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题报告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 胡庆通一、课题的提出(一)、古诗词美育教学现状分析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美育提出较高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在古诗词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可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有着太多的困惑: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机械的记忆,更有甚者对古诗词的学习近而远之,嗤之以鼻; 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乐趣,教师教得棘手。久而久之,学生体悟诗成了所谓“有口而无心”,教师也迫于应试教育压力而丧失创造性;可以说,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是问题种种、现状堪忧:1.在
2、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古诗词曲蕴育的美育资源没能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据一项有关中学古诗词教学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目前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看法,38%的人选择“一般”,33%的人选择“较差”;78%的中学生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究其原因: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和教学方法陈旧所造成目前尴尬局面。如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归位于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翻译古诗词大意。这种方法是对古诗词教学功能的一种片面化认识;有些教师主张多背,广采博收,增加积累,这做法虽没错,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多背,不理解其中的滋味,过于注重分析技巧训练、功利化的应试策略支配;忽视了古诗词中重要的情感因素渗透与蕴育的美育资源的感染熏
3、陶的话,那么,一首首优美的古典诗词就会被化解成一道道枯燥乏味的试题,被一种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行为,学生最终只能成为一台台解题机器,甚至还是一台台劣质的机器。2.学生缺乏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教师对古诗词曲的美育教学缺乏有效性和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实际的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枯燥,只要表现:有的学生认为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较太遥远,现代语言交流又不用文言文,所以有的学生认为古诗文学没有用处;有的认为古诗词曲与熟知的现代口头与书面语差异大,很难逾越语言文字障碍,读不懂,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为了应付中考,死记硬背,甚至记不熟,记混,错别字现象严重,
4、不注重理解,不关注古诗词的鉴赏美。 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只有形式无实效、缺乏美育意识与能力,缺乏培育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枯燥的讲解,让学生乏味的接受,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和趣味性3.教师的古诗词素养不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不少教师的学生生涯中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诗词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生活上工作上的压力,教师们难以静心学习,平时教学主要是参考教辅资料或网上查阅相关信息,很难真正深入理解。可以说教师本身古诗词素养只有“半桶水”,又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教师死搬教学用书和鉴赏辞典上专家们系统的分析和鉴赏,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没有自己
5、的阅读感受,不能用深入浅出、平易自然的语言再现诗境,也不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诗境,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诗词意境。有一些老师好像也用力备课了,也认真写教案了,其实他们只是把教学用书或鉴赏辞典上的分析抄在教案上,没有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少教师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基本上是先对字词进行解释,再对每句诗加以翻译,最后把全篇翻译出来。这样的步骤不能说不对,但因为把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字、词、句上面,缺少对全篇的整体认识。初中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尽管教师教得很精彩,学生接受得也很快,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学生会很快忘记,因为
6、学生没有将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初中课本上安排的那70多篇古诗词,多为短小精悍之作,只有自己感悟,体会,才能深入领会每首古诗词的含义,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古诗词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二)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指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新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人们已经发现了我们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薄弱,而且将会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三)学生发展的需求 美育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
7、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审美趣味的熏陶;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必要性。(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学生文学素质的需要本课题旨在初语文教学中,以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领悟中体验美、再现创造中获取美,以增强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探索美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形成本校特色、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曲美育教学个例。(五)民族文化的继承的需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这些丰富的中华文化当中,古诗词曲又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我
8、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文化作品,而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在古诗词曲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曲的魅力,从而更好的将我们的中华经典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们有范围的探讨一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曲的美育教学,无论是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或是提升学生文学素质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所在。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美育教学”: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
