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6 ,大小:161.71KB ,
资源ID:374637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46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上册 历史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上册 历史教案.docx

1、八年级上册 历史教案八年级 上 册教 案 郭俊杰第一课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讨论鸦片输入的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

2、价值观: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迅速发展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怎样把侵略矛头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中国。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教学流程【情景呈现】情景一 美丽娇艳的罂粟花 鲜花是美丽的,但有一种

3、花却是与罪恶联系在一起,这种花在金三角地区满山遍野,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与它有着怎样的关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呢?情景二 视频材料 反映19世纪的中英对比的情况 思考:你从中得到中国和英国的哪些历史信息? 英国经历工业革命,蒸蒸日上,为掠夺原料,开辟国外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而清政府却是江河日下,是没落的封建王朝。【历史探究】1为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先后采取了哪些方式? 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的局面。教师指导学生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英国采取了第二种方式走私鸦片。

4、当罪恶的鸦片贸易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三种方式。 2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根据看到的材料归纳鸦片输入的危害。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官员, 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奏折,林则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建国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座浮雕是虎门销烟,这是为什么? 教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材料,学生感受虎门销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师: 国际上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作为国际禁毒日。看一看:国际禁毒日(6月26日)各国的禁毒活动说一说: 面对毒品,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起

5、“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4有人说“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你同意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而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根据鸦片战争图,师生一同探讨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等。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

6、同英国商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6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重大变化?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比较说明。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鸦片战争后,中国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政治上领土不完整,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这样的社会还是原来的封建社会吗?教师出示材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对比这段材料,你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的出什么结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出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影响的比较表 战 前战 后政 治主权独立,领土完整领土

7、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经 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社会性质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正因为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小结】【历史感悟】1学完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结论: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预习提纲】一、虎门销烟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的危害:白银外流,影响财政,加重负担。政治腐败,战斗力削弱。)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启示:

8、学习林则徐敢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二、鸦片战争借口: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战败的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皇帝忽战忽和的态度。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项 目内 容影 响割 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 款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等通 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

9、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附件:虎门条约和五处为通商章程等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造房、永久居住的特权。四、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

10、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11、,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重点难点】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1.爆发根因 2.起讫时间 3.发动者 4.重大事件 5.结果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1.火烧圆明园时间和纵火者 侵略者的暴行 影响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时间 主要条约 范围面积 影响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背景 英雄事迹 历史意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

12、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当清政府惊魂未定时,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发生,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真是祸不单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几个恶禽猛兽又扑来蹂躏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艺术字)。 学习新课: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本目由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爆发时间等基础知识勾画在教科书上;2.引导思考英、法为什么发动此次侵华战争? 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3.列举战争期间发生的大事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4.思考战争结果如何?对中国产生了

13、哪些影响?(师生活动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显示)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起讫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发 动者:英国、法国重大事件: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火烧圆明园。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本目为重点内容,主要围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展开)1.火烧圆明园由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等,教师做补充;展示圆明园重要景点谐奇趣大水法远瀛观等图片,让

14、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东方博物馆和艺术馆,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价值很高。圆明园本身就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揭露侵略者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课件展示法国大作家雨果关于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一段话。由学生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并分组讨论“清政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同时,也说明了清朝统治腐败衰弱,没有能力继续统治了。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

15、,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学生活动后,老师给予简评,小结本目知识要点,并用课件展示)时间:1860年。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纵火者:英法联军。 影响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 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教师设问,引导过渡)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劫的时,俄美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们在中国有那些侵略活动?学生答后,老师指出:俄美在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取得了与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权益。俄国还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师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简表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形势图,师生共

16、同学习)结合图表的内容,说明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学生答时,老师分别用绿色、黄色显示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占的领土。用泥土色显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的领土。之后用两头熊分别踏在东北西北沙俄所占领土上。在图上找出中俄尼布楚条约划给中国的领土,并说明这些领土与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走的领土有什么关系?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学为组讨论“为什么康熙皇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端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领土?”(前者强,后者弱)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

17、明园?圆明园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知识要点,并思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情况”。时 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主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范围面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 响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教师总结指出,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的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他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教师设问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割占了哪些领土(俄占中国东北西北、英占九

18、龙半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归纳,导入下一问。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中国战败,战争期间被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归纳起来有割地、赔款、开埠、外舰江行、外使驻京等几方面。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生存危机。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本目由学生看书分析认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背景、英雄事迹、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背 景:

19、 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金坛战役:1864年,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教师引导讨论)从太平军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自由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巩固小结】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20、。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课标要求】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英、俄两国利用阿古柏入侵新疆分裂中国领土

21、的阴谋,记住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的名字,知道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解析有关“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处理、鉴别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联系当前台湾人民的反台独斗争,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

22、习爱国将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使学生认识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签定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传统。【重点难点】一、重点: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二、难点:怎样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

23、引入: 配乐诗欣赏黄遵宪台湾行:“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地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钱无万数。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 ”(过渡导入)“同学们,随着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边疆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不屈的中国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左宗棠、邓世昌等的名字还久久在中国大地上回响,黄遵宪的台湾行更是描绘了台湾人民誓死保卫台湾的勇气和行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新课引入: 配乐诗欣赏黄遵宪台湾行:“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地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

24、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钱无万数。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过渡导入)“同学们,随着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边疆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不屈的中国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左宗棠、邓世昌等的名字还久久在中国大地上回响,黄遵宪的台湾行更是描绘了台湾人民誓死保卫台湾的勇气和行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体味民族的血泪与兴衰,去回顾惨痛的教训和经验。”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新课:(课件出示)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叙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

25、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然而,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却率军悍然入侵了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15页,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1、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2、英国和俄国为什么要承认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其实质和目的是什么?3、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清朝政府内部有哪些不同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主张?4、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6、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

26、?7、我们该如何评价左宗棠?(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阿古柏的“二主”:英国和俄国。2、课件出示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地图,结合有关知识说明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和俄国承认支持阿古柏伪政权的实质和目的是为了控制新疆,并通过阿古柏伪政权达到分裂和肢解中国领土的罪恶目的。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认识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左宗棠派和李鸿章派关于“塞防”和“海防”之争的关键,从而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正确性和必要性。4、对于第4个问题“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如何打败阿

27、古柏收复新疆”,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可以不唯一。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6、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1884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7、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问题,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

28、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他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人?(左宗棠,清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民族英雄);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意义,起促进作用的就肯定,起阻碍作用的就否定(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得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过渡)在中国西北边防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东南的海防也出现了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朝鲜问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邓世昌为国捐躯。二、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1、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2、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到哪些精

29、神?4、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依图指出日本借口朝鲜问题而侵略我国的方向和重要战场,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以及战争的性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要求学生记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理解命名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894年为旧历甲午年)。2、播放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片段,学生讲述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含时、地、人、时、评五要素: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一役中,率致远舰撞向日吉野

30、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牺牲)。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习的精神: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注意:个别学生认为邓世昌本来可以不牺牲最后却选择了牺牲,太不值得,不知道变通,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这种观点要注意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邓世昌所处的时代和接受的忠君爱国的教育与我们现代有一定的区别)。4、黄海海战的结果黄海海战后,中日双方互有损伤,但北洋舰队主力尚存,还可一战,但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拱手将黄海的制海权让给了日本,结果日本步步进逼,在1895年威海卫一役中全军覆没,被迫签定了历史上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课件展示第三版块的学习目标)三、马关条约内容和危害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3、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所签定的最不平等的卖国条约?4、简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运动,驳斥当今台独分子的谬论(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时间:1895年;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中国是李鸿章,日本是伊藤博文)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1)要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