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5.10KB ,
资源ID:37194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94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荐触景生情赏析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荐触景生情赏析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

1、推荐触景生情赏析实用word文档 25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触景生情赏析篇一: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八)表达方式触景生情高三语文备课组 不知春秋一、考点分析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了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触景生情与借景抒情的主要区别在“触”和“借”上,前者遇到景物往往是无意的,由于某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情感,后者强调的是有着某种情感不好或不愿直接表达,而借助某种景物来传达。如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

2、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让人回味,诗人正是借这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寄托,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在人难以成寐时,忽而传来几缕断断续续的笛声,从而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其他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发现今夜的露更白,顿生寒意中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王昌龄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柳色引起了少妇的联想与感触蒲柳先衰,青春易逝,从而表明闺怨的主旨: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景色触动了游子的心

3、,从而引发了游子的思乡怀人。本考点在近几年中较常见,如201X年全国卷、201X年浙江卷、201X年广东卷。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

4、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菩萨蛮何满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褛,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二、应考锦囊(一)提问方式:本诗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某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二)答题步骤:先具体答出触景生情,然后具体分析诗中如何体现触景生情的手法,最后指出用了这手法所起的作用。(三)答题范式:本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诗人见到了( )景物,引发了诗人( )的感情,使诗人感情的抒发得更( )。三、现场练习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

5、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本诗中有很多写景的句子,请结合诗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201X年广东卷,有改动)答案解析:阅读本诗可以从注释和标题入手,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本诗用一“望”字引起下文的景物描写: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而这些景物也是家乡中特有的景色,这不仅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故园,从而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

6、情。这些景物应当是“望”字所引,所以属于触景生情。如能答出触景生情便可得1分:如答出“此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诗人无聊而望,却见到如家乡般的景色,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无不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可得3分;如能再加上表达效果,即可得4分。(指出表现手法得1分;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得2分;答出表达效果得1分)因此,可以这样来答: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无聊而望,却见到如家乡般的景色,平川、野渡无人、孤舟横斜、荒村中的断霭、古寺中的流莺,引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2分)使诗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含蓄隽永,富有诗意。(1分) 四、强化训练灞上散居马 戴灞

7、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又作霸上,指长安东。 致此身:出去为官,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本诗可以从。“他乡”“独夜人”“空园”“孤壁”“寄卧”等词入手,再联系诗句中的景物风雨、雁行、落叶、寒灯、白露,可以得出本诗是一首触景生情思故乡的诗的结论。本诗写诗人客居霸上而感秋的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瑟秋风秋雨、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末联

8、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 这样,本题的答案可整合为:第三联运用的是触景生情的抒情手法(1分),诗人用落叶、寒灯具体写秋夜山居的沉寂与凄凉,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写尽了诗人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1分)。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题(九)表达方式寓情于景高三语文备课组 陈克亚一、考点分析寓情于景是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运用这种手法能很好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同时又有着意味深长、含蓄隽永的效果。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借助对春雨“知”“潜”“润”“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惊喜不已之情

9、和对春雨无私品格的赞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诗人对行者的留恋,也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又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的悠悠不尽之情表达得充分而不直接,含蓄而有余味;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对别后景物的描写,含蓄地抒写了惜别之情,他的另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把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寄寓在景物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啼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之中。本考点在近几年中经常出现,如201X年福建卷,201X年全国I卷、江苏卷、广东卷、重庆卷、浙江卷,201X年湖

10、北卷、重庆卷、江西卷。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

11、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应考锦囊(一)、提问方式:本诗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本诗某旬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二)、答题步骤:先具体答出寓情于景,然后具体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寓情于景手法的,最后指出用了这手法以后所起的作用。(三)、答题范式:本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通过对( )描写,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有着( )的作用。 ,三、现场练习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201X年江苏卷,有改动)答案解析:要理解本诗,首先从题目“送人”入手,再结合词中“阳关”“功名”“离合”“行路难”等,发现此词为送别词;再分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句,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这正是寓情于景,把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全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因此,可以这样来答: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13、1分)通过对浮天、水、树、雨、云、山等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词人翘首远望中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中的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和山高水长中的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分)词人把丰富的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当中,有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作用。(1分) 四、强化训练喜见外弟又言别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外弟:表弟。 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 称名:互道姓名。尾联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理解本诗可以从题目“喜见外弟又言别”入手,再联系诗句中的“相逢”“惊初见”“语罢”“明日”等词,可以得出本诗是诗人在写自己同表弟(

