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47KB ,
资源ID:37789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789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李泽厚哲学评论.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李泽厚哲学评论.docx

1、李泽厚哲学评论【摘要】文章从仁学本体论立场出发,对李泽厚的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与中国哲学如何登场?及其情本体论进行了分析评述。一方面,作者所持的仁本体论与李泽厚的情本体论都坚持儒学立足生生不息的日用常行之传统来谈论本体,从而两者有内在的共通性,但另一方面,李泽厚的情本体论往往还未能摆脱从心理学、人类学等角度来考察本体的倾向,因而未能从审美层面的情本体进入道德层面的仁本体。仁本体论是对情本体论“下一转语”,使仁学的形而上学意义得到充分展开。 李泽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最有影响、最受关注的哲学家。2011 到2012 年,已年过八旬的李泽厚出版了两部访谈作品,一部是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一部是中国哲学如何

2、登场?。虽然,在此以前,他也在人类学本体论、哲学论纲等书中表述过他的基本哲学观点和立场,而在这两部访谈中,他总结性地、集中地谈了他自己的哲学要点,对中国哲学对当代世界哲学的可能参与,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我很赞赏这些对话,既欣赏这种谈哲学的形式,也欣赏李泽厚谈哲学的态度,欣赏他的哲学观,虽然我并不都赞成他主张的情本体哲学。他晚年的哲学访谈,摆脱了世俗哲学写作的繁琐无谓的论证和舞文弄墨的铺陈,以简白直接的方式,陈述了其哲学的要义,对中国哲学的当代建构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主张。总的来说,这些意见主张是富有启发性的。 既然,李泽厚晚年的总结是专对“中国哲学”的登场而发,因此,做“中国哲学”研究的人

3、,必须正视其意见和其哲学要义,将其哲学意见作为中国哲学登场的前行基础,并应从各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对其哲学意见作出积极的或批评的回应,以促进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尤其是,既然李泽厚曾认为自己属于所谓儒学第四期,我们就更有理由把他的本体论纳入儒学当代建构的思考当中,不管我们究竟承认或不承认他属于儒学。而且,就儒家哲学的当代建构而言,李泽厚的情本体论是当代哲学中一个最切近的参照物,必须予以扬弃之功。以下是我从仁学本体论的立场对李泽厚这两部书及其情本体论所给出的初步回应。(一) 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一书的开始,李泽厚便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问题,对广义形而上学在今天的时代还有没有意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4、 最根本的,是仍然还有广义的形而上学。广义的形而上学,恐怕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永恒追求,是对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宇宙的根源的了解和询问,这既是理智的,也是情感的追求。 海德格尔提出“哲学的终结”,他讲的是以希腊哲学为标本的、我称之为“狭义的”形而上学的终结,是从古希腊以来的哲学的本体论,或者叫存在论,那是用思辨的方式探索( 存在) 的纯理性追求的某种“终结”。他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统统都是形而上学,都应该抛掉。所以他说哲学终结,思想开始。当然,海德格尔讲的并不是哲学的根本终结,甚至也不是形而上学的终结,而是传统本体论的终结。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不仅仍然是哲学,而且是更为艰深的形而上学。甚

5、至于,海德格尔思想中与哲学相对的“思”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思想,而是特指存在之为存在、澄明的敞开之境。但李泽厚的提法很有意义,就是在反形而上学的时代,在后形而上学的时代,肯定广义的形而上学的意义,认为广义形而上学不可能终结,主张广义的形而上学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永恒追求,广义形而上学的内容是对人生意义和宇宙根源的探求。 这样一种哲学观,在“哲学终结论”甚嚣尘上的时代,在后现代思潮笼罩文化领域的时代,是有意义的。在此意义上,我们所主张的仁学即可以为一种广义形而上学,以解决人生的价值、宇宙根源的问题。而同样显然的是,思想确实往往比哲学更重要,说仁学是一种思想比说仁学是一种哲学要更为贴切。 李泽厚谈到,西方

