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43MB ,
资源ID:37369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369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康复机器人的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康复机器人的系统设计.docx

1、康复机器人的系统设计第1章绪论1.1概述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43亿,占全国人口的11,到2050年将达到4.37亿。在老龄人群众中有大量的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多数伴有偏瘫症状1。近年由于患心脑血管疾病使中老年患者出现偏瘫的人数不断增多,而且在年龄上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迅速增长,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神经心痛损伤或者肢体损伤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有神经科疾病病史和受到过意外伤害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仅以中风为例,每年大约有600,000中风幸存者,其中的二百万病人在中风后存在长期的运动障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了

2、更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地提高。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发展,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仅预测日本未来机器人市场,2005年医疗、护理、康复机器人的市场份额约为250,000美元,而到2010年将上升到1,050,000美元,其增长率在机器人的所有应用领域中占据首位。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康复机器人是康复设备的一种类型。康复机器人技术早已广受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的普遍重视,其中以欧美和日本的成果最为显著。在我国康复医学工程虽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3、,而康复机器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简单康复器械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智能化、人机工程化的康复机器人的需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由于康复训练机器人要与人体直接相连,来带动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所以对驱动器的安全性、柔性的要求较高。近年来,以气动元件柔性驱动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医疗康复器械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脑损伤、中风等病人的步态康复训练系统,帮助病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减轻他人的帮助,挺高效果。1.2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对有运动障碍的老人或残疾人进行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使用康复机器人可以解决好多问题:机器人的使用可以解决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和医疗费用

4、昂贵的问题,可以避免由于训练方法不科学和专业护理人员个人疏忽等主观原因引起的对病人的伤害,可供病人在家或工作场所使用,使病人获得更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等。康复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医疗康复设备,它以医学理论为依据,帮助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机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康复机器人有两种:辅助型康复机器人和康复训练机器人。辅助型康复机器人主要是帮助肢体运动有困难的患者完成各种动作,该类产品有机器人轮椅、机器人护士、机器人假肢、机械外骨骼等

5、。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该类产品有行走训练、手臂运动训练、脊椎运动训练等。康复机器人是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的完美结合,康复机器人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科研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的普遍重视,许多研究机构都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中风、偏瘫、下肢运动机能损伤等患者来说,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都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由早期的简单步行训练机发展到现在功能丰富、符合人体运动机理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早期发展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是借助于跑步机、悬吊系统等帮助患

6、者进行运动训练,此种产品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训练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的帮助,而且并不符合人体运动机理,还不能称为康复训练机器人,只能是一种半自动的康复训练机械,如图1.1、图1.2所示。图1.1、图1.2中的步行训练机,它的功能单一、价格便宜,而且需要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这种机械对下肢病情比较轻的病人较合适。 图1.1步行训练机3 图1.2悬挂式步行训练机4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的行走步态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开发出了一些符合人体康复需要的产品。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开展了腿部康复机器人的研究5,并研制了MGT型

7、康复机器人样机(图1.3)。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ETH)在腿部康复机构、走步状态分析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汉诺威2001年世界工业展览会上展出了名为LOKOMAT(图1.4)的康复机器人模型。LOKOMAT机器人主要由步态矫正器、先进的体重支持系统和跑台组成。LOKOMAT机器人以使用者为根本,通过对机器人的行为、耐心、合作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建立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即:机器人先侦测使用者的运动,并且跟随使用者的运行轨迹而不是强制使用者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通过机器人的自适应功能,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它可以调整训练参数以适合不同患者的需要6。 图1.3MGT型康复机器人 图1.4

8、LOKOMAT机器人 德国柏林的IPK研究所研制的Robotic Gait Rehabilitation,通过一个可编程控制的脚踏板来带动患者实现步态的轨迹模拟,这个脚踏板由直线电机带动实现往复直线运动,脚踏板支撑部分类似于二自由度机械臂,由两个伺服电机驱动7(图1.5)。图1.5robotic gait rehabilitation 系统在试验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机器人称为“伯克利末端外骨骼”(BLEEX)8,BLEEX包括可以牢牢地固定在使用者脚上但又不会和使用者摩擦的金属支架,以及用来承载重物的背包式外架和动力设备等,这种机器人除了可以帮助正常人增加负载能力外还可以

