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8.69KB ,
资源ID:37464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464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docx

1、版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第25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意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一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年)(1)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2、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4)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年)(1)内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二、探索

3、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失误(1)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大跃进”: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

4、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5)教训: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国力出发。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拓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属于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拓这里的“调整”主要是指调

5、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的目的是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联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 辩 “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并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补 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

6、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政策调整(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三、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两年徘徊局面

7、,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1978年5月,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思想基础。(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2召开: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3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提出法制建设方针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

8、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内容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的改革。2城市(1)开展: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

9、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作为经济特区。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拓这里的“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拓导致徘徊的原因是

1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仍坚持“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 注 经济体制改革(1)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4)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该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拓 1978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是通过

11、简政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 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第二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注特区的创办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区是实验田,也是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窗口。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12、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2特点: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2)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3、济体制。(2)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初步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建设成就(1)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拓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发展,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 注既指各领域都开放,也指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还

14、指沿海、内地都开放。 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拓 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重难点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一)史

15、料探史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特点史料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

16、活。摘编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一五”计划标志着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内,以自力更生为主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不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畸形状态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设问属于概括归纳类,从史料中所获取的信息为有效信息,分别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资金、重点、速度、贸易、布局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信息强调的是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标志,对设问而言用处不大。提示借鉴苏联模式

17、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不合理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系统认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特点及原因(1)战略: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2)特点: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

18、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3)原因:工业基础薄弱,国内资金短缺,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工业化体系建设。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使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二)读图明史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解读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竞赛的双方分别是谁呢?前面一个人物的头部和身体是高高的烟囱,车前牌子上标有“工业化”;后面追赶的人物的眉毛是麦穗,车前牌子上标有“农业合作化”。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在自行车还比较少见的20世纪

19、50年代,两个人物进行竞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再从后面的横幅“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和现场的气氛可以看出,人们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充满了热情。系统认知工业化建设、三大改造和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一五”计划之间的关系(1)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内涵中。(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一五”计划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实施。虽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都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仍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而在“一五”计划中,对生产资料

20、私有制的三大改造只是手段,工业化建设即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目的。(三)纵引横联苏(俄)中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异同1相同点(1)政治上: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内忧外患,为过渡提供了安定的国内环境。都以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成果确立下来。(2)经济上:都采取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过渡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开展有计划地国民经济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后盾。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都曾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把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

21、,由国家经营。(3)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依据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不同点(1)国际背景不同:十月革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面临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新中国是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中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2)过渡的时间相差较大: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基本上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近20年的时间。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两个时期,仅用近7年的时间,与苏联相比,时间要短。(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国民经济中农、轻

22、、重比例不同:苏联比例失调;中国比例较合理。(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式不同。重难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6年)史料探史我国经济探索的失误及教训史料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

23、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探究根据史料,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北戴河会议后,迅速完成规模大,集体化程度高公有化程度高,搞平均主义公有化程度高无偿调用,严重挫

24、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设问属于概括归纳类,从史料中信息分别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及对农民和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和危害。信息旨在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及速度迅速,对设问而言属于无效信息。提示错误:“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认知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产生

25、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国际因素:在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领导人急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赶英超美”,也隐含着“超苏”的动机。历史因素:封建专制时间长,民主观念淡薄,易盲目服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主观因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根本原因:未能充分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2)经验教训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6、,从国情出发。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的发展,搞好综合平衡。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重难点三经济体制改革(一)史料探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

27、,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 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探究根据史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和村民自治管理体制取消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市场体制补贴农业和农民取消

28、农业税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体制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攻坚(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设问属于分析归纳类,从史料中所获取的信息均为有效信息,分别从管理体制、供应体制、税费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分析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信息和实际都是税费问题,信息和都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而信息则是对信息、的延伸。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对同类信息的合并归纳。提示管理体制:建立乡镇和村民自治管理体制;供应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税费体制:取消农业税,实行三农补贴;保障体制:实行义务教育,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系统认知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制公有制“一大二公

29、”土地公有制经营方式集体经营分散经营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管理方式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乡、镇、村生产结构单一型多样型(二)追根溯源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制约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发展。(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条件。(4)在农村进行改革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和风险,而城市则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现代化大企业,风险大。(5)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6)在党中央确定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就已经自发行动起来,实行包干到户,成为改革先锋。

30、(三)归纳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三次转变时间转变原因做法结果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