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7.78KB ,
资源ID:37789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789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生物学化学工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生物学化学工程教学大纲.docx

1、微生物学化学工程教学大纲微生物学(化学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32学分:2分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

2、求学生从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分类,到传染与免疫,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能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解决微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简单问题,为后续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微生物学开设在生物化学课程之后,对微生物学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微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及生物分离工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分科1、微生物的概念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3、研究微生物学的基本任务(二) 微生物学的

3、发展简史1、我国古代对微生物的利用2、微生物学的奠基3、现代微生物学的主要成就4、生物技术的兴起5、我国微生物学的研究现状6、微生物学与国民经济(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共同特性,以及微生物发展的历程和各阶段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了解微生物学的总体概况和微生物学发展的将来。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几个概念,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微生物的共同特性。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本章主要内容:(一) 细 菌1、细菌的形态与大2、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细菌的菌落特征与繁殖方式4、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二) 放线菌1、放

4、线菌的形态结构2、放线菌的繁殖3、放线菌的群体特征(三) 蓝细菌(四) 其它的原核微生物1、支原体2、衣原体3、立克次氏体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的重要意义。了解其它原核微生物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的基本特性。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及其菌落特征。难点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征以及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一) 真核微生物概述1、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2、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3、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二) 酵母菌1、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2、

5、酵母菌的细胞结构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与生活史4、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三)丝状真菌霉菌1、霉菌与人类的关系2、霉菌的菌丝结构3、霉菌的繁殖方式4、霉菌的菌落特征5、常见的霉菌种类(四)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真核微生物,以及酵母、霉菌的细胞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重点及难点:重点是酵母菌、霉菌的细胞形态、结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难点是如何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第四章 病毒本章主要内容:(一) 病毒的形态结构1、病毒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2、病毒粒子的形态与大小3、病毒粒子的结构与对称方式(二)病毒的增殖1、病毒的增殖过程2、烈性噬菌体

6、与一步生长曲线3、温和性噬菌体与溶源性4、病毒的种类与实践应用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非细胞生物的定义;病毒的大小、形态组成及结构,病毒的增殖方式和过程;及目前已知的亚病毒的种类和其基本特征;了解病毒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其增殖的过程,难点是病毒的增殖过程。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本章主要内容:(一)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三)微生物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四)培养基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六种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培养基的分类方法。重点及难点:重点

7、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六种营养要素及其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分类和用途。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本章主要内容:(一)微生物的产能途径1、EMP途径2、HMP途径3、ED途径4、TCA循环(二)微生物的产能方式(三)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1、自氧微生物的CO2固定2、生物固氮3、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4、 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方式及发酵、呼吸等的概念。了解微生物独特的代谢途径及其与药物生产的关系,了解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重点及难点:重点是微生物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方式及发酵和呼吸的概念;

8、难点是微生物代谢的方式和途径。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本章主要内容:(一)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二)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三) 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四)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五)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细菌生长的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如何运用这些因素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及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装置。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掌握如何运用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和育种本章主要内容:(一)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二)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1、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三)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1、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

9、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四)基因工程(五)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掌握微生物遗传育种的方法;菌种衰退、复壮和菌种保藏的方法;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未来的前景。重点及难点:难点是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法。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本章主要内容:(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二)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应用1、微生物与碳素循环2、微生物与氮素循环3、微生物与硫素循环4、微生物与磷素循环(三)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微生物与污水处理2、微生物与有害物质的降解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布情况;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微

10、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及环境建设中的用途。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及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本章主要内容:(一)概 述1、传染与传染病2、传染病的发生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二)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分子(三)免疫应答1、抗原2、免疫应答3、免疫学研究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传染与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定义;了解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及免疫在生物中的应用。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掌握几个免疫学概念,难点是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本章主要内容:(一) 通用分类单

11、元(二)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三)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四)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种的概念及种以下的几个分类名词,掌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掌握经典鉴定指标和简便、快速、自动化的鉴定技术,核酸分子杂交等现代鉴定技术;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了解原核、真核的分类系统纲要。重点及难点:重点是掌握种的概念,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及其生长规律;细菌的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工程的关系;传染与免疫的相关知识等。教学难点:细菌的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六、学时分配章 次教学内容理论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绪论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病毒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和育种 微生物生态传染与免疫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24324444221合 计32七、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二)参考书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1998年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