14、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图画。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在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尾联一改前面的叙议,而是写景,想象外弟明天的行程,所以本诗的尾联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寓情于景。 那么本题的答案为:尾联用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诗人通过对想象明天外弟所遇到的场景一巴陵道和几重秋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兄弟久别重逢又相

15、别的的惋惜惆怅之情,有着含蓄而又意味深长的作用(2分)。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十)表达方式情景交融高三语文备课组 陈克亚一、考点分析情景交融是古代诗歌间接抒情中的一小类,它既表达情感,又描写景物,相互烘托,没有主次之分,二者几乎合为一体。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有两段精彩的论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要达到情景交融,至少需要两条:一是要触景生情,二是要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这种情景交融的最大好处是赋予抽

16、象的情感以形体,在对景物的描摹之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寂寞的树,淋漓的雨,写景亦写情,渲染出相思女子的秋思无限,秋愁万端,离情与景物的描写相互烘托。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开头直接将愁绪表达于无言独上高楼之中,接着以月如勾的意象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第三句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心中的寂寞与环境的寂寞相暗合。本考点近几年出现较频繁,如见于201X年湖南卷、201X年四川卷、湖南卷。 更漏子温庭筠(唐)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

17、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相见欢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应考锦囊(一)、提问方式:篇二:触景生情托古讽今 泊秦淮赏析触景生情托古讽今 泊秦淮赏析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

18、、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

19、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篇三: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全版)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关系学了不少诗词,也做了不少诗词鉴赏题,请认真思考,自己阅读诗词的习惯性步骤是怎样的?常常想到

20、的表达技巧有哪些?五看:1看标题 明确所写的对象,推想大致题材2看作者 知人论世 熟悉的作者,想其一贯的主旨与风格(当然也有特殊的时候)3看题注(背景) 特别是要注意朝代的开始与末尾,中间转折的也要留意4看情词概括人物情感心态的词是最佳提示5看意象(物象或人象)一般以情景居多,要注意描写对象有什么特点(一两个词概括),寓含了什么情感(情意)三想:题材山水田园(南朝谢灵运、晋代陶渊明、唐代王孟);惜别送别(酒、杨柳、长短亭、南浦);思乡怀远(山高水阔、战乱频仍、久戍边关、宦游难归);边塞诗;咏史怀古;咏物言志主旨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厌弃官场闲适淡泊情怀;感伤离愁(也有旷达之别); 羁旅思亲闺怨;主战

21、反战;怀古伤今,昔盛今衰,壮志难酬,忧国伤时;技巧借景抒情,白描,动静声色多角度; -触景伤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从己方、从对方等角度入笔);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象征、比拟、托物言志不管是哪类诗词,情景往往是其中的两个要素,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诗篇,不管是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其“情”与“景”的关系不外乎有正衬和反衬两大类:景、情正衬-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景、情反衬-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情与

22、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情的特

23、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的特点)。情与景的关系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结构关系”或“内在关系”(一)结构关系:触景生情:又称“即景抒情”、“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情感。借景抒情:又称“缘情及景”、“由情及景”,是先有情后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见景不见情,但景中含情。以景结情:诗前面抒情或议论,最后以写景结束。注:一般而言,这四种关系往往难以区分,尤其是前面三种;在诗歌中也不是严格区分地使用,同学们注意灵活处理。(二)内在关系: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现较多)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正衬)(三)怎

24、样写景:从多种感觉写;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总分结合写;借助修辞方法写;借助联想想象写答题本质:情与景的关系这一题型,本质上和意境题一样。思路:关系 + 景象 + 氛围 + 情感二、例题精析 古意 王融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注:王融(467493):字元长,南齐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罗縠(h):一种丝织品。1、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1、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 诗歌的开头因景生情,引起下文,霜气、秋风从北而来,风霜的凄寒引起女

25、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挂念。 结尾以景结情,秋夜漫漫,思绪万端,流萤飞动,白光点点,秋风萧瑟,木叶纷纷,这凄寒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纷乱苦痛的心境。 三、真题演练1、201X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点明关系 描写了? 营造了? 表达了?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

26、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2、201X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3、201X年全国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27、?长亭更短亭。(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201X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5、201X年重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

28、(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201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送 人(宋)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7、201X年高考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春

29、 行 即 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8、201X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武 夷 山 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作者: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2)“天地寂寥山雨

30、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1、201X年全国: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2、201X四川卷:参考:驿站秋夜难眠图参考: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

31、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3、201X年全国“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