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51.13KB ,
资源ID:3716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课外文言文中考复习题与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课外文言文中考复习题与解析.docx

1、完整版课外文言文中考复习题与解析文言文传统美德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清)曾国藩乡间之谷,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小民何以聊生?吾自入官以来,即思为曾氏置一义田,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为本境置义田,以赡救廿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予之处境未裕,无论为京为官者,自治不暇,即使外放,或为学政,或为督抚;而如今年三江两湖之大水灾,几于鸿嗷半天下,为大官者,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是义田之耗,恐终不能偿,然予之定计,苟仕宦所入,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或稍有赢余,吾断不肯买一亩田,积一文钱,必皆留为义田之用,此我之定计,望诸弟体谅之。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小民:指老百姓。鸿嗷半天下:形容

2、遭洪灾民众的悲惨的哀声响彻半空中。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仅一处) 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答案】:贵至三千五百,此亘古未有者 【解析】:“此”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内容,“此”前应该断句。2.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予之定计 若听茶声然B.以赡救孟学公以下贫民 以咨诹善道C.予之处境未裕 三江两湖之大水灾D.为大官者 必皆留为义田之用【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两个“然”依次为“然而”“的样子”之意;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用来;C项中的两个“之”都是助词,的;D项中的两个“为”都是动词,做;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1)吾自入官以来( )

3、(2)无论为京为官者( )(3)或稍有赢余 ( ) 实词释义课内链接自从,自从自富阳至桐庐。(与朱元思书)无论不要说,不用说无论魏晋。(桃花源记)稍逐渐;略微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赡救廿四都贫民 译文:_(2)更何忍于廉俸之外,多取半文乎? 译文:_ 【答案】:(1)用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2)又怎么忍心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 【解析】:翻译句(1)是要注意两个词语,一个是“以”,应该译为连词,用来,一个是“廿”,是二十的意思。句(2)是一个反问句,应表达陈述句的意思。 5.“此我之定计,望诸弟体谅之”句中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4、:_ 【答案】:积钱,为置办义田之用。【解析】:“此”指代什么内容应该到这个词语前面的内容中去寻求。他的“定计”是什么内容?结合答案,变为自己的话即可。6.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答案】: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解析】:文章的题目有如下作用: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文章要表述的话题(人、事、物);提出问题;显示文章的线索。不难看出,本文题目的作用属于第一种。7.你还读过什么家书?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_【答案】:示例:傅雷家书。主要内容:该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解

5、析】:我们应该很自然地想到傅雷家书,这是初中阶段必读的文学名著。拓展训练 课外实词释义课内链接其他义项吾自入官以来进入乃入见。(邹忌讽齐王纳谏)国内。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方位词,与“下”相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皇帝。如: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特殊句式省略句望诸弟体谅之。(省略了主语:我。) 文章主旨曾国藩是清朝重臣,同时他很重视对子女以及诸弟的教育。在这封家书中,他以自己的行动来劝勉诸弟用节省下来的钱置办义田。好善乐施是曾国藩一生未曾放下的行动。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参考译文:乡间的谷子,贵到三千五百,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老百姓何以聊

6、生?我自从当官以来,就想为曾氏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孟学公以下的贫民,为本地置办义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不料世道日苦,我的处境没有富裕,不要说京官自己治理自己还来不及;就是外放当官,或做学政,或做督抚,而像今年三江两湖的大水灾,几乎是悲惨的哀声响切半天中,做大官的,怎么忍心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所以义田的愿望,恐旧难以如愿以偿,然而,我的计划,一旦官俸收入,每年除供堂上大人的衣分之外,稍有盈余,我决不肯买一亩田,积蓄一文钱,一定都留有做义田的资金,我已下决心,希望弟弟们体谅。兹父目夷辞太子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

7、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不许,强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选自左传 【注释】:宋襄公兹父: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军,名兹父。目夷:宋襄公兹父的异母弟弟。背:背叛。1.请将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答案】: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

