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42.81KB ,
资源ID:37737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73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历史科.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历史科.docx

1、中国历史科學習重心:南宋的臨安建議分析內容: 南宋背海建都的特點。 臨安工商業與文化的發展。探討問題建議: 南宋為何選擇臨安為國都? 宋室南渡之後,臨安如何成為文化的中心?探討問題建議(1):南宋為何選擇臨安為國都?杭州是中心。一面有海上的退路,一面有長江下游和太湖區域的富庶,還有一面是浙東山區的屏障。在這背海面陸的基本地帶的外面,有一輔助地區。第一是靠北的淮河地區。雖然經濟上不發達,有些縣始終沒有完整的城牆,不容易防禦敵兵侵入。可是幸好地勢起伏,河流交錯,湖沼縱橫,對騎兵作戰不利。金兵打南宋,雖然一鼓作氣,長驅直入,東掃錢塘,西指江西中部。但不久就發現,淮南地區很難肅清起義的隊伍和匪賊的集團

2、。因此後方補給,也就難以為繼,不得不撤兵北退。另一個輔助地區,是襄陽一帶。它最大的軍事作用是策應。一方面和淮河成犄角之勢,可以從側面牽制北敵的攻勢。另一方面,又可以西連陝西四川的外衛。所以襄陽可以叫做聯衛地區。參考:劉子健: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中國學人第四期(1972),頁3。高宗最初在濟州起兵,繼而在歸德即位,任用的大臣是汪伯彥和黃潛善。有好些官僚,都批評這任用的錯誤。但高宗決不改變,主要是因為汪黃二人,熟悉淮河一帶的漕運。等到退到江南,他又罷斥汪黃,把戰敗的責任推在他們身上。這固然是因為反對他們的人愈來愈多,證明他們不能收攬士大夫的擁護。但同時也因為汪黃對江南財政,並不熟悉,可以

3、另用更合適的人。安撫陝川的張浚也是如此。張浚最要緊的措施,就是整理四川的財政。試問沒有四川的財力,又怎能維持陝南的前線?參考:劉子健: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中國學人第四期(1972),頁7。經濟重心南移,南方賦稅的負擔亦重。唐代宗時天下租賦所入不過千二百萬,而江南之利實居其半。北宋時仍然如此。自王安石改革後,徵稅項目增加,南宋除沿用其制外,並復經制錢(一種附加稅,原為徽宗時為討方臘而創),創總制錢(將若干雜稅合併徵收),添酒錢,折帛錢,月椿錢,和糴錢等。孝宗淳熙末年,歲入緡錢達六千五百三十萬緡,已和神宗熙寧元豐年間行新法後的歲入六千餘萬緡相等。至於鹽酒雜課,南宋時期亦增加。資料來源:陶

4、晉生:宋遼金元史新論(香港:中國史學社,缺日期),頁156。宋會要輯稿職官載紹興7年(1137)宋高宗的說話: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引文大意:市舶的利潤最為豐厚,若果經營得宜,朝廷可以每年賺取過百萬貫的銅錢。宋會要輯稿職官:紹興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宋高宗詔蕃舶綱首蔡景芳特與補承信郎。以福建路提舉市舶司言,景芳招誘販到物貨,自建炎元年至紹興四年,收淨利錢九十八萬餘貫,乞推恩故也。引文大意:宋高宗賜給從事外國貨船的船長(綱首)蔡景芳補承信郎的官銜。這個決定是來自福建路提舉市舶司的建議,因蔡景芳從外國進口貨物,令朝廷於建炎元年至紹興四年間,獲得純利超過九十八萬貫銅錢,故有這項的恩賞

5、。(宋會要輯稿職官紹興十四年(1144),一時措置,抽解四份註,以市舶司言蕃商陳訴抽解太重。紹興十六年(1146)九月二十五日廣南市舶司報告:近年商販乳香頗有虧損。上曰: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十七年(1147)十一月四日,(高宗)詔三路市舶司,今後蕃商販到龍腦、沈香、丁香、白豆蔻四色,並依舊抽解一份,餘數依舊法施行。註抽解亦稱抽份,是從全部貨物中抽取若干份(總數為10份),作為市舶稅。四份是40%,一份則是10%。舶稅:由市舶司徵收,舶貨入境,先行抽解,一般十分抽一,有時高達十分之二、三、四,但如鐵等粗貨有二十五分抽一者。抽解之後,禁榷物貨全部博買入官,其餘則按一

6、定比例博買,抽解和博買之後,方許與商民交易。參考:中國歷史大詞典宋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年),頁263。宋史食貨志:宋之經費,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故以官為市焉。建議討論問題:閱讀資料一,回答以下兩問:1. 選臨安為國都在軍事上有什麼優點?2. 試在以下的地圖上,將臨安外圍的兩個輔助地區,以圖形標示出來。南宋地圖3. 據資料二,高宗起用汪、黃及張浚,顯示他在南宋建國時有什麼經濟財政上的考慮?這種考慮基於當時什麼形勢?4. 一些史學家認為南宋政府存在一種重稅政策,你同意嗎?資料三所顯示的南宋政府理財態度,與當時金朝在華北盤踞有何關係?(金朝在華北盤踞帶來兩個影響:(i)失去半