9、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2.“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美育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观照,促进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教学行为方法。本课题着重讨论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曲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准,确立教学的美育方向,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美育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课堂文本审美教学的途径。三、课题研究的依据中国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图画美、思想哲理美、语言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美育渗透功用,可以说学生可以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诗中的画,诗中的情与理,往往闪烁着美的光彩,能给
10、学生美的启迪,引发学生思想情操的美化。因此,初中古诗词美育的教学,对于有一定感知和创造美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审美体系,但对于美与丑、好与坏等,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较强接受和领悟能力的。因此,本课题就是立足诗歌对学生美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古诗词美育教学来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知,把古诗词中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储蓄的感情,诗人的意志品格,古诗词的自然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思想美内化给学生,正所谓“诗言志”通过教师的讲评、赏析,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四、课题研究的价值及重要性中国古诗词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之根。自古以
11、来就有“诗教”之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诗言志”),然而,从我们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古诗词已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以它“真”、“善”与“美”的思想内涵,不仅可以用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怡人性情,让学生感受到审美的艺术熏陶,启发学美德感悟,让学生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丰富自己的精神,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我们对初中古诗词的美育教学是必要的。1.古诗词对学生有很强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最广阔的途径。我们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古诗词意境美、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之中,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2、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们要克服古诗词在教学中的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技巧课堂化,效果粗浅化的取向,关注古诗词对学生美育的熏陶功能,以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为终极目标,启示学生美德感悟,让学生感受前贤智慧和情怀,丰富自己的精神;真正把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变成有效的美育渗透,简言之,对学生既是智育的操作过程,又是美育的熏陶过程。2.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辩证来看,没有想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约的特点,学生要了解诗情、诗境、诗理,要靠想象来补充和领悟,言为心生,言外之意,对学生而言,可利用古诗词来培养学生
13、想象能力,以构想诗词中的美。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学生文学素质是有必要的本课题旨在初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以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领悟中体验美、再现创造中获取美,以增强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探索美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形成本校特色、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教学个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诗词文化修养。4.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古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思想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
14、生热爱祖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诗词教学不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它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方法和改进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去理解、感悟、爱好美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力与创造美的能力。2.提高教师古诗词的文化素养,改变教师美育课堂教学观念落后、方法不当,缺乏有效性和趣味性的现状,探索出适合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的方法。六、课题研究内容1.探索初中古诗词曲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
15、积累与学习,鉴赏美与创造美的策略和途径。通过课堂阅读教学、鉴赏教学、写作教学等教学形式,引领学生理解、品评鉴赏:(1)展现古诗词曲音韵美;(2)展现古诗词曲书画美;(3)展现古诗词曲思想美;(4)展现古诗词曲语言美和自然意境美;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目的是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感受美、欣赏美和创新美的有效方法,形成对初中古诗词曲学习与积累的策略。2.探索初中古诗词曲美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学生学习古诗词曲的现状及美育教学课堂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活动为平台,探索美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评价细则,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七、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16、:在课题研究前对七、八、九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后期进行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依据。2.课堂实践与经验总结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语言美、自然意境美、音韵美、书画美的美育渗透,然后对学生进行兴趣、理解感悟、创造能力等方面跟踪调查,对教学实践中取得效果的进行验证,经验交流,修正教学行为,提高研究价值。3.案例研究法:以学生实践为基础,以教活动项目的开展来指导研究,形成典型案例,总结出适合于教师对古诗词美育教学基本范式和学生学习方法。八、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24月)1.选定课题;2.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3.制订
