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155.41KB ,
资源ID:37632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632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用公共基础知识教材1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用公共基础知识教材1最新.docx

1、实用公共基础知识教材1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结构图:具体内容: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使抽象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它们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领域不同,前

3、者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探讨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后者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特殊规律。(2)它们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根据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两者中谁决定谁?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

4、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即是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

5、性,或否认人的思维能彻底认识世界,即是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确定认知和实践的出发点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它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哲学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它是划分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它也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因为,能否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决定人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归根结底是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

6、造世界,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客观本身具有的规律办事。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思维和存在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四、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及其形态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它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

7、”作为世界的本原。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相结合。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都是辩证法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有它的局限性,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它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方面具有了科学的性质。近代唯物主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第一,机械性。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只有力学与数学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因此近代唯物主义往往企图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一切现象都解释为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由于当时自然科学还是处于搜集材料而没有进入整理材料的阶段,当时把自然界

8、的动植物种都当成是既成的事物来考察,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把这种研究的方法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使近代唯物主义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第三,不彻底性。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和阶级斗争发展的不足,社会科学还处于孕育的阶段,再加上当时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还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就使得他们在研究社会历史领域时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从而使近代唯物主义就带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特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足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唯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

9、主义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B、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在任何个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人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客观的精神实体的派生或表现。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严整的科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

10、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

11、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旧哲学没有正确地解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因而未能科学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提出了哲学是以整个世界普遍本质和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使自己哲学成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从而否定了那种企图建立包罗万象的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体系。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常常使唯物论同辩证法相脱离,在历史

12、观上,他们都是历史唯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同时,它又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了,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完备而又严谨的辩证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独霸的一统天下。3、从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旧哲学在理论上主张哲学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和作用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此外,从理论趋势的角度看,马克

13、思主义哲学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创立了随着实践与科学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哲学体系,从而结束了脱离实践的旧哲学的封闭的理论体系。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述几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的变革,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践性。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又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

14、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其二,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所谓批判,就是打破旧世界,创立新世界,就是以新质代替旧质。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做是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己只是开辟了真理认识的道路,哲学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新的养料以丰富自己、

15、发展自己。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主线,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其二,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讲究实际,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渗透着实事求是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

16、性的有机统一。其中,实践性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生成点和基本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生成点和基本要求。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本章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B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统一的问题D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A一般和个别的关

17、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4承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这是( D)。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 C康德的经验论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它的创立意味着(D )。A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7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D)。A不可知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

18、义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8把人的自由意志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B)。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C )。A天文学和数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D机械力学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B)。A. 剩余价值论 B. 科学的实践观C.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D. 阶级斗争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I 内容有(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2下列说法属于客观唯

19、心主义的有( )。A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C一切均由天定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3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就是世界观B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还比较朴素的,也就是说自发的、未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C、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D、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统一D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

20、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 )。A.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自然和社会历史领域都彻底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6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 )。A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世界统一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7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天人关系B形神关系C理气关系D知行关系8.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历史性B科学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9以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

21、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10以下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C人们自发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三、判断题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2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3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4感觉是存在的反映。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真理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 四、论述题谈谈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根据、重要意义及其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3A4D5D6D

22、7D8B9C10B二、多项选择题1C D 2ACD3BCD4ABD5ABCD6ABD7ABCD8BCD9BCD10ABD三、判断题1答:错误(1)这个观点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真实的关系,具体科学应该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离不开具体科学知识,否则哲学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即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起基础的作用。这种观点会导致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错误。2、答:正确。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世

23、界的本质的问题。3答:正确。任何哲学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就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这种社会历史条件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土壤。4答:正确。此命题是唯物论反映论的观点。因为:(1)此命题坚持了存在先于感觉,坚持了物质是不依赖主观感觉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2)坚持了意识(感觉)来源于存在,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是物质的反映,这就坚持了意识的第二性,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5答:错误。这个命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有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四、论述题答:(1)内容:思维和存在

24、(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哪个为第一性、哪个为第二性问题,即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物质,还是精神?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关于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则为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第一方面揭示了哲学的实质和方向路线,它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制约和决定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第一方面。(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研究必须首先回

25、答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的客观标准,是哲学派别之间斗争的焦点。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解决,决定着哲学的方向路线,制约着哲学体系其他问题的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3)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揭示了哲学理论的根本特征,揭示了哲学的根本方向路线及其路线斗争的焦点。因而,它是我们坚持唯物论路线,反对唯心论路线的思想武器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根本矛盾,掌握它能使我们在工作中自觉地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端正认识,搞好工作。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26、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依据。它要求办事情要注意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4)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要求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世界的可知性,即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中体现着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去研究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这就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7、又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经验表明,以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正确领导的思想保证。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知识点结构图:具体内容: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借助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把物质归结为“不可分割”的原子,把原子的属性看作是物质的永恒不变的特性。它们都没有摆脱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抽象出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经不起科学发展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总结了哲学和其他学科长期发展的成果,继

28、承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克服了以往物质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科学的物质观。列宁总结了世纪末到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批判了“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

29、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驳斥了不可知论。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但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却是无限多样的。从基本粒子

30、到宇宙天体,从单细胞生物到人,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现代自然科学还把物质划分为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的存在状态。场包括电场、磁场、引力场等。人类社会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状态。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1、运动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乃至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表明运动和物质有以下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

31、的。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必定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3、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割的运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物质世界的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简单和低级的运动形式是复杂的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了解低级运动形式有助于解释高级运动形式的起源和特点,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的性质和特点。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相互关系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就是所谓绝对运动,或叫做运动的绝对性。所谓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