6、自19 世纪中期以后,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的转向,是朝着生活世界转变的: 由费尔巴哈到卡尔马克思,这个大家比较熟悉。还有就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的那一支。当然还有从黑格尔到杜威杜威的思想其实也是从黑格尔主义那里出来的,他们都把眼光从理性的、思辨的、绝对的东西,转到“生活”、“生命”上来了。其实,儒家正是一贯重视生活、生命、生生,而不离开日用生活去追求思辨,不离开历史文化去追求思辨。仁学本来就是以生活为基础,以生命为关注点,始终不离开日用生活的思想体系。因此儒家的仁学先天地具有与生活的亲和性,而生活性正是儒家与佛教在过去一千多年中争论的焦点,儒家始终用对生活性的强调与佛教划清界线,并抨击佛教对生活性的

7、超离。 在这一点上,佛教离开生活、生命去寻求高明的义理和境界,与西方近代以来哲学崇尚思辨绝对而忘记生活世界,有着类似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儒家的仁学对此早已积累了经验。 康德有先验理性,黑格尔有绝对精神,都是纯理性的东西。按过去的说法,就是认那是第一性的。但是到马克思,到杜威,到尼采,把这一切翻过来了。到维特根斯坦,到海德格尔,也是这样,也是更强调我们这个生活的世界、尘世的世界。所以海德格尔和萨特都强调: 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这个世界的人的此刻实存,是先于本质的东西。维特根斯坦也认为: 语言形式来自生活。笛卡尔是近代哲学,到尼采以后就是后现代哲学了。这个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很根本的。这就

8、是说,追求狭义的形而上学的那种思辨的智慧,已经过去了。 以前人们把中国哲学对生活世界的重视看作是哲学的拖泥带水。而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外去设定理想的世界,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则被认为是违背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原则。两个世界的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基本没有,即使在朱子哲学中也是如此,日用常行才是最后的、真正的真实。因此,如果世界哲学在后现代转向尘世世界的生活性,那正是合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传统的。 古希腊的追求智慧的那种思辨的、理性的形而上学,而中国没有那些东西,没有那个狭义的形而上学。但是中国有广义的形而上学,就是对人的生活价值、意义的追求,这在中国一直是有的。所以,离开日常的生活和生活价值去追求纯粹

9、理性思辨,在中国即使有,如先秦名家,也不是中国哲学的主流。当然,西方近代哲学的内容始终以科学为背景,以科学知识的可能为焦点,故理性的地位十分突出。但现代哲学更重视人的政治世界和价值世界,知识论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已经让位于伦理学或政治哲学。在这种情形下,广义的形而上学应以人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意义为中心,这个提法仍然肯定了形而上学的意义,也突出了新时代形而上学的转换。 现在西方的所谓“后哲学”,我认为就是从思辨的狭义的形而上学转变到那种以生活为基础的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呢? 有啊,就是那种“后哲学”。生活世界本体论,现代西方应当出现,但没有出现。因为,虽然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但其意义仍然

10、主要是意向性的世界,即意识中的世界。在中国,形而上即在形而下之中,形上形下不可分离,但“形上学”未必比“本体学”好。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最好者为“体用论”,全体大用,无有偏处,中国哲学即讲体用论。李泽厚以情为本体,终究难免于中国传统哲学对“作用是性”的批评,情之意义在感性生活和感性形式,还是在用中讨生活,不能真正立体。儒学的论情,必须如马一浮所说,全理是情,全情是理,才是儒学论情的基本立场。(二) 这个“情本体”本来就“在伦常日用之中”,没有过多的玄秘之处。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这个情本体即无本体,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上的本体。这个形而上学即没有形而上学,它的形而上即在形而下之中。情本体之所以仍

11、名之为本体,不过是指它即人生的真谛、存在的真实、最后的意义,如此而已。仁本体亦是如此。仁体即在人伦日用之中,脱离人伦日用,便无本体。本体不能被规定为超离现实存在的东西,李泽厚此说类似海德格尔论存在,他是说,形而上学本来研究本体,在传统形而上学中本体是与现象不同、在现象背后的东西; 而今天要讲的形而上学,并不设定这样的本体,故在这个意义上说,此形而上学没有形而上者,此本体论没有本体。 作为不可知的神秘的“物自体”即“人与宇宙自然协同共在”,这可以是科学家信仰的宗教上帝,也可以是中国传统所信仰的“天人合一”的天道。物自体即是存在的整体,即是人与万物的统一,人与世界的统一,即是人与宇宙的统一,这种统