17、课题方案,确立课题组人员,做好组织发动工作;4.方案制订后,请有经验的老师修改,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申报立项。(一)第一阶段 (2013年4月2013年12月)1.具体做法:(1)组织成员对本课题所涉及有关美育论著学习,深化理论知识;((2)确定对象,开展“亲近经典古诗词”活动问卷调查,对班级学生积累经典诗词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摸清教学需求。(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载体:七、八、九年级(人教版)选编的课内古诗词曲及课外选编的古诗词。(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初中古诗词汇编)(4)确定课题研究实验班级、负责人及职责:课题实验班、负责人及职责实验班负责人在课题研究中主
18、要职责七年级(1)班曾晓丽胡 华曾晓丽:美育教学指导胡 华:负责七年级古诗词基础资料搜集及整理;案例编写;初中古诗词汇编;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示范课,总结等相关工作八年级(4)班陈 衡付 豪陈 衡:负责八年级古诗词基础资料搜集及整理;案例编写;初中古诗词汇编;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示范课,总结等相关工作付 豪:负责八年级古诗词基础资料搜集及整理;案例编写;初中古诗词汇编;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示范课,总结等相关工作九年级(1)班钱燕萍胡庆通钱燕萍:美育教学指导胡庆通:负责九年级古诗词基础资料搜集及整理;教学案例编写;初中古诗词汇编;论文撰写,教学反思,示范课等相关工作2.活动方式及预期效果教师在课
19、例中充分找寻初中古诗词的美育因素。在课堂实践中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美育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1)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为主)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研究课(课堂教案集及纸质及辅助性多媒体课件);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示范课(课堂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光盘);通过教师在备课中发现“美”,在美育教学实践中展现“美”,用趣味性的小故事激发好奇心,用感情点燃学生心灵,欣赏“美”的要素,引领学生对古诗词曲美读,以声动情、感受古诗词情感美,语言美,音韵美;景物中感受意境美、在音乐中感受音韵美、在节奏中感受语言美、在想象中感受图画美。(2)学生:以开展活动为主,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座谈、等活动方式,了解学
20、生学习进展情况,获得本课题研究的资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汇总。3.形成“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的功能探索”中期研究报告(二)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1.具体做法:(1)继续通过课例研究,学生对古诗词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古诗词曲书画展、古诗词故事会、诗歌创作等活动方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美育学习情况,教师对美育教学进行经验交流与总结,美育教学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优化、归纳,分析;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曲分析,理解,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有效方法,让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通过上一阶段开展实践活动,对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渗透进行反思,验证,形成典型案例;研究适合语文古诗词美育
21、教学的有效方法。(3)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仿写、续写及作品创作。对于初中生来说,美的语言,美的文章、美的心灵就是在美育教学中创造美.如在作文中灵活运用经典的古诗词句,彰显文采和底蕴。2.作好材料收集整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理解与感悟力,掌握鉴赏美、创造美的有效方法。(三)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4月)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2.撰写课题论文。3.初中古诗词美育教学观摩课。4.经验交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接受评审鉴定。九、课题研究成果(一)学生方面: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
22、学生潜能的激发与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它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教师通过美育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学生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受中中华文化的博大之美,校本课上的动手更是让孩子们畅游在自己想象与创造美的广阔空间!1、利用朗读提高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对文章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将视觉获取的文字信息以口述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美 ,审美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发音、解句方面,而是要选择学生能力水
23、平能够接受的短小诗句,学生不仅能够迅速理解 ,还能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画面美。例如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朗读中能够体会到瀑布的壮美 ,或者是体会到“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幽静,在朗读中学生会从诗句中获得与观看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实现古诗词的美育教育价值。2 、围绕古诗旬开展灵活的思考美育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意境美 ,主要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创作思想,而境则是指文章表现出的情景,主要包括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整个意境就是艺术家在一定的素材基础上处理得到的艺术境界。而古诗的表达中诗人
24、往往将情感寄托在客观事物当中,从而赋予客观事物以情感,让 自然与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当人高兴时,表现出的自然环境也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而如果是友人分离等悲伤场景,诗人表述出的情绪就会呈现出哀伤的色彩。例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句中,作者将船只停靠在湖泊旁,在夕阳之下忧恩情绪得到渲染 ,然后表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来表得出作者孟浩然仕途遭遇挫折,在面对茫茫江景的怅然之情都融入到景色当中。因此在情景的不断转化下,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渲染达到了极致,凸显了情景美。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这类情景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情景当中获得更多的意境美,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熟知,并能够精心思考,在