9、帮助下肢残疾的病人行走,一定程度上恢复下肢功能(图1.6)。图1.6BLEEX日本筑波大学Cybernics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商业外骨骼机器人(Hybrid Assistive Leg,HAL)9(图1.7),准确地说,是自动化机器人腿:“混合辅助腿”。这种装置能帮助残疾人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行走,毫不费力地爬楼梯。除HAL“混合辅助腿”外,日本还研制成功了一种全身性外骨骼机器人。神奈川理工学院研制的“动力辅助服”9(Power Assist Suit)(图1.8)可使人的力量增加0.5-1倍,使用肌肉压力传感器分析佩戴者的运动状况,通过复杂的气压传动装置增加人的力

10、量。这种装置最初是为护士研制的,用来帮助她们照料体重较大或根本无法行走的病人。现在已经有残疾人在这种机器人的帮助下实现了登山运动。图1.7HAL机器人图1.8Power Assist Suit美国NPH研究中心开创了机器人系统量化步行能力和步态失调的研究领域,根据活动依赖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量化和评估模式肌电图在步态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的感觉运动障碍。图1.9为NPH的机器人在实验中。图1.9NPH的机器人在进行试验在我国,康复医疗工程已经得到了普遍重视,康复训练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推动康复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辅助型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

11、康复训练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成果则比较少。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研制了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样机在这项成果中他们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10。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康复机器人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模拟正常人行走的步态、踝关节的运动姿态以及重心的运动规律,带动下肢做行走运动,实现对下肢各个关节的运动训练、肌肉的锻炼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训练。通过获取脚的受力状态、腿部肌肉状态和下肢关节状态等人体的生物信息,协调重心控制系统和步态系统的运动关系,使之与人体运动状态相协调,获得最佳训练效果。图1.10 、图1.11 所示分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基于步态姿态控制的

12、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11。 图1.9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图1.10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姿态控制步态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可以辅助下肢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老人或残疾人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的康复机器人,工作重点是机器人机械本体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柔顺性,同时进行了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课题内容主要包括:1.步态康复训练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及运动学分析,包括人体行走的步态、自由度的设计、基本参数的选取、整体结构设计等。2.机器人机械本体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包括姿态控制结构设计和减重结构设计。3.机器人驱动器的供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与选

13、择的论证2.1步态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是对有脑损伤、中风等病人进行主动康复训练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它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运动机能恢复性训练,进行主动式步态训练。正常人在行走时脚在一个步态周期内的运动情况如图2.1所示12。 图2.1步态周期1个步行周期分为两个时期,支撑期和摆动期。支撑期是当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它占了一个步行周期的62%。摆动期是脚在空中的时间,它占了一个步行周期的38%。足跟接地即进入支撑期,足趾离地进入摆动期。支撑期占步行周期62%(其中单侧肢体支撑期占37%,双侧肢体支撑期占25%),摆动期占步行周期的38%。双侧肢体支撑期中包括预承重期和摆动前期,各占步行周期12%。各时期划分

14、及有关具体内容如下:(l)双侧肢体支撑期。为双足着地、由双侧肢体支撑体重的时期,又分为被测下肢在前的“前足着地双足支撑期”(预承重期)和被测下肢在后的“后足蹬地双足支撑期”(摆动前期)2个时期。预承重期是从被侧足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的时期;摆动前期是从对侧足足跟着地至被侧足足趾离地的时期。一侧足的预承重期即为对侧足的摆动前期。(2)单侧肢体支撑期。仅由被测足承担体重的时期,即从对侧足足趾离地至对侧足足跟着地的时期,也是对侧肢体摆动期。(3)摆动期。被测足不接触地面的时期,即从被测足足趾离地至同侧足跟着地的时期,也是对单侧肢体支撑期。步态各重要阶段动作: (1)脚后跟受:一般的步态历程,最开始

15、的动作为右脚接触到地面的瞬间,也就是后脚跟刚与地面接触的动作; (2)前脚完全承载:在脚后跟受力后,脚掌渐渐贴附地面,直到脚掌完全贴合地面,此刻即为前脚完全承载; (3)支撑段中期:当右脚完全程载后,左脚开始摆动,摆动后右脚瞬间的动作即为支撑段中期; (4)脚后跟离地:左脚摆动过右脚后,右脚后跟离开地面的动作成为脚后跟离地; (5)脚指离地:右脚后跟离地后,紧接着脚尖离地,此时即为右脚离开地面的瞬简,我们称之为脚指离地,由于它是右脚摆动前的动作,所以也称为预先摆动; (6)摆动中期:右腿摆动过左腿的瞬间动作,此时的动作为支撑段中期。在一个步态周期的各个时间点,各个关节的角度和所受到的力矩不同。