7、壁河山,南宋政府的稅收比北宋減少;(ii)因與金朝敵對,南宋必須在邊境維持大量軍隊,軍費支出增加。)5. 參考資料四、五,什麼是市舶?市舶司的設置有什麼作用?你認為宋高宗的推恩政策,對促進海外貿易有幫助嗎?6. 據資料六,南宋的對外貿易政策有什麼彈性?閱讀資料七,回答以下兩問:7. 何謂博買?(博買就是在抽分之餘,由官府統購某些舶來貨的全部或部份。博買後,才准舶商私販。)8. 為什麼南宋政府可以在產品入口的過程中,獲取利潤?9. 參考資料八,在南宋初年,蕃貨之中,哪一項最為朝廷的主要經費來源?所謂官為市是什麼意思?(所謂官為市,即由官府完全壟斷市場上的香買賣。)10. 總結以上各項資料,劉子健

8、認為南宋不單背海建都,更是背海立國。試總結本部分的資料,從軍事及經濟兩方面評析他的說法。探討問題建議(2):宋室南渡之後,臨安如何成為文化的中心?留在開封、河南山東一帶的士大夫,事過境遷,已經看出高宗沒有力量收復京師,不免接受金人佔領的現實。因此對他們參加劉豫號稱大齊的政權,誘惑性相當大。只有兼收並蓄的方針,才能勸誘北方的士大夫南來效忠,阻擋他們不要跟劉豫走。光是用忠君等等的政治口號是不夠的。幾百年來,以至今日的史評都說,南宋有個大缺點官多、士多。事實上確實如此。南宋官僚,不做現任官職,多半還給宮觀祠祿。等於現代的掛名差使,拿一份退休的待遇。太學的學生,州學的學生,都有供養。這是不是浪費呢?從

9、行政的觀點說,當然是等於無功受祿,吃飯不做事。可是就統治的觀點來說,這是施小惠以防大亂,把這些統治階級的份子,全部維繫住。資料來源:劉子健: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中國學人第四期(1972),頁7-8。由於政治重心的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了接待西北流民,南宋政府在城內外設立了十多個接待處,其中城北夾城巷的妙行寺,從北宋末到南宋初,陸續接待外地流民近三百萬眾,故後來改名接待寺。南宋政府還在崇新門外建鹿苑寺,專門接待北方遷來的大批僧侶。由於外地居民的源源遷入,到了南宋末年,杭州的外地居民超過土著。資料來源:林正秋:南宋時期杭州的經濟和文化,歷史研究(1979年),第12期,頁44。根據全

10、宋詞輯錄的一千多個作家,可以找到的籍貫中,有以下的地理分佈:今地名北宋詞人南宋詞人河南(北方)1828河北(北方)1341山東(北方)912山西(北方)45陝西(北方)113甘肅(北方)11安徽(南方)1235江蘇(南方)2143江西(南方)2578浙江(南方)35138湖北(南方)43湖南(南方)117福建(南方)1463廣東(南方)16雲南(南方)-1四川(南方)2228參考: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頁142-143。南宋臨安府的坊刻、私家刻書之盛居全國首位。杭城內外,刻書鋪林立。杭州刻書不僅數量多,而且講究質量,字體工整,刀法圓潤,紙堅色白,墨色香

11、淡。北京圖書館所存的宋版書,至今還保存一股清香氣味。再加上校勘精細,錯誤較少,很受人們的重視。資料來源:林正秋:南宋時期杭州的經濟和文化,歷史研究(1979年),第12期,頁45。有關宋代書院的數字統計,不同學者所做的統計雖有差異,但北宋、南宋分別所佔比例卻相當接近:(1) 宋代書院203所,其中北宋建47所,約佔總數的23%;南宋建達156所,約佔總數的77%。(曹松葉宋元明清書院概況)(2)宋代書院最高為397所,其中北宋約佔22%,南宋約佔78%。(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展史)參考:張全明:試析宋代中國傳統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漢論壇(2002年),第2期,頁68。北宋時代,官學經費,上至

12、太學、國子學、下至州縣學,概由政府負擔。崇寧興學時,不但太學、國子學,連州縣學甚至小學都由官府給食,所以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中有州郡建學,聚學糧,日不暇給之語。南宋初由於戰爭造成嚴重的財政困難,使政府無力維持這一龐大費用。官學經費既短缺,學校自然辦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私人辦學之風又逐漸興起,書院再次應運而生。參考:關履權:兩宋史論(河南:中州書畫社,1983年),頁121-122。(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五:賈似道令人販鹽百艘,至臨安賣之,太學生有詩云:昨夜江頭長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鹺,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背景:賈似道(1213-1275):理宗嘉熙2年(1238年)登進士第,時姐已