8、也【解析】:我们可以先将该句分为两部分,其标志是中间的语气词“也”,然后,根据前后句中的“义”而断开两处。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兹父为公爱之也A.不足为外人道也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答案】:C【解析】:A项中的“为”是介词,表动作行为对象,译为“向”、“对”;B项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为“被”;D项中的“为”是介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为着”、“为了”;C项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都是连词,因为。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1)请于公曰( ) (2)公曰:“何故也?( )(3)强以请公(

9、) (4)公许之( )实词释义课内链接请请求战则请求。(曹刿论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强竭力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许答应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桓公有后妻子 译文:_(2)兹父乃反,公复立之 译文:_【答案】:(1)桓公有个后妻生了个儿子。(2)兹父才返回,桓公重新立他做太子.【解析】:(1)句中的“子”为名词用作动词,生子。(2)句中的“反”为通假字,通“返”。5.目夷以“义”辞去了当太子的机会,那么兹父的“义”表现在哪里? 答:_ 【答案】:绝迹于卫,是背母也。 【解析】: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妹等关系之间。兹父的不“背母”是“

10、义”的充分体现。6.请写出一句与“义”有关的文言句子。 答:_ 【答案】: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这样的句子很多,我们可以马上想到曾经学过的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其中选出一句含有“义”字的句子即可。7.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推让“太子”的其他故事吗?争抢皇位的历史事件你知道哪些?请各写一个。 答:_【答案】:礼让太子的故事:伯夷叔齐不受太子之位而逃至周。争抢太子的故事:玄武门之变。【解析】:这道拓展题实际上在考查学生的文史知识。应该多读书、多积累。拓展训练 课外实词释义课内链接其他义项然后目夷归也回来,归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女有归(大道之行

11、也):女子出嫁。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归依。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聚拢。绝迹于卫断;断绝天柱折,地维绝。(共工头触不周山)极其,非常。如: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隔绝;隔断。如: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隔绝的;封闭的。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停止;止歇。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特殊句式判断句1.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为”是判断词,译为:是。)2.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也句式。)省略句1.欲立之,请于公曰。(应为(桓公)欲立之,(兹父)请于公曰。)2.乃逃之卫,兹父从之。(应为

12、:(目夷)乃逃之卫,兹父从之)倒装句状语后置句1.请于公曰。(应为:于公请曰。)2.绝迹于卫。(应为:于卫绝迹。)文章主旨文中的兹父、目夷相互推让太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讲礼仪是最高的人格。相互礼让让宋国成为春秋五霸。兹父目夷辞太子参考译文:宋襄公兹父是宋桓公的太子。桓公有个后妻生了个儿子,叫公子目夷,桓公喜欢他。兹父因为父亲喜欢目夷,便想要父亲立目夷为太子,于是向桓公请求说:“请立目夷为太子,我做他的相国以兄长身份辅佐他。”桓公问道:“为什么呢?”兹父回答说:“我的舅舅在卫国,喜欢我,如果最终立我为太子,那么我就不能前往卫国,就会与卫国断绝了来往,这是背叛母亲的行为。况且我自知我的

13、才德不能够处在目夷之上。”桓公没有同意,兹父便竭力向桓公请求,桓公答应了他。桓公将要立目夷为太子,目夷推辞说:“兄长为太子,弟弟在他的手下,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让弟弟做太子,兄长在弟弟手下,这不符合礼义。不符合礼义的事情却让我去做,我将要逃走。”于是逃到卫国,兹父跟从他也到了卫国。过了三年,桓公派人召回兹父,说:“如果你不来,将会使我忧愁而死。”兹父才不得不返回,桓公重新立他做太子。这样以后,目夷才返回。申生伏剑而死晋骊姬谮太子申生于献公,献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申生曰:“为此者非子之罪也,子胡不进辞,辞之必免于罪。”申生曰:“不可,我辞之,骊姬必有罪矣,吾君老矣,微骊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如何使吾君以恨终哉?”重耳曰:“不辞则不若速去矣。”申生曰:“不可,去而免于此,是恶吾君也;夫彰父之过而取美诸侯,孰肯纳之?入困于宗出困于逃,是重吾恶也。吾闻之,忠不暴君,智不重恶,勇不逃死,如是者,吾以身当之。”遂伏剑死。 选自春秋纪要【注释】:骊姬:晋献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