16、下面从图2.2图2.7显示了一个75kg的人以1.3m/s的步行速度在平地上走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三处关节在一个步行周期内不同阶段的转角和力矩变化131415。 图2.2步行周期内踝关节的角度变化图2.3踝关节力矩变化由图2.2、2.3可知步行时踝关节处力矩的最大值为-120N,角度范围为-2015。由图2.4、2.5可知步行时踝关节处力矩的最大值为60N,角度范围为-700。由图2.6、2.7可知步行时踝关节处力矩的最大值为-80N,角度范围为-2030。为了模拟人体行走的正常步态,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所设计的康复机器人下肢各关节的运动(角度、力矩)和人体行走时关节的运动

17、(角度、力矩)应该近似。为本设计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进行设计的。 图2.4 膝关节的角度变化 图2.5 膝关节的力矩变化 图2.6 髋关节角度变化 图2.7 髋关节力矩变化2.2方案的选择本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出一个下肢有六个自由度(下肢每一条腿有3个自由度)的康复机器人及其相应的框架和减重机构(一个自由度),然后绑在人腰部和下肢上,分别带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从而训练相应部位的肌肉,帮助使用者恢复下肢的运动功能,机构模型如图2.8。它由减重机构、姿态控制机构、运动平板等组成。 图2.8机器人的功能模型减重机构可以承担患者的一部分体重,减轻病腿的负荷,还可以调节人体的重心上下浮动。减重机

18、构在人体行走时提供的是一个恒力,它由一个气缸通过滑轮驱动。运动平板通过电机驱动,能调节速度,使适应人体行走的不同速度需要。姿态控制机构主要模仿人体下肢关节的功能结构。由气缸驱动的仿人体下肢带动人体下肢运动。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是传递载荷、保持能量、协助运动的重要器官。关节长期制动,会使肌肉的破坏负最大载下降,能量储存也会明显减少,最终会导致肢体的完全瘫痪。用关节运动来带动肌肉进行收缩运动,可以恢复和保持肌肉的收缩功能。髋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是人体下肢关节中的三个主要关节。关节的运动学特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关节的活动幅度,二是如何达到这个活动范围。本设计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进行的。2.2.1自

19、由度的设计人体下肢的灵活度很高,关节比较复杂。下肢运动关节主要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3个部分。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的活动形式有3种,分别是向前伸展/向后伸展(hip flexion/extension)、侧向内转/外展(hip duction/adduction)、和向内外扭转(hip rotation)。膝关节有向前伸展/向后伸展(knee flexion/extension)和侧向内转/外展(hip abduction/adduction)两种活动形式。踝关节有背/跖屈(ankle plantarflexion/dorsiflexion)、侧向内转/外展(ankle abduction

20、/adduction)、向内外扭转(ankle rotation)3种形式的运动。每一条腿有7个自由度,想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完成下肢各个关节的康复运动的机器人非常难。考虑到有些关节运动消耗的能量小和结合康复医学的相关知识,确定3个自由度:髋关节的向前伸展、向后伸展,膝关节的向前伸展、向后伸展,踝关节的背曲和跖曲。总体结构有两条腿和一个减重机构共7个自由度。目录第1章绪论 11.1概述 11.2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7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82.1步态分析 82.2方案的选择 112.2.1自由度的设计 132.2.2基本参数的选取 132.2.3驱动器

21、的选择 142.2.4关节结构的选择 142.2.5连杆结构的选择 142.2.6腰部结构设计 152.2.7减重机构 152.2.8整体结构设计 162.3本章总结 16第3章机械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及驱动元件选型 173.1人体参数 173.2各关节运动学分析 173.2.1踝关节的运动学分析 183.2.2 膝关节的运动学分析 183.2.3 髋关节的运动学分析 193.3关节力矩分析 203.4具体结构设计 213.4.1关节结构的选择 213.4.2连杆结构的选择 223.4.3腰部结构设计 233.4.4减重机构 233.4.5整体结构设计 243.5一些零件的设计和校核 253.5.1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253.5.2 气缸的选择 253.5.3 连杆的计算与校核 273.5.4 销轴的校核 293.5.5 双头螺柱的校核 303.5.6 传感器的选取 303.6减重系统分析及相关计算 313.7本章小结 32第4章供气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334.1供气系统的设计 334.1.1供气回路设计 334.1.2气动元件的选择 344.2康复机器人的训练方式 394.3气动自动控制方框图 394.4本章小结 40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