12、一中国哲学叫做“万物一体”。近代哲学的二元分裂破坏了这种原始的统一性,在现代之后的时代,人类应当返回作为人与宇宙统一性的存在整体。 因为“情本体”哲学把这种“人类与宇宙协同共在”设定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物自体”。没有这个形而上学的设定,感性经验就没有来源,形式力量和形式感也无从发生。“物自体”是康德的概念,是一个不可知的概念。仁学把此共在的一体设定为仁体,亦可称为物自体,作为形上学的假定。李泽厚这一说法相当重要,这就是,即使在今天的广义形而上学中,物自体的设定仍然是必要或必需的; 但当代广义形而上学的物自体不是康德式的与现象分裂的物自体,不是超绝于此世界的本体。在李泽厚的哲学中把这一物自体设定为

13、“人类与宇宙协同共在”,这个说法用中国哲学仁体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天人一体、天人共在,或天人协同共在,这很像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新的形式。其实,在中国近现代哲学中,有好几位哲学家都提出过以万物一体为本体的思想。众所周知,共在的提法在海德格尔之后流行起来,而协同的观念正是当今有机体哲学的出发点。因此天人协同或天人合一,在儒家的理念基础上发展,才是协同共在的应有之义。因此,这个物自体,在我们看来,必须是仁体,从仁体才能自然而直接地引出协同与共的观念。物自体即是本体,但李泽厚在这里强调物自体,是强调本体的不可知,因为康德把本体而不可知者称为物自体。而我们虽然基于儒家的“体仁”立场并不肯定这一不可知的主张,但

14、这不妨碍我们也使用物自体的概念。 李: 那还是一个世界,并没有说两个世界啊。因为人首先是作为动物存在的生理物质性与外在世界的宇宙浑然一体,无分彼此的,人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实践,对宇宙自然作出体验、认识、把握和解释,把主客体区分开来。尽管人不断地在了解宇宙,宇宙还是不可解。但人依然是宇宙的一部分,人依然与宇宙协同共在。所以这个“物自体”既与康德相同又与康德不同。相同的是它不可知,不同的是它不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它还在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普通人生与它协同共在。这里没有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截然二分,本体就在现象之中。本体与宇宙自然浑然一体,无分彼此,此即体用不二之义,与仁学之义相同,但我们认为本体非不可

15、知,在仁学的“体仁论”的立场上( 仁体与体仁是一体的两面) ,可以知天识仁。而且不同的是,李泽厚把人与自然宇宙视为一个世界,而共在,是部分和全体的关系,在这里的确是平面的,体的意义无法确立,与自然主义不能清楚区别开来,而且其不可知变为程度的不可知,而不是可能的不可知。于是,李泽厚的物自体就变成仅仅在不可知意义上的他者,而没有存在意义。 西方的本体( noumenon ) 一词主要来自康德,是和现象两分的,是超验的。“存在论”( “本体论”,ontology ) 是希腊有关“being”的形而上学( 后物理) 讨论,后来就牵涉到上帝、超验,这都是从他们的语言即系词being 所生发出来的。中国语

16、言没有系词( 据研究“是”自汉代才有) ,根本没有being 这种超验的存在论( 即“本体论”,应为“是论”) 问题,与这些西方哲学的主题根本不搭界。章太炎讲中国传统是“依自不依他”,“语绝于无验”,相当准确。在西方,“本体论”是存在论( ontology) ,与本体( noumenon ) 一词并不相关。但中国人却经常把两者混联在一起。“本体论”成了讲“本体”的哲学。这也好像是一种“西语中用”,没什么不可以,但需要说明白。这种误读误用有其浓厚文化底蕴,只要说明白就无不可。“气”也可作多译,只须说明有时指的是“物质性力量”、“生命力”,有时则是指的“精神性力量”,等等。所以,我一开始便说明,我