13、為貴妃。開慶元年(1259),理宗拜似道為右丞相。景定5年(1264),理宗死,度宗立。咸淳3年(1267),進似道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引文大意:賈似道令人利用過百艘船,走私食鹽到臨安售賣,被當時太學生以詩譏諷,內容說即使宰相要鹽作調味,也不需要買那麼多。(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今僧寺輒作庫,質錢取利,謂之長生庫,至為鄙惡。引文大意:陸游認為當時的佛寺設立長生錢庫,使客人可以存錢而得到利息,那是非常鄙惡的事情。長生庫在唐代稱無盡藏,是指佛教寺院儲存信眾所施的財帛珍寶的倉庫而言,後來因為寺院利用這些物貸放民間生息,故稱為長生庫,取其生生不息之意。參考黃敏枝:宋元佛教寺院的長生庫與金融業,收入國立

14、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頁278。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5年),日本名僧覺阿和其法弟金慶不遠萬里來到杭州,投拜靈隱寺的慧遠禪師為師。這位慧遠禪師就是家喻戶曉的濟公和尚的師父。日僧不可棄俊芿於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和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先後兩次來到杭州臨安徑山寺及杭州下竺寺,與佛教中德禪、律等教名僧論道。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他回國時,帶去大量的圖籍,其中有天台教觀文字716卷、律宗大小部327卷、華嚴章疏175卷、儒書256卷、雜書463卷以及法帖、堂帖、御筆碑文等計76卷,共計2013卷。端

15、平二年(公元1235年),日僧圓爾辨圓先後在杭州歷訪淨慈、靈隱、徑山諸寺的名僧。宋理宗時,神子榮尊、性才法心、隨乘湛慧、聞陽湛海、妙見道祐、音(禪人)、悟空敬念、生(藏主)、一翁院豪、印(上人)覺琳、心地覺心、源心、無關普門、無象靜照、寒岩義伊、俊(侍者)、南海宏海、正見、南浦紹明、禪忍、舜(上人)、廣聞、合(上人)、無外爾然、約翁德儉、桂覺瓊琳等許多日本僧人均在杭州的淨慈、靈隱、下天竺、徑山諸寺住過。日本僧還注意學習杭州的印刷技術。聞陽湛海等日僧來到宋朝,長期住在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的杭州。參考:吳振華:杭州古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頁140-141。建議討論問題:1. 參

16、閱資料一,劉子健認為南宋初年朝廷對文人兼收並蓄,那是什麼政策?這個方針與南宋初年的政局有何關係?閱讀資料一、二,回答以下兩問:2. 南宋初年,政府積極吸引北方移民,這在政治上基於什麼考慮?3. 大量北方移民來到杭州,對杭州的經濟會帶來什麼影響?(對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一方面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另方面則增加對農產品的需求,二者均加速了江南的開發,以及市場的蓬勃發展。)4. 有謂南宋時期,當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同時,文化重心也南移到南方。這個說法能否成立?試根據資料三加以評述。5. 據資料四,南宋臨安的出版事業,怎樣反映民間的經濟富裕和文化程度?閱讀資料五、六,回答以下兩問:6. 與北宋時期比較,南宋

17、時書院發展有什麼特色?(南宋書院較北宋增加,但主要是私立的。)7. 南宋書院缺乏政府財政的支持,那麼它們的營運經費從何而來?這與南宋的經濟發展有何關係?(依賴學費,南宋社會普遍富裕才可以支持這麼多的私營書院。)8. 據資料七賈似道的例子,富裕的臨安對於飽讀聖賢書的士人,充滿什麼引誘?(經營商業)9. 參閱資料八、九,你認為在陸游的心目中,佛寺應該怎樣運作?陸游覺得南宋的佛寺經營鄙惡的事業,你認為這與南宋的商業發展有何關係?(在商業高度發展下,南宋社會資金充裕,投資的渠道應運而生,連佛寺也出現集資的功能。)10. 據資料十,為什麼杭州能吸引大量日本僧人遠渡求法?(i)臨安是當代東亞的佛教文化中心

18、;(ii)日本僧人希望學習杭州的先進印刷術,以幫助他們在日本傳播佛教。)總括所有資料,回答以下兩問:11. 中國南方在南宋時代成為文化重心,對臨安作為國都有什麼影響?12. 臨安成為國都對中國南方文化帶來什麼影響?參考書目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吳振華:杭州古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黃敏枝:宋元佛教寺院的長生庫與金融業,收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張全明:試析宋代中國傳統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漢論壇,2002年,第2期。林正秋:南宋時期杭州的經濟和文化,歷史研究,1979年,第12期。陶晉生:宋遼金元史新論(香港:中國史學社,缺日期)賈大泉:宋代四川經濟述論(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劉子健: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中國學人,第四期(1972),頁1-14。斯波義信:南宋米市場分析,收入劉俊文主編,索介然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五代宋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關履權:兩宋史論(河南:中州書畫社,1983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