25、结合作者生活背景的前提下开展灵活的思考,最终达到美育的教育目标。3、合作探究模式强化美育教育的效果中学学生在看待古诗词的时候往往感性印象大于理性分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的分析,全面的掌握古诗词。并且学生对美感的获取必须基于理性思考。因此在语文古诗词中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沟通,畅所欲言,最终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4、以实践进行 美育教育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目光放长远,并明确教学目标。要不断通过多元化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创造美的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创造美,要将此作为古诗词与美育相结合的最终目的,不能局限于引导学生欣赏
26、美和感受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只有经过辛苦的劳动才能够收获美,当你发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时候,你就成为了自己理性事业的主人 ,直到你的眼睛透漏出幸福感,你就能够展现出激情的风采”,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创造美并不神秘这个道理,还提醒着我们要想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就要不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提高其创造美的能力。对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教学:第一 ,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情景让学生以编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了解基本内容之后将不同的角色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让学生以为画画的形式来表现出在诗句中领会到的情感,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文中让学生
27、描绘出庐山的磅礴雄伟,并在作画的过程中获得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二)学校层面:突出 “立美育人”办学特色自课题实施以来,实验班同学的德育教育不再是道德的生硬灌输,而是在美的情境中塑造学生真诚、善良,美好的人格;智育不再是知识的枯燥传授,而是情理统一的诗意思维的培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活度、广度、深度;体育不再只是身体的单调锻炼,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达到身心统一的真正的健康体魄;劳动教育不再只是劳动技能的训练,而是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心灵手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新的“立美育人”模式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和
28、对真善美的境界的永远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的充分体现。(三)教师层面:强化了课堂教学美育研究实验教师将美育主动、积极、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全过程,注重发掘教学内容之美、运用教学方法之美、创造课堂和谐之美、塑造人格魅力之美,将美育融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显现于教师的言行仪表,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1、 展现教学内容美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出知识本身所孕含着的美学物质。教师在备课中要去挖掘、探索提炼美的因素,而且还要巧妙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所孕含的形成美、结构美、哲理美、情境美、广博美、严密美、自然美。 2、 展示教学形式美人们说,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组合,
29、教学媒体、语言、仪态、板书、训练等形式的运用,寓美于教学之中,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1)美的语言教学的语言,要给人以真情美感。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该是导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拨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应切实把握教学语言的审美要求,做到清晰悦耳,强弱适度;生动机智、精确简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实验中,教师使用情境化、诗化、美化的教学语言,去陶冶学生;以淳美丰厚,清脆圆润的音质和灵巧多变,跌宕有效的旋律去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听觉上美的享受。(2)美的仪态仪态,既仪表神态,包括穿着、打扮、举止、风度、精神
30、状态等,它是无声的语言,是造型艺术,是教师内在的思想品质,感情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仪表,不仅做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且还表现出教育者本人高雅的情趣和萧洒的风度,从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教育形象。教师应有慈祥之容,庄严沉稳之仪,幽默和谐之趣;语言、态势要配合自然默契,浑然一体,给学生以美感和快感。(3)美的板书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概括化、图表化,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以诉诸学生的视觉、传递美的信息。板书不仅要具有内容的完整美,构图的结构美,而且要具有语言凝炼美和文字的俊秀美,研究过程中,教师也从板书的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脉络清晰上入手,给学生规范悦目的整洁美,引人入胜的曲折
31、美,层次井然的条理美和组合巧妙的图案美。(4)美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和实践美的创造活动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美、欣赏美、再现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十、存在问题及改进本次课题因为只有我一人单独成组,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理解以及解决,虽然请教了学校很多其他老师,但是仍然不免片面和狭窄。虽然能够按时结题,但是对于过程性资料的总结中还是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个人的知识储备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显示出不足。希望在今后多参与此类课题研究以促进个人素养的提高,使我的课堂更加有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渗透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中学语文
32、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体现,这关系到学生对于事物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观念。本文由此开展探讨,提出朗读、思考、实践、讨论等多种美育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以不同的渠道对古诗词进行鉴赏,不断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教育语文学科因其具备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素质教育条件,因此美育教育必须由语文学科开展 ,同时古诗词具有开展美育教育的优越条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尤其能够加强学生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中学语文的古诗词跨越了较大的历史时间,能够让学生掌握较长时间跨度的诗词文化,并且其描写对象众多,内容丰富,能够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美育教中国古典诗词短小精悍 ,语言凝练 ,对偶工整 ,铿锵有力 ,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抑扬顿挫 ,易读上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