17、讲的“本体”,并不是康德原来的意思,我指的是“最后的实在”,是本源、根源的意思。可见,“本体”、“本体论”、“存在论”、“哲学”以及“超验”( transcendent) 、“先验”( transcendental) 这些外来词语、概念仍然可用,但要讲清不同于西方原意的地方。完全不用,排斥它们,同一个地球,今天不可能了。这个意见他在以前的书中也讲过。这是认为西方的本体论本来并不讲本体,西方的本体论是讲存在。而中国人近代以来把本体论作为讲本体的学问,于是中国人讲的本体论与西方传统的本体论就不相同了。但李泽厚没有讲明,西方的本体论不讲本体,那么西方的什么论讲本体? 他说康德讲了本体和现象,这是什么

18、论? 所以,李泽厚这里讲得不完全,应该说明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是讨论本体/实体的。因此,中国虽然不讨论“是”的问题,但中国人自古以来讨论本体/实体的问题,与西方哲学有其相通的地方。所以,今天我们讨论本体,不必然是依据于西方哲学来讲,而可以是接续于中国哲学自己本来的传统而讲,如我们所说的仁学本体论。当然,李泽厚这里也表达了他的哲学理解,即他所说的本体,不是康德所说的与现象两分的超验存在,而是指根本、本源、根源,这一点我以为是完全可以这样说的。事实上,哲学中,或在一个体系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本体概念,特别是在不同的问题语境中。 人类既不能靠神,也不能靠外星人,也不能靠上帝,只有靠自己把握命运。这个问

19、题正好可由中国哲学来解决。因为中国没有唯一人格神,没有西方那样的宗教和上帝,是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世俗世界。它不是两个世界即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截然两分。中国哲学是主张一个世界,但需要阐明,这种哲学与常人的所谓一个世界的观念有何不同。说中国哲学中没有上帝之神,没有神的世界,中国人的哲学只承认一个世俗的世界,如果只是这样,中国人的哲学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本体论,也就无需讲什么本体论了。所以,我们认为,李泽厚以根本为本体是可以的,注重中国哲学一个世界的传统也是可以的,但把中国哲学仅仅说成是肯定世俗世界,等于取消了中国哲学自有的本体论,从而既不能接续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传统,也不能了解和彰显即体即用的中

20、国人的世界观。 我正是要回归到认为比语言更根本的“生”生命、生活、生存的中国传统。这个传统自上古始,强调的便是“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这个“生”或“生生”究竟是什么呢? 我以为这个“生”首先不是现代新儒家如牟宗三等人讲的“道德自觉”、“精神生命”,不是精神、灵魂、思想、意识和语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的动物性的生理肉体和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生不能只是生理肉体,更不能只是生命存活,必须联系仁来讲生,方是儒家。仅仅讲生活生命,没有指明方向,这是儒家所不能满意的。如同历史上佛教讲作用是性,没有设定伦理方向,遭到理学的否定和批评。事实上,熊十力也指出过,只讲生命活动,还不是儒学。我们认为,生生虽

21、然不必是道德自觉一类的精神、意识,但生生必须和仁连接在一起,才能成为儒家的本体大用。 回到康德并非真正回到康德的先验哲学,而是恰恰相反,把康德翻过身来,即以马克思( 工具本体) 来作康德( 心理本体) 的物质基础,而这基础,又是以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生命亦即中国传统的“天行健”、“太初有为”为核心的。这样才能扭转海德格尔的方向。天行健必就仁体大用而言,不能只就生活生存言。就儒家而言,天行健与人类的工具使用没有关系,天行健是生生不已之大易流行,不离生活,但又不即是生活生存。李泽厚主张的是人类学本体论,其根本是工具本体,强调使用工具是人成为人的根本,而使用工具与生活生存是一体的。但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22、这是人类学,与哲学还不就是一回事。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学不能为形而上学提供一个基础,因为人类学对“人是什么”的问题总是以经验科学的知识来回答。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工具本体论其实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立场,是其体系的社会发展史的基础。(三) “阴阳五行”大多是循环,为保持整体均衡,虽并不与前行相矛盾( 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仍有一种封闭感。辩证法有前行感,但辩证法的抽象推移,如果缺乏足够的经验约束,容易产生语言诡辩和先验幻相。李泽厚此说确实相当深刻,不过,前行是人的世界所特有的观念,宇宙自身无所谓前行,无所谓上升,无所谓进步,无所谓进化,也就无所谓封闭,所以李泽厚的说法还是受辩证法和进步世界观所影响。

