒学地位。除太

10、学外,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参考答案:“无为”到“有为”无为而治 国家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儒家学说 博士 太学 正统思想要点一: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1.主要内容:由中央有关部门和各郡县,推荐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到朝廷,经过策问,贤良之人进入政府官员行列。2.原因:边境不宁、诸侯国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一切要求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3.影响:选

11、拨了大批贤能之士进入政府,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要点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

12、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3

1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

14、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代表是程颢、程颐,南宋时期的代表是_。 (3)二程的基本观点 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

15、臣,天下之定理”;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4)朱熹的理学内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5)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2陆王心学 (1)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把“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代的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

16、“_”和“知行合一”。(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3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的离经叛道(1)时代背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禁锢思想,吏治腐败;市民工商业者力量的发展;理学盛行,推崇孔子。 (2)李贽的主要思想: 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_“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人的正常需要,提倡自然之性,要求个性解放。2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代表作品明夷待

17、访录。揭露_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黄宗羲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对清后期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代表作品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主张_,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学先风先河。 (3)王夫之:代表作品是读通鉴论。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论思想;认为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_思想,启示近代人民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参考答案: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朱熹 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心 致良知明清之际活跃的

18、儒家思想道学家 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 辩证法要点一:全面认识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1主要观点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2)在把握“理”的方法上,需要通过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内部的“理”。 (3)在人性论上,主张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2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

19、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要点二:运用表格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论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达到理的途径格物致知内心修养哲学观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同两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思想

20、,都认为“纲常伦纪,即为天理”;二者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上)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_。 (3)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1)造纸术经阿拉

21、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_和社会进步。(二)其他科学技术成就门类成果数学(1) :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2)算筹和算盘推动古代计

22、算的发展。天文(1)我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2)编制出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 :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3)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浑仪确定天体坐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历法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元朝 。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农学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_是我国现存

23、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_: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被誉为“万世宝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诗经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二)离骚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_”,又称“骚体”。离骚

24、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特点: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三)汉赋概况: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_。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气势恢宏。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参考答案: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 北宋 思想解放 九章算术 石氏星表 授时历 齐民要术 伤寒杂病论辉煌灿烂的文学现实主义 楚辞 赋要点一:用中外联系比较法认识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作用和影响的不同造纸术中国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

25、化的保存西方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中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西方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中国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后来却成为迷信活动的工具西方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火药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工具西方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认识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中国古代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四大发明传入欧

26、洲,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给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下)辉煌灿烂的文学(四)唐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 _,代表作“三吏”“三别”。中唐:白居易成就最高,作品主要有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五)宋词和元曲 1宋词(1)繁荣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_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成就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

27、游:不仅是大诗人,而且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3)特点: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2元曲:宋代的散曲,到元代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_ _。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六)明清小说1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体小说数量繁多。2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_ _;聊斋志异、儒林外史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

28、术 1汉字 (1)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称为“_ _”。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1)阶段: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3)主要书法艺术 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魏晋的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欧阳询、_ _、柳公权的楷书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草书大家主要有东晋的王羲

29、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行书大家主要有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频、明朝文征明等人。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远古的绘画艺术起源: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代表作: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战国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代表作:战国楚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代表作:东晋顾恺之的_ _、洛神赋图。4、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代表作: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