23、在宇宙的大循环中,保持部分及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均衡,是宇宙自身的要求,而认识这一点则是一种人类的智慧。 后现代的特点是摧毁一切,强调的是不确定性,不承认本质的存在,一切都是现象,都是碎片,都是非连续的。自我也是碎片。反对宏大叙事,反整体,一切都是细节,是多元的,相对的,表层的,模糊的,杂乱的,并无规律可寻,也无须去寻。世界肯定不是碎片,有不确定性,也有确定性,有现象,也有整体,有非连续性,也有连续性。一切对立面共同构成了存在的整体。仁体是整全的,但整全中包容杂多,整体和细节、统一性与多元性、内在的与表层的,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绝对便在相对之中,和而不同。存在的整体亦表现为过程,过程必有其规律

24、,这就是中国哲学所重视的道或理。 李泽厚又提出: 人没有任何可以和必须遵循的共同的道理、规范和约定了,那人还怎么活下去? 这就又回到了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出“人类何以可能”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回答人是怎么活出来的。在这里,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假定就是宇宙有其普遍的道或理,即规律或法则,后现代思潮可以忽视普遍规律,但宇宙、自然、自然法则仍然自己存在、自己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李泽厚对人类如何可能的问题,还是从科学上去讲,人类学是社会科学。但人的问题,必须放在整个宇宙论、本体论来解决,而不能仅仅从智人或早期人类的发展来解决. 我很欣赏两位中

25、国的海德格尔专家的话,愿抄录如下: 我不赞同海德格尔把无情无绪看作人生在世的最基础的结构,而更倾向于马克斯舍勒的洞见: “爱与亲密无间、心心相印与携手共进,才是人生在世最深沉的基础结构。”这一段非常重要。舍勒的话正可以借用来表达儒家仁学对海德格尔的回应。但舍勒的爱必须本于对上帝的信仰,所以他说的爱不是人与人的爱。而儒家这种人与人的爱乃本于仁,故最基础的结构即是本体,仁才是人生在世最深沉的基础结构,即仁才是本体。本体可以是人生在世的本体,不必一定是宇宙的本体,虽然两者可以联系。 “当下”不是一切已成碎片只有当下真实,不是不可言说的存在神秘,不是绝对命令的上帝,而是人类自身实存与宇宙协同共在,才是

26、根本所在。当下是存在的片段,片段是真实,但不是真实的全体。根本的实在不是上帝,不是不可言说的离开人世的其他存在,而是人类与宇宙协同共在的实存,这个说法并不是否定本体的不可言说,毋宁是说本体虽然不可说,但并没有超离人类的神秘性。 仁生于礼又促进礼,“礼”、“仁”都是通过确认人伦关系而与天相通与神共在。共在有许多西方思想家都提到过,这里所用的共在概念应来自海德格尔。不过这里似未说明,礼和人与天相通、与神共在,还是人伦关系与天相通、与神共在?按前面李泽厚所说,共在应当不是指仁或礼,而是说人类通过人伦关系与宇宙共在,而仁和礼便是人伦关系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共在并不就是本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条件( 如

27、人伦关系) 而实现的。而仁学本体论认为,共在既是本然也是应然,这是中国哲学的一贯讲法,共在是本然的存在状态,而全其本然,全其共在的本体,则是人的应然。另外,照李泽厚这里简略的讲法,共在不仅表达为人类与宇宙的共在,也可表达为,或包含着“人天相通”和“人神共在”,我想他本人并没有超越无神论的想法,而是用此来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来沟通。但是,如果说李泽厚的讲法不是这样,而只是对古典的礼和仁的解释,那我们应当说,仁并不包含与神共在的意义,因为仁之中没有包含任何涉及神的假定。 我说“天地有生之德”的“生生不已”正是靠秩序而维持,“日月行焉”,“万物生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

28、明法而不议”,这“生”这“法”这“美”便是秩序,却又充满千变万化的偶然,所以也才有“以美储善”、“以美启真”。“情本体”哲学指向的是这个神秘的宇宙存在及其秩序和偶然性。这里涉及到了生生与秩序的问题。生生既是存在,更是运动过程。但生是不是秩序? 生生是不是靠秩序维持,这可能是要讨论的。生生靠秩序维持,应当说这不是古典中国哲学也不是传统儒家宇宙观的主张。中国哲学最强调的是生生变易的过程必有其所以然的内在根据和动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又一阳是生生变易,道是生生变易的过程,这是戴震后来的讲法。而宋儒则认为,一阴一阳是生生变易,道是生生变易的所以然。理虽然有阴阳变易不失其序的意义,但更扮演了所以然的角

29、色。所以,如果说到秩序,秩序是理的功能,而不是生生本身。然而,从当代的仁学本体论来看,如前所说,生生有动力而无方向,则还不是道,仁体既有动力又有方向,仁体之生生,才能自身展开而富有其秩序。 我更着重于探讨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对人类的心理构造形成了什么影响,就是研究因此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即人性问题,这是“积淀”,积淀就是形成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理形式。这是历史,不是哲学。李泽厚青年时代起便与友人关注儿童心理的发展,以此探索早期人类心理成长与使用工具的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合于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然而这一研究的取向,实际上是经验科学的、人类学的,并不是哲学的研究方式。二十世纪有不

30、少这样的哲学家,期望以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方式为基础,建立意识的形而上学,如梁漱溟,但都不成功。最后还是要离开心理史而“跳跃”到哲学的宇宙生命中去展开。由积淀而形成为人的心理形式,这个提法才是哲学的。积淀说是有意义的,但它应该是人性论的解释,并发展出人性论。 我用“人类如何可能”来回答康德的“认识如何可能”,也就是要提出经验变先验,对个体来说的先验认识形式是由经验所历史地积淀而形成的。注重工具对认识的作用,还是科学取向的心理史溯源。皮亚杰亦然,像梁漱溟一样,最终并不能从经验上升到先验,更不能从经验上升到宇宙论和形上学。李泽厚后来注重文化心理,才是哲学,是文化哲学。 李泽厚曾说过: 于是,只有注意

31、那有相对独立性能的心理本体自身。时刻关注这个偶然性的生的每个片刻,使它变成是真正自己的。在自由直观的认识创造、自由意志的选择决定和自由享受的审美愉悦中,来参与构建这个本体。所谓本体即是不能问其存在意义的最后实在,它是对经验因果的超越。离开了心理的本体是上帝,是神; 离开了本体的心理是科学,是机器。所以最后的本体实在其实就在人的感性结构中。个体对历史必然性、决定性的对抗,是可以哲学地倡导的; 但个体对价值普遍性的反抗,是不可以提倡的,这是儒家伦理的立场。价值普遍性是天理,故对个体性的张扬不能成为绝对,自由和必然之间必须有辩证的关联。在这里,李泽厚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个体参与建构本体的问题,当然他说的是心理本体。本体若是自在的物自体,本来是无所谓人的参与的; 而他似乎主张每个个体都应当通过关注生命的片刻,使本体真正成为自己的自由心理本体,这就是参与构建本体了。中国哲学本来就有“与天地参”的传统,参与天地化育、参与大化流行,故“参与”论是十分中国化的。同时,宋明理学强调本体和功夫,以功夫促进本体的 实现,也可以说以功夫参与本体的建构。但这些都与李泽厚所说的不同。在中国哲学中所预设的,是本体本来就存在于个体,但并不是每个个体都自然地将其完整地实现出来了,功夫的作用就是促进本体完整地实